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柯蒂斯·邦克(Curtis Bonk)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教授,同时兼职于印第安纳大学情报学院,美国国防部以及陆军研究所的“高级分布式学习(ADL)”实验室的资深研究员,印第安纳大学的学习与技术研究中心(CRLT)的创始成员之一,CourseShare创始人。
邦克曾获印第安纳大学信息技术协会数字化新星奖、美国远程学习协会最佳成就奖、印第安纳州远程教育教学创新奖。2012-2016年,他连续五年被Education Next 及Education Week杂志评选为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者。2014年荣获远程教育领域Mildred B. 及 Charles A. Wedemeyer远程教育优秀实践奖和杰出贡献奖。在2015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夏季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建的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学者对柯蒂斯·邦克教授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柯蒂斯·邦克教授强调教育技术的研究应该着重人的发展与变化,教师应该反思技术在高阶能力培养上所应该发挥的作用,指出技术可以通过提供更多最新信息、众包以及国际合作的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认为整合不同的理论以创建学习环境是混合式学习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混合式学习;MOOCs;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1-0021-05
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尊敬的邦克教授,作为学习技术领域的一位权威专家,近年来您在世界各地演讲达1000多次,发表和编著了300多种出版物,主题涵盖在线教育、混合式学习、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s)、大规模多人在线游戏、Wiki图书、博客、开源软件、协作学习技术以及同步和异步计算机会议等各个方面。您能向我们介绍下您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与兴趣吗?
柯蒂斯·邦克:我目前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的团队正在研究国际合作、国际项目中,国际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包括教师应该如何开发课程?如何对教师进行培训?如何让教师使用技术去实现这类的教学?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我关注生活的改变。开放教育资源或慕课的使用,是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他们的能力是否产生了变化?是否能够获得新的工作?是否拥有新的职业生涯?我是从人的发展这个更大的角度来看,而不仅仅局限于测试分数。另外,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关于挑战、成功、挫折、目标等话题,以及使用开放教育资源给生活带来变化的故事。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障碍是什么?有哪些挑战和困难?哪些事情会产生帮助?目标是什么?他们希望从那些免费内容中学习到什么?
第三,我们在做一些语言学习研究,尤其聚焦第二语言的学习。我感兴趣的是人们如何使用Livemocha、ChinesePod、italki、Babbel等现有的工具,进行免费的语言学习与沟通。还有,人们在使用这些工具时的偏好是什么?
第四,我也进行混合式学习环境方面的研究,关注中国、英国、美国和韩国之间的国家性差异以及混合式学习在企业环境的应用。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四个方面,我还做过游戏化、协作技术、以及在线学习的动机激发和保持方面的部分研究。
上述是我的一些主要的研究方向,但我最感兴趣的是技术使用过程中的教学法,即怎么运用技术进行教学。不注重教学法而就技术谈论技术,这种讨论已经进行了几千年。我们需要反思技术带来的益处是什么、针对的对象是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要使用技术。技术的发展令人兴奋,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需要深思如何将技术与教育整合。我已经出版了一些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方面的书籍,这个主题值得探究。
另外,我认为,与当今技术的结合的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会是一个重要领域。在所有领域,都可以发现混合式在线学习,令人振奋。这个话题已经不再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士间的对话,而是从人类学到动物学各个学科的人士都对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慕课充满兴趣。对我们这个领域来说,这个时刻真是激动人心,我们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再只局限于我们的研究领域,而极少研究领域能够像我们这样普及。问题在于,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且缺乏这个领域的带领者。
中心:除了您刚刚提到的几个发展领域,您认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哪些研究主题将会在未来几年成为研究热点?
