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势力的“殉国史观”及其成因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右翼势力的“殉国史观”认为:日本战犯与战死者都是“为国殉难者”和“日本的爱国者”,理应铭记:当年的降日“汉奸”都是“日本的战友”,不该被遗忘。这一“殉国史观”是在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即日本“神国论”和大和民族“优秀论”是心理基石;错误战争认知是思想基础;日本政府的政策诱导是直接动因。战时日本惊人的战争动员力,主要来自于“殉国史观”及其载体靖国神社的精神鼓动:战后日本朝野右翼培植和固化“殉国史观”,则旨在向战前回归。如不彻底摆脱这一“殉国史观”的思想束缚.那么日本不但永远没有未来,而且随时有重蹈历史覆辙的危险。
其他文献
近半个世纪以来,电视逐渐成为美国社会生活中传播信息和了解政治新闻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电视在政治事件中的影响力日趋扩大,电视新闻呈现出娱乐化向政治化转变的趋势。与此同时,电视业开始进行新闻的议程设置,引起受众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事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其核心价值是促进政治社会化。近几十年来。脱口秀节目成为美国政治电视新闻的主要类型。它在美国政治进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不仅履行为观众提供休闲娱乐的职能,还履行着传播信息、教育和动员等职能,通过娱乐与信息相结合的谈话方式增强教育和动员的效果,促进社会进程的民主化。电视
李氏朝鲜学者柳得恭在其所著的《渤海考》自序中首次提出了“南北国”论,尽管后来已经被本人所放弃,但却在半岛的学界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且至今依然为某些人所宗奉。文章从历史的客观实际出发,并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南北国”这一错误论调作进一步的评析和驳斥。
当下中国美学史的写作多按照历史分期展开,缺少一个内在的核心美学观念演进的脉络。从中国文化来看,“道”可以视为中国美学史的内在脉络: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具体的关学史写作中将这种脉络勾勒出来,在以“道”为核心的中国美学史中找到一些关节点。以这些具有关节枢纽意义的理论观念作为具体的线索展开中国关学史的写作。德国汉学家卜松山在某种意义上开启了这种中国美学史写作的范式,,卜松山将个性的创造性发挥作为中国文艺的核心思想,将内容与形式、“法”与“无法”等矛盾对立最后统一于“道”作为中国关学史的内在脉络。这对我们思考中国美
赵云龙,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次担任全国美术作品展评委,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世博会中国馆等机构收藏。、曾担任国家“十二五”科研重点课题规划美术与设计教材主编出版个人专集、合集60余部。
期刊
文章基于2005--2013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信息服务业的面板数据测算空间集聚指标和产业效率(TFP),运用门槛效应模型,研究中国信息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对该产业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可见.中国信息服务业近年的演变过程中已存在空间集聚效应;当以集聚为门槛变量时,信息服务业效率存在显著单一门槛,区域化经济、竞争程度、受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都对产业效率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城市化经济与信息服务业效率相悖,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有待改善。
在从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雅克·德里达及其他人创造的欧洲诗学和文学理论中。文学作品意义的问题一直与文学的范例性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个人或个体和一般或普遍之间的不可否认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约翰·济慈诗歌《希腊古瓮颂》的结尾,文章提出,个体与一般之间的这种不稳定的关系使得任何试图在诗歌、小说、戏剧或其他文学作品中建立明确的、一致的意义的尝试变得复杂。
新生代农民工一直以来面临着高市民化意愿与低职业声望之间的矛盾。通过实证调研分析.构建了市民化意愿、职业声望、发展型文化消费与收入满意度、成就动机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发展型文化消费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职业声望间矛盾的重要途径。当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较为强烈时,更倾向于进行发展型文化消费来提高自身的文化资本,其就业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更容易获得职业声望较高的工作;收入满意度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发展型文化消费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成就动机在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型文化消费与职业声望之间起正向调
纵观日本战后的学术发展史,在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思想史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众多激烈的学术论争。如何认识并评价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对传统中国特有的王朝国家体制以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知识人(士人)阶层,进而针对作为政治理念的儒教思想等问题,又应怎样从整体上做出阐释并给予价值上的判断?这些可以说是论争产生的背景所在。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对学者们的思考理路以及论争过程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论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