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一部电影《致青春》将全社会都拉入了寻找青春的回忆中。那么对于一座城市的青春而言,又该如何去回忆去寻找?
这里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寻找城市青春的故事,一群年轻人帮助老城寻找着它的青葱岁月。
今年3月底,在光谷美术馆展出了一组摄影作品,题为《从北城到南城——老武昌人居影像记述展》,讲述的正是武昌城过去的样子,也是它曾经的青春。作者是一群80后的年轻摄影师,何海威和他的伙伴赵衡宇、谭三敏。
对很多年轻的武汉人而言,老武汉风情只能从汉口残留的老租界房子里去感受,而隔江相望的武昌城在他们眼中,似乎连这点残留都难以寻觅了。长江南岸的武昌城,这座正在被迅速刷新的城里到底还尚存有多少记忆和故事?
“雪融”的老城
北起得胜门西城壕,南出起义门八铺街,这是近现代武昌城的轮廓,是经历过明清两次扩建之后的规模。而现在的武昌城正面临着第三次大规模的扩建和刷新,以前的老武昌已渐行渐远,像正在消融的积雪。
家住忠孝门的何海威,从小生活在武昌城里,但只缘生在此山中,他对从小看惯了的灰墙青瓦并没有太大感觉,2003年美院毕业后像很多年轻人一样选择飞出家乡,去了上海,直到2008年。
那年,他从上海回来办护照,闲时,散步到了家后面的昙华林,看着那里的街道和居民,突然有了一种心动的感觉,纯净而狭窄的天际线,青灰色的古居,斑驳的墙面,映衬着暗红的木门窗棂,阳光盖在那些或静坐或闲聊的老人身上,时间似乎也放缓了脚步,轻轻的不舍从这里走得太快。
在上海漂泊了几年,2010年,何海威还是选择了回家,而昙华林那条老街则成了他心里的挂念。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拍摄了一组题为《记忆的泊位》的影片,影片的主角正是昙华林,虽然他有多年商业摄影的经验,但拍摄人文影像尚属首次。凭借着那份打动了自己的情愫,作品展最终获得业内好评。
2012年开始,武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城市改造,许多老街小巷已悄然蒸发。何海威坐不住了,当年记录昙华林,只用了一个多月,拍了30张,武昌城值得记录的青春也绝不止昙华林。“我们要把整个老武昌城都记录下来”,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老同学赵衡宇的响应。
赵衡宇家住武昌城南,作为环艺专业学生正在研究旧城改造的课题,两人一拍即合。后来,又遇上了湖北省图书馆的谭三敏老师,创作团队增至三人组,从文献资料到影像图片、城市规划,全方位的策划了这次的拍摄计划。
拿着画好的路线图,端起相机,2013年4月起,跑遍武昌的南城与北城,由夏入冬,数十条古街巷,数百张人居图。零星的图像与城市,抢救性记录下即将消失的老城曾经的青春。
老城故事多
“其实在拍这个片子之前,自己对老武昌城也没有太多了解”,何海威坦白的说,事先对这次拍摄活动估计不足,预计只用花费3个多月时间就可完成,但拍摄以后才发现,老武昌有魅力的地方实在太多,故事也是越讲越有趣,“虽然花费了一年也没有把老武昌城全部拍完,只是把尚存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民居取景留影。”
因为拍摄关系,他们从湖北省图书馆查阅了很多资料,访问了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从他们的记忆中找寻更多和这座城有关的故事。
《里巷》,是何海威为这次作品展所拍摄的第一张照片,2013年的4月,拍摄于北城的里巷。灰暗的巷弄,斑驳的墙面更像是时空之手画出的一副油画,巷子很窄,里面坐着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妇人,中间晾晒着一床鲜红色的被子。照片的颜色很有意思,只有晾晒着的被子是原本的红色,背景则全使用灰白色调。
《城南城北》摄影展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品叫《门牌》:楚材巷、太平试馆、三义村、戈甲营、石灰堰、卧佛庵、梅隐寺、赛宝巷、巡司街……品着这些雅致的名字,就能感受到其背后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许多名字我都从没听说过,回过头来,有1/3已经找不着了,边拍边消失。”何海威无奈的说。
这些老门牌就像一本本被历史翻阅的老书,里面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记忆,词汇的精确与细腻一方面勾连了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过去人居关系和房户特征的记载。这种具有浓重历史韵味的词牌名怎能不让今天的xx花园、xx豪庭等浅薄空洞的符号感到相形见绌?
