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贯彻与深入,对教师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通过从善于辨别社会信息、关注教师心理、改变自身认知偏差、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为教师日常班级的有效管理提供更多借鉴,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正能量;班级管理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这种说法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充滿活力。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的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教育实际上就是对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的文明与文化主要传承的是精华,传承的是价值,传承的是正能量。教师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尽量不要负面评价社会现象,不要带有负面情绪。
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民族复兴“梦之队”的重任,是中华民族基础教育领域的“筑梦人”。传递正能量、引导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必备素养。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时,要掌握传递正能量的一些方式方法。
一、善于辨别,传递正能量
在互联网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经深深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在信息量爆增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辨别,并且对正能量进行传递。要学会辨别正能量,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宣传,例如,宣传一些历史上莫须有的故事,或者让人用逻辑一分析就是虚假的,甚至存在心理扭曲的故事。如果做教育不能正确的辨别正能量,而是把这些错误信息当成正能量来宣传,那这是在毁坏学生的成长,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不能善于辨别正能量,就会出现认知偏差性评价。“地面是平的,但是地球真的是圆的”,这个道理我们懂,就像对社会的认识一样,虽然学习了很多书本知识,但由于我们的接触面很小,所以对社会缺乏认识,甚至是缺乏对社会发展的常识性认知。比如对一些政策或者事情不一定能理解接受,但对负面的评价却容易接受,从而产生不满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误导;对一些人和事进行带有情绪的片面评价,进行缺乏逻辑性的推理,进行认知偏差的自我引导。尤其是对一些公众人物和敏感事件进行认知偏差性评价,甚至是运用侮辱性或者攻击性语言进行评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辨别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传递正能量。
二、关注心理,传递正能量
部分教师自身存在正能量不足,职业倦怠较严重等问题。开口就是非黑即白,口若悬河教育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子女,见了员工就讲如何尊重领导等,言谈举止中尽显无能与无知。不去了解真实的情况,没有耐心去了解真实的情况,不屑于了解真实的情况,甚至故意不去了解真实的情况,总是夸夸其谈好像很有水平,好像知识很丰富。但一谈起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却是满嘴的抱怨。不愿意到教室里面去面对学生,对工作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无论是家庭原因还是个人原因。部分教师自身正能量不足,职业倦怠较严重的现象不仅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可以在教师中开展 “阳光心态”的心理讲座等活动,积极传递正能量。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正认知偏差,传递正能量
十字路口礼让行人是讲礼貌和守规矩的正常表现,但是现在这些本应理所应当的事情确变成了“稀罕事”,可见,出现认知偏差时间久了可能就会以为自己就是真相。认知性偏差会导致人的认知是片面的,进而会出现许多无知或愚蠢的言行,并且还自认为很有逻辑,自认为很科学。但是自身的认识误区、抱怨和放弃、冷暴力,以及无理、无礼、无知等消极心理,甚至失去理智的行为,都是本身教育素养不够的体现,都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知书并不一定达理,但读书、交流能够拓展认知,教师应该多读书,多交流,多了解一些情况,避免认识上的误区,积极地去完成自身的工作。不要抱怨不公平,不要放弃自己的事业与学生,不要对学生与家长不予理睬,不要做无理取闹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礼貌待人,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做工作。提升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学识水平,认真研究和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起色,才能更上一层楼。教师要言传身教地去带领学生来成长,甚至与家长一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改正认知偏差,加大对正能量的传播,加强对正能量的实践。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具有正能量的节目,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四、乐观生活,传递正能量
正能量的人,本就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因为知道生活是由悲喜交加组成,所以更要学会坦然面对。当快乐来临时,就尽情享受;当烦扰来袭时,就理性解决。中小学教师要成为正能量的引路人,要拥有大智慧,不仅分得清世界的黑白曲直,而且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偏,也不会随波逐流。教师要相信改变的力量,但确实无法改变时,就坦然接受。教师应该保持事情的本源,不扭曲事物的本质,不夸大事情的不利面,掌握社会运转的规律,明白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也知道如何去克服人性的弱点和发挥人性的优点。总之,一身正能量的中小学教师,要有改变的勇气,有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更有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这个世界本就是公平的,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要教育学生不要羡慕或嫉妒他人,每个人有他的成长环境,只有做好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会控制好情绪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教师将自己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下去,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递给学生积极乐观的正能量。