柯蒂斯·邦克: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值得关注的主题:技术评估、版权、抄袭和质量问题等。质量问题值得关注,尤其是内容质量、评估、抄袭和版权等问题,但是这些都不是让我兴奋的主题。
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我希望能够推进动机激发和保持方面的工作。如何让人们在浏览过课程后继续留下来学习?如何让人们完全参与其中?如何让人们有所收获,能够匹配不同的课程经验,整合为个性化的内容,而不只是零散地组合一次性的免费课程?如何理解你所做的事情?如何将你所完成的事情进行档案留存?这就是我所看重的研究需求——聚焦完整的人。这又回到了我提到的人类发展、生活改变的观点,即不考虑大家注重的考试成绩,而是关注怎么改变人们的职业生涯、找到新的爱好、从家人那里得到新的尊重,或者获得新的目标或愿景。于我而言,这些比关注那些细微的、变化不大的研究问题更为重要。我认为,需要研究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人的学习。
在美国,有一个新的心理学术语称为“坚毅”,这意味着当生活遇到困难时,可以持续努力下去,能表现得更好。宾夕法尼亚大学目前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坚毅品质的学生会拥有更好的表现。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往往倾注时间专注于所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时不时看手机、查邮件、上网。他们能够专注,会想尽办法以有效和有意义的方式,分配自身的注意力。我们的研究也需要转为关注注意力、专注力、学习技巧等,因为学习正在发生变化。我们需要研究多任务情境下的思维变化,这会十分有趣。 中心: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您认为哪个方面是最重要的?
柯蒂斯·邦克:我认为,需要让教师反思技术与教育整合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程度。比如,当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时,教师能知道如何进行头脑风暴法、自由写作或其他激发思维的活动。当培养批判性思维时,教师能够利用技术开展比较、对比和分析的活动。时间线、分类、概念图、思维导图都是功能强大的工具,同时也很简单。我们需要想办法让教师们能够获得所需要的示例、建议与帮助,比如,通过提供做维恩图、比较和对比图、流程图、时间线、分类的例子,帮助他们将想法可视化;还需要提供运用的机会,使其接受培训后对所完成工作进行反思,并思考下次怎样进行调整。
中心:您也提到让教师开展混合式学习的难度较大。如何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问题?
柯蒂斯·邦克:教师发展共有六个阶段。第一步是认识;第二步是抗拒,人们认为自己做不到,没有人想要去改变;第三步是了解,了解哪些是可能的;第四步是使用,最终使用新的方法、事物去做了某些事情,这是创造的一部分,做那些看到甚至没有看到的事情;第五步,共享,产生然后分享;第六步是贡献,成为贡献者与其他人分享,终于不再抗拒,可能还对其他人进行培训;如果还有第七步的话,那会是评价。其实评价应该贯穿在每一步步骤中。然后这个循环还会继续。在我的新书《在线学习动机与激励:TEC-VARIETY 模型——激励和留住在线学习者的 100 个活动》中,其中一章是针对那些犹豫和焦虑的教师,里面讲到了如何与他们进行合作。我们还谈到如何指导老师,让他们认可自己所做的事情。通过对教师进行指导与认可、让他们有机会了解最佳实践、展示示范性的工作。
中心:您认为技术在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方面,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柯蒂斯·邦克:技术在低阶能力的培养上,没有什么问题,练习一般都是越多越好。讲授法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减少单纯讲课的时间百分比,还需要更好地利用我们所拥有的探索网络资源的机会。如果不帮助学生探索信息,反思所发现的内容,这对他们并不公平,也不利于他们培养寻找、刺激、反思、意识并创造新事物等未来所需的能力。
因此,技术也可以用于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协作、动机、决策、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等高阶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技术相关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是教师培训的关键内容。例如,在提问行为方面,教师如何进行提问,而不提供答案的线索?教师如何提供支架式学习?通过搭建“支架”,让学生做比预期更多的工作?这是教学的艺术,即抓住学习者的能力,让学生自愿并且主动去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
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去定位她们希望学习者接触到的内容。过去是机械性地操练,就像牙医修补牙齿,或是盖房子时用锤子锤钉子,这不是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该是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内容,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中心: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仁川召开全球教育大会上将可获得、公正、平等的优质教育作为2015年后全球教育议程的的重要指导原则,将致力于2030年之前,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优质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途径。以您的视角,我们该如何理解 “普及优质学习内容”?
柯蒂斯·邦克:优质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并不容易定义,而这也是趣味和挑战所在。质量非常难以定义。有一本书叫做《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其中全是关于优质的思考,作者疯狂地尝试定义优质。我们今天的难题是找寻优质在线学习资源。
对质量的衡量有很多标准,有些是关于多媒体课件的质量,比如是否有视频?是否有文本?是否有动画?内容是否易于阅读,易于获取?简单性、可解释性如何。优质的另一方面是内容持续更新的程度,所获得的内容是最新的,还是已经过时了?当法规、观念发生变化时,是否能够以新的方式对内容进行更新?
