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一书中指出:英语课程标准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反映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适应“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思维创新 语言能力 因材施教 阅读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一书中指出:英语课程标准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反映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适应“课标”的要求。
一、化整为零,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精髓,而获得英语基础知识是学生通向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桥梁。因此,要使中学英语教学潜能得以正常发挥,就应集语言训练和言语训练于一体,并进行相应的交际训练 。语言训练给予学生言语、语法词汇的基本知识;言语训练是将学生所学语言知识运用于连贯言语中去;而交际训练则培养学生在设置特定的交际情景中运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过程可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对讲授的单元化整为零,进行语言性讲解,给学生以清晰正确的语言概念,同时围绕要涉及的功能项目组织语言性练习,练习形式可采用问答、造句、联句、 翻译、填空等。还可以训练学生某一单项语言能力为主,以语音、语调、词形、句型、词汇等基本语言单位为 重点,这同以往传统的教学基本相同。
第二步,在语言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交际化言语练习,如围绕某一话题,乃至某一词汇、语法项目、口语句 型等进行交际性对话,还可设置情景对话,自由对话,听、说的阅读复述等等,使学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能够在连贯言语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第三步,教师可将文中所授的内容归纳为某种特定的交际中功能情景,如问候,告别、道歉、寒暄、介绍 、谈论日期,谈论健康、运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选择得体、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功能言语能力的操作,通过类似反复的训练,逐步使学生的连贯言语能力进一步上升为交际能力,为将来继续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使不同的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提高。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展开创造性思维翅膀,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挑战性的个性和精密的思维品质。
二、善于指导,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善于学习是老师工作的重点,也是《标准》明确规定的教学目标。老师和学生一道探讨学习方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促学法”,将全局指导与局部指导相结合,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纠正习惯与学法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法、反思学习法、回想学习法、条件反射学习法、快捷学习法、网络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程序学习法、迂回式学习法、纲要挈领学习法、循环式学习法等。“ 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知名老师激励学生去习得知识,伟大的老师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去创造知识。”
刚刚学英语的初中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模仿力强,但每届的学习状况都是初一朵朵红花,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学生英语成绩滑坡表现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但最突出的是听力及阅读理解能力的严重差异。扭转这一局面单靠加強练习是不够的,“授人以渔”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是《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如果能适时指导学法,便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听力的培养,听是语言交际的前提,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十个聋子九个哑”这对任何语言来说都不例外。在训练听力时,应及时给学生们引路,指导他们在听对话或短文时,要听整体,按照习得母语的规律,以声音的模式把整个句子接受下来,即从完整的话入手,学会抓重点,不要听孤立的词和孤立的句子,在整体性的前提下要力争“听现在的”,不要停留在未听懂的个别词、句子上,照顾眼前利益。再有就是适应语速,引导学生科学的听,可避免他们走弯路。另外,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听力的分散训练。
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初一抓起,利用短篇进行训练,并在初二的句式识别学习中要打好基础,对于文章中短小简单的句子要教会学生完全自动识别句式,对于较复杂或较长的句子,教会学生进行简单识别后马上把握大意,而在进行具体的语篇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法。阅读训练一般分为三步走:第一、限时速读。这时给出一、两个问题,问题的设置要促使学生读到文章的结尾才能找到答案,让学生一气呵成读完,初中生每分钟的阅读量为50个词,速读前要给出主要词汇并指导学生要学会跳跃生词,不纠缠细节,抓主旨大意。第二、细读。细读前给出所有新词并培养学生学会通过上下文猜词。先猜词性再猜词义。这一步要指导学生把握细节的问题。第三、复读。让学生确认对课文的全面理解,教会学生构建自己的记忆模式。在上述三步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如声读、唇读、指读等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的毛病。完成三步走后可根据语篇内容设计开发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后打开录音机让学生跟读,最后自己大声朗读。
课堂教学的目的最终要回归于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教育家告诉我们,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我想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开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大门。
