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策略(二)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多媒体课件以飞快的速度进入现代的语文课堂,它给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但在制作与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本文针对多媒体使用中的误区,结合学生、教材、课堂等使用时所涉及的因素,寻找规律,就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两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以期能给当个位同行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策略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推广,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被教育者充分挖掘出来了,应孕而生的是网络及多媒体课件普遍的走进教室,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综观如今各地的语文公开授课,没有网络及多媒体课件的介入的为数寥寥。一时间,语文课里上演着网络与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美的大汇演”。学生们享受着视觉、听觉的盛宴。当然,网络及多媒体课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加深学生感官感受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用之不当,弄巧成拙的事情也在课堂接二连三的发生了。
  综观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当之处,大都是教师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误区:把多媒体课件当作小黑板;把多媒体课件当作金唱盘;把多媒体课件当作录音机、放映机……
  教师是联系学生与课件、教材与课件、课堂与课件的中介。教师如果把握好了各种因素的切入时机,则学生、教材、课堂和课件便能相互融合、互相发挥自己的特点,为学生学习作出最有效的服务。就多媒体课件而言,我认为教师应该抓住其制作和运用两大方面来进行运作。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三符合”
  教师所要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而设计制作的辅助教学的软件,这些课件的播放往往是安排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辅助教师对课文进一步解释、说明,或是帮助学生来认识一些现象,直观感受一些情感等等。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并不是像一般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制作的教学软件那样,基本上是由计算机扮演讲课教师的角色要代替教师的教学;而应是作为辅助手段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或新技能。软件开发公司制作的教学软件和电影差不多,语言、音乐、图片、动画都相当精美,作为一种良好的教学参考片或学生自学工具,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就差得多了,这些课件很难及时反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更不用说互动性了。而教师自制的课件,什么时候该插入一段图片,什么时候该当返回重讲,什么时候该当学生讨论等等这些都由授课教师自己说了算,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授课时当然就能应用自如,随心所欲了。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多媒体课件是创设学习的情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网络及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以网络及多媒体的展示来替代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突出网络及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尽量作到三个方面的“符合”。
  1、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多媒体课件以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善于启发思维为角色。我们的课堂主体是学生,多媒体课件就是要激发课堂主体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的思维,加深他们多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对多课件的接受和反应是不同的。如是针对于课文的理解设计课件,低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他合理理解课文;而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则可用图和音乐结合的方式,以此来启发他们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想象。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就要求创作者在素材选择、表现方法上符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使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只有符合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的课件,才能让课堂因多媒体的使用而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学习工具。
  2、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符合教材的要求。
  每册教材,从整本书到每个单元,再到每篇课文,都有一个明确而连贯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它们是针对所在学段的学生而精心设计的,绝大多数目标和要求都是参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让孩子“跳一跳摘果子”。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课文的内容,并在思维上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这些必须紧贴课文,紧贴学习要求。比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和说话训练是主要目标,则在课件中必须重点体现。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听、说、读、写结合是他们学习的重点,那么在课件中教师应突出这四方面的综合训练。总之,课件必须紧贴教材,否则会成为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失去其本身辅助教学的意义。
  3、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符合自身特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同样可以运用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在渲染课堂氛围上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制作并没有套路可言,关键是能够发挥它的特点,从而避免把多媒体当作小黑板使用这样大材小用的误区。
  一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特点。她在教授《称象》一课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理解曹冲称象的步骤,能用自己的话有序的叙述称象的过程。她首先用flash卡通动化展示称象的全过程,然后请学生自己边操作计算机,边用上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口述称象的过程。学生反映热烈、个个情绪高涨,原本生涩难理解的文字,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学生不但理解了,而且能自己口述,教学难点不攻自破。
  当然多媒体制作时还应考虑它的交互性。因为课堂是一个生成系统,有些变化是不可预测的。比如我上三年级上册的课文《小镇的早晨》,如果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小镇的特点,那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选择,也许他们会先选择看小镇的热闹或忙碌。那么在课件制作时就要考虑到人机的互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这样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宰课堂,语文课堂才会绽放出和谐之花。   二、 多媒体课件使用要做到“三选择”
  多媒体课件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这一现代教学技术正被广大的教师所采用,越来越显示她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有些教师认为一堂课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使用了多媒体,以及多媒体课件应用数量是否多,这显然有些绝对了。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也需遵循课堂教学规律,做好“三个选择”。