此外,考虑到互联网的速度问题,优质还体现在内容易于下载。
关于技术如何提高质量,一方面是提供更多的最新信息,现在这些信息可以获得,但可能需要三年以上的考验才能达到课本的质量。随着互联网和混合式学习的发展,可以用模拟、动画或最新的信息如新法律、新规定、新程序、新理论、新概念等事物来提高课程质量。
第二,内容发布到网上之后,更多人可以看到你的内容,他们可以与你讨论内容是否准确,也可能会发现某处有错误。所以,技术确实会方便同行评价,这被称为众包。这个同行或同伴的评价过程,也是提高质量的一个方面。
通常一本书会有两个编辑或校对人员,两三个外部的评论者,总共涉及五个人左右。一门慕课,实际上可能会有30000人成为内容的评论者。在某些情况下,解剖学、生理学或其他学科的互联网课程,会有数百上千人下载、使用相应内容,对那些内容进行评价。因此,在线学习可以更为即时、更为精确,创造更多分享的方式,提供了更多同伴互评和对内容进行规范化的机会。
另外,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思考教育信息化中的教学质量。
技术就其本身而言,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像我们所戴的手表,但是不管多么好看、多么昂贵,手表的功能都是告诉人们时间。学习技术也同样如此。对使用的人来说,不能太难接触,必须要简单,所以人们才想使用、分享、重新组合、并且循环利用。
中心:您在9年前对混合式学习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其中一部分预测得非常准确。您可以再做一次预测吗?
柯蒂斯·邦克:有趣的是,当我回头看《世界是开放的》这本书,打开看到里面的12到14个趋势。其中一个趋势基本是关于慕课,但我并没提到慕课这个词。在14个趋势中预测中了1个,这不是个好比例。
那么,未来趋势会是什么?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目前的一个趋势是语言翻译,我们的语言适应性日益增强。所以,当五年后你走进这座大楼,语言和视频都会进步。通过视频墙,可以把专家带到一个班级,这件事正在发生。印第安纳大学已经有一个智慧墙,拥有世界最大的投影瓷砖墙,巨大无比。有一天,我也许会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带到我的课上。今后这样的视频墙将会常出现在咖啡吧、杂货店、机场、动物园以及学校。 我已经在《世界是开放的》书中提到,十几年以后孩子们走进一所学校,可以点击屏幕和显示器,挑选他们的老师。这些孩子们可能7岁、10岁、15岁,分别是不同的年龄段。他们还可以挑选来自新加坡、韩国、中国或美国的同学。我们到处都是全球教室,无处不在,不只是通过视频,还有基于文本的网络会议等,甚至使用虚拟现实的耳机来进行高保真的交互。
我认为全球性的教育应该是爆炸性发展的领域。人们需要了解世界其他文化,理解他们的视角,从他人角度真切地去感受。
对你的建筑、你的车、你的手表说话,这些都将发生,有些已经发生了。自1984年以来,当我在读美国人工智能协会的人工智能杂志时,人们就一直在承诺这些将会发生。30年前就说电子书要出现了,现在终于来了。我们可以扫描书籍、阅读书籍,用模拟和动画呈现书籍,这都是很久之前就承诺会做到的事情。如今视频发展迅速,我们正在从维基时代转换到视频时代,这是另外一个预测,将要或者其实已经发生了。我们已经在从视频中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文字。
我的下一本书是关于混合式学习的。我准备探讨教师的新角色,就像酒店的门房,帮你寻找你所需要的东西;像是博物馆馆长,帮助你寻找高质量的内容,向人们展示;或者是乐团指挥,把东西整合到一起;也是旅游向导,带你进行有意思的营地旅行。学习的门房、馆长、耕者、导游,将带领我们迈向更加真实的教学和学习。
我们正在创造学习环境,这就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不需要某一种单一的理论,如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连接主义理论,而是需要这些理论以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争论这些理论,而是找到办法,对这些理论进行融合,创造学习环境。
我们需要创建的是学习哲学,需要开始推动人们思考教学的哲学,而不只是适应新型iPad、新型互动手表或新型眼镜穿戴设备。科技可能让学习者兴奋不已,让他们发现“我可以做很酷的事情,比如全球协作书写电子书”。但现在我们必须让他们反思为什么这样做。我曾提出的技术多样性框架——R2D2框架(Read, Reflect, Display, and Do),提出使用技术开展学习的步骤为阅读、反思、展示、操作。
未来,慕课或慕课的衍生品将是一个大的需要关注的领域。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使用慕课,让从高校毕业的人乐于继续学习新的东西,促进人们终生学习。目前我们过于关注技术,在人性化方面有所缺失。
中心:您认为未来五年,信息化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的主要方向有哪些?能否预测一下未来五年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呈现什么趋势?
