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叙事视角分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qqz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内部层次叙述中所运用的叙述视角,文章围绕该叙述视角对读者情感的主导作用、对读者阅读体验的丰富、以及读者对叙述者叙述的反应展开,认为该叙述视角选择使得整个叙述极具真实感,实现了对小说主要人物的塑造,增强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叙事视角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叙述者
  在同一文本中,不同的叙述层次存在着不同的叙述视角,叙述层次指所叙故事与故事里面的叙事之间的界限。按照热奈特有关叙述层次的划分,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包含了两个层次。小说的外部层次所讲述的是作家R收到并阅读一个陌生女人来信的故事,在这一层次中,叙述是以第三人称内聚焦的视角进行的;小说的内部层次则为这个陌生女人借书信的方式对作家R讲述她对于作家多年来的爱慕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一层次从作家R打开陌生女人的信时开始出现,叙述者变为陌生女人,叙述视角是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在该文本中,作品的主干是陌生女人在将死之前以书信的方式对作家R所进行的一场爱情独白,而文本的开篇和结尾两处则是故事叙述的外部层次,是作者以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对R所进行的描写。整个文本存在着两次视角的转换——当作家R打开陌生女人的来信时,叙述视角由第三人称内聚焦转变为第一人称内聚焦,当作家R读完信时,叙述视角又转回到第三人称内聚焦视角。
  本文所分析的叙事视角为文本内部层次中以陌生女人为叙述者的第一人称内聚焦视角。
  一.“陌生女人”独白式自述主导了读者的情感
  在文本内部层次的讲述中,作者以陌生女人“我”为叙述视角,结合单信式书信的叙述模式,让写信人(陌生女人)和收信人(小说家R)彼此缺席,无法构成完整的对话,因此使得陌生女人的讲述一气呵成,没有外界的说明与旁证,情感的宣泄不受干扰,在这样的叙事编排下,读者更易于被作为叙述者的陌生女人所引导,接受其情感导向,容易与叙述者产生情感共鸣。
  申丹提到“当叙述者借用人物感知来聚焦时,视角则会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故事的一部分(人物感知)也是话语的一部分(叙事策略)。”①而在该文本中,雙重感知体现为陌生女人当下的感知与她作为故事人物的感知的结合,她通过双重感知的聚焦掌握了话语权,让读者通过她自述的大段心理活动、她观察的R的行动、她当下对R的表白等与她站在同一情感指向之上。例如,陌生女人在信中袒露了自己一场无望的等待:“我整夜都等着你,这可是个严寒冰冻的一月之夜啊……我穿着单薄的衣裳躺在冰冷的使人浑身作疼的硬地板上,我没拿毯子,我不想让自己暖和,唯恐一暖和就会睡着,听不见你的脚步声。躺在那里浑身都疼,我的两脚抽筋,蜷缩起来,我的两臂索索直抖:我只好一次次地站起身来,在这可怕的黑咕隆咚的门廊里实在冷得要命。可是我等着,等着,等着你,就像等待我的命运。”②在陌生女人对回忆的描述中,读者既可以了解到她少女时期等待作家R时内心的凄楚,也可以感受到她讲述回忆时对自己过去行为的骄傲与感动,通过“我”对往事接二连三地回看,读者充分融入到叙述者所构建的浓烈的感情氛围之中。接着,陌生女人还道出了作家R当时的状态,“当我朝圣般地想冲到你的眼前,扑在你的脚下时,却发现你不是一个人回来的,我听到一阵娇媚的轻笑,绸衣拖地的窸窣声和你低声说话的声音——你是和一个女人一起回来的。”③在陌生女人的叙述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在感情里痴情的不求回报的女人与一个纵情声色、在肉欲里消受女人的男人,读者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构建,正是完全基于叙述者的描述,陌生女人此刻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主导了读者的情感。
  二.“陌生女人”独白式自述满足了读者的窥私心理
  叙事学中,叙述接受者是与叙述者相对应的概念,是叙述者的交流对象,文本里的听众。而读者是故事外的真实存在,是现实生活中千差万别的人。在该文本中,读者的身份随着阅读进程的展开,会在现实读者与受述者R之间流动,模糊了读者与受述者的边界,进而产生被叙述者叙述所打动与窥私快感的双重体验。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内部层次叙述中,叙事只有当作家R开始阅读信件时才得以展开,作家R是陌生女人的受述者。但正因为该叙述视角选择,当受述者R阅读信件的同时,读者也开始了阅读,这位来信的女人无论是对于受述者R作家还是对于读者来说都是陌生的。当作家R看到信件的顶头“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他是不胜惊讶的,读者在阅读小说时也会产生如同作家R一般的好奇心,进而在后续的阅读过程中,同受述者R一起完成着对来信者从陌生女人——邻家女孩——美丽少女——夜总会女人形象的建构。