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水三中多媒体下的五环学本课堂改革模式(以下称高效课堂)正轰轰烈烈地进行中,两年来的风雨兼程、一路坎坷,在这里成绩与质疑并存,个性与梦想齐飞。笔者将对吉水三中高校课堂改革逐一展开阐述。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即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与提升。学生是课堂主人,主宰着自己的学习、生活、幸福与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6年即已提出“关于人的发展四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这“四支柱”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有利于他们学会善待环境、社会,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审美与发展。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必然要求学生从小培养“做人做事”的本领。这一切离不开学生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体会。
吉水三中高效课堂六人小组合作学习正与以上理论形成了最佳契合。它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要求班主任将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性别学生分在同一组,而不同的组又可互帮互助。这就形成了学生们在学习上组内可以进行独学、对学、群学,组间又可协同合作的学习氛围。而在其他班级事务上,每人都担任不同职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在学校、生活、卫生、纪律、礼仪等不同方面都能互相监督、互相检查,促进组内和谐发展。小组建设应在班主任指导下,在以民主、团结、和谐、共融的氛围中进行,若小组建设成功必然为班级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寻找精神家园
班牌是每个班级的名片,把它置悬于教室的门楣上,有班名、班训、班级口号、全班合影、教师介绍等内容;每组有组牌、组名,饰以五星红旗;四周墙壁悬挂学生自己撰写的名言,每班还有班歌。以上都由学生自己参与编写,聚集众人智慧而后选择,体现了每个学生是班级小主人,使他们都有充溢于心间的自豪感、幸福感。言为心声,自己制定的规章更有利于自我约束。以笔者所带的班级为例:班名为“日新班”含义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班训为“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组名更为新颖,或为诗歌中的语言或为网络中的新奇语言含义,都积极向上;班歌为《团结就是力量》。教室后置办一书柜可让学生在此畅游知识的海洋,笔者有意让学生从五千年文明中寻找最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汲取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正能量,有利于班级营造一个宁静安详的、带有书卷气息的美好家园,有利于学生摒弃网络虚拟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多媒体是学生展示的有力武器
吉水三中是信息技术与班班通最早的受益者,为三中教学开辟良好的网络天地。学生们置身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他们将内心对知识的渴求转化为一种激情与自信。学生们做到了想学、乐学、善学,他们中很多人都可娴熟地使用多媒体操作。在多媒体带动下他们更自信了,讲课更流畅,思路更清晰。在展示台上展示的不仅是他们的预习成果,字迹也变得更娟秀漂亮。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交流互动更张弛有序了,故展示台上展示的更是一种自信,一种从容,一种胸怀。
四、创新评价方式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表示在评价方式上由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重视自评互评,重视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以促进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始状态的改进。三中的高效课堂,首先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评价中,强调以评价小组为主兼以个人与小组为辅的原则。教师应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倡导团队精神、鼓励小组整体过关,防止学习成员出现“边缘化”,杜绝“个人秀”。教师要对学生自学、小组互查、小组交流合作后完成导学的情况作出评价。对过程的打分评价比对结果评价更为重要,因为这可以促使生生互动,学会做人做事。其次小组长每天就成员在学校、生活、卫生、纪律、礼仪等表现进行评价,每天都有五个班长就每个小组在以上五方面进行考评,每周都进行总结记录在案并公示。组内评价可促进组员成长,由于学生们朝夕相处可作为家长会评价依据,由学生点评理应更公平合理。这样形成了组内评、组间评、教师评等多重评价方式,既关注过程又保证结果公正性。
笔者以为三中的高效课堂体现出了教育所需的民主、科学、个性。以民主替代专制,对每个学生都重要,民主是种子,一旦植于学生心中就会生根发芽,影响一代人。教育的科学性在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高效课堂氛围下学生的主动权得到集中体现,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同时也凸显学生的个性,每个人都在组内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让个性得到张扬。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第三中学)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即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与提升。学生是课堂主人,主宰着自己的学习、生活、幸福与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6年即已提出“关于人的发展四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这“四支柱”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有利于他们学会善待环境、社会,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审美与发展。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必然要求学生从小培养“做人做事”的本领。这一切离不开学生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体会。
吉水三中高效课堂六人小组合作学习正与以上理论形成了最佳契合。它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要求班主任将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性别学生分在同一组,而不同的组又可互帮互助。这就形成了学生们在学习上组内可以进行独学、对学、群学,组间又可协同合作的学习氛围。而在其他班级事务上,每人都担任不同职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在学校、生活、卫生、纪律、礼仪等不同方面都能互相监督、互相检查,促进组内和谐发展。小组建设应在班主任指导下,在以民主、团结、和谐、共融的氛围中进行,若小组建设成功必然为班级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寻找精神家园
班牌是每个班级的名片,把它置悬于教室的门楣上,有班名、班训、班级口号、全班合影、教师介绍等内容;每组有组牌、组名,饰以五星红旗;四周墙壁悬挂学生自己撰写的名言,每班还有班歌。以上都由学生自己参与编写,聚集众人智慧而后选择,体现了每个学生是班级小主人,使他们都有充溢于心间的自豪感、幸福感。言为心声,自己制定的规章更有利于自我约束。以笔者所带的班级为例:班名为“日新班”含义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班训为“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组名更为新颖,或为诗歌中的语言或为网络中的新奇语言含义,都积极向上;班歌为《团结就是力量》。教室后置办一书柜可让学生在此畅游知识的海洋,笔者有意让学生从五千年文明中寻找最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汲取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正能量,有利于班级营造一个宁静安详的、带有书卷气息的美好家园,有利于学生摒弃网络虚拟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多媒体是学生展示的有力武器
吉水三中是信息技术与班班通最早的受益者,为三中教学开辟良好的网络天地。学生们置身多媒体教学环境中,他们将内心对知识的渴求转化为一种激情与自信。学生们做到了想学、乐学、善学,他们中很多人都可娴熟地使用多媒体操作。在多媒体带动下他们更自信了,讲课更流畅,思路更清晰。在展示台上展示的不仅是他们的预习成果,字迹也变得更娟秀漂亮。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交流互动更张弛有序了,故展示台上展示的更是一种自信,一种从容,一种胸怀。
四、创新评价方式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表示在评价方式上由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重视自评互评,重视对评价结果的反馈,以促进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始状态的改进。三中的高效课堂,首先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评价中,强调以评价小组为主兼以个人与小组为辅的原则。教师应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倡导团队精神、鼓励小组整体过关,防止学习成员出现“边缘化”,杜绝“个人秀”。教师要对学生自学、小组互查、小组交流合作后完成导学的情况作出评价。对过程的打分评价比对结果评价更为重要,因为这可以促使生生互动,学会做人做事。其次小组长每天就成员在学校、生活、卫生、纪律、礼仪等表现进行评价,每天都有五个班长就每个小组在以上五方面进行考评,每周都进行总结记录在案并公示。组内评价可促进组员成长,由于学生们朝夕相处可作为家长会评价依据,由学生点评理应更公平合理。这样形成了组内评、组间评、教师评等多重评价方式,既关注过程又保证结果公正性。
笔者以为三中的高效课堂体现出了教育所需的民主、科学、个性。以民主替代专制,对每个学生都重要,民主是种子,一旦植于学生心中就会生根发芽,影响一代人。教育的科学性在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高效课堂氛围下学生的主动权得到集中体现,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同时也凸显学生的个性,每个人都在组内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让个性得到张扬。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