柯蒂斯·邦克: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作为门卫、馆长、售票员等角色,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呢?这需要去提升他们的反思过程、动机过程和注意过程。
正如我刚才所说,你可以让他们做更多的工作,而不让他们察觉。我的学生每星期在论坛讨论中输入了上万字,但在我告诉他们之前,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那么多。他们只是输入内容回复他们的同伴,就写了十万字。如果我要求他们,一个星期写一两千的内容,他们会想杀了我,想退掉这门课,因为他们会觉得我太严格了。但是,如果我先不告诉他们,而是在学期末告诉他们这段时间所做的内容,情况就不一样了。
学习最重要的阶段是汇报和反思。我们可以把所有想要学的内容塞到大脑中,但如果不进行思考,是无法牢牢记住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挑战学习者,并为这些挑战提供支持。教师只做两件事情,挑战和支持。同时,也给予反馈,让学习者进行反思,为他们提供选择,使情境与现实的世界相对应。所有这些东西都蕴含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
另外,需要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以便他们进行尝试。教育需要提供可以让学生随时坐下进行学习的大量场地。我们正在尝试把学生带到一个类似星巴克的地方,让他们可以进行交流、分享、反思、讨论甚至睡觉。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举办的“教育3.0和学习的变化”的讲座中,我谈到了学习变得更具调整性、更舒适、无处不在、更移动、更开放、更在线、具有更多的混合性,同时呈现多种形式的改变。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影响到教师培训,我们不能再沿用以前的方式了。
学习变得更为移动化,但我们不能只做移动化的学习,必须让人们认识到,我们正在创建舒适的学习环境,以便在更舒适的环境中培养人才。孔子是在室外培养培养学生的。柏拉图是在他的葡萄园里培养人才。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培养人才呢?
我们可以交替使用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现在90%的学习都是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只占很小的比例。当人们正式学习时,总会受到严格的限制,让学习者产生抗拒心理。我们必须使正式学习像非正式学习那样更具有吸引力,更有参与性,这就是问题所在。
中心:您认为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应当具备什么特征?
柯蒂斯·邦克:我们正在处于处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变化之中。我认为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以环境为基础的。当你谈论环境时,不再只受到内容的驱动,需要考虑参与人员的情绪、动机偏好、背景、兴趣领域等。因此,我们需要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混合式学习复杂,但也最为有效。
过去,我们一直在努力创造更有效的模型,以便对人们进行培训。早期的教学设计模型是从效率出发,针对的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学习者,依托的假设是人对一切都是无知的,这种学习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获得所需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然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基础技能培训,这就是为什么信息化教学模型必须更为综合、复杂、混合,关注激励能力、注意过程、先前历程知识与偏好。
中心:在新的时代,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否有新的要求或新的含义?应该如何培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呢?
