浅谈三线建设对西部发展的贡献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为解决经济发展和防备侵略战争,中国在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使中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后方,还是中国首次的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文中以遵义三线建设为例作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三线建设;西部发展;宝贵遗产Abstract: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the mid sixty's to mid seventy's, in order to solv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event a war of aggression, in Northwest China in Southwest Sichuan, Yunnan, Guizhou and Shaanxi, Gansu, Ningxia, Qinghai, on a large scale "three line construction". Three line construc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not only the Chinese have a relatively safe strategic rear, or China's first western big develop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left precious heritage.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line of Zunyi as an example to elaborate.
  Keywords:Three line construction; western development; precious heritage
  中图分类号:D412.62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到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它历经三个五年计划,投入资金2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多万,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决策之快,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战略部署,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一线指位于沿海和边疆的前线地区;三线指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西部省区及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后方地区;二线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带。三线地区实际就是除新疆、西藏之外的中国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二、三线建设是中国的首次西部开发
  毛澤东搞三线建设的眼光、气魄、思路,给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启示。江泽民在90年代初多次视察西部地区,对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大型企业倍加关注。他当时就指出,从国际形势来看,我们对三线建设的重要性,应当有进一步的认识。1993年4月,他还在为一部书的题词中写道:“让三线建设者的历史功绩和艰苦创业精神在新时期发扬光大。”他对三线建设的壮举给予了高度肯定。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三线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党中央于1999年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因此说,三线建设就是中国发展史上最早的西部开发。对西部发展作出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线建设为西部留下宝贵遗产
  工程浩大的三线建设差不多经历了三个“三个五年计划”,直到1978年才落下帷幕。国家“三五”“四五”计划的投资,大部分用在三线建设上。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这是继“一五”计划建设之后,生产力布局第二次向西推进。对于西部发展,三线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三线建设改善了我国工业布局极不平衡的状况,奠定了西部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三线建设改善了西部地区的交通闭塞状况。并新开辟了一批航线,对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三线建设使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在西部崛起。继续向大城市迈进,这批新兴工业城市在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中将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和辐射源。当年三线建设者们那种不讲条件,不计得失,钻山沟,藏山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人们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他们的业绩在西部开发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为西部开发提供了难能的精神动力。
  四、三线建设带动遵义城市发展
   (一)遵义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布局情况
  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任务,从1965年至1978年,国家在遵义地区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以铁路为先导,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冶金、机械、电子、化学工业等相互配套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0亿余元,约占贵州省三线建设总投资的三分之一,重点新建国防工业项目7项,民用重点项目24项,其中新建10项,改建、扩建11项,续建3项,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遵义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黄金时期”。
  1、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是遵义市三线建设的重点。根据国家总体安排,第七机械工业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和“大分散、小集中”原则。在遵义地区的遵义市(今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境内建设了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六一基地。基地下属企事业单位35个,其中建在原县级遵义市境内有梅岭化工厂、风光木器厂、江南机电设计研究所、新工艺研究所、3427医院、印刷所、航天职工大学、航天中学、航天小学、航天幼儿园、721通讯站等11个企事业单位和○六一基地机关等。
  2、铁路建设。川黔铁路是贵州通向祖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干线,是西南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成渝铁路小南海站,南至贵阳站,全长415公里。遵义境路段北起桐梓县木竹河站,南至遵义县的小水村隧道交息烽县境,全长175.5公里。通过17个乡镇。境内26个站。是昆筑北上和川渝南下之要冲。
  3、机场建设。新舟机场,距遵义市54公里,位于遵义县新舟境内。1980年1月,竣工投入使用。跑道长3000米,机场附属设施完善,可供各类型飞机起降,是现代化的二级机场,未开展民航业务。
  4、能源建设。乌江渡水电站是三线建设中贵州最大的水电站,也是西南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3台机组总装机容量63万千瓦,年发电量33.4万千瓦。极大地改善了遵义能源状况,为遵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
  5、冶金工业建设。该建设是遵义地区三线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总投资约3.3亿元,成为三线建设时期遵义工业建设投入最多的项目。新建了全国唯一的海绵钛全流程熔炼企业——遵义钛厂,扩建遵义铁合金厂(八五厂),生产能力从1964年的1万吨扩大到1983年的7.6万吨,成为国内唯一具有采矿、选矿、烧结、冶炼工艺体系的大型铁合金企业。
  6、机械电子工业建设。是遵义地区三线建设项目较多的行业。1964年下半年,国家计委和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由上海市组织内迁厂在遵义市建设以高低压电器元件及成套控制设备生产为主的电器工业基地。1966年至1978年,投资8000万余元建成国内电器生产五大基地之一的长征电器基地(长征电器公司)。
  7、化学工业建设。三线建设时期,遵义地区的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列入改建扩建的项目有遵义碱厂,新建年产3000吨聚氯乙烯车间和与之配套的50立方米/小时氮氧站,烧碱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1万吨。成功研制高效低毒农药杀虫剂,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在赤水县兴建了年产合成氨30万吨、尿素40万吨的国有大(一)型企业、贵州省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赤水天然气化肥厂。
