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路径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wa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揭示了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内涵,以及中学语文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并对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路径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内涵;路径分析
  
  中学语文应注重对语文审美、探究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均衡的发展,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及感受力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而现在的新课改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关于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实际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内涵
  所谓探究,其本意即是探讨与研究。探讨就是探究真理、探究学问以及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学问,追根求源,积极寻找答案以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谓探究式教学,即是指语文教学以探究为主。具体说来,是指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独立自主的开展学习和讨论,以现行教材为探究的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周围环境为参照,提供学生讨论问题、自由表达、探究质疑的机会,使学生通过集体、小组和个人的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比较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挖掘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我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是探究式教学的导师,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其任务所在。此外,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情境和氛围以促进探究的开展。学生作为探究式教学的主人,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掌握探究的实际方法,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开拓探究的新思路,最终总结探究结果。
  二、中学语文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现代教改要求中学语文必须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却忽视能力的培养。二十一世纪是以人为本、促使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世纪。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发挥创造性,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努力设计出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
  2.开展探究式教学可以使班级的教学焕发出生机活力
  探究式教学可以使教学形式实现转变:(1)教师的讲课时间可大大的缩短;(2)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3)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增知、发展和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些都是转变班级授课形式的有效途径,日积月累,坚持下来,就可使班级的教学焕发出生机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中学语文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路径分析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主体意识
  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略,指引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留有充分的时间供学生读书。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很多老师将学生读书当成一种摆设,不予以重视,常常是浮光掠影,还未等到学生思考和品位,老师就开始迫不及待的讲解,结果就造成学生对课文一知半解或无法真切体会,对老师的分析讲解死记硬背,食而不化。所以,教师应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不轻易打断学生,也没有必要对课文琐屑分析,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我领悟的能力。
  (2)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机会。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索式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学生在探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从而学会合作,并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和喜悦,达到情趣和情感的陶冶。
  (3)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虽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并非易事,特别是语文的学习,无论是情感熏陶还是语言积累,都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因此,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与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努力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施展能力的空间,以此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观点并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对一些学生存在的原则性错误予以纠正,但也不要轻易否定,对学生发表观点的做法给予正确引导。同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评价时,即要让学生注重结果,还要重视评价的过程,并且要评价适度,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2.以最大限度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打通课内外
  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即是课内,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也大多在课内获得,但课内并非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终点,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内这一个领域。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加油站,因此,课内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也只是语文教学的一半,通过课外的众多途径获取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另一半天地。
  (1)最大限度的开辟语文学习的空间,要打通课内外,建立起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这一立体网络,使学生贴近社会上的各种语文信息,步出课堂,走向校园与社会,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
  (2)使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学习语文。要培养学生随时获取语文信息和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例如:培养学生看报的习惯,在看电视听广播时要注意搜集有益信息,在与家人、朋友的谈话中也要注意语言的表述。如此一来,就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
  (3)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学好语文课本之外,还要适当涉猎一些中外名著,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使读书计划得到充分落实。此外,学生还可从各种媒体获取有益信息,来拓宽自己的学习内容。
  四、小结
  综上,要让语文教学真正充满活力,符合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就必须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在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努力开辟探究式教学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颜巧兰.论高中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
  [2] 袁益芳.中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征浅析[J]
  [3] 王雪英.浅谈中学语文探究式教学[J]
  [4] 朱树楷.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模式初探[J]
其他文献
目前工业上大量使用的聚酰亚胺材料以均苯型为主,而在机械强度要求更高、耐化学性更好及具有存储性、液晶效果、低介电常数等特殊应用的场合,联苯型聚酰亚胺的运用已经不可或
深刻的作文是高考给予高分的主要因素之一。考试说明规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这叫做“深刻”。这样的表述很有学术性,但我们理解与把握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操作性不够强。我的理解是,我们在作文时要超越平庸,摆脱童稚,写出有一定见地、个性独特和精神高雅的文章。有深度的作文必定是有个性、有新意、有风格的作品。此外,写出有一定深度的作文也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因此,我们
期刊
[摘 要]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训,因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式与实际需要脱节和学校营造学习环境不到位等问题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采用分层教学理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置,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效果,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分层教学;基础教学;计算机技术  [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最重要的表现。要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老师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的指导作用,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生在一生中都在不断运用着的。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让学生心甘情愿、不由自主地“月亮走我也走”,跟随教师走入语文的殿堂,通过多年的看、听、实践,我觉得应该在“情”字上下功夫:  一、课始幽默风趣,师生一笑入情境  打过上课铃,当走进教室,我们经常发现,好多学生或沉浸在课间的快乐中,或活动累了趴在桌上休息,或前后左右彼此交头接耳,此时如果教师直接批评,无疑
期刊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ITO负载纳米TiO2薄膜,通过XRD、SEM和UV-Vis等检测方法对薄膜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在双室光电化学池中制氢反应的光催化活性。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本文对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 兴趣     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
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又太雷同。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老师累,学生烦,效率低;方法、策略不合适(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落实,怎
期刊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以精练的语言阐述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会积极思维,主动地向新知做新的探究。而探究的过程,往往都伴随着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产生。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今天,老师们也越来越注重“质疑”这一个教学方法在教学在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也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但
期刊
在目前的作文批改中,教师大多或是评分,或是评级,或是评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然而学生一般只能是“听众”“看客”。他们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很少“有”动于衷。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实现新课标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探讨了一种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文批改方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