随着读者阅读的深入,在诸如陌生女人回溯自己的人生经历“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幼小娇弱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我在他的旁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中、在诸如陌生女人写信即刻滑出故事的讲述而插入与作家R单向度的对话“看到我这些话你不要害怕……请你相信我说的一切,这时我对你的唯一请求……”“可是谁……谁还会再你得神日给你送白玫瑰呢?啊,花瓶将要空空地供在那里,一年一度在你四周吹拂得微弱得气息,我的轻微的呼吸,也将就此消散!亲爱的,听我说,我求求你……”中,读者的情感被深深撼动,其身份会不自觉地向受述者转移,将自己带入到受述者的角色之中,聆听陌生女人的激情讲述。
  但同时,读者因对自己现实身份的认识,会在阅读中产生一种“窥探他人隐私”的快感——此刻读者阅读的是一封只有受述者R才能读的信。通过这封信,读者窥探到了叙述者和受述者双方的隐私,并不断获得满足感,更加强化了阅读中“虚构的真实”这一体验。
  在这封信中,陌生女人直述了她多年来对于作家生活的密切关注乃至是窥探,我们能从她的感知中感受到她的情感、立场。“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个男人在温存抚爱之际这样贪图享受片刻的欢愉,这样放纵自己的感情,把内心深处披露无遗——而事后竟然烟消云散,全部归于遗忘,简直遗忘得不近人情。”④可以看到,作家R的私生活是复杂、混乱的,他对于爱情从来都不是忠贞的。除此之外,读者还能借由陌生女人的视角窥探出作家R更为隐秘的双重性格,“你帮助每一个人,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人来求你,你也给予帮助。可是你的善心好意是如此的奇特,它公开亮在每个人的面前,人人可取,要取多少取多少,你的善心好意广大无边,可是,请原谅,它是不爽快的。它要人家提醒、要人家自己去拿。你只在人家向你求援,向你恳求的时候,你才帮助别人,你帮助人是出于害羞,出于软弱,而不是出于心愿。”⑤读者能从阅读中挖掘到作家R不为人知的一面,从而产生一种消费名人隐私的快感。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窥探到作为知名作家的受述者R的隐私,还能窥探到作为叙述者的陌生女人那接近疯狂的情感隐私,对于这种隐秘情感的窥视更让人有探索的欲望。“我周围的人认为我腼腆,说我害羞脸嫩,我咬紧牙关,不把我的秘密告诉任何人。”⑥信件中,陌生女人谈及自己在他人眼中总是害羞腼腆的,从未将内心狂热而隐秘的情感诉诸他人,但读者却可以在阅读中窥探她由童年开始直至临终前对于作家R疯狂的爱恋。读者从信中可以得知:女人从13岁起就暗恋着作家R,此时读者窥探到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秘密。接着,读者还能得知,女人曾经亲吻过作家R摸过的门把手,收藏过R扔掉的烟头,为他卖身,生下了他的孩子等等。这些行为表现了陌生女人极为热烈又隐私的爱,是一份不可诉诸他人的感情。但读者却通过与作家R共同进行的阅读,知晓了陌生女人在将死之时怀抱着丧子之痛对作家R所做的真挚告白。
  无论是叙述者的隐私还是受述者的隐私,都因为陌生女人的独特视角而更具有吸引力,第一人称内聚焦叙述视角不仅让这些隐私变得更加合理、可信,还赋予了所述内容浓厚的个人价值立场。读者在阅读信件时,可以窥探到一位作家生活与心灵的隐藏面,还可以窥探到一个女人对于一个男人多年来隐秘而深刻的温情以及她由于深爱作家R而导致的悲剧人生。正是基于以陌生女人“我”为叙述视角加之书信的讲述方式,让读者在阅读时,既能产生“窥私”的快感又能沉浸到受述者角色中接受陌生女人情感的倾注,进而大大提升了阅读的审美体验。
  三.读者对于叙述者的回应
  在小说内部层次的叙述中,作家R与现实生活的读者都是叙述者陌生女人的读者,但本文在此处仅探讨受述者作家R对于叙述者陌生女人的回应。
  卡勒在《结构主义诗学》中提到了“理想读者的概念。”他认为理想读者具备抽象性和可接受性两个特征。“理想读者是一种理论建构,被假定具有一套阐释文本的阅读程式(文学能力),凭借这套程式,文本的结构和意义才得以理解。这套程式独立于个人的差异,超越了历史的鸿沟……”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作家R作为信件的读者与信件的理想读者之间的差异来看他对于叙述者的回应。
  在该文本中,我们除了透过内部层次中陌生女人的叙述来构建作家R的形象外,还可以通过小说的开篇与结尾来构建这一人物的形象以及他在阅读完信件后的反应。在陌生女人的叙述以及小说开篇对于R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R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有着绅士派头、优雅而有学识,因此从知识储备和文化水平来看,R作为读者去阅读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毫无障碍的。但我们也可以知道,R是一位对于男女之情比较淡漠的人,不会将情感持续投入到同一个人身上,因此作家R在爱情观上和叙述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叙述者是一位爱慕他多年,并且将这种近乎疯狂、不打扰的爱延续了一生的女人,而作家R在戀爱中始终是风流的,此时的读者和叙述者在恋爱观、价值取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叙述者对于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作家R对于叙述者的了解仅限于这封信,因此,缺失了对于叙述者生平的充分了解。从这一方面来讲,作家R尽管有着很高的知识储备和文化水平,能够保障对来信阅读的无障碍进行,但他缺少了对于叙述者生活的了解,也未能拥有叙述者期待的审美取向、趣味、价值取向,无法完全理解叙述者想传达的对爱情至纯至善的追求,因此他并不是一位理想读者,也就无法实现叙述者对于受述者在阅读后的期待。