柯蒂斯·邦克:信息技术能力的确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存在挑战。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新技术,而是在线教育的激励、学习风格、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决策过程。
我认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重点要从对有关技术的学习转变为在资源范围内寻找真正的信息,弄明白这些资源的含义。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使用技术工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决策。
学生还需要具有利用技术沟通和分享的能力。我们有个研究,是让一到三年级的小孩,用维基的方式与在地球其他地方的祖父母共同写书,他们之间可以借助维基、Skype、微信、QQ或任何社交媒体进行沟通。我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研究涉及到高阶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分享能力。
通过实践,让学生去计算机实验室下载内容,补充内容,布置真实世界的任务,让他们必须找到特定的内容,做出决定,进行沟通,提供演示,创建一个网站作为分享的入口。
总之,使用技术培养这些技能,需要将技术与真实世界的活动进行结合,给他们自主选择各种任务的机会,提供一定的灵活性与自由度。
(编辑:王晓明)
邦克曾获印第安纳大学信息技术协会数字化新星奖、美国远程学习协会最佳成就奖、印第安纳州远程教育教学创新奖。2012-2016年,他连续五年被Education Next 及Education Week杂志评选为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者。2014年荣获远程教育领域Mildred B. 及 Charles A. Wedemeyer远程教育优秀实践奖和杰出贡献奖。在2015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夏季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建的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学者对柯蒂斯·邦克教授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柯蒂斯·邦克教授强调教育技术的研究应该着重人的发展与变化,教师应该反思技术在高阶能力培养上所应该发挥的作用,指出技术可以通过提供更多最新信息、众包以及国际合作的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认为整合不同的理论以创建学习环境是混合式学习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混合式学习;MOOCs;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1-0021-05
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尊敬的邦克教授,作为学习技术领域的一位权威专家,近年来您在世界各地演讲达1000多次,发表和编著了300多种出版物,主题涵盖在线教育、混合式学习、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s)、大规模多人在线游戏、Wiki图书、博客、开源软件、协作学习技术以及同步和异步计算机会议等各个方面。您能向我们介绍下您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与兴趣吗?
柯蒂斯·邦克:我目前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我的团队正在研究国际合作、国际项目中,国际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学习。包括教师应该如何开发课程?如何对教师进行培训?如何让教师使用技术去实现这类的教学?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我关注生活的改变。开放教育资源或慕课的使用,是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他们的能力是否产生了变化?是否能够获得新的工作?是否拥有新的职业生涯?我是从人的发展这个更大的角度来看,而不仅仅局限于测试分数。另外,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关于挑战、成功、挫折、目标等话题,以及使用开放教育资源给生活带来变化的故事。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障碍是什么?有哪些挑战和困难?哪些事情会产生帮助?目标是什么?他们希望从那些免费内容中学习到什么?
第三,我们在做一些语言学习研究,尤其聚焦第二语言的学习。我感兴趣的是人们如何使用Livemocha、ChinesePod、italki、Babbel等现有的工具,进行免费的语言学习与沟通。还有,人们在使用这些工具时的偏好是什么?
第四,我也进行混合式学习环境方面的研究,关注中国、英国、美国和韩国之间的国家性差异以及混合式学习在企业环境的应用。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四个方面,我还做过游戏化、协作技术、以及在线学习的动机激发和保持方面的部分研究。
上述是我的一些主要的研究方向,但我最感兴趣的是技术使用过程中的教学法,即怎么运用技术进行教学。不注重教学法而就技术谈论技术,这种讨论已经进行了几千年。我们需要反思技术带来的益处是什么、针对的对象是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要使用技术。技术的发展令人兴奋,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我们需要深思如何将技术与教育整合。我已经出版了一些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方面的书籍,这个主题值得探究。
另外,我认为,与当今技术的结合的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会是一个重要领域。在所有领域,都可以发现混合式在线学习,令人振奋。这个话题已经不再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士间的对话,而是从人类学到动物学各个学科的人士都对数字化学习、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慕课充满兴趣。对我们这个领域来说,这个时刻真是激动人心,我们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再只局限于我们的研究领域,而极少研究领域能够像我们这样普及。问题在于,大多数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且缺乏这个领域的带领者。
中心:除了您刚刚提到的几个发展领域,您认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哪些研究主题将会在未来几年成为研究热点?
柯蒂斯·邦克: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值得关注的主题:技术评估、版权、抄袭和质量问题等。质量问题值得关注,尤其是内容质量、评估、抄袭和版权等问题,但是这些都不是让我兴奋的主题。
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我希望能够推进动机激发和保持方面的工作。如何让人们在浏览过课程后继续留下来学习?如何让人们完全参与其中?如何让人们有所收获,能够匹配不同的课程经验,整合为个性化的内容,而不只是零散地组合一次性的免费课程?如何理解你所做的事情?如何将你所完成的事情进行档案留存?这就是我所看重的研究需求——聚焦完整的人。这又回到了我提到的人类发展、生活改变的观点,即不考虑大家注重的考试成绩,而是关注怎么改变人们的职业生涯、找到新的爱好、从家人那里得到新的尊重,或者获得新的目标或愿景。于我而言,这些比关注那些细微的、变化不大的研究问题更为重要。我认为,需要研究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人的学习。
在美国,有一个新的心理学术语称为“坚毅”,这意味着当生活遇到困难时,可以持续努力下去,能表现得更好。宾夕法尼亚大学目前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坚毅品质的学生会拥有更好的表现。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往往倾注时间专注于所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时不时看手机、查邮件、上网。他们能够专注,会想尽办法以有效和有意义的方式,分配自身的注意力。我们的研究也需要转为关注注意力、专注力、学习技巧等,因为学习正在发生变化。我们需要研究多任务情境下的思维变化,这会十分有趣。 中心: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您认为哪个方面是最重要的?
