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2013年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体育课前做准备活动的好习惯应该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使学生都能正确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养成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使未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 学校体育课 准备活动
一、前言
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河南省大学生的各项素质指标出现全面下降的趋势,其中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二十年下降,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序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机体的兴奋度,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科学、合理、有序的准备活动,可促使学生从小养成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因此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二、研究成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现状
1.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且缺乏针对性。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组织编排枯燥、呆板。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二)正规化的准备活动
1.准备活动的安排要注意科学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准备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素质水平和技能状况来安排,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上课情绪、心理状态做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出现良好的机能状态,准备活动必须包含一个体育游戏,因为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
2.准备活动时间要合适、运动量要适宜。准备活动是为上好一节课的基本部分做准备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学生体力消耗大,容易引起疲劳,影响基本部分的学习,影响教学效果,还容易引起运动创伤;运动量过小,则失去了准备活动的意义。
(三)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及意义
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1)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和有氧工作能力。准备活动可适度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性和内分泌腺的活动,使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的机能活动,确保正式练习的生理机能能迅速达到适宜状态。准备活动可使肺通气量、心输出量、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加大,氧运输能力增强,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肌工作单位时间内摄取更多的氧气,以增强机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时的有氧供应能力。
(2)提高体温和代谢水平和肌肉的收缩能力。准备活动时的身体练习,使机体耗能增加,一部分供肌肉收缩,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导致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可提高体内代谢酶的活性加快物质的分解速度,保证运动中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并且适度提高了体温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加快,肌肉的兴奋性增强,肌肉的粘滞性降低,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增大,提高肌肉及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预防运动损伤。
2.准备活动的意义
(1)预防运动损伤,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准备活动遵循人体运动生理规律。在参加体育活动前使身体由相对静止过渡到相对运动状态的适应性过程,否则会造成多种损伤。准备活动还能提高机体对突然变化的内外环境的适应性。
(2)调节心理状态。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锻炼,也是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可以调节心理,接通各运动中枢的神经联系,使心理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中。
三、结论与建议
现如今学生群体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并且部分学生不喜欢运动,没有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体育课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的一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存在内容枯燥乏味、组织编排枯燥、呆板等问题,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善。因为通过科学、合理、有趣的准备活动可以减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事故,预防运动损伤,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最终通过体育课科学、系统的准备活动达到提到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刘权.浅谈当前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3.4.
[2] 于洪波.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趋于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5.21(3).
[3] 崔振宇.浅谈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作用及运用方法[J].科技信息.2009.2.
[4] 魏佳.河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调查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1.3.
[5]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
摘 要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2013年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体育课前做准备活动的好习惯应该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使学生都能正确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养成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使未来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 学校体育课 准备活动
一、前言
对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河南省大学生的各项素质指标出现全面下降的趋势,其中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二十年下降,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序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机体的兴奋度,加快运动神经传导作用和反应速度。科学、合理、有序的准备活动,可促使学生从小养成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因此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二、研究成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现状
1.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且缺乏针对性。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中小学生由于年龄不同,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准备活动内容单调乏味,组织编排枯燥、呆板。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二)正规化的准备活动
1.准备活动的安排要注意科学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准备活动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素质水平和技能状况来安排,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上课情绪、心理状态做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出现良好的机能状态,准备活动必须包含一个体育游戏,因为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
2.准备活动时间要合适、运动量要适宜。准备活动是为上好一节课的基本部分做准备的,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学生体力消耗大,容易引起疲劳,影响基本部分的学习,影响教学效果,还容易引起运动创伤;运动量过小,则失去了准备活动的意义。
(三)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及意义
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1)提高机体的调节能力和有氧工作能力。准备活动可适度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性和内分泌腺的活动,使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的机能活动,确保正式练习的生理机能能迅速达到适宜状态。准备活动可使肺通气量、心输出量、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加大,氧运输能力增强,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肌工作单位时间内摄取更多的氧气,以增强机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时的有氧供应能力。
(2)提高体温和代谢水平和肌肉的收缩能力。准备活动时的身体练习,使机体耗能增加,一部分供肌肉收缩,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导致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可提高体内代谢酶的活性加快物质的分解速度,保证运动中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并且适度提高了体温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加快,肌肉的兴奋性增强,肌肉的粘滞性降低,使肌肉的收缩速度加快、收缩力量增大,提高肌肉及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预防运动损伤。
2.准备活动的意义
(1)预防运动损伤,提高机体的适应性。准备活动遵循人体运动生理规律。在参加体育活动前使身体由相对静止过渡到相对运动状态的适应性过程,否则会造成多种损伤。准备活动还能提高机体对突然变化的内外环境的适应性。
(2)调节心理状态。体育锻炼不仅是身体锻炼,也是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可以调节心理,接通各运动中枢的神经联系,使心理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投身于体育锻炼中。
三、结论与建议
现如今学生群体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并且部分学生不喜欢运动,没有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体育课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的一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学校体育课准备活动存在内容枯燥乏味、组织编排枯燥、呆板等问题,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善。因为通过科学、合理、有趣的准备活动可以减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事故,预防运动损伤,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最终通过体育课科学、系统的准备活动达到提到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刘权.浅谈当前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13.4.
[2] 于洪波.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趋于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5.21(3).
[3] 崔振宇.浅谈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的作用及运用方法[J].科技信息.2009.2.
[4] 魏佳.河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调查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2011.3.
[5]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