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干部如何成为“有效的教育管理者”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zhiw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的角色定位是个体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的基础,是有效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关于学校领导的角色定位,在我国已有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是学校领导体制中的校长角色,缺乏对学校整体管理干部队伍角色定位的关注和有效概括。当代教育的现代化呼唤着教育管理的现代化。面对着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民主化和整体优化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必要确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学校管理者的角色新定位。借鉴“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有效管理者理论,我认为可将之定位为“有效的教育管理者”。 “有效管理”这一概念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甚至可能是低效的、无效的或负效的。这一点尤其值得学校管理者警醒:我们是不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价值?我们是不是在尸位素餐?我们的聪明才智是否用得其所?我们的工作效果是不是与工作目标适得其反?
  一、转变管理观念
  正确的观念是有效行动的先导。学校管理干部要成为“有效的教育管理者”,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包括人本观念、系统观念、发展观念、服务观念、信息观念、效率观念等。其中,效率观念对成长为“有效的教育管理者”尤为重要。
  效率观念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管理自己的时间,正确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准确地把握自己岗位的职、权、责、利,到位而不越位,用权而不专权,有所为而不妄为。
  二、提高管理素质
  管理素质必须以管理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为基础,以管理实践为载体。学校管理者应牢固树立专业自我发展意识,将管理者专业成长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在实践中可通过以下几方面的途径提高管理素质:学习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积累管理经验;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培养管理意识;向企业管理学习,向身边管理学习;走出管理误区,提倡自我管理。
  三、讲求管理策略
  适应学校现状的管理策略是提高管理效能、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学校管理者在从事管理工作时,应首先分析岗位或部门实际,在此基础上确定管理策略,然后才能确定可行的目标体系,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开展管理活动,达成目标。以整个学校的管理策略的确定为例,学校也可分为新建校、成长校、困难校和先进校等几种类型,“有效的教育管理者”应认真分析学校现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四、丰富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是在管理活动中实现管理功能、顺利达成管理目标的基本保证。管理手段是管理理论的具体化和实际化。一般的管理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制手段和情感手段。不同的管理手段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实践中需要根据教师学历层次高,自律自尊、自觉自由的特点,根据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因校、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制宜,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不同的管理手段在不同的阶段各有其应用的重点。试以贯彻落实《纲要》的管理为例:在实施之前,需要通过运用行政手段开展宣传,组织培训,实现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使组织上层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实现对全局活动的有效控制。在实施之初,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促进《纲要》的顺利推进。在实施中期,需要运用经济手段提供经费保障,贯彻多劳多得、优质多得的分配原则,保护参与者的积极性。而情感手段的应用则应贯彻始终,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爱护,专业上提供发展机会。
  五、抓好管理重点
  走向“校本”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取向,也是当前学校管理的重点。校本管理的核心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创办出更有效的学校。
  基于校本管理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管理者应将校本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抓紧抓实抓好,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强调校本预算、强调校本决策、强调社会参与、强调学校领导方式的变革、强调信息共享的有益经验。消除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依赖心理,提高学校的管理自觉性;改革学校管理体系,倡导共同决策;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学校的决策能力;建立信息共事机制,改善学校的信息沟通状况;改革奖励机制,补偿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努力。使之为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方面的工作保驾护航。
  六、学会管理反思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反思已成为当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品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教学反思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学生要在学习反思中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样,学校的管理工作者也要通过管理反思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可以说,教育管理反思在“有效的教育管理者”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其他途径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无论失败或成功,任何时候重要的在于反思,有了反思才有进步。”学校管理者要将成长为反思型的“有效的教育管理者”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
  反思与总结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既往活动的回顾,目的在于为下一步的行动奠定基础。学校管理工作者都要作阶段性的总结,有学校工作总结、部门工作总结、个人总结等,但在实践中,许多管理者忽视总结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增进管理效率的作用,马虎应付,草率了事,使之流于形式。
  管理反思比工作总结具有更高的要求。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又是外显的探究行动;反思有较强的对象性,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实践合理性是反思的目的;反思需要当事者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如坚强的毅力。
  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反思,学校管理者需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反思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使命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会望而却步;需要加强管理理论学习,提高管理理论水平,缺乏理论的指导,就无法发现已有实践的不足和问题,达不到促进实践合理性的目的;需要丰富反思形式,提高反思能力,可采用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结合,阶段反思和工作主题反思结合等多样化的形式。同时,要注重从现有的关于教师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管理反思能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一、说  1. 就某些重点词语说明课文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让学生结合“恐怖”“希望”“恐怖、仇恨”等词语,说一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这个情节。学生做这项练习时,能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把巩固词语、概括课文主要情节、说话练习集于一身,一石三鸟。  2. 就某些词句,让学生说说它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孔乙己》一文中通过描写孔乙己外貌、神情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词句有很多,让学生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英语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广东省中考中,写作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写作的考查分为两部分:信息归纳和书面表达,分值是20分。因此,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进行有效性的写作教学,使写作进入“快车道”呢?  一、注重写作指导和能力
在田径运动中,一方面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体能和技术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还可以向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发出挑战,创新田径教学方式,引入心理暗示教学法,提高中学田径运动的训练效率,增强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和田径运动能力。  暗示教学法,其教学原理是采用暗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的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开展学习活动,激发思维,提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网络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它是以信息化与数字化为本质,借助多媒体技术而存在的一种新质文化。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一直以来.词汇在外语教与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中课堂教学中.对词汇的处理需要更有技巧,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语用能力形成的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中的长辈们都围绕着独根独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所以独生子女一般说来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形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培养学生常规思维能力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1. 转变观念,培养质疑思维  敢于提问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首要构件。有疑方能创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学生为什么逃课?为什么流连网吧、游戏室?为什么不愿亲近课本、亲近老师?……这些问题,表象是德育问题,实际病根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知道病根所在,对症下药,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当然,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必须成为孩子的快乐殿堂,对学生充满吸引力,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尊
一、 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1. 家庭原因  家庭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它奠定了人格形成的基础。家庭对人格形成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不良的教养方式。专制型的家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要求子女接纳自己的观点,易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子女身上,常常用主观武断和否认、拒绝的态度对待孩子。  2. 学校原因  学校老师常常脱离实际,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在他们未达到要求时就指责、
一、变“主宰”为“主导”,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的过程。在理论上这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被违反了。现实中,更多的是教师主宰着学生,老师的专横更是扼杀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要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我们的做法是:  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补课,不延长学习时间,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和睡眠时间等。把一部分时间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