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企业管理中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到底何谓人力资源?有哪些内涵?有什么特点?人力资源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力资源工作……本文针对“人力资源”由表及里逐一进行解读分析,并提出一些实践思考。
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指以人为核心和根本来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人的工作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掌控未来世界能力的历程,也是不断开展对“人”自身研究的历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许多与“人”相关的专业学科,如管理学、心理学、哲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内容包括人的特征、心理、情感、体验、需求、激励和发展等。人作为历经千万年自然进化过来的高级动物,个体差异性大,可塑可变性强。为此,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开展人力资源工作。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
经过多年实践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形成了完整的专业理论、培训学习和考核评价体系。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涉及、研究“人”的工作,它又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可以是一条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人力资源工作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很多情况下,只有在符合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提出具体要求和做出决策,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和作用。即便是同一研究、操作对象,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可能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通用专业工作,不同体制、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企业都要面对这一问题,不论是央企还是民营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研究,都有成功案例经验。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切不可盲目照搬。可以借鉴“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认真分析企业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于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很早就已形成,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提出了这一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更是再熟悉不过,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作为管理人员,简单来说,其工作无非是管事管人,而事总是通过人来做的,因此,管理最终还是落实到对人的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就是所有层级、不同用工类型、不同需求特点的各类从业人员,也就是劳动者。人人生而平等,劳动者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有责任和担当,对各类用工应依法公正对待,突出岗位和业绩管理。毕竟,管理者本身也是劳动者,善对劳动者,也就是善对我们自己。
力——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指亲自动手实践。在本文中,主要是对人力资源实务操作一些思考。
要求、措施并举
人力资源工作者既要为领导当好参谋,也要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在贯彻企业决策,制定一些政策文件的时候,既要讲清楚背景、意义和要求,明确目标、方向和任务,更重要的是必须提出具体的措施、方法和部署,告诉基层单位怎么做,加强过程指导监控,切实保障目标实现,避免放任自流、事后补救。
部门专业并进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专业、各个部门和所有业务流程,需要充分调动各专业、各部门、各层级的积极性。当前,许多企业崇尚并深入推进绩效管理,个别部门和员工为了自身取得更好绩效,容易形成山头主义、单兵作战和自转意识,可能导致个体绩效优而整体绩效未有显著提升。因此,部门间协调推进和部门内各个专业之间的统筹掌控非常重要,必须保持齐头并进,相互支持补台,促进整体绩效最优化。
速度质量并重
“一口饭吃不成一个胖子”,在各行各业,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企业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其成果成效的显现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好大喜功。要注重人力资源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协调推进,速度宜适度超前企业发展进程,质量宜稳步提升,多做有用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高层基层相知
人力资源工作成效好坏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人力资源工作者应充分借鉴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密切联系基层,了解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听取一线员工的真实心声和需求,将企业发展战略与基层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高层领导者和基层普通员工相互理解支持,明确共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闭门造车上不了路,民间智慧实用性强”,许多经验做法往往来源于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另外,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也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抱着“公心、诚心、耐心、慧心”的态度,与来访者好好沟通。确有困难且在政策范围内的,要妥善解决,做到上下相知,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即便是无理无据者,也要态度温和,给予明确答复,争取得到对方的理解。
资——文武兼“资”
文武兼资:指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资”为具备之意。接下来,本文将对人力资源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理念和方法进行思考。
入门易成才难
人力资源是一个通用性专业,可以说人人都懂,个个为师,都有话语权,都可以发表看法评价。但是,人力资源作为一门专业性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要在人力资源工作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根底和企业生产、经营等其他综合性知识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实务操作水平,门槛低而要求高,入门易而成才难。
转观念转方式
“思想决定高度,方式决定成效。”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时代、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而改进提升,在此过程中,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对于人力资源工作至关重要。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国军方在检测降落伞质量过程中,想尽了各种办法和措施,合格率最高也只能达到99.5%,后来军方改进方式,要求厂家负责人亲自试跳,结果无需任何手段,合格率全部达到100%。这就是观念和方式的改进带来的效果。可见,转变观念和方式完全可以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工作中,如绩效考核等。
要自信要自“卑”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往往面临很多决策,向左一点,对这一部分人有利,向右一点,可能对另一部分人有利,这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在众说纷纭中保持清醒头脑,运用专业知识经验,从长远利益、发展大局和整体效果方面考虑,大胆自信地为领导当好参谋。同时,工作中要做到自“卑”,此处“卑”为“低处”之意,要自“卑”就是要从基层、基础做起,打好基石,练好基本功。人力资源工作者既要有敢于担当责任的自信,又要有“从低处始、向高处行”的胸怀。
登更高望更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归根结底,人力资源工作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不能光顾眼前利益和短期效应,更要考虑长远目标和方向。也即是说,要有前瞻性和预警性,要根据企业战略确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模拟当前政策(如组织机构、用工配置、薪酬激励、队伍建设策略等)在今后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一段时期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要根据内外部环境情况和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只有登更高望更远,才能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源——“源”来如此
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这一理念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企业管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注重生产和产品,到八九十年代注重营销和市场,到21世纪开始注重人力资源,进而发展到注重人力资本,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有一成功的企业家曾说过,如果他企业的资产、资金、技术、品牌和产品一夜之间全没了,但只要他的核心员工还在,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依然可以再造辉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发展的根源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员工招聘和配置,员工培养和人才开发,薪酬激励和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都是为了保障人力资源这一“源”头清沏优质,静水深流,保障企业这一水渠长流不息,奔向远方。
