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华北地区某高大平房仓的稻谷空调控温储藏情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 表明:度夏期间,利用空调控温技术,仓房内空间温度和表层平均粮温可有效控制在22 ℃以下,但同一粮层不同位点温度差异大,在粮堆表层、西墙、南墙附近局部位置粮温仍会出现高于25 ℃的情况.受夏季外界环境高温影响,粮堆中心与侧壁附近温差10 ℃以上,存在“冷心热皮”引起的水分迁移现象.水分和温度在距离粮堆表层和仓房侧壁0.5 m附近易升高,成为霉菌易滋生的重点部位,同时,也是发芽率降低和脂肪酸值易升高的位置.因此,在控温储粮过程中需加强对粮堆表层
【机 构】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华北地区某高大平房仓的稻谷空调控温储藏情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 表明:度夏期间,利用空调控温技术,仓房内空间温度和表层平均粮温可有效控制在22 ℃以下,但同一粮层不同位点温度差异大,在粮堆表层、西墙、南墙附近局部位置粮温仍会出现高于25 ℃的情况.受夏季外界环境高温影响,粮堆中心与侧壁附近温差10 ℃以上,存在“冷心热皮”引起的水分迁移现象.水分和温度在距离粮堆表层和仓房侧壁0.5 m附近易升高,成为霉菌易滋生的重点部位,同时,也是发芽率降低和脂肪酸值易升高的位置.因此,在控温储粮过程中需加强对粮堆表层和仓房侧壁粮情的监控.
其他文献
对市购沙拉酱用0、1、2 kGy不同剂量进行电子束辐照,研究电子束辐照对沙拉酱的杀菌效果及辐照后常温放置40 d后产品的微生物、色泽、质构、风味、稳定性等指标的变化,为沙拉酱物理冷杀菌的技术可行性和工艺设定提供技术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电子束辐照对外源添加致病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拉酱自身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有良好的杀灭效果,1 kGy电子束辐照可降低致病菌3~6个1og,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不再检出.室温放置40 d后,感官评价发现1 kGy电子束辐照对沙拉酱色泽、体态、香气
酸值是衡量食用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的指标,也是其重要的氧化和质量指标.目前食用油酸值测定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滴定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对多数油脂的检测是有效的,但对酸值较低、颜色较深或存在除FFA外干扰成分的油脂检测误差较大,光谱法、电化学法、比色法、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其替代方法,且仪器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性.为了进一步拓展和创新食用植物油酸值检测的技术与方法,实现各种植物油酸值的快速准确检测,分析比较了食用植物油FFA的产生途径、酸值检测方法的
采用干燥加热磷酸化法制备磷酸化辣木籽蛋白(Phosphorylation of Moringa seed protein,PP-MSP).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二价铁离子螯合能力综合评价辣木籽蛋白在干燥加热磷酸化前后的抗氧化性.通过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法鉴定干燥加热磷酸化修饰对辣木籽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干燥加热使辣木籽蛋白的抗氧化性有所提高,干燥加热磷酸化修饰后其抗氧化性显著提高.通过磷酸化修饰,辣木籽蛋白二级结构轻度改变,表面巯基含量增加且对溶解性几乎没有影响.磷
研究不同比例荞麦日粮,对高胆固醇脂血症小鼠肠道胆固醇吸收和排出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小鼠分别饲喂AIN-93M标准饲料空白组,高胆固醇饲料模型组、高胆固醇饲料+荞麦低剂量组、高胆固醇饲料+荞麦高剂量组,饲喂12周.结果 显示,不同比例荞麦日粮均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修复小肠受损结构.相对于模型组,荞麦日粮组能提高小肠的ABCG5/ABCG8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subfamily G members 5/8)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量,减少NPC1L1
高粱米自古就是我国人民的口粮.以高粱米作为研究材料,尝试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分析高粱米在蒸煮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结果 表明:高粱米中的挥发性物质以酮类、醛类、酯类化合物为主,高粱米饭的呈香物质有苯乙醛、己醛、2-戊基呋喃、乙酸己酯等.在蒸煮过程中,蒸煮40~60 min时香气最为浓厚,检测出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可作为最佳加工时间.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蒸煮后的高粱米饭样品能表征更多风味信息,若采用挥发性物质对高粱米进行判别分析,可优先选择将高粱米蒸煮后对高粱米饭进行分析,以提
卷烟全烟气暴露V79细胞,选取暴露时长1h不同浓度(4支烟/h、6支烟/h、8支烟/h)组,以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指标,研究全烟气对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全烟气会对细胞内的抗氧化物质产生消耗和抑制,导致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增加,抑制的效果随烟气浓度的增加而愈加显著.
为开发新型防霉剂,降低粮油食品储藏、运输、流通等过程中霉变对其品质和食用安全的影响,研究筛选获得具有强防霉活性的微生物.采用抑菌圈法,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为指示菌筛选具有防霉活性的菌株.利用形态学观察、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进行菌株鉴定;通过不同温度、pH和蛋白酶K处理对防霉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显示:通过初筛获得33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强抑制活性的菌株,复筛后选择的7株菌归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活性物质分析发现7株菌的活性物质均不
针对“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建设“智慧工厂”系统以加强“中国好粮油”产品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目标,结合“中国好粮油”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区域“中国好粮油”项目管理的要求,研究确定了区域“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项目管理和商业运做模式及所需采用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出“中国好粮油”智慧工厂系统建议性解决方案,为有效提高“中国好粮油”项目管理及示范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有益支撑.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紫苏籽成分、靶点、通路与癌症肿瘤的治疗进行系统研究.借助TCMSP、Genecards、Uniprot数据库收集紫苏籽成分、靶点以及癌症和肿瘤的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紫苏籽成分、靶点与癌症肿瘤之间的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并借助DAVID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富集,采用Auto Dock将紫苏籽的活性成分和抗癌抗肿瘤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表明:共筛选出紫苏籽抗癌抗肿瘤作用的靶点72个,对应17种有效成分.KEGG信号通路涉及的
为有效保障和提高我国粮油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落实粮食供给侧改革工作要求,做好“中国好粮油”从“产品遴选”到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物流追溯”等区域“中国好粮油”项目管理工作,对“中国好粮油”区域项目管理和商业运做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辅助手段的管理工作建议,以期有效提高“中国好粮油”项目的 区域管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