柯蒂斯·邦克:我认为,需要让教师反思技术与教育整合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程度。比如,当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时,教师能知道如何进行头脑风暴法、自由写作或其他激发思维的活动。当培养批判性思维时,教师能够利用技术开展比较、对比和分析的活动。时间线、分类、概念图、思维导图都是功能强大的工具,同时也很简单。我们需要想办法让教师们能够获得所需要的示例、建议与帮助,比如,通过提供做维恩图、比较和对比图、流程图、时间线、分类的例子,帮助他们将想法可视化;还需要提供运用的机会,使其接受培训后对所完成工作进行反思,并思考下次怎样进行调整。
中心:您也提到让教师开展混合式学习的难度较大。如何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问题?
柯蒂斯·邦克:教师发展共有六个阶段。第一步是认识;第二步是抗拒,人们认为自己做不到,没有人想要去改变;第三步是了解,了解哪些是可能的;第四步是使用,最终使用新的方法、事物去做了某些事情,这是创造的一部分,做那些看到甚至没有看到的事情;第五步,共享,产生然后分享;第六步是贡献,成为贡献者与其他人分享,终于不再抗拒,可能还对其他人进行培训;如果还有第七步的话,那会是评价。其实评价应该贯穿在每一步步骤中。然后这个循环还会继续。在我的新书《在线学习动机与激励:TEC-VARIETY 模型——激励和留住在线学习者的 100 个活动》中,其中一章是针对那些犹豫和焦虑的教师,里面讲到了如何与他们进行合作。我们还谈到如何指导老师,让他们认可自己所做的事情。通过对教师进行指导与认可、让他们有机会了解最佳实践、展示示范性的工作。
中心:您认为技术在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方面,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柯蒂斯·邦克:技术在低阶能力的培养上,没有什么问题,练习一般都是越多越好。讲授法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减少单纯讲课的时间百分比,还需要更好地利用我们所拥有的探索网络资源的机会。如果不帮助学生探索信息,反思所发现的内容,这对他们并不公平,也不利于他们培养寻找、刺激、反思、意识并创造新事物等未来所需的能力。
因此,技术也可以用于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协作、动机、决策、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等高阶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技术相关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是教师培训的关键内容。例如,在提问行为方面,教师如何进行提问,而不提供答案的线索?教师如何提供支架式学习?通过搭建“支架”,让学生做比预期更多的工作?这是教学的艺术,即抓住学习者的能力,让学生自愿并且主动去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
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去定位她们希望学习者接触到的内容。过去是机械性地操练,就像牙医修补牙齿,或是盖房子时用锤子锤钉子,这不是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应该是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内容,激发人们的好奇心。
中心: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仁川召开全球教育大会上将可获得、公正、平等的优质教育作为2015年后全球教育议程的的重要指导原则,将致力于2030年之前,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优质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途径。以您的视角,我们该如何理解 “普及优质学习内容”?
柯蒂斯·邦克:优质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并不容易定义,而这也是趣味和挑战所在。质量非常难以定义。有一本书叫做《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其中全是关于优质的思考,作者疯狂地尝试定义优质。我们今天的难题是找寻优质在线学习资源。
对质量的衡量有很多标准,有些是关于多媒体课件的质量,比如是否有视频?是否有文本?是否有动画?内容是否易于阅读,易于获取?简单性、可解释性如何。优质的另一方面是内容持续更新的程度,所获得的内容是最新的,还是已经过时了?当法规、观念发生变化时,是否能够以新的方式对内容进行更新?
