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数学思维能力强,不仅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还可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素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设置情境,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载体,而设计一个好问题则更是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催化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再通过释疑、解决问题等环节,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营造这样的氛围要注意“形式、主题、节奏”这几个要素。即从学生的思维情趣出发,形式一定要新颖;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的主题一定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思维最好是要短平快节奏。
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开展类似“头脑风暴”的思维活动,并把它称为“大脑保健操”。做这样的游戏,学生的思维功能会被全部调动。首先必须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然后思考他的答案是否准确,再想自己的答案是否与他相同,如果相同,就要再想一个准确答案。特别是,教师也在游戏之中,他们会很高兴,如果教师也出错,教室里一片欣喜若狂,并且抢着要把教师从“惩罚”中救出来。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激情是最高涨的时候。
二、引导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可导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鼓励学生思考,让他们自由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1.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现代教学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传输信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激发他们猜想更好的方法。例如,计算8+98+998+9998+99998=?若采用逐项累加法,结果非常繁琐。若引导学生猜想将8分解成2+2+2+2,然后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原式=2+2+2+2+98+998+9998+99998=(2+98)+(2+998)+(2+9998)+(2+99998)=100+1000+10000+100000=111100,很快就得出了式题的计算结果,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通过充分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受一定的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猜想、延伸、开拓。在数学教学中,一般可采用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和锻炼思维的发散性。例如,李军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1020米,李军3分钟走255米,照这样计算,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探解。
解法1: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就是求余下的路程所需的时间。“从3分钟行255米”,可求出李军速度为(255÷3),而余下的路程是(1020-255),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出:(1020-255)÷(255÷3)=9(分)。
解法2: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也可先求李军走完全程的时间,然后减去已行路程的时间,即得到余下路程的时间1020÷(255÷3)-3=9(分)。
解法3:用倍比法解,将已行的路程255米看作“1”倍数,全程1020米是已行的255米的4倍,行255米用3分鐘,那么行完全程1020米就得用12分钟,然后减去已行的时间,即得出:3×(1020÷255)-3=9(分)。
通过上述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增强思维发散性的辐射力。
3.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好动、好想、好奇”是学生共同具备的心理特征。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自觉地沟通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挖掘隐含条件;巧妙地构造某个数学对象,迂回转化;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方式,找出解题的各种途径。
三、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要善于把从书本里学得的概念、性质、定理等“活化”在生活中,“活化”在运用中,打通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笔者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例举了生活中的“角”,随即话头一转,要求学生用手势或体态把“直角”“钝角”“平角”演示出来。这下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了,现场演示精彩纷呈。一同学站直了平举左臂:“我的左臂、左脚、左手形成直角,左肩是顶点,左臂左脚是角的两条边。”又一同学歪着脑袋说:“看!我的脑袋朝着右边歪去,右肩和脑袋形成锐角;左肩和脑袋形成钝角。顶点是肩膀和脖子的连接点,也是两个角的两条边。”这样的“演示”必定能营造出“连锁反映”的氛围,学生会很自然地模仿这些动作,同时又会联想出很多有意思的演示动作来,伸展、跑步、踢腿、跳木马,简直是应有尽有。在这样的氛围里,形象思维一定是能爆发起来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并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与毅力,使每一位学生的生命都绽放得灿烂如花。
一、设置情境,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载体,而设计一个好问题则更是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催化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再通过释疑、解决问题等环节,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营造这样的氛围要注意“形式、主题、节奏”这几个要素。即从学生的思维情趣出发,形式一定要新颖;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的主题一定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思维最好是要短平快节奏。
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开展类似“头脑风暴”的思维活动,并把它称为“大脑保健操”。做这样的游戏,学生的思维功能会被全部调动。首先必须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然后思考他的答案是否准确,再想自己的答案是否与他相同,如果相同,就要再想一个准确答案。特别是,教师也在游戏之中,他们会很高兴,如果教师也出错,教室里一片欣喜若狂,并且抢着要把教师从“惩罚”中救出来。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激情是最高涨的时候。
二、引导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可导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鼓励学生思考,让他们自由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1.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现代教学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传输信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激发他们猜想更好的方法。例如,计算8+98+998+9998+99998=?若采用逐项累加法,结果非常繁琐。若引导学生猜想将8分解成2+2+2+2,然后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原式=2+2+2+2+98+998+9998+99998=(2+98)+(2+998)+(2+9998)+(2+99998)=100+1000+10000+100000=111100,很快就得出了式题的计算结果,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这样,通过充分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受一定的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猜想、延伸、开拓。在数学教学中,一般可采用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和锻炼思维的发散性。例如,李军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1020米,李军3分钟走255米,照这样计算,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探解。
解法1: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就是求余下的路程所需的时间。“从3分钟行255米”,可求出李军速度为(255÷3),而余下的路程是(1020-255),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出:(1020-255)÷(255÷3)=9(分)。
解法2:求李军到学校还需几分钟,也可先求李军走完全程的时间,然后减去已行路程的时间,即得到余下路程的时间1020÷(255÷3)-3=9(分)。
解法3:用倍比法解,将已行的路程255米看作“1”倍数,全程1020米是已行的255米的4倍,行255米用3分鐘,那么行完全程1020米就得用12分钟,然后减去已行的时间,即得出:3×(1020÷255)-3=9(分)。
通过上述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题技巧,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增强思维发散性的辐射力。
3.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好动、好想、好奇”是学生共同具备的心理特征。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自觉地沟通数学知识的纵横联系,挖掘隐含条件;巧妙地构造某个数学对象,迂回转化;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方式,找出解题的各种途径。
三、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要善于把从书本里学得的概念、性质、定理等“活化”在生活中,“活化”在运用中,打通知识和生活的联系。笔者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让学生例举了生活中的“角”,随即话头一转,要求学生用手势或体态把“直角”“钝角”“平角”演示出来。这下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了,现场演示精彩纷呈。一同学站直了平举左臂:“我的左臂、左脚、左手形成直角,左肩是顶点,左臂左脚是角的两条边。”又一同学歪着脑袋说:“看!我的脑袋朝着右边歪去,右肩和脑袋形成锐角;左肩和脑袋形成钝角。顶点是肩膀和脖子的连接点,也是两个角的两条边。”这样的“演示”必定能营造出“连锁反映”的氛围,学生会很自然地模仿这些动作,同时又会联想出很多有意思的演示动作来,伸展、跑步、踢腿、跳木马,简直是应有尽有。在这样的氛围里,形象思维一定是能爆发起来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并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与毅力,使每一位学生的生命都绽放得灿烂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