  在小说开篇与结尾的外部层次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在阅读信件前后举动。在作品开端部分描述了作家R在阅读信件之前的状态,他首先阅读的是报纸、休闲读物以此来推迟对这封信的阅读,作家R的举止是慵懒的,对于陌生的来信也是轻慢的。而随着他阅读的展开,这份轻慢消失了,转变为震撼、惊讶的情绪。
  小说的结尾写道“他两手哆嗦,把信放下。然后他长时间地凝神沉思。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可是这些回忆,朦胧不清,混乱不堪,就像哗哗流淌的河水底下的一块石头,闪烁不定,变幻莫测。阴影不时涌来,又倏忽散去,终于构不成一个图形。他感觉到一些情感上的蛛丝马迹,可是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他仿佛觉得,所有这些形象他都梦见过,常常在深沉的梦里见到过,然而也只是梦见过而已。”在故事的最后,作者以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描绘了作家读完信后行为与心理的变化。“两手哆嗦”表现出了他的震撼,他知晓了一个女人对他超久而炽热的爱,知道了自己的儿子的死亡,但可惜的是,即便是他努力回忆,陌生女人的形象始终无法构成一个鲜活的存在,而是一个模糊的梦中的阴影,他对于女人的情感始终只是一些蛛丝马迹般细微的存在。但随着他把目光移向那往日放着陌生女人送来的花的花瓶时,他此刻的反应更为强烈了。他“悚然一惊”,此刻陌生女人及她与自己的孩子已经死去,在他知晓一份永恒的爱的瞬间,这份爱也已消失。文中写道“百感千愁”涌上了作家的心头,这里的复杂感情可能包含了对女人的歉疚、对方才知晓的大量信息的震惊、对死亡与爱情的种种考虑,总之此刻作家的内心因这封信背后承载的来自陌生女人的爱而波澜起伏。
  通过比较作家R与信件理想读者的差异,可以知道,作家R并不能完全理解信中所想要表达的为爱情付出一切,不求回报,不愿打扰等主题,他并非一个理想读者。但通过作家R阅读信件前后的反应,我们又可以得知,他的内心因阅读受到了震撼,多种情绪在心头围绕。这种反应也许是短暂的,也许还未达到陌生女人期望的效果,但它总归是存在的,也是强烈的。正是在陌生女人对作家R爱慕的情感、陌生女人为了维护爱情的至高无上而愿忍受物质生活不堪的人生经历以及这封信语言、叙述角度等产生的强烈感染能力的共同作用下,作家R这一对外物常常“无视”、对男女情感随意对待的人才会有开始对自身存在、他人存在进行审视与反思。
  四.结语
  茨威格在这部小说中选择了一个陌生女人的视角结合书信方式让一个陌生女人自述了一份几乎贯穿其一生的爱恋之情。尽管她的生活因此频频走向困顿最终也以悲剧收尾,但这个女人却始终选择以不打扰、不祈求的方式维护着心中至纯至善、高尚的感情。在这一视角独白式的自述下,叙述者与受述者的形象在陌生女人的讲述中逐步显现,读者的情感被叙述者牵动;受述者R与小说的读者都能感受到陌生女人言语之下所涌动着地强烈的情感,并被其所打动;读者不仅能在阅读中体会强烈的情感共鸣,还能从中获得窥私的快感。而叙述者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巨大反差中始终坚守对作家R的爱恋也正是其人性光辉的显现。
  参考文献
  [1]申丹.叙事、文本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背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胡亚敏.叙事学[M].2004年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奥]斯·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2007年版.张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张晏.茨威格中短篇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6]裴丹莹.“荒诞人”遭遇“阿尔扎马斯的恐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小说家R的形象分析[J].文艺争鸣,2017,11期
  [7]李雪华.我说故我在——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叙事视角[J].戏剧之家,2015年,12期
  [8]盛开莉.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重新解读[J].文学教育,2012,07期
  [9]周美美.温情与困境的矛盾交织——探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D].海南:海南大学,2013
  注 释