品门牌,读历史。在忠孝门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何海威在拍摄这组照片时,才知道“忠孝门”来源于民族英雄岳飞“跣足扶榇”的故事,自己居住的地方竟然是岳飞抗金的根据地;石灰堰原是明代扩建武昌城时做城墙砖的地方……
“仅从门牌上就能读出老武昌城的故事,这里绝不仅只有黄鹤楼和武昌起义,还有更悠久的历史,需要让更多的武汉人知晓,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动力。”说这句话的时候,何海威语调低沉了一些。
一年下来,一共拍了几百张,精挑细选出40多张,看着每一张照片,都能清楚的记起当时的情景,人和故事。
新旧世界的“对峙”
何海威的镜头下鲜见年轻人,多是老人和小孩。对此,他回答,“并不是我刻意回避,而是这些老房子里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了,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回到这里看望老人看望旧居。”
镜头里,常见到一些冲突感很强的画面,几百米开外就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高高的新楼拔地而起,一边低矮的旧居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渐次倒塌,距离自己老房子已近在咫尺,门前却坐着安详宁静的老人,似乎那个即将入侵的新世界和自己无关。
拍摄之后,镜头里的每条街巷都印在了脑子里。最让何海威感慨的就是,自己曾经见过生活在这里的人,听过他们的故事,但不久之后,这个地方就消失了,这种感觉也让他有了更大的压力,因为正基于此,他镜头下的这些照片才更显得珍贵和有意义。
一年的拍摄经历,让何海威收获很多,对自己生长的地方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动,每次经过曾经拍摄的地点都会想起这里的人和故事。
虽然,感动一直支撑着他不断拿起相机,按下快门,但现实的压力也无法回避,“这次公益拍摄的过程是远远超出预期的,时间长成本高,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时时刻刻存在着,支撑我完成这次拍摄的除了内心的感动,还有家人的支持”,80后的何海威回忆起自己过去一年经历时这样感叹。
直到今年3月,拍摄行动告一段落了。“老武昌城里每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已经都有了影像资料”,何海威开始准备摄影展。
第一场摄影展安置在光谷的美术馆,“那边年轻人多一些,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像我一样通过这些照片,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自己生活这个地方的故事。”但让他没有预想到的是,十天的摄影展,几乎每天都爆满,观看和驻留的时间都很长,留言本上写满了留言,甚至有不少从很远地方赶来的老武汉人。
第二场展览放在昙华林,展期一个月,“这个想法是从昙华林这里点燃的,是这组摄影照片真正应该展出的地方。”和第一次展出不同的是,这次的摄影展受到了官方的支持,积玉桥街办事、武昌摄影家协会和武昌档案局积极关注和承办。
原本只是一个因为昙华林感动而点燃的星星之火,却燃烧了整个老武昌的南北城,以后还将继续燎原整个大武汉。“我们都希望这次展览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汉口和汉阳也有很多值得记忆和寻找的故事。”他笑着说。
《从北城到南城——老武昌人居影像记述展》摄影展
展览地点:武昌凤凰城社区文化长廊
展览时间:4月24日-5月25日
联系邮箱:393922268@qq.com
这里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寻找城市青春的故事,一群年轻人帮助老城寻找着它的青葱岁月。
今年3月底,在光谷美术馆展出了一组摄影作品,题为《从北城到南城——老武昌人居影像记述展》,讲述的正是武昌城过去的样子,也是它曾经的青春。作者是一群80后的年轻摄影师,何海威和他的伙伴赵衡宇、谭三敏。
对很多年轻的武汉人而言,老武汉风情只能从汉口残留的老租界房子里去感受,而隔江相望的武昌城在他们眼中,似乎连这点残留都难以寻觅了。长江南岸的武昌城,这座正在被迅速刷新的城里到底还尚存有多少记忆和故事?
“雪融”的老城
北起得胜门西城壕,南出起义门八铺街,这是近现代武昌城的轮廓,是经历过明清两次扩建之后的规模。而现在的武昌城正面临着第三次大规模的扩建和刷新,以前的老武昌已渐行渐远,像正在消融的积雪。
家住忠孝门的何海威,从小生活在武昌城里,但只缘生在此山中,他对从小看惯了的灰墙青瓦并没有太大感觉,2003年美院毕业后像很多年轻人一样选择飞出家乡,去了上海,直到2008年。
那年,他从上海回来办护照,闲时,散步到了家后面的昙华林,看着那里的街道和居民,突然有了一种心动的感觉,纯净而狭窄的天际线,青灰色的古居,斑驳的墙面,映衬着暗红的木门窗棂,阳光盖在那些或静坐或闲聊的老人身上,时间似乎也放缓了脚步,轻轻的不舍从这里走得太快。
在上海漂泊了几年,2010年,何海威还是选择了回家,而昙华林那条老街则成了他心里的挂念。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拍摄了一组题为《记忆的泊位》的影片,影片的主角正是昙华林,虽然他有多年商业摄影的经验,但拍摄人文影像尚属首次。凭借着那份打动了自己的情愫,作品展最终获得业内好评。
2012年开始,武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城市改造,许多老街小巷已悄然蒸发。何海威坐不住了,当年记录昙华林,只用了一个多月,拍了30张,武昌城值得记录的青春也绝不止昙华林。“我们要把整个老武昌城都记录下来”,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老同学赵衡宇的响应。
