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朗当代诗人帕尔维兹·北极有一首短诗:河/只要没回到家/就不是河流。“河流”蕴藏的是万川归海的深刻内涵,诗人抨击了人们建筑高坝发电站阻挡河水归海回家的事。
高三语文课是不是在做着同样的事呢?不少语文教师为了追求应试技巧的纯熟,人为地建起一座用重复练习堆砌起来的“应试灵敏高度”,阻止了学生语文学习生命的自然流淌,最终迷失了回家的路。
我们必须让高三语文课回归到“人”,因为这是它的家。
自以为是,缺乏文化“饥饿感”,学习欲望不强;熟视无睹,接触的文字多,反而对文字不敏感;循规蹈矩,适应了任务式的教学,主动性不够;眼高手低,耽于幻想,做事粗枝大叶的现象严重;固执冷漠,幽默感不强,课堂气氛一般较沉闷;小家子气,沉溺于“小我”,无法开眼看世界……是谁让充盈着渴望的目光渗入了暗淡?是谁让青春的面庞写满了疲倦?是谁让诗意的年华变得寡淡?
威廉·华兹华斯在诗歌《每当我看见天上的虹》中写道:每当我看见天上的虹/我的心就跳/初生时这样/长成人也这样/老了也不会不同/否则不如死掉。诗人的心中始终高悬着美丽的彩虹,让他痴心迷醉。华兹华斯在诗歌的最后说:但愿我一生的时间/前后有天生的虔诚贯串。
学生便是我心中的“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让我“心跳”、“心动”、“动心”,直至有所行动。高三并不意味着“单调的题型”和“无尽的重复”,高三的语文课必须要有明显的生命体征,“活生生”的模样。这些年的高三教学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观念“看似虚妄,其实根本;实施到位,事半功倍”。
冷漠,是心灵灌满了严寒,冻僵了情感,形成了死灰的沙漠;冷漠,不是回避自我的依据,也不是推卸责任的借口,而是不可忽视的悲剧。艰难的高三岁月里,语文课要从情感上唤醒学生,让他们回归到一个拥有、并善于表达喜怒哀乐的正常人。爱憎、悲悯、同情、快乐、痛楚、孤独、寂寞……都要认真体验,好好感悟。高三不是一段可以从人生中抹去的旅行,苦涩的岁月里形成的情感体验,会让后来的类似人生阶段变得一样的冷漠。
高三最容易让思维变得僵化,语文课必须让机械、沉闷的高三课堂充满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做一个有“脑袋”的思想者。个性、自由、平等、尊严、修养、民权、人格、人性、思维……都可以纳入课堂讨论的范畴。
高三生活中常常充斥着“竞争”、“淘汰”等坚硬的字眼,而这些字眼常常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气量狭小,对其他同学的进步充满妒忌,而对退步的同学幸灾乐祸。宽大的胸怀要在逼仄的氛围中形成,高贵的人格要在艰难的环境中修炼。而这可以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对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的审美或批判来实现。
高三的语文课,当然也不只是宗教式的布道,离不开“实实在在,结结实实”的课堂。高三的写作课不只是“老师出题,学生猜谜;学生写作,老师休息;学生交卷,老师磨难”——饮鸩止渴式的痛苦历程。高三写作课必须以“生动有趣”取代“枯燥无味”,以“贴近生活”取代“遥不可及”,以“循序渐进”取代“一步到位”,以“下水示范”取代“空洞说教”,以“真知灼见”取代“胡编乱造”,以“一语中的”取代“四面出击”,以“开放自由”取代“亦步亦趋”,以“字斟句酌”取代“一目十行”……“大开大合”与“小角度开掘”相结合,课本素材与阅读素材相结合。让写作遵循学生作为人的思维规律、心理状态、个性特点等,而不是笼而统之、广而告之。
我也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另辟蹊径,让学生真正热爱写作并擅长写作?