  1、选择最恰当的多媒体手段。
  教师在考虑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必须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为原则。用什么样的多媒体手段最易达到教学目的呢?有的教师认为既有音乐又有图画是最好的,也有的教师认为动画效果比较好。其实不同的学习目标需要不同的媒体。
  如张曼亭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海底世界》一文时,讨论“海底是否一点声音也没有”这一问题时,屏幕上什么都没有,学生只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教师问:“你们能听到什么?”当学生只听到声音而看不到画面时,他们必然会想:“这些是什么声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这也为他们课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解基础。
  如果此时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教师问:“这是什么声音?”学生一看便知,根本不会用大脑思考了。因此在这一环节中,使用声音是最好的选择。而在其他的环节中,则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让课堂因预设而精彩,开放出理解之花。
  2、选择最理想的使用手段。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如一位教师在教完《小露珠》一课时,在大屏幕上打出一句话总结全文:我们都喜爱( )、( )的小露珠。请学生回答出“可爱”“善良”之后,结束全文。而另一位教师则在大屏幕上出现诗歌形式的填空,让学生做小诗人,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吟诵。显然,前一位教师限制得太死,手法老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后一位教师手段新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地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美好情感,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说,一个好的使用手段,会让课堂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盛开出朵朵创新之花。
  3、选择最恰当的使用时机。
  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长时间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但不能使学生注意力保持稳定,反而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和烦躁,滑入消极的情绪状态。因此教师在使用课件时要结合课堂教学需求,精心选择和整理多媒体素材,根据学生学习反应,把握好应用的时机。如当学生遇到疑惑或通过争论无法获得一致的认识,产生渴求释疑的愿望时;或学生对所学内容所蕴涵的美,无法把握时……都是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良好时机。抓住时机,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因这些不期而至的动态生成,开放朵朵奇葩。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个新兴的课堂辅助教学工具,正展示它蓬勃的生命力。只要广大语文教师从学生的需要、从教材的需要、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设计制作与使用多媒体课件,那么我们的课堂会预约出更多的精彩;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现代信息技术整和下的语文课堂会迎来又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一个字: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学生的人才会教育学生。”对于一名教师,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如果教师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教师的爱,就像春风,雨露,阳光一样,为幼苗的茁壮成长,作好充足的准备。春风般的温暖学生,春雨般的呵护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
【摘 要】初中生在学习、思考时,往往内心情感也会发生变化,在众多的初中科目当中,英语算是接触时间最短,而且生活中运用次数最少的科目。许多初中生从小学开始,对英语科目的学习,渐渐产生消极的心态,情感教学方法的使用,正是为了帮助学生纠正心态。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学 情感教学  以前很少有老师注意到学生内心的情感,然而,积极的心态对初中生学好英语学科,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情感教学也是从学生内心部分
【摘要】 物理课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切中他们的脉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物理新课程体现出了注重基础性、体现时代性、反映选择性的特点。  物理课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切中他们的脉博,及时
【摘要】提前防错;诱导“犯错”, 让学生在“用错”、“防错”、“诱错”“反思”、“改进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放松思维、点燃思维、体验成功!让“错误”美丽起来。教学才是美的,课堂才更有效。  【关键词】体验“错误”错因防范诱导“犯错”错误资源的利用提高课堂效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一种不可能完全避免很正常的现象,学生学习时必须有自己的探索尝试,尝试中就必定会有错误的发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有着许多被大家公认的精华,这些就是古诗文。诗文是经过历史筛选积淀下来的知识,它通过教育代代传承,堪称文化的经典。如何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领悟诗文的经典。趁儿童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从而潜移默化其气质。诗文的价值会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也将任其悠游探取。  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其中“读”又是重中之重。随着信息社会的出现,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養交际性阅读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因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力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
【摘要】 电脑的普及使得学生信息储备分化加速,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无疑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针对此现象,以差异为教学的生长点,采取“了解差异,知己知彼;根据差异,有效分层;针对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差异,分层评价”等差异教学策略,变差异为资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生需要 差异教学  “哎,今天电脑课不知道上什么?前几
【摘要】"家电下乡"是我国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激活农村消费,扩大内需的一项政策。本文对浙江省宁波市农户在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家电下乡 农民 问题 建议    1.家电下乡背景  家电下乡政策是政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財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它的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小学语文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学好、用好小学语文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然而,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本文主要阐述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将信息技术与我们的学科有效地结合,扬长避短,从而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力了教育的变革,教育的变革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养,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做学习型、导向性的导演和导师,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  【关键词】 新形势 信息技术 角色转换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養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