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准”通常所指的就是音高的准确性。人们在唱歌和演凑乐器的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凑者的知识能力、控制能力等音乐智能来解决音准,来达到音色的协调统一,演唱、演奏的准确完美。我认为:音准的取得,通常要有灵敏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和合适的演出环境。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有大部分唱歌时对音准的把握性很差,有的孩子在中音区能把音唱准,可是一到了低音和高音部分,要不就是音落不下来,要不就是音高上不去,一首歌让他们唱下来,原先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全变味了。每个班只有很少数的同学因为课余时间参加一些音乐辅导班的训练,在音准方面稍微好一些,极大部分小学生还有待提高。现就小学生唱歌时,产生节奏不稳,音准较差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生;音准;原因;方法
一、小学生音准差的原因
1、音域不相等。同班的同学比较或低年级同学同高年级同学比较,学生们的音域并不相等,相差好几度。2、听觉和感受不同。学生教育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其听觉和感受音高与节奏并不完全一样。3、选材不当。往往由于选材不同、音域不适当、节奏过于复杂或内容超过学生的智力就会出现“跑调”和“说歌”或出现自编自唱(瞎唱)的现象。4、素质和基础不同。小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的先天素质不同,会产生音准节奏能力上的极大差异,但素质并非是是决定的因素。
二、纠正小学生音准差的训练方法
根据上述的不同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音乐教学的经验,我采取了从培养小学生“音乐耳朵”入手的方法,较好地训练小学生音乐的听觉,小学生的音准取得很好的效果。具体的方法如下:
1、从听音入手,激发孩子们音乐感知力。通过培养“音乐耳朵” ,让听音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让孩子们做一个音乐有心人。如:每天都要求孩子们留心听上下课的悠扬的音乐声、音乐课的练耳曲、广播体操的乐曲、学校课间广播的音乐等,用心听老师上课时的演奏、演唱、播放录音等音乐,特别注意音乐中的音高、节奏,并教会孩子们自我控制好音量、时值、速度、力度等,使孩子们自觉地发现歌唱中的错误,以及培养提高孩子们纠正错误的能力,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音乐的环境中。也就是用悠扬的歌声、琴声、优美的歌曲旋律去感染孩子们,从小就使孩子们至身于音乐的环境中,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和增强孩子们耳朵听觉的感知力。
2、选择好教材,力求简单易学乐于接受。教学时在教材选择上,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选择听的音乐曲时,多数要易于孩子们的简单理解、活泼有趣、情趣浓郁、音域恰当、容易接受但又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如:老师对所选择的乐曲要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给予介绍、分析,尽可能使孩子们理解其中的含义,诱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孩子们喜欢的歌曲要尽量让他们多听多唱,并要求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尽情地、放声地唱。总的原则是让孩子们唱起来不会吃力,并易于理解,即使在唱的过程中出现个别音不准的现象,也较好纠正。演唱时也强调注意不要用过大的音量,否则对嫩弱的小声带损伤,使孩子们难以承受。如:选《青蛙合唱》、《小铃铛》这2首歌就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这2首歌形象生动,音域只有五度,孩子们学得快,容易掌握,也不会跑调。
3、多听多练,做到听唱跳协调。让孩子们在多听的基础上多训练。
(1)做好模仿练唱。即老师在琴上弹奏一个音或一段音乐,让孩子们用啦的声音模仿唱出来,还有让孩子们边打手号边唱唱名的音高,这样的训练主要是帮助孩子们确立对音高的感性认识。
(2)强调节奏练习。如:拍手,踏步,有节奏地朗诵歌词等,使孩子们感受音乐中稳定、均匀的节拍。如:练习《玩具进行曲》、《云》的律动节拍一 二、一二、一二、一二。或一 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
(3)注重动作结合。音准与动作结合训练,具体做法是: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让节奏感较强的孩子们在前排,让节奏感较差的孩子们在后排,后排模仿前排的动作,逐步达到独立做动作,动作可由教师规定,孩子们听口令做动作。先以踏步为主,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在口令和音乐伴奏下做上肢的模仿动作,要求手脚并用,动作协调,较难的由前排多带几次,最后由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或在自己演唱过程中独立做完一套规定的、简单的、完整的动作,要求动作和音乐一致。如:《国旗国旗真美丽》、《闪烁的小星》等等。