一次课间,班级正在发书,捆书的绳子散落了一地。粗心的我不小心被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在地,手上的备课资料乱七八糟地掉在了地上。为了掩饰难堪,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不慢”地指着地上的绳子说:“绳子,让乱七八糟变得规规矩矩的是你,让儒雅镇定变得手忙脚乱的也是你,你是地地道道的‘多面手’!”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接着又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灵机一动,不如就让大家以“绳子”为思考对象,每人说一句话。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大家争相发言,并说出了许多好句子。一位同学的话让我至今难忘:“绳子,当你束缚别人时,自己也被束缚了!”这句话不正是在说我的写作教学吗?过去,我总是侧重于各种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的激发;总是想着让学生写一篇800字的文章,从来没有让学生好好地说过“一句话”!长此以往,学生只能是知道写作技巧而无法灵活运用,也不会主动运用,更失去了写作的热情。
本是“应景”之举,没想到学生们的“一句话”说得如此深刻而且生动。我敏感地意识到“说好一句话”关系到语言表达、认知水平、价值取向等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应该有值得探索的价值。从此,“一句话作文”便成为了我和学生们每周的必修课。同学们从自然风物说到生活物品,再说到文学、艺术、社会、人生、历史等,兴味盎然,不见懈怠。
过去的一年中,我将时事引入课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话说“车屁股”;围观“貂皮女”;快评“杜甫很忙”;点击“马桶老太”……课堂上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总是妙语连珠、语出惊人、发人深省。
学生作文的一个大问题:看到材料没想法。“没想法”,不是说真的没有东西可想,可能是不会想、想不起来。说到底,是语文课缺少了“想”的环节,也就没有了想的习惯和想的能力。高三作文课要留给学生“想”的时间和空间,“想得美”也会好的。“不会想”就要引导,“磨刀不误砍柴工”,开设几节“冥想课”也是好的。作文课重点要做的是如何激发思想,如何打开思路,产生写作的冲动,而不只是技巧的反复演练。并且也不主张将作文指导细致到每一节怎么写,开头结尾怎么写的程度。否则,缺失了主动思考的余地,容易出现“一讲就懂,一写就蒙”的现象。
高三语文练习课离不开“夯实基础,滚动提高”,“紧贴课本,比对联想”等传统做法,但更要“回归到人,顺藤摸瓜”。语文是人的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活生生的语文。因此,从人和生活出发才是语文练习的正道。
比如,语言运用要有“运用”意识。如果是一则水电调价新闻要我们概括成一句话新闻,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到常人的生活中去思考:调高还是调低?幅度是大还是小?何时开始调价?调价区域在哪里?而这些一定是得分要点。如果是对二胡下定义怎么办呢?首先,要思考二胡本质是什么?其次,二胡的主要构造是什么?再次,二胡的音质特点是什么?然后,二胡起源于何时、流行于何地?最后,二胡受欢迎程度如何?
再如,诗词鉴赏也要有“生活”意识。时下流行一种说法,古典诗词是活在古代的文学。说这句话的人接受的诗词教学一定狭隘。现代生活里不一定有“麝香”、“兰舟”、“金樽”、“貂裘”、“玉簪”、“峨冠”,作为古典的物质形式也许早就埋入了地下或者进了博物馆,但自古以来人们的情感世界却常常具有普遍性、共通性。只是碍于时代科技的落后,古人的离愁别绪才更容易被激发。但不代表今人就没有离愁别绪,莫道不伤心,只是未到销魂时。高三诗词学习又怎能局限于几套模式、几种思路、几个术语的识记呢?关注人间生活,品味普世情感,即使是高三诗词鉴赏也不可忽略。为此,我想诗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在古时诉说,你的故事是我的经典,千万次的咀嚼,你却还是那样的新鲜。
又如,阅读理解一定要有“作者”意识。每一个作者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我阅读他(或她)的文章,就是听他(或她)倾诉、论说。人都是有性格的,文章也应当是有性格的;人是有思维方式的,文章也应当是有一定思路的。因此,阅读课要讲的是一类题材的常见情感主旨、写作思路、表现技法,而不只是具体讲每道题目怎么做。否则,缺乏联系意识,往往难以形成阅读的经验,从而出现“每次做题都是新的”这种现象。
高三不是刑场,语文课不是炼狱,一定从“人”出发,要想办法让学生笑起来、思考起来、动情起来,从而主动学起来!用狄金森的一首诗煞尾: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须一株苜蓿一只蜂/一株苜蓿一只蜂/再加上白日梦/有白日梦就够了/如果找不到蜂。
高三语文课是不是在做着同样的事呢?不少语文教师为了追求应试技巧的纯熟,人为地建起一座用重复练习堆砌起来的“应试灵敏高度”,阻止了学生语文学习生命的自然流淌,最终迷失了回家的路。
我们必须让高三语文课回归到“人”,因为这是它的家。
自以为是,缺乏文化“饥饿感”,学习欲望不强;熟视无睹,接触的文字多,反而对文字不敏感;循规蹈矩,适应了任务式的教学,主动性不够;眼高手低,耽于幻想,做事粗枝大叶的现象严重;固执冷漠,幽默感不强,课堂气氛一般较沉闷;小家子气,沉溺于“小我”,无法开眼看世界……是谁让充盈着渴望的目光渗入了暗淡?是谁让青春的面庞写满了疲倦?是谁让诗意的年华变得寡淡?
