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学,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较好,但步入高中后数学成绩明显下降,有的甚至成了学困生,老师、家长、学生都很焦虑。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衔接;数学思维;教学探索
初高中教学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教师们不加以重视,学生很容易走弯路,开展衔接教学的目的是为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构建一个平台,使学生能顺利地登上一个新台阶,从知识准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养成,从数学能力的提高到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步认识新课程、新理念,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因此,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对刚进高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教材内容方面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易懂,大多为常量,难度不是很大,主要侧重于定量的计算;而高中数学教材,较多研究的是变量和集合,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注重于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等,而初、高中教材在知识点衔接上又有脱节的现象,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2 教学方法方面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数学中的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没有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知识。而高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加以认真讲解,还要能进行纵横判断、推理、假设、归纳等一系列更为高级的思维活动,这对习惯于直觉和套公式的初中生而言,当然是不适应的,有时显然无法接受。
3 学习方法方面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解题注重套用模式,对知识缺乏整体的认识,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把握的不够。而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意义,注重对解题规律与方法的总结,他们不仅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要弄清各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内在联系,学生自主学的空间很大。而刚进入高中阶段的新生往往一直沿用初中那套学习方法,不善于抓住学习中自学、阅读、复习、小结等必要环节,对高中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针对初高中教材、教法及学法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思维能力,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3.1 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实现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
对于高中新生的数学教学,有些知识的教学应重新旧联系,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突破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拚弃学生原有的错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因而从初中知识衔接点出发,提出新问题,研究新知识。针对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地编写过渡衔接的专题校本教材,为衔接教学服务。如表1所示。
3.2 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由问题引入新课,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注重以初中学生已知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新的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穿插衔接教学对方案进行合理性、可行性说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能通过探索,给出问题的完整的解答过程。如图1所示。
3.3 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特别是书写认真,错误认真订正,建立错题本;每月一次的独立作业,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同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基础、教师自身能力的不同可以尝试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类比推理法、小教师法等方法。
其次、举行学习方法交流。通过讲座,学习方法调查问卷,组织智慧游乐等活动,在班级中开展各小组之间的数学接力赛、数学学习互助小组之间的比学习、比进步竞赛,教师指导学生谈经验,学习进步的学生谈体会,基础较差的学生找学习障碍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找到经验,找到差距。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国栋.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7).
[2]王殿华,刘明军.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4,24(01):215-217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衔接;数学思维;教学探索
初高中教学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教师们不加以重视,学生很容易走弯路,开展衔接教学的目的是为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构建一个平台,使学生能顺利地登上一个新台阶,从知识准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养成,从数学能力的提高到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步认识新课程、新理念,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因此,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对刚进高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 教材内容方面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易懂,大多为常量,难度不是很大,主要侧重于定量的计算;而高中数学教材,较多研究的是变量和集合,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注重于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等,而初、高中教材在知识点衔接上又有脱节的现象,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2 教学方法方面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对数学中的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没有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内在知识。而高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加以认真讲解,还要能进行纵横判断、推理、假设、归纳等一系列更为高级的思维活动,这对习惯于直觉和套公式的初中生而言,当然是不适应的,有时显然无法接受。
3 学习方法方面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解题注重套用模式,对知识缺乏整体的认识,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把握的不够。而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意义,注重对解题规律与方法的总结,他们不仅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要弄清各个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内在联系,学生自主学的空间很大。而刚进入高中阶段的新生往往一直沿用初中那套学习方法,不善于抓住学习中自学、阅读、复习、小结等必要环节,对高中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针对初高中教材、教法及学法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思维能力,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3.1 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实现教材内容的有效衔接
对于高中新生的数学教学,有些知识的教学应重新旧联系,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突破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拚弃学生原有的错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因而从初中知识衔接点出发,提出新问题,研究新知识。针对相关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适当地编写过渡衔接的专题校本教材,为衔接教学服务。如表1所示。
3.2 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由问题引入新课,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注重以初中学生已知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新的知识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穿插衔接教学对方案进行合理性、可行性说明,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能通过探索,给出问题的完整的解答过程。如图1所示。
3.3 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特别是书写认真,错误认真订正,建立错题本;每月一次的独立作业,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同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基础、教师自身能力的不同可以尝试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类比推理法、小教师法等方法。
其次、举行学习方法交流。通过讲座,学习方法调查问卷,组织智慧游乐等活动,在班级中开展各小组之间的数学接力赛、数学学习互助小组之间的比学习、比进步竞赛,教师指导学生谈经验,学习进步的学生谈体会,基础较差的学生找学习障碍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找到经验,找到差距。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国栋.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7).
[2]王殿华,刘明军.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4,24(01):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