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县衙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当然是县衙建筑。这一建筑群的坐落、布局、结构、装修等等细节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予以规定,但是却约定俗成,各地的县衙都基本一致。
县衙的坐落。和所有的朝代一样,明清时县衙总是设在县城里,受着城墙的保护。中国历代以北为尊,皇帝的宫殿一般总是位于京城的正北方。地方城市里县衙也总是尽量靠北坐落。根据刘敦桢先生《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中的分析,明清时除了京城外,各地城市的理想规划格局是:
在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封闭城墙圈内,有着正南正北的方格街道网。当然大部分城市由于受地形或历史沿革限制,无法完全实现这样规整的规划,但基本上都有两条南北交叉十字形大道,把全城划成大致相等的四个大区域。
张驭寰先生在《中国城池史》里说,古代城池的平面绝大多数(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方形的,这是受后来成为儒家经典《考工记》的影响。又指出,城池的道路以正方位的十字大街为常见,但是也有的城池出于防御考虑,“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至于县衙设在城市的哪个位置?作者只是说:“选在县城内中心或略偏的位置,地点适中。”
就笔者翻阅过的明清地方志附图来看,大多数的县城,它的最高级别的衙门一般总是位于东北方向的城区内。
古代的城池主要是作为朝廷的代表机构而规划设计的。衙署是一个城池的中心所在,城池只是衙署的外围防护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规划衙署位置的第一要务是防御考虑。唐宋时期的城池大多有两重城墙,外围的是外城,里面是内城,一般叫作“子城”,衙署当然就处在子城之内。可是这样的城池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阻挡了城池内的交通,使得道路网难以贯通。蒙古入主中原,为了防止反抗、便于骑兵突击,拆毁了所有的汉族集中居住区的城墙、填平城壕。
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他的割据事业的早期,就接受朱升建议“高筑墙”,在所割据的地区内抢造城墙,不再采取外城、子城的双重防御体系,虽然高墙围绕的衙署实际上依然可以视为是一道防御线。
明清时期衙署一般位于城池北部,除了开始说到的传统
县衙的坐落。和所有的朝代一样,明清时县衙总是设在县城里,受着城墙的保护。中国历代以北为尊,皇帝的宫殿一般总是位于京城的正北方。地方城市里县衙也总是尽量靠北坐落。根据刘敦桢先生《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中的分析,明清时除了京城外,各地城市的理想规划格局是:
在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封闭城墙圈内,有着正南正北的方格街道网。当然大部分城市由于受地形或历史沿革限制,无法完全实现这样规整的规划,但基本上都有两条南北交叉十字形大道,把全城划成大致相等的四个大区域。
张驭寰先生在《中国城池史》里说,古代城池的平面绝大多数(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方形的,这是受后来成为儒家经典《考工记》的影响。又指出,城池的道路以正方位的十字大街为常见,但是也有的城池出于防御考虑,“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至于县衙设在城市的哪个位置?作者只是说:“选在县城内中心或略偏的位置,地点适中。”
就笔者翻阅过的明清地方志附图来看,大多数的县城,它的最高级别的衙门一般总是位于东北方向的城区内。
古代的城池主要是作为朝廷的代表机构而规划设计的。衙署是一个城池的中心所在,城池只是衙署的外围防护设施。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规划衙署位置的第一要务是防御考虑。唐宋时期的城池大多有两重城墙,外围的是外城,里面是内城,一般叫作“子城”,衙署当然就处在子城之内。可是这样的城池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阻挡了城池内的交通,使得道路网难以贯通。蒙古入主中原,为了防止反抗、便于骑兵突击,拆毁了所有的汉族集中居住区的城墙、填平城壕。
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他的割据事业的早期,就接受朱升建议“高筑墙”,在所割据的地区内抢造城墙,不再采取外城、子城的双重防御体系,虽然高墙围绕的衙署实际上依然可以视为是一道防御线。
明清时期衙署一般位于城池北部,除了开始说到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