赵衡宇家住武昌城南,作为环艺专业学生正在研究旧城改造的课题,两人一拍即合。后来,又遇上了湖北省图书馆的谭三敏老师,创作团队增至三人组,从文献资料到影像图片、城市规划,全方位的策划了这次的拍摄计划。
拿着画好的路线图,端起相机,2013年4月起,跑遍武昌的南城与北城,由夏入冬,数十条古街巷,数百张人居图。零星的图像与城市,抢救性记录下即将消失的老城曾经的青春。
老城故事多
“其实在拍这个片子之前,自己对老武昌城也没有太多了解”,何海威坦白的说,事先对这次拍摄活动估计不足,预计只用花费3个多月时间就可完成,但拍摄以后才发现,老武昌有魅力的地方实在太多,故事也是越讲越有趣,“虽然花费了一年也没有把老武昌城全部拍完,只是把尚存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民居取景留影。”
因为拍摄关系,他们从湖北省图书馆查阅了很多资料,访问了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从他们的记忆中找寻更多和这座城有关的故事。
《里巷》,是何海威为这次作品展所拍摄的第一张照片,2013年的4月,拍摄于北城的里巷。灰暗的巷弄,斑驳的墙面更像是时空之手画出的一副油画,巷子很窄,里面坐着一位历经沧桑的老妇人,中间晾晒着一床鲜红色的被子。照片的颜色很有意思,只有晾晒着的被子是原本的红色,背景则全使用灰白色调。
《城南城北》摄影展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品叫《门牌》:楚材巷、太平试馆、三义村、戈甲营、石灰堰、卧佛庵、梅隐寺、赛宝巷、巡司街……品着这些雅致的名字,就能感受到其背后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许多名字我都从没听说过,回过头来,有1/3已经找不着了,边拍边消失。”何海威无奈的说。
这些老门牌就像一本本被历史翻阅的老书,里面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记忆,词汇的精确与细腻一方面勾连了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过去人居关系和房户特征的记载。这种具有浓重历史韵味的词牌名怎能不让今天的xx花园、xx豪庭等浅薄空洞的符号感到相形见绌?
品门牌,读历史。在忠孝门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何海威在拍摄这组照片时,才知道“忠孝门”来源于民族英雄岳飞“跣足扶榇”的故事,自己居住的地方竟然是岳飞抗金的根据地;石灰堰原是明代扩建武昌城时做城墙砖的地方……
“仅从门牌上就能读出老武昌城的故事,这里绝不仅只有黄鹤楼和武昌起义,还有更悠久的历史,需要让更多的武汉人知晓,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动力。”说这句话的时候,何海威语调低沉了一些。
一年下来,一共拍了几百张,精挑细选出40多张,看着每一张照片,都能清楚的记起当时的情景,人和故事。
新旧世界的“对峙”
何海威的镜头下鲜见年轻人,多是老人和小孩。对此,他回答,“并不是我刻意回避,而是这些老房子里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了,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回到这里看望老人看望旧居。”
镜头里,常见到一些冲突感很强的画面,几百米开外就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高高的新楼拔地而起,一边低矮的旧居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渐次倒塌,距离自己老房子已近在咫尺,门前却坐着安详宁静的老人,似乎那个即将入侵的新世界和自己无关。
拍摄之后,镜头里的每条街巷都印在了脑子里。最让何海威感慨的就是,自己曾经见过生活在这里的人,听过他们的故事,但不久之后,这个地方就消失了,这种感觉也让他有了更大的压力,因为正基于此,他镜头下的这些照片才更显得珍贵和有意义。
一年的拍摄经历,让何海威收获很多,对自己生长的地方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动,每次经过曾经拍摄的地点都会想起这里的人和故事。
虽然,感动一直支撑着他不断拿起相机,按下快门,但现实的压力也无法回避,“这次公益拍摄的过程是远远超出预期的,时间长成本高,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时时刻刻存在着,支撑我完成这次拍摄的除了内心的感动,还有家人的支持”,80后的何海威回忆起自己过去一年经历时这样感叹。
直到今年3月,拍摄行动告一段落了。“老武昌城里每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已经都有了影像资料”,何海威开始准备摄影展。
第一场摄影展安置在光谷的美术馆,“那边年轻人多一些,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像我一样通过这些照片,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自己生活这个地方的故事。”但让他没有预想到的是,十天的摄影展,几乎每天都爆满,观看和驻留的时间都很长,留言本上写满了留言,甚至有不少从很远地方赶来的老武汉人。
第二场展览放在昙华林,展期一个月,“这个想法是从昙华林这里点燃的,是这组摄影照片真正应该展出的地方。”和第一次展出不同的是,这次的摄影展受到了官方的支持,积玉桥街办事、武昌摄影家协会和武昌档案局积极关注和承办。
原本只是一个因为昙华林感动而点燃的星星之火,却燃烧了整个老武昌的南北城,以后还将继续燎原整个大武汉。“我们都希望这次展览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汉口和汉阳也有很多值得记忆和寻找的故事。”他笑着说。
《从北城到南城——老武昌人居影像记述展》摄影展
展览地点:武昌凤凰城社区文化长廊
展览时间:4月24日-5月25日
联系邮箱:3939222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