此外,考虑到互联网的速度问题,优质还体现在内容易于下载。
关于技术如何提高质量,一方面是提供更多的最新信息,现在这些信息可以获得,但可能需要三年以上的考验才能达到课本的质量。随着互联网和混合式学习的发展,可以用模拟、动画或最新的信息如新法律、新规定、新程序、新理论、新概念等事物来提高课程质量。
第二,内容发布到网上之后,更多人可以看到你的内容,他们可以与你讨论内容是否准确,也可能会发现某处有错误。所以,技术确实会方便同行评价,这被称为众包。这个同行或同伴的评价过程,也是提高质量的一个方面。
通常一本书会有两个编辑或校对人员,两三个外部的评论者,总共涉及五个人左右。一门慕课,实际上可能会有30000人成为内容的评论者。在某些情况下,解剖学、生理学或其他学科的互联网课程,会有数百上千人下载、使用相应内容,对那些内容进行评价。因此,在线学习可以更为即时、更为精确,创造更多分享的方式,提供了更多同伴互评和对内容进行规范化的机会。
另外,还有很多方面可以思考教育信息化中的教学质量。
技术就其本身而言,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像我们所戴的手表,但是不管多么好看、多么昂贵,手表的功能都是告诉人们时间。学习技术也同样如此。对使用的人来说,不能太难接触,必须要简单,所以人们才想使用、分享、重新组合、并且循环利用。
中心:您在9年前对混合式学习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其中一部分预测得非常准确。您可以再做一次预测吗?
柯蒂斯·邦克:有趣的是,当我回头看《世界是开放的》这本书,打开看到里面的12到14个趋势。其中一个趋势基本是关于慕课,但我并没提到慕课这个词。在14个趋势中预测中了1个,这不是个好比例。
那么,未来趋势会是什么?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目前的一个趋势是语言翻译,我们的语言适应性日益增强。所以,当五年后你走进这座大楼,语言和视频都会进步。通过视频墙,可以把专家带到一个班级,这件事正在发生。印第安纳大学已经有一个智慧墙,拥有世界最大的投影瓷砖墙,巨大无比。有一天,我也许会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带到我的课上。今后这样的视频墙将会常出现在咖啡吧、杂货店、机场、动物园以及学校。 我已经在《世界是开放的》书中提到,十几年以后孩子们走进一所学校,可以点击屏幕和显示器,挑选他们的老师。这些孩子们可能7岁、10岁、15岁,分别是不同的年龄段。他们还可以挑选来自新加坡、韩国、中国或美国的同学。我们到处都是全球教室,无处不在,不只是通过视频,还有基于文本的网络会议等,甚至使用虚拟现实的耳机来进行高保真的交互。
我认为全球性的教育应该是爆炸性发展的领域。人们需要了解世界其他文化,理解他们的视角,从他人角度真切地去感受。
对你的建筑、你的车、你的手表说话,这些都将发生,有些已经发生了。自1984年以来,当我在读美国人工智能协会的人工智能杂志时,人们就一直在承诺这些将会发生。30年前就说电子书要出现了,现在终于来了。我们可以扫描书籍、阅读书籍,用模拟和动画呈现书籍,这都是很久之前就承诺会做到的事情。如今视频发展迅速,我们正在从维基时代转换到视频时代,这是另外一个预测,将要或者其实已经发生了。我们已经在从视频中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文字。
我的下一本书是关于混合式学习的。我准备探讨教师的新角色,就像酒店的门房,帮你寻找你所需要的东西;像是博物馆馆长,帮助你寻找高质量的内容,向人们展示;或者是乐团指挥,把东西整合到一起;也是旅游向导,带你进行有意思的营地旅行。学习的门房、馆长、耕者、导游,将带领我们迈向更加真实的教学和学习。
我们正在创造学习环境,这就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不需要某一种单一的理论,如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连接主义理论,而是需要这些理论以一定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争论这些理论,而是找到办法,对这些理论进行融合,创造学习环境。
我们需要创建的是学习哲学,需要开始推动人们思考教学的哲学,而不只是适应新型iPad、新型互动手表或新型眼镜穿戴设备。科技可能让学习者兴奋不已,让他们发现“我可以做很酷的事情,比如全球协作书写电子书”。但现在我们必须让他们反思为什么这样做。我曾提出的技术多样性框架——R2D2框架(Read, Reflect, Display, and Do),提出使用技术开展学习的步骤为阅读、反思、展示、操作。
未来,慕课或慕课的衍生品将是一个大的需要关注的领域。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使用慕课,让从高校毕业的人乐于继续学习新的东西,促进人们终生学习。目前我们过于关注技术,在人性化方面有所缺失。
中心:您认为未来五年,信息化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的主要方向有哪些?能否预测一下未来五年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呈现什么趋势?