威廉·华兹华斯在诗歌《每当我看见天上的虹》中写道:每当我看见天上的虹/我的心就跳/初生时这样/长成人也这样/老了也不会不同/否则不如死掉。诗人的心中始终高悬着美丽的彩虹,让他痴心迷醉。华兹华斯在诗歌的最后说:但愿我一生的时间/前后有天生的虔诚贯串。
学生便是我心中的“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让我“心跳”、“心动”、“动心”,直至有所行动。高三并不意味着“单调的题型”和“无尽的重复”,高三的语文课必须要有明显的生命体征,“活生生”的模样。这些年的高三教学让我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观念“看似虚妄,其实根本;实施到位,事半功倍”。
冷漠,是心灵灌满了严寒,冻僵了情感,形成了死灰的沙漠;冷漠,不是回避自我的依据,也不是推卸责任的借口,而是不可忽视的悲剧。艰难的高三岁月里,语文课要从情感上唤醒学生,让他们回归到一个拥有、并善于表达喜怒哀乐的正常人。爱憎、悲悯、同情、快乐、痛楚、孤独、寂寞……都要认真体验,好好感悟。高三不是一段可以从人生中抹去的旅行,苦涩的岁月里形成的情感体验,会让后来的类似人生阶段变得一样的冷漠。
高三最容易让思维变得僵化,语文课必须让机械、沉闷的高三课堂充满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做一个有“脑袋”的思想者。个性、自由、平等、尊严、修养、民权、人格、人性、思维……都可以纳入课堂讨论的范畴。
高三生活中常常充斥着“竞争”、“淘汰”等坚硬的字眼,而这些字眼常常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气量狭小,对其他同学的进步充满妒忌,而对退步的同学幸灾乐祸。宽大的胸怀要在逼仄的氛围中形成,高贵的人格要在艰难的环境中修炼。而这可以在语文课堂中,通过对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的审美或批判来实现。
高三的语文课,当然也不只是宗教式的布道,离不开“实实在在,结结实实”的课堂。高三的写作课不只是“老师出题,学生猜谜;学生写作,老师休息;学生交卷,老师磨难”——饮鸩止渴式的痛苦历程。高三写作课必须以“生动有趣”取代“枯燥无味”,以“贴近生活”取代“遥不可及”,以“循序渐进”取代“一步到位”,以“下水示范”取代“空洞说教”,以“真知灼见”取代“胡编乱造”,以“一语中的”取代“四面出击”,以“开放自由”取代“亦步亦趋”,以“字斟句酌”取代“一目十行”……“大开大合”与“小角度开掘”相结合,课本素材与阅读素材相结合。让写作遵循学生作为人的思维规律、心理状态、个性特点等,而不是笼而统之、广而告之。
我也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另辟蹊径,让学生真正热爱写作并擅长写作?