(4)灵活运用课堂表演和竞赛。学会歌曲后,老师和孩子们一同做唱游活动,让孩子们学着歌词中各种动物的样子进行表演。还让孩子们进行听写PK,也就是听写竞赛(把你听到的音高、节奏、乐句,你创作的音乐写下来),看谁最行、最棒!针对低年级孩子们好动、好强、接受能力的弱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帮助他们建立音高概念,使之掌握音准。如:《学我做》、《可爱的蓝精灵》等等。
孩子们在进行听、唱、跳的结合训练中,兴趣会很浓,精神会更集中,整个身心与音乐也就协调起来,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坚持采用这种形式对孩子们的教学,一些原来音准较差的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在音乐的伴奏下协调地做踏步和简单的上肢动作。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们都可以做简单的上肢动作和律动,全班都能较准确地进行表演和唱歌了,唱和跳都会做得很好。
4、做到重点练,使音准差的孩子们消除自卑感。平时上课,我会把音高节奏感差的孩子插到感觉较准的孩子中,或离琴近一点位置,同时告诉這些小朋友们演唱的时候要轻声一点,注意倾听别的小朋友演唱和老师的琴声,这对于纠正孩子音准和节奏也有很好的作用。还有,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会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先听一听,感觉好了音高,初步了解了所学内容各要素后,才进一步学习。实践证明,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教节奏复杂和三拍子的音乐。如:《桔梗谣》。此外,我的威信是建立在对孩子们的信任、爱护、关怀和严格要求上,因此,我从不嫌弃他们,一有条件就给他们练唱的机会,他们一旦有进步,就给予表扬,鼓劲,这样会打消他们的自卑感,增强学习的勇气和自信心。
5、乐器为辅助,用乐器标准音全面提高音准的准确性。我在音准训练教学过程中,配合乐器教学生重点记住音高。如:在唱歌时,教师先不要忙着弄响琴要学生们唱,而是先唱唱音阶、打打手号、模唱音高,从听单音开始逐步到音组、乐句或加入和弦、和声等,接着解决本节课主要的音的音高、音准,然后才进一步学习新课内容,并始终以琴校之,练习日久,就会有点眉目了,学生今后唱歌时就会特别注意音准的发挥,准确性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当然,注重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教学的基本要求,以上几点对小学生音准的训练方法,看似主要有技巧性和和艺术性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热爱学生,从小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音准;原因;方法
一、小学生音准差的原因
1、音域不相等。同班的同学比较或低年级同学同高年级同学比较,学生们的音域并不相等,相差好几度。2、听觉和感受不同。学生教育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其听觉和感受音高与节奏并不完全一样。3、选材不当。往往由于选材不同、音域不适当、节奏过于复杂或内容超过学生的智力就会出现“跑调”和“说歌”或出现自编自唱(瞎唱)的现象。4、素质和基础不同。小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的先天素质不同,会产生音准节奏能力上的极大差异,但素质并非是是决定的因素。
二、纠正小学生音准差的训练方法
根据上述的不同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音乐教学的经验,我采取了从培养小学生“音乐耳朵”入手的方法,较好地训练小学生音乐的听觉,小学生的音准取得很好的效果。具体的方法如下:
1、从听音入手,激发孩子们音乐感知力。通过培养“音乐耳朵” ,让听音引起孩子们的注意,让孩子们做一个音乐有心人。如:每天都要求孩子们留心听上下课的悠扬的音乐声、音乐课的练耳曲、广播体操的乐曲、学校课间广播的音乐等,用心听老师上课时的演奏、演唱、播放录音等音乐,特别注意音乐中的音高、节奏,并教会孩子们自我控制好音量、时值、速度、力度等,使孩子们自觉地发现歌唱中的错误,以及培养提高孩子们纠正错误的能力,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音乐的环境中。也就是用悠扬的歌声、琴声、优美的歌曲旋律去感染孩子们,从小就使孩子们至身于音乐的环境中,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和增强孩子们耳朵听觉的感知力。