关键词:思维创新 语言能力 因材施教 阅读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一书中指出:英语课程标准的重点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反映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思维创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适应“课标”的要求。
一、化整为零,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精髓,而获得英语基础知识是学生通向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桥梁。因此,要使中学英语教学潜能得以正常发挥,就应集语言训练和言语训练于一体,并进行相应的交际训练 。语言训练给予学生言语、语法词汇的基本知识;言语训练是将学生所学语言知识运用于连贯言语中去;而交际训练则培养学生在设置特定的交际情景中运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过程可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对讲授的单元化整为零,进行语言性讲解,给学生以清晰正确的语言概念,同时围绕要涉及的功能项目组织语言性练习,练习形式可采用问答、造句、联句、 翻译、填空等。还可以训练学生某一单项语言能力为主,以语音、语调、词形、句型、词汇等基本语言单位为 重点,这同以往传统的教学基本相同。
第二步,在语言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交际化言语练习,如围绕某一话题,乃至某一词汇、语法项目、口语句 型等进行交际性对话,还可设置情景对话,自由对话,听、说的阅读复述等等,使学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能够在连贯言语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第三步,教师可将文中所授的内容归纳为某种特定的交际中功能情景,如问候,告别、道歉、寒暄、介绍 、谈论日期,谈论健康、运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选择得体、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功能言语能力的操作,通过类似反复的训练,逐步使学生的连贯言语能力进一步上升为交际能力,为将来继续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使不同的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尝试和提高。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展开创造性思维翅膀,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挑战性的个性和精密的思维品质。
二、善于指导,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善于学习是老师工作的重点,也是《标准》明确规定的教学目标。老师和学生一道探讨学习方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促学法”,将全局指导与局部指导相结合,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纠正习惯与学法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法、反思学习法、回想学习法、条件反射学习法、快捷学习法、网络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程序学习法、迂回式学习法、纲要挈领学习法、循环式学习法等。“ 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知名老师激励学生去习得知识,伟大的老师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去创造知识。”
刚刚学英语的初中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模仿力强,但每届的学习状况都是初一朵朵红花,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学生英语成绩滑坡表现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但最突出的是听力及阅读理解能力的严重差异。扭转这一局面单靠加強练习是不够的,“授人以渔”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是《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如果能适时指导学法,便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听力的培养,听是语言交际的前提,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十个聋子九个哑”这对任何语言来说都不例外。在训练听力时,应及时给学生们引路,指导他们在听对话或短文时,要听整体,按照习得母语的规律,以声音的模式把整个句子接受下来,即从完整的话入手,学会抓重点,不要听孤立的词和孤立的句子,在整体性的前提下要力争“听现在的”,不要停留在未听懂的个别词、句子上,照顾眼前利益。再有就是适应语速,引导学生科学的听,可避免他们走弯路。另外,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听力的分散训练。
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初一抓起,利用短篇进行训练,并在初二的句式识别学习中要打好基础,对于文章中短小简单的句子要教会学生完全自动识别句式,对于较复杂或较长的句子,教会学生进行简单识别后马上把握大意,而在进行具体的语篇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法。阅读训练一般分为三步走:第一、限时速读。这时给出一、两个问题,问题的设置要促使学生读到文章的结尾才能找到答案,让学生一气呵成读完,初中生每分钟的阅读量为50个词,速读前要给出主要词汇并指导学生要学会跳跃生词,不纠缠细节,抓主旨大意。第二、细读。细读前给出所有新词并培养学生学会通过上下文猜词。先猜词性再猜词义。这一步要指导学生把握细节的问题。第三、复读。让学生确认对课文的全面理解,教会学生构建自己的记忆模式。在上述三步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如声读、唇读、指读等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的毛病。完成三步走后可根据语篇内容设计开发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后打开录音机让学生跟读,最后自己大声朗读。
课堂教学的目的最终要回归于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教育家告诉我们,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在于教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我想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开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