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探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已经提到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是不能够单独割裂开来的,二者的深入结合,能够给新时代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崭新的思路。以劳动教育来说,目的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树立一种劳动精神,在新时代能够高举劳动大旗,勤奋致富,而关注近几年的高校教育,我们发现创新创业已经成了一种大趋势,已经有了基本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推动劳动和创新创业两方面教育的统筹,将劳动教育践行至实处,也让创新创业教育有充分的实践能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相同性,在教育目标上有着统一性,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一目标就为融合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教育实践场域拓展等方面探索二者融合发展实践路径的构建,希望实现二者融合发展、双向深化。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1.033
  0 引言
  我国2020年3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教育的实质出发,肯定了高校开展该方面教育的行为,并指出这些行为可以更好地帮助毕业学生踏入工作岗位,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立德树人,在教育的手段上可以把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相融合,让两种教育互相成就,一方面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充分实践,一方面也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教学的新理念得到了更多的認可。回首整个高校劳动教育的历程,先后走过了曲折摸索、改进细化、深切革新等过程,集聚了大量的经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对于劳动教育轻视、认识狭隘以及培育主体缺乏多样性等情况。这个直接使得如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劳动并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未有掌握扎实的劳动技能,对于劳动热爱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一些学生更是将劳动单纯地视作为体力层面的劳作,由此忽视了创造性、脑力等方面的劳动与劳动教育体系内的重要育人作用,这和教育目标相差甚远,是人才教育的败笔。
  而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深入贯彻和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能够对高校开展劳动教学,使得学生可以更为深入地领略劳动潜在的魅力,促使其转变对于劳动的认识偏见,转而更为积极地参与其中、勤奋学习,坚定地认为好逸恶劳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这对于大学生能够建设好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党中央提出创新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推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战略,同时作出鼓励大众创业的决策部署。各大院校应当主动参与,将创新创业等活动切实实践下去,组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工作,培养出兼具创新素养的新力量。
  1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1.1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呼吁
  在新时代,促进人才全方位发展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求人类要更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劳动的意义,更认为劳动教育对教育体系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的意义自是不必多说,它是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大学生具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让平凡的岗位绽放出自己的活力。大学阶段对人才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顺应社会的发展节奏。而在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必要融入和强化包含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在内的劳动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宣扬劳模精神,将无私奉献的精神注入年轻人的心头,让工匠品质在新的时期迸发出新的活力,促使高校学生可以创新创业学习以及践行期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深刻领悟劳动的收获感,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
  1.2 实现劳动创新的重要举措
  在具体的实践中,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有机融合,要以劳创新,劳动教育本身就是创新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就要清楚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明确目的之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劳动品质和教育体系形成契合,而创新创业,无疑为推动劳动教育发展的实践过程。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新时代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全面的人才,劳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务实精神,有必要把劳动教育贯穿素质教育的全程,高校教育和义务教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不是单纯地从意识形态上给予引导,而是要落在实处,在教育目标上更加注重人才的成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充沛的人才后备力量。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 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现实困境
  2.1 高校对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认识存在不足
  各个院校于创新创业教育期间,在劳动教育该方面的了解并不全面,认知也存在偏差,要想达成学生全方位建设的培养诉求,则应当构建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彼此相契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各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为综合了马克思相关理论主张,即劳动可以创造世界,而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劳动教学和常规劳作的概念混淆,从而背离了创新创业的活动初衷,无法切实落实到位;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缺少高度统筹的设计,理论架构以及践行体制层面尚不全面,在创新创业教育期间提升劳动教育内涵的关注度不高。
  2.2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社会协同体系不够新颖
  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已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联系等方面建立起了较好的体系,但就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平衡机制层面依旧比较陈旧。高等院校未有切实借鉴社会资源从而拓展劳动培养,尤其是实践教育层面,未有切实实现合力价值。也正是基于此类陈旧的社会协调模式,劳动教育在创新创业教学期间有可能发生理论和实践的脱离情况,实践培养过程中,学校、社会、家庭等之间的协作培养意义也无法体现。   2.3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实施过程不够细化
  创新创业教学期间融入劳动教学,院校经常将两者分开开展,教育期间未有很好地将两者形成统筹,过于片面地关注课堂教学,就目标导向层面可能存在偏差,由此使得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期间对于该方面的认识并不深入全面,对于个人的劳动意义也不了解,忽略了劳动教育在创新创业实践期间的价值,在创新创业期间,导致劳动教育过于空泛化的存在,这之中的实质价值也无从体现。只有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都进行结合,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细化,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真正从过程中深入辅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4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不完备
  相当一部分院校在推动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期间都或多或少存在下述问题:首先,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相关内容过于注重理论层面,在个性化以及差异化方面并不突出,实践方面的教学明显不够。在统筹教学期间,学科教学和劳动教学之间的课程安排存在脱离情况,导致创新创业讲授、劳动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的劳动人事以及观念未有切实表现于创新创业期间。在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期间,活动的主题也不够勉强和劳动有一定的关联,此种劳动教育模式势必无法获得理想效果。
  3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实践路径
  3.1 培育创新精神,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劳动创新力
  大学生在校园进行深度学习后已经拥有强有力的判断能力,已经具有了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同时还有着一定的可塑性,对于未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自身又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愿望,而在进行高校教育的时候,把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相互融合,大学生可以综合真实的情况择取可行的发展道路。故而,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之间密切关联,应当促使学生提高劳动创新素养,提增相关能力,由此不断的塑造个人、劳动以及社会等层面的价值。院校目前的教学不能实现有效的引导,创新创业活动会失去劳动根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会逐渐加强自我意识,更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想法,在过程中能促进他们热爱劳动,在不断地劳动实践中,逐渐把自己的创新精神展露出来,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3.2 不断推陈出新,使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更加契合新的时代要求
