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口语交际,顾名思义是口头语言的交往。交际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逐步训练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交际的作用,成为了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因此,作为培养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特点;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的好坏与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所以,重点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主要是将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教育渗透作为教学的重点,本文主要是讨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
  1.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和形成的初级阶段,语言实践能力有限,语言知识亦欠丰富,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从简单的语言交流开始表达清晰明白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口语交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会有其他话语的穿插和反馈,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不具备逻辑性和连续性,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较长、较复杂的句子。
  2.口语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角色互换,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与反应能力,使其在这种交互式的交流中完成沟通的目的。
  3.口语交际是语言的表达,教师要注重纠正学生发音的准确性,以及用语的文明,尽量做到语句通顺,意思明确,谈吐大方得体。
  二、培养与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口语交际教学则侧重听与说的能力培养。当前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教育的目的。因此,现行口语教学方向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口说话,充分表达自己。以往只注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行教育需求,而且对学生听说能力训练的忽略,也将影响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换言之,口头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通常书面表达能力也不如人意,由此有悖于新课标。所以,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从想说,到爱说;从爱说,到会说,能够直观表达自我,交流无碍,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与此同时,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大有助益,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问题探讨和沟通。
  三、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当前的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通过长期的调查,总结了以下几点及其原因。
  1.小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语言表达不完整和不连贯,他们在表达时,往往是一段一段进行叙述,甚至一会说一个字,或者上一句话和下一句话完全没有关系,转换非常大。另一种问题是由于性格或环境的影响,导致有些学生形成了内向的性格,往往在说话时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有时都不敢说话。还有一种就是有些学生的表达不规范,在说话的时候,为了能够得到足够的思考时间,往往会带一些口头禅,这些口语的出现破坏了表达的规范性。
  2.小学生口语交际问题出现的原因。首先,家庭中亲人的过分溺爱,使孩子形成了懒惰的习惯,有的甚至形成了命令式或者耍赖式的口吻。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因此,对于喜爱孙子或者外孙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的心头肉,往往對于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对于孩子的要求和胡搅蛮缠,不是顺从他们就是通过暴力解决,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孩子不爱说话,出现说话语气不正确的现象。其次,由于长辈对其过于关爱,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说一些吃饭饭、喝水水等孩子气的话,表达对孩子的喜欢,然而,长辈的语言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对孩子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往往会影响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再次,就是家庭不和谐和单亲家庭中,孩子往往会形成孤僻的性格,不爱说话。另外,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只是关注教学任务,往往会造成学习差的学生无法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一直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1.注重语言的积累,帮助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平时能够畅所欲言的学生,在教师的课堂上往往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现象主要是学生脑中的词汇量太少,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学生的语言积累从哪里来,就是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来的。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可以丰富积累,提高表达能力,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应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同时,晨读是一天中头脑最清醒的时候,这时可以让学生朗读诗词和优秀的文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语言素材,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创设适宜情境,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情境的创设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特点,还要注重区分他们的个体差异性。同时,教师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帮助他们塑成高尚的道德与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具体的情境创设过程中应注意:情境创设要真实,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需求,切不可脱离生活实际;情境创设要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其表现欲;情境创设要有内涵,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
  3.加强口语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的分层。为了使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可以进行单项技能的训练。同时,做到要点明确,使学生能明白。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导,像首先、其次、再次这些顺序词的使用,以及一些逻辑性的口语的使用。在进行专项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过程是结果产生的前提,只有抓住了过程,才能保证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高。在进行口语教学中,要遵循合理的教学顺序。
  五、结语
  在语文课堂上,有很多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上述所说的方法只是教师长期实践得到的一些可行的方法,然而,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不断发现更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唐晓军.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10.
  [2]王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06,12:55.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需求。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重点探究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三观”;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也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往往非常重视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小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教师和学生非常缺乏互相之间的交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有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才能真正将教学的主体回归到学生身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影视资源,进行创新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对于汉语表达的抽象性不容易进行具象化的思考,通过信息化处理的影视资源,可以让他们更快
期刊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更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低段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又容易分心,开小差。识字对小学生来说本身又枯燥乏味,所以在识字教学中要增强低段学生识字的趣味性,改变单一的课堂模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让低段学生的识字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趣,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让识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要实现好这个目标,我们语文教师,要勇于革除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和谐而生动的语文课堂里,轻松学习,和谐发展。  關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和谐生动;教学策略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对“有效性”的最好注释。如何避免无效或低效的活动,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有效,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对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尽量避免课后的加班辅导,形成一个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策略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将知识和德育教育进行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全文首先分析了将德育和知识性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随后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将德育和知识性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课文立意,以及积极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进行结合,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础,小学尤为重要,这个是意味着对学生教育打开一个好的开端。我国始终坚持着以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宗旨,由此可见,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丰富文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是今后语文学习生涯的开端,课外阅读可以提高整体语文水平,尤其体现在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要鼓
期刊
摘 要:加强课外阅读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尤其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能够弥补小学生作文写作的空白,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创作出优质的作文。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旨在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外阅读;重要性  一、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  由于小学生
期刊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最难教学的部分,二者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试图从一年级开始,分阶段,分目标的逐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摸索了一些经验做法,通过“四个坚持”,培养“四种能力”,以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阅读”是人们收集信息,拓展思维,获取知识的重要途
期刊
摘 要:在语文的学习中,语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不仅对语文成绩的高低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日常的生活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能起到很大的帮助的。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素养、文学素养、文化素养这三方面,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是正式开始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今后繁重的学习有很重要的铺垫作用,在小学时期教师更应该着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的培养,为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