2、选择好教材,力求简单易学乐于接受。教学时在教材选择上,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选择听的音乐曲时,多数要易于孩子们的简单理解、活泼有趣、情趣浓郁、音域恰当、容易接受但又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如:老师对所选择的乐曲要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给予介绍、分析,尽可能使孩子们理解其中的含义,诱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孩子们喜欢的歌曲要尽量让他们多听多唱,并要求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尽情地、放声地唱。总的原则是让孩子们唱起来不会吃力,并易于理解,即使在唱的过程中出现个别音不准的现象,也较好纠正。演唱时也强调注意不要用过大的音量,否则对嫩弱的小声带损伤,使孩子们难以承受。如:选《青蛙合唱》、《小铃铛》这2首歌就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这2首歌形象生动,音域只有五度,孩子们学得快,容易掌握,也不会跑调。
3、多听多练,做到听唱跳协调。让孩子们在多听的基础上多训练。
(1)做好模仿练唱。即老师在琴上弹奏一个音或一段音乐,让孩子们用啦的声音模仿唱出来,还有让孩子们边打手号边唱唱名的音高,这样的训练主要是帮助孩子们确立对音高的感性认识。
(2)强调节奏练习。如:拍手,踏步,有节奏地朗诵歌词等,使孩子们感受音乐中稳定、均匀的节拍。如:练习《玩具进行曲》、《云》的律动节拍一 二、一二、一二、一二。或一 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
(3)注重动作结合。音准与动作结合训练,具体做法是: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让节奏感较强的孩子们在前排,让节奏感较差的孩子们在后排,后排模仿前排的动作,逐步达到独立做动作,动作可由教师规定,孩子们听口令做动作。先以踏步为主,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在口令和音乐伴奏下做上肢的模仿动作,要求手脚并用,动作协调,较难的由前排多带几次,最后由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或在自己演唱过程中独立做完一套规定的、简单的、完整的动作,要求动作和音乐一致。如:《国旗国旗真美丽》、《闪烁的小星》等等。
(4)灵活运用课堂表演和竞赛。学会歌曲后,老师和孩子们一同做唱游活动,让孩子们学着歌词中各种动物的样子进行表演。还让孩子们进行听写PK,也就是听写竞赛(把你听到的音高、节奏、乐句,你创作的音乐写下来),看谁最行、最棒!针对低年级孩子们好动、好强、接受能力的弱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帮助他们建立音高概念,使之掌握音准。如:《学我做》、《可爱的蓝精灵》等等。
孩子们在进行听、唱、跳的结合训练中,兴趣会很浓,精神会更集中,整个身心与音乐也就协调起来,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坚持采用这种形式对孩子们的教学,一些原来音准较差的孩子们,大多数都能在音乐的伴奏下协调地做踏步和简单的上肢动作。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们都可以做简单的上肢动作和律动,全班都能较准确地进行表演和唱歌了,唱和跳都会做得很好。
4、做到重点练,使音准差的孩子们消除自卑感。平时上课,我会把音高节奏感差的孩子插到感觉较准的孩子中,或离琴近一点位置,同时告诉這些小朋友们演唱的时候要轻声一点,注意倾听别的小朋友演唱和老师的琴声,这对于纠正孩子音准和节奏也有很好的作用。还有,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会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先听一听,感觉好了音高,初步了解了所学内容各要素后,才进一步学习。实践证明,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教节奏复杂和三拍子的音乐。如:《桔梗谣》。此外,我的威信是建立在对孩子们的信任、爱护、关怀和严格要求上,因此,我从不嫌弃他们,一有条件就给他们练唱的机会,他们一旦有进步,就给予表扬,鼓劲,这样会打消他们的自卑感,增强学习的勇气和自信心。
5、乐器为辅助,用乐器标准音全面提高音准的准确性。我在音准训练教学过程中,配合乐器教学生重点记住音高。如:在唱歌时,教师先不要忙着弄响琴要学生们唱,而是先唱唱音阶、打打手号、模唱音高,从听单音开始逐步到音组、乐句或加入和弦、和声等,接着解决本节课主要的音的音高、音准,然后才进一步学习新课内容,并始终以琴校之,练习日久,就会有点眉目了,学生今后唱歌时就会特别注意音准的发挥,准确性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当然,注重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教学的基本要求,以上几点对小学生音准的训练方法,看似主要有技巧性和和艺术性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热爱学生,从小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才能在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