  ①申丹.叙事、文本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②[奥]斯·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③[奥]斯·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④[奥]斯·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⑤[奥]斯·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⑥[奥]斯·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张玉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大数据概念的提出,移动通信设备的不断普及以及在线学习资源的传播与共享,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让碎片知识、信息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以文字、视频、动
内容摘要:通识课程讲究平等、博爱的人文价值理念,避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促进高校课程综合性改革。跨学科背景下,通识课程育人目标,不能局限于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既洞悉科学思维,又兼顾人文主义精华,既注重科技发展与应用,又强调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围绕高校美育类通识课程教学现状,对其教育理念、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展开阐述。   关键词:高校美育 跨学科视野 通识课程 完善建议   通识课程具有综合性、跨
本文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村湾进行研究,运用二十节气为纽带,串联起逐渐被人们遗忘的传统文化,通过城乡需求对接,使文化得以不断的传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指引我们生活的更
“语文人的底气哪里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①因有着特殊的身份,肩负特殊的使命的教师,读书是不能懈怠的人生功课,更是成长的动力源泉。   书是不得不读的“活水”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得不读书。著名语文教师王崧舟曾说:“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文化底蕴怎么修?只有一条路,就
期刊
提高阅读速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版教材的理念。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更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读物每分钟一般不少于3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达到这个要求,势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只有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目标。那么
期刊
内容摘要:为何《燃烧的荒地》中带着左轮手枪,一开始便以“复仇者”的英雄般姿态出现的郭子龙迟迟没有行动,而深受“精神奴役的创伤”因而温顺、谦恭、麻木的“奴隶”的张少清老二最后却杀死了伪善的地主吴顺广。本文试图从荣格的人格构成理论解答这个问题。第一部分论证郭子龙表现的复仇姿态只是他想攫取利益而戴上的“人格面具”,第二、三部分探究张老二才是真正复仇者的原因。“土地”原型是张老二的精神安慰剂,失去了赖以生
短篇小说《异乡客》是爱尔兰作家弗兰克·奥康纳的杰出作品之一.虽然小说的背景是爱尔兰独立战争,但场景并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在爱尔兰的一个普通农舍里.交战双方的士兵
内容摘要:在中国高校,由学生编导的汉语题材英语戏剧表演长久以来在校园受到欢迎,但没有受到学术研究的关注。本文以交际八要素理论为基础,分析在此交际(汉语题材英语戏剧表演)中的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错搭是汉语题材英语戏剧的主要编码手段。在交际中,行为源(表演者)处于主导地位。行为源与信息接受者(观众)之间的交际是单向,非循环的。   关键词:交际理论 汉语题材 英语戏剧表演 中国高校  
幼儿园文学活动对发展幼儿审美情感有巨大的推动力,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本质上而言,文学作品是以语言表达情感的载体,能让读者对各种事物、人生以及世界有更深刻的认
期刊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教师角色的基本内涵是教书育人,具有知识启蒙、价值引领、道德培育的功能.然而,由于大学教师受到社会工具理性、考评制度以及过度劳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