一次课间,班级正在发书,捆书的绳子散落了一地。粗心的我不小心被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在地,手上的备课资料乱七八糟地掉在了地上。为了掩饰难堪,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急不慢”地指着地上的绳子说:“绳子,让乱七八糟变得规规矩矩的是你,让儒雅镇定变得手忙脚乱的也是你,你是地地道道的‘多面手’!”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接着又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灵机一动,不如就让大家以“绳子”为思考对象,每人说一句话。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大家争相发言,并说出了许多好句子。一位同学的话让我至今难忘:“绳子,当你束缚别人时,自己也被束缚了!”这句话不正是在说我的写作教学吗?过去,我总是侧重于各种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的激发;总是想着让学生写一篇800字的文章,从来没有让学生好好地说过“一句话”!长此以往,学生只能是知道写作技巧而无法灵活运用,也不会主动运用,更失去了写作的热情。
本是“应景”之举,没想到学生们的“一句话”说得如此深刻而且生动。我敏感地意识到“说好一句话”关系到语言表达、认知水平、价值取向等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应该有值得探索的价值。从此,“一句话作文”便成为了我和学生们每周的必修课。同学们从自然风物说到生活物品,再说到文学、艺术、社会、人生、历史等,兴味盎然,不见懈怠。
过去的一年中,我将时事引入课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话说“车屁股”;围观“貂皮女”;快评“杜甫很忙”;点击“马桶老太”……课堂上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总是妙语连珠、语出惊人、发人深省。
学生作文的一个大问题:看到材料没想法。“没想法”,不是说真的没有东西可想,可能是不会想、想不起来。说到底,是语文课缺少了“想”的环节,也就没有了想的习惯和想的能力。高三作文课要留给学生“想”的时间和空间,“想得美”也会好的。“不会想”就要引导,“磨刀不误砍柴工”,开设几节“冥想课”也是好的。作文课重点要做的是如何激发思想,如何打开思路,产生写作的冲动,而不只是技巧的反复演练。并且也不主张将作文指导细致到每一节怎么写,开头结尾怎么写的程度。否则,缺失了主动思考的余地,容易出现“一讲就懂,一写就蒙”的现象。
高三语文练习课离不开“夯实基础,滚动提高”,“紧贴课本,比对联想”等传统做法,但更要“回归到人,顺藤摸瓜”。语文是人的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活生生的语文。因此,从人和生活出发才是语文练习的正道。
比如,语言运用要有“运用”意识。如果是一则水电调价新闻要我们概括成一句话新闻,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到常人的生活中去思考:调高还是调低?幅度是大还是小?何时开始调价?调价区域在哪里?而这些一定是得分要点。如果是对二胡下定义怎么办呢?首先,要思考二胡本质是什么?其次,二胡的主要构造是什么?再次,二胡的音质特点是什么?然后,二胡起源于何时、流行于何地?最后,二胡受欢迎程度如何?
再如,诗词鉴赏也要有“生活”意识。时下流行一种说法,古典诗词是活在古代的文学。说这句话的人接受的诗词教学一定狭隘。现代生活里不一定有“麝香”、“兰舟”、“金樽”、“貂裘”、“玉簪”、“峨冠”,作为古典的物质形式也许早就埋入了地下或者进了博物馆,但自古以来人们的情感世界却常常具有普遍性、共通性。只是碍于时代科技的落后,古人的离愁别绪才更容易被激发。但不代表今人就没有离愁别绪,莫道不伤心,只是未到销魂时。高三诗词学习又怎能局限于几套模式、几种思路、几个术语的识记呢?关注人间生活,品味普世情感,即使是高三诗词鉴赏也不可忽略。为此,我想诗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在古时诉说,你的故事是我的经典,千万次的咀嚼,你却还是那样的新鲜。
又如,阅读理解一定要有“作者”意识。每一个作者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和情感的人,我阅读他(或她)的文章,就是听他(或她)倾诉、论说。人都是有性格的,文章也应当是有性格的;人是有思维方式的,文章也应当是有一定思路的。因此,阅读课要讲的是一类题材的常见情感主旨、写作思路、表现技法,而不只是具体讲每道题目怎么做。否则,缺乏联系意识,往往难以形成阅读的经验,从而出现“每次做题都是新的”这种现象。
高三不是刑场,语文课不是炼狱,一定从“人”出发,要想办法让学生笑起来、思考起来、动情起来,从而主动学起来!用狄金森的一首诗煞尾:要造就一片草原/只须一株苜蓿一只蜂/一株苜蓿一只蜂/再加上白日梦/有白日梦就够了/如果找不到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