  8、医药卫生教育事业建设。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经国务院决定,举校南迁至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坚持扎根革命老区没有回迁的本科院校。已成为贵州省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先后开办技校、子弟学校、职工医院等,推动了全市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三线建设带动遵义城市发展
  1、新型工业长足发展
  通过三线建设,以川黔铁路的兴建,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的扩建改造,形成了以遵义市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运输网络。使遵义成为拥有国防科技、冶金、机械、电子、化工、能源、食品、轻纺、建材等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型工业城市。
  科技实力迅速增强
  通过三线建设,遵义地区增加大批科技管理人才和生产技术骨干,企业管理水平普遍提升。内迁企业一套较为严格、周密、科学、合理的有效管理办法,为遵义地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同时,大批科研人员、教学人员、医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一批先进设备设施的入驻,扩大了遵义的科技力量,拓展了遵义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增强了遵义科学技术实力。
  3、社会事业方面的贡献
   三线建设不仅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更是遵义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三线建设给遵义带来了发展机遇,在遵义三线企业对促进遵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遵义的城市建设和文化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三线建设和三线企业创业、发展的过程中, 为遵义留下了具有历史、文化、技术、建筑等社会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
其他文献
摘 要: 电子信息工程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却也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应用技术,在国家的带领下,我们要加大对电子信息工程的重视,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化,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保证措施  Abstract:Electronicinformation engineeringas the most importanteconomicgrowth
期刊
摘 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的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现代大跨度的桥梁建设,是一种即节省时间和材料、又能提高施工质量的先进施工技术,其极大的降低了采用传统连续梁施工时所遇到的施工难度,为这类型的桥梁建设提供了一个具有很大可行性与优越性的技术参考。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桥梁建设中,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应用空间,因此我们应当不断进一步提高其施工工艺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监督控制,促进我国桥
期刊
摘要:在工程建设的经济活动中,风险和利益并存、权力与义务同是摆在施工企业面前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施工企业应重视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培养并提高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及索赔意识,合理利用工程保險和保函来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文章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合同的法律内涵,并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形成的原因,从中进一步提出了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和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纠纷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到科学研究领域。会计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同样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强烈冲击。不断完善会计环境控制理论,建立好良好的会計环境控制,强化会计环境控制职能成为企业会计环境控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企业内部会计环境控制的构建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意义,及有效措施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的会计环境存在的问题,并
期刊
摘要: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施工的现场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品质、安全以及工程造价,现场管理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最能体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要想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搞上去,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一条必由之路,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
期刊
摘 要:建设单位做好施工阶段的现场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的工作制度等角度出发,分析怎样才能更好的处理现场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施工阶段;现场质量管理;建设单位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unitto do on-site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is the key and difficul
期刊
摘 要: 随着黄河淤背区开发项目逐年增多,如何利用淤背区,提高黄河经济增长点,是当前黄河经济工作的突出任务。本文就制约淤背区经济效益增长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淤背区;开发利用;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redged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development project is in
期刊
摘 要:城市园林建筑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任务,需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与积累,才会有的放矢地开展。城市园林建筑规划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规划者持续探索、总结优势经验,为城市创造舒心、洁净、惬意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筑规划;问题;对策Abstract:City planning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a system, complex tasks,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路桥梁的发展和其作用,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变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随着高等公路的迅猛发展,建立高标准、高质量建桥,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监督管理以及竣工验收评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步骤,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认真做好此项工作,才能保证公路建设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公路桥梁;非破坏性试验;检测  Abstra
期刊
摘 要:公路桥梁施工现场非常复杂,各种设施和材料数量巨大,管理起来非常困难。在实际管理中,施工单位无法系统地、有效地管理施工现场,从而保证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将给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将影响着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影响着现代化交通网络的发展。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完善我国现行的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方法,从而为我国的公路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