在社会关注教育、质疑教育、期待教育的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提升和传递正能量的基本素养,不断地积蓄正能量、提升正能量、释放正能量。通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引导,让学生在学会知识,掌握生存本领的同时,能够正确认识这个美丽、复杂的世界。同时还要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经验,在实践中去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从而为更好地服务学生,为传递正能量创造前提条件。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正能量;班级管理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这种说法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充滿活力。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的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教育实际上就是对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的文明与文化主要传承的是精华,传承的是价值,传承的是正能量。教师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尽量不要负面评价社会现象,不要带有负面情绪。
中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民族复兴“梦之队”的重任,是中华民族基础教育领域的“筑梦人”。传递正能量、引导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必备素养。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时,要掌握传递正能量的一些方式方法。
一、善于辨别,传递正能量
在互联网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已经深深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在信息量爆增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辨别,并且对正能量进行传递。要学会辨别正能量,而不是随波逐流的宣传,例如,宣传一些历史上莫须有的故事,或者让人用逻辑一分析就是虚假的,甚至存在心理扭曲的故事。如果做教育不能正确的辨别正能量,而是把这些错误信息当成正能量来宣传,那这是在毁坏学生的成长,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不能善于辨别正能量,就会出现认知偏差性评价。“地面是平的,但是地球真的是圆的”,这个道理我们懂,就像对社会的认识一样,虽然学习了很多书本知识,但由于我们的接触面很小,所以对社会缺乏认识,甚至是缺乏对社会发展的常识性认知。比如对一些政策或者事情不一定能理解接受,但对负面的评价却容易接受,从而产生不满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误导;对一些人和事进行带有情绪的片面评价,进行缺乏逻辑性的推理,进行认知偏差的自我引导。尤其是对一些公众人物和敏感事件进行认知偏差性评价,甚至是运用侮辱性或者攻击性语言进行评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辨别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传递正能量。
二、关注心理,传递正能量
部分教师自身存在正能量不足,职业倦怠较严重等问题。开口就是非黑即白,口若悬河教育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子女,见了员工就讲如何尊重领导等,言谈举止中尽显无能与无知。不去了解真实的情况,没有耐心去了解真实的情况,不屑于了解真实的情况,甚至故意不去了解真实的情况,总是夸夸其谈好像很有水平,好像知识很丰富。但一谈起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却是满嘴的抱怨。不愿意到教室里面去面对学生,对工作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无论是家庭原因还是个人原因。部分教师自身正能量不足,职业倦怠较严重的现象不仅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可以在教师中开展 “阳光心态”的心理讲座等活动,积极传递正能量。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正认知偏差,传递正能量
十字路口礼让行人是讲礼貌和守规矩的正常表现,但是现在这些本应理所应当的事情确变成了“稀罕事”,可见,出现认知偏差时间久了可能就会以为自己就是真相。认知性偏差会导致人的认知是片面的,进而会出现许多无知或愚蠢的言行,并且还自认为很有逻辑,自认为很科学。但是自身的认识误区、抱怨和放弃、冷暴力,以及无理、无礼、无知等消极心理,甚至失去理智的行为,都是本身教育素养不够的体现,都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知书并不一定达理,但读书、交流能够拓展认知,教师应该多读书,多交流,多了解一些情况,避免认识上的误区,积极地去完成自身的工作。不要抱怨不公平,不要放弃自己的事业与学生,不要对学生与家长不予理睬,不要做无理取闹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礼貌待人,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做工作。提升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学识水平,认真研究和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起色,才能更上一层楼。教师要言传身教地去带领学生来成长,甚至与家长一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改正认知偏差,加大对正能量的传播,加强对正能量的实践。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具有正能量的节目,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四、乐观生活,传递正能量
正能量的人,本就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因为知道生活是由悲喜交加组成,所以更要学会坦然面对。当快乐来临时,就尽情享受;当烦扰来袭时,就理性解决。中小学教师要成为正能量的引路人,要拥有大智慧,不仅分得清世界的黑白曲直,而且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偏,也不会随波逐流。教师要相信改变的力量,但确实无法改变时,就坦然接受。教师应该保持事情的本源,不扭曲事物的本质,不夸大事情的不利面,掌握社会运转的规律,明白人人都有优点和弱点,也知道如何去克服人性的弱点和发挥人性的优点。总之,一身正能量的中小学教师,要有改变的勇气,有胸怀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更有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这个世界本就是公平的,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就会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要教育学生不要羡慕或嫉妒他人,每个人有他的成长环境,只有做好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学会控制好情绪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教师将自己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传递下去,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递给学生积极乐观的正能量。
在社会关注教育、质疑教育、期待教育的当下,教育工作者需要提升和传递正能量的基本素养,不断地积蓄正能量、提升正能量、释放正能量。通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引导,让学生在学会知识,掌握生存本领的同时,能够正确认识这个美丽、复杂的世界。同时还要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经验,在实践中去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从而为更好地服务学生,为传递正能量创造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