  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为典型的复杂繁琐的系统性流程,需要引领学生更多的认识实时动态,学校内部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统筹,并制定出对应的措施方案,部门和部门之间也要加强合作,实现联合部署,在针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全方位提供各种服务,同时,家庭以及社会之间都需要拥有良好的沟通关系,育人不是高校自己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共同目标和义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每一个身份都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协同育人作用最大化。
  3.3 不断完善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机制建设,拓展大学生视界
  创新创业教学期间,一方面需要引领学生掌握专业内容,另一层面则需要强调其的意识培养,让学生把劳动的情怀深入骨髓,深刻的意识到劳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联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压举措。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的课程设计要融合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不单单需要提升学生的劳动意念,把劳动情怀扎根于其内心,同时还需要适度的掌控,基于创新创业和劳动教育契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一方面可以在专业内融合创新创业以及劳动教育,让学生更为深入的尊重知识,尊重别人在创新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另外一方面,借助于特色化的课程设置,在传统的价值理念前提下,加强劳动价值观的培养,用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大国工匠等来诠释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丰富内涵。
  3.4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平台,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协同育人
  推动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融合期间,需要提升院校、企业、劳模等的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水平。首先,推动院校和企业的紧密联系,依托于产学研渠道,企业可以将研究部门设置于院校之中,从而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实践契机,并将劳动融入其中。另外,彰显出劳模教学人员的优势性,依托其丰富的阅历以及行业经验,从而在校内讲授劳动教育课程。最后,基于企业和院校的融通平台,推动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的统筹融合,综合社会形式对应性的推出相关创新创业实踐模式,践行协同育人。
  3.5 构建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的新型培训模式,提升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和劳动两种教育的指导能力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教师培训机制,让对两种教育都熟悉的教师,能够把课程有机的结合,培训出能够完成融合课程的教师,也积极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在校教师到企业去工作,真正地参与创新创业的过程。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积极吸引优秀人才来进行教学,着重于吸引具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来校任教,可以聘请劳模来担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建设,培养劳动意识,在创新创业指导中发挥劳动教育的榜样引领作用,使社会劳动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从导师指导的社会实践中汲取劳动经验。
  参考文献
  [1]冯鑫.苏霍姆林斯基创造性劳动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4):173-76.
  [2]本报评论员.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8-09-14(01).
  [3]李克强对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出重要批示[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10/20/content_2950730.htmL.
  [4]朱丹.用马克思劳动理论指导青年学生校园公益劳动[J].青年学报,2019(1):17-21.
  [5]刘丽红,曲霞.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同构共生[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1):103-109.
  [6]孟国忠.新时代扎实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45-47.
  [7]刘向兵,赵明霏.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8):62-66.
  作者简介:王雍华(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劳动教育;赖雅静(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石昊星(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其他文献
Deep learning is an effective and useful technique tha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 variety of fields, including computer vision, machine vision, and natural l
摘 要: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想要对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良好的效果,就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对应的优化,而对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事业单位在近年来的发展背景下积极借鉴市场中优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了一定的推广。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激励机制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升,还能更有助于强化事业单
Arabic texts suffer from missing short vowels. Arabic Speech Recognition is not as good as English speech recognition due to the short vowels not being recogniz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非常多的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职教育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使得班级变得井井有条,
摘 要:2019年初,国家下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向着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产教深度融合,企业在职业教育中起重要作用,教师队伍以“双师型”教师占主体地位。本文顺应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以教师的角度,探究民办高职教师实现“双师”教师转型的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职;双师;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
摘 要:2020年,全球发生了影响范围极大的一次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受疫情影响,我国很多高校学生无法返校进行2020年春季课业的学习,只能在家进行线上学习。疫情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学习的秩序,高校贫困生受其影响尤其明显。本文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解到疫情期间高校贫困生对于疫情的认知、心态、学习、生活和经济状态以及对于未来的信心,并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几点针对贫困生的心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变革的逐渐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与教育联系起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素养,在大学期间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主动劳作的精神品格,能够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下探究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和主要特点,并针对当前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逐一提出解决对策,希望全面促进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全面发展,为大学生步
摘 要:飞行签派员是航空公司运行、航空器执飞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员,是航空公司运营保障的核心人员。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航空公司运量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签派员的工作负荷显著增大,影响着航空运输飞行品质。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对工作负荷的研究、根据签派员工作职责特点,归纳工作负荷影响要素;构造签派员工作负荷评估模型;建立工作负荷告警系统,提供航空公司签派人力资源评估与配置的相关参考。  关键词:飞行
Let <i>f</i>(u) and <i>g</i>(v) be two polynomials of degree <i>k</i> and <i>l</i> respectively, not both linear which split into distinct linear factors over F
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建立与塑造的重要节点,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同时又缺乏一定的人生阅历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出现自闭、抑郁、焦虑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