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zm4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新《数学课程标准》表明了数学联系生活实际的重要性。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来源于日常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数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数学教学需要出发,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学数学感到自然、有趣、轻松。
  
  一、联系生活,找准突破口
  
  小学数学教学一般都能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例作为“突破口”。如:我在教学数学加法时,我班杨同学怎么也弄不懂加法的運算,后来我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作为突破口,对杨同学进行辅导,启发说:“早晨你爸爸给了你5毛钱,你妈妈又给了你4毛钱,爸爸和妈妈一共给了你多少钱?”杨同学兴奋地一口答出:“一共给了我9毛钱。”我掩饰住心中的惊喜,抓住时机继续对杨英同学进行辅导,杨同学很快就掌握了加法的运算规律。通过对杨同学的教学辅导,使我认识到,将生活实际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会感到有趣,更容易领会、掌握所学知识。于是,我进一步探究,在全班开展“小帮手”活动,要求全班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平时主动给家人购买小生活用品等,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巩固知识。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学得投入,学得高兴,自己也教得轻松。教学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样联系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事例进行数学教学,就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二、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结合数学教材内容,根据小学生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我设计了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姐姐比我大几岁?我比姐姐小几岁?”作为铺路准备题,让学生联系生活事例,并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把前面学习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改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问题,通过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进行比较这两种题型,然后鼓励学生试着解答,当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解答,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解法,这时我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进行小组互议,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趣,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成功的快乐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勇于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要“激趣乐学”,要结合学生社会生活实践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知识。通过实践、动手操作,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教学“测量”时,首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在家进行测量尝试,将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讨论。课堂教学中,我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虽然大部分学生不会用测量的方法,但已有极少数学生初步掌握了测量的方法,我再让学生将遇到的问题提出进行讨论,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测量的方法,在由浅入深,让学生实际操作,由测量课桌,教室的面积到测量球场、操场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争做“测量小专家”,帮助家人绘制简图测量家庭房屋,庭院等面积。这一活动,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信息反馈,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测量”的方法,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由此可见,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实践,有利于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弥补了传统教学限制学生空间和个性发展的弊端,使学生更有开拓、创新、进取精神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联系生活,精心创设情境。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加、减、乘、除,面积,周长,分数,行程”等内容时,都力求创设一种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在这一学习情境中,主动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发现、理解新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独立思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数学与生活有着方方面面的联系,数学教学中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抓住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认识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551800贵州省金沙县城关镇中心完小)
其他文献
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班主任工作也愈来愈凸现出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专业化”的理念也凸现出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是对班主任进行全员培训的一年,这一举措,充分说明了“专业化”势在必行。如何让班主任工作具有专业性,科学性,人文性,如何富有创造性的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讲究工作的策略与方法。那么,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什么策略呢?我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策略。     一、掌
期刊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我就自己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是写作的前提。因此,我把兴趣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利用作文自身的魅力,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说寫结合,以说促写,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感悟生活,观察周围的事物,使学生有话
期刊
家庭作为学生生活的基本场所,搭建好这个舞台,能让学生快速进入作文写作的佳境。    一、让家长创设作文情景    孩子的形象思维特点决定了情景作文是小学作文的主要方式,而情景作文的舞台,最好搭建到家庭生活中来,因为家庭这个舞台是活动的、变化的,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怎样让家长运用“家庭生活”搭建作文舞台,我首先引导家长,让家长随作文训练而创设作文情景。  小学中年级的作文大体上是写事、人、动物
期刊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主要的环节。多年来,语文教育界一贯主张“精批细改”,不少老师和学生也习惯于这样做。孰不知,这种作文批改方式,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方面的锻炼,还错误地认为批改作文就是老师的事,养成了写完了就没事的不良习惯,同时,这種批改方式,只强调教师的评批细改,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格格不入。  要做好作文批改,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改变
期刊
学生写记叙文,往往由于重点不突出,文章平平淡淡、空泛单调,不能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使记叙的重点鲜明突出呢?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抑扬曲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情节的起伏跌宕,顿挫曲折,能强烈地吸引读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项链》、《警察与赞美诗》等,通过一波三折的情节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有的文章,为了避免平铺直叙,经常采用欲扬先抑的
期刊
语文教师最苦的差事是什么?很多老师都回答说是批改作文。  教两班课,两班作文本收拢一起,就是两座大山。老师们说,愚公移山,还感动玉帝派神仙把两座山搬走了。可我们面前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  我从十年前起,就发动我的学生一起来“搬”这两座山。  开头有人议论纷纷,说我偷懒的有之,说学生水平低的有之,说作文水平会下降的亦有之。但我心里有数,我知道学生批改作文比我还认真,还仔细,学生
期刊
写命题作文,首先必须审好题。在审题时首先应解决的是体裁问题。用什么体裁表现才适合题目的要求,必须把准,否则,弄得牛头不对马嘴,就会事倍功半。  命题作文一般对体裁问题放得宽,常常都有这样的说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若遇这样的命题,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就不存在一个定体的问题,不限体裁,学生自由选择,发挥其所长。  但是,在命题作文中,亦出现必须辨好体的情况。如《雷锋在我们的行列中》一题,本来是要求写
期刊
1、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体现的指南。  2、课程目标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到“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技能领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体现的格局。  3、教学过程从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主观设计到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创造性设计,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体现的落实。  
期刊
迎接中考前,作为应届初三学生一定在为写好作文努力着,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每位学生至少会练写10——20篇作文,可见作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性。那么,就应该尽量想方设法“让你的文章更美一点”。    一、让文章内容更美一点    “充实的思想不在于言语的华丽,它引以自豪的是内容,不是虚饰。”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道出一个写作的真谛:文章的美决定于内容的美。  内容要新鲜真实,切忌违背生活常理的胡编乱造,切忌生硬
期刊
写作是人们用于表情达意的书面形式,是滋养和传递思想感情的沃土。写作能力是一个人在知识、品格、语言应用等多方面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而现在的写作教学“就像一根锈迹斑斑的锁链,锁住了学生心灵的翅膀”。优美的语言,独特的对事物美的感悟被扼杀了。  由此可见,作文教学的确应该与时俱进了,否则,文章就会失去魅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