柯蒂斯·邦克: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作为门卫、馆长、售票员等角色,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呢?这需要去提升他们的反思过程、动机过程和注意过程。
正如我刚才所说,你可以让他们做更多的工作,而不让他们察觉。我的学生每星期在论坛讨论中输入了上万字,但在我告诉他们之前,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那么多。他们只是输入内容回复他们的同伴,就写了十万字。如果我要求他们,一个星期写一两千的内容,他们会想杀了我,想退掉这门课,因为他们会觉得我太严格了。但是,如果我先不告诉他们,而是在学期末告诉他们这段时间所做的内容,情况就不一样了。
学习最重要的阶段是汇报和反思。我们可以把所有想要学的内容塞到大脑中,但如果不进行思考,是无法牢牢记住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挑战学习者,并为这些挑战提供支持。教师只做两件事情,挑战和支持。同时,也给予反馈,让学习者进行反思,为他们提供选择,使情境与现实的世界相对应。所有这些东西都蕴含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
另外,需要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以便他们进行尝试。教育需要提供可以让学生随时坐下进行学习的大量场地。我们正在尝试把学生带到一个类似星巴克的地方,让他们可以进行交流、分享、反思、讨论甚至睡觉。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举办的“教育3.0和学习的变化”的讲座中,我谈到了学习变得更具调整性、更舒适、无处不在、更移动、更开放、更在线、具有更多的混合性,同时呈现多种形式的改变。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影响到教师培训,我们不能再沿用以前的方式了。
学习变得更为移动化,但我们不能只做移动化的学习,必须让人们认识到,我们正在创建舒适的学习环境,以便在更舒适的环境中培养人才。孔子是在室外培养培养学生的。柏拉图是在他的葡萄园里培养人才。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培养人才呢?
我们可以交替使用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现在90%的学习都是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只占很小的比例。当人们正式学习时,总会受到严格的限制,让学习者产生抗拒心理。我们必须使正式学习像非正式学习那样更具有吸引力,更有参与性,这就是问题所在。
中心:您认为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应当具备什么特征?
柯蒂斯·邦克:我们正在处于处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变化之中。我认为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以环境为基础的。当你谈论环境时,不再只受到内容的驱动,需要考虑参与人员的情绪、动机偏好、背景、兴趣领域等。因此,我们需要创建合适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混合式学习复杂,但也最为有效。
过去,我们一直在努力创造更有效的模型,以便对人们进行培训。早期的教学设计模型是从效率出发,针对的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学习者,依托的假设是人对一切都是无知的,这种学习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获得所需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然而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基础技能培训,这就是为什么信息化教学模型必须更为综合、复杂、混合,关注激励能力、注意过程、先前历程知识与偏好。
中心:在新的时代,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否有新的要求或新的含义?应该如何培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呢?
柯蒂斯·邦克:信息技术能力的确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存在挑战。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新技术,而是在线教育的激励、学习风格、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决策过程。
我认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重点要从对有关技术的学习转变为在资源范围内寻找真正的信息,弄明白这些资源的含义。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使用技术工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定决策。
学生还需要具有利用技术沟通和分享的能力。我们有个研究,是让一到三年级的小孩,用维基的方式与在地球其他地方的祖父母共同写书,他们之间可以借助维基、Skype、微信、QQ或任何社交媒体进行沟通。我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研究涉及到高阶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分享能力。
通过实践,让学生去计算机实验室下载内容,补充内容,布置真实世界的任务,让他们必须找到特定的内容,做出决定,进行沟通,提供演示,创建一个网站作为分享的入口。
总之,使用技术培养这些技能,需要将技术与真实世界的活动进行结合,给他们自主选择各种任务的机会,提供一定的灵活性与自由度。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