推而广之,从企业到国家,从社会到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人的身心全面发展,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繁荣昌盛,这是我们一切思想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了为何而来,走向何方。”(作者供职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
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指以人为核心和根本来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人的工作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掌控未来世界能力的历程,也是不断开展对“人”自身研究的历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许多与“人”相关的专业学科,如管理学、心理学、哲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内容包括人的特征、心理、情感、体验、需求、激励和发展等。人作为历经千万年自然进化过来的高级动物,个体差异性大,可塑可变性强。为此,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开展人力资源工作。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
经过多年实践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形成了完整的专业理论、培训学习和考核评价体系。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涉及、研究“人”的工作,它又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可以是一条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人力资源工作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很多情况下,只有在符合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提出具体要求和做出决策,才能发挥其最大效能和作用。即便是同一研究、操作对象,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可能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通用专业工作,不同体制、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企业都要面对这一问题,不论是央企还是民营企业,都在积极探索研究,都有成功案例经验。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切不可盲目照搬。可以借鉴“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认真分析企业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于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很早就已形成,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提出了这一理念。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更是再熟悉不过,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其内涵?作为管理人员,简单来说,其工作无非是管事管人,而事总是通过人来做的,因此,管理最终还是落实到对人的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就是所有层级、不同用工类型、不同需求特点的各类从业人员,也就是劳动者。人人生而平等,劳动者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有责任和担当,对各类用工应依法公正对待,突出岗位和业绩管理。毕竟,管理者本身也是劳动者,善对劳动者,也就是善对我们自己。
力——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指亲自动手实践。在本文中,主要是对人力资源实务操作一些思考。
要求、措施并举
人力资源工作者既要为领导当好参谋,也要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在贯彻企业决策,制定一些政策文件的时候,既要讲清楚背景、意义和要求,明确目标、方向和任务,更重要的是必须提出具体的措施、方法和部署,告诉基层单位怎么做,加强过程指导监控,切实保障目标实现,避免放任自流、事后补救。
部门专业并进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各个专业、各个部门和所有业务流程,需要充分调动各专业、各部门、各层级的积极性。当前,许多企业崇尚并深入推进绩效管理,个别部门和员工为了自身取得更好绩效,容易形成山头主义、单兵作战和自转意识,可能导致个体绩效优而整体绩效未有显著提升。因此,部门间协调推进和部门内各个专业之间的统筹掌控非常重要,必须保持齐头并进,相互支持补台,促进整体绩效最优化。
速度质量并重
“一口饭吃不成一个胖子”,在各行各业,人力资源管理都是企业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其成果成效的显现绝非一日之功,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好大喜功。要注重人力资源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协调推进,速度宜适度超前企业发展进程,质量宜稳步提升,多做有用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高层基层相知
人力资源工作成效好坏对企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人力资源工作者应充分借鉴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密切联系基层,了解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听取一线员工的真实心声和需求,将企业发展战略与基层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高层领导者和基层普通员工相互理解支持,明确共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闭门造车上不了路,民间智慧实用性强”,许多经验做法往往来源于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另外,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也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抱着“公心、诚心、耐心、慧心”的态度,与来访者好好沟通。确有困难且在政策范围内的,要妥善解决,做到上下相知,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即便是无理无据者,也要态度温和,给予明确答复,争取得到对方的理解。
资——文武兼“资”
文武兼资:指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资”为具备之意。接下来,本文将对人力资源工作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理念和方法进行思考。
入门易成才难
人力资源是一个通用性专业,可以说人人都懂,个个为师,都有话语权,都可以发表看法评价。但是,人力资源作为一门专业性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要在人力资源工作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根底和企业生产、经营等其他综合性知识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实务操作水平,门槛低而要求高,入门易而成才难。
转观念转方式
“思想决定高度,方式决定成效。”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时代、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而改进提升,在此过程中,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对于人力资源工作至关重要。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国军方在检测降落伞质量过程中,想尽了各种办法和措施,合格率最高也只能达到99.5%,后来军方改进方式,要求厂家负责人亲自试跳,结果无需任何手段,合格率全部达到100%。这就是观念和方式的改进带来的效果。可见,转变观念和方式完全可以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工作中,如绩效考核等。
要自信要自“卑”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往往面临很多决策,向左一点,对这一部分人有利,向右一点,可能对另一部分人有利,这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在众说纷纭中保持清醒头脑,运用专业知识经验,从长远利益、发展大局和整体效果方面考虑,大胆自信地为领导当好参谋。同时,工作中要做到自“卑”,此处“卑”为“低处”之意,要自“卑”就是要从基层、基础做起,打好基石,练好基本功。人力资源工作者既要有敢于担当责任的自信,又要有“从低处始、向高处行”的胸怀。
登更高望更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归根结底,人力资源工作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不能光顾眼前利益和短期效应,更要考虑长远目标和方向。也即是说,要有前瞻性和预警性,要根据企业战略确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模拟当前政策(如组织机构、用工配置、薪酬激励、队伍建设策略等)在今后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一段时期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要根据内外部环境情况和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只有登更高望更远,才能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源——“源”来如此
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这一理念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企业管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注重生产和产品,到八九十年代注重营销和市场,到21世纪开始注重人力资源,进而发展到注重人力资本,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有一成功的企业家曾说过,如果他企业的资产、资金、技术、品牌和产品一夜之间全没了,但只要他的核心员工还在,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依然可以再造辉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发展的根源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员工招聘和配置,员工培养和人才开发,薪酬激励和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都是为了保障人力资源这一“源”头清沏优质,静水深流,保障企业这一水渠长流不息,奔向远方。
推而广之,从企业到国家,从社会到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人的身心全面发展,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繁荣昌盛,这是我们一切思想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了为何而来,走向何方。”(作者供职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