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文学的关键期,此时文学创作繁荣、文学理论开始有所建树,文学风格也表现出明显的承上启下的特点。这一时期开始被文人骚客频繁使用的“文笔”概念,便是一个重要标签。下文,就分别论述“文笔”的缘起与源流,以及“文笔”的几种区分方法。
一、缘起与源流
大概在两汉时代,文学就已经开始酝酿而分化为两种趋势。我们大抵可以把从西汉的司马迁、贾谊、晁错、桓宽、扬雄到东汉的桓谭、王充、王符等人看作一派,把从西汉的枚乘、刘向、司马相如到东汉的班固、张衡、蔡邕等人看作一派。在文学创作上,前者主史、论,质朴纵横;后者主赋、骚,精雅深密。
只不过两汉之际,文学之作,多附于经学之下,尚不能自振羽翼,独享天光。因此所谓两派文学,仅就方便说明而言之,实则终两汉之世,文学风格之区别只在一定程度之内。
但不管怎么说,两汉文学已经为魏晋南北文学作了准备,尤其是三国时期,承续两汉遗风,又于“精雅深密”一路别开新果,为“文笔”之说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大抵魏晋南北时代,“文笔”观念开始明确形成并被普遍接受,如范晔、刘勰、萧绎等都有较为明确的论述。概括地说,在魏晋南北时代,文笔就“韵律”而分: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又可就“体式”而分:诗、赋为文、它如箴、铭、颂、赞、论、难等为笔。
到了隋唐,文笔的区分与对立仍被沿用,只不过已经明白坦露地以诗称文、诗笔对立了。如杜甫“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杜牧“杜诗韩笔愁来读”等,明确以诗笔相对,与魏晋以诗赋纳于“文”远相呼应。至两宋,“诗笔”相对却发生戏剧性的演变。本来在魏晋与笔对立的文,这次被用来代替笔,与诗相对了。如唐庚谓“作文当学习马迁,作诗当学杜子美”、李格非谓“韩退之之于文,李太白之于诗,亦皆横者”,足证文以代笔,已经失去原义。
殆及后世,文笔并称,并不专门针对某类文学体式,其涵义转移到了创作技法和水平上,“文笔”也就成了品评文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名词。
二、文笔之分
魏晋南北各朝,关于“文笔”,典型的说法如下:
范晔《与诸甥侄书》:“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手笔差异,于文不拘韵故也。吾思乃无定方,但多公家之言,少于事外远致,以此为恨,亦由无意于文名故也。”
范晔关于文笔之说,并不详尽。从这一段引文大致可以看出,“拘韵”与否,是分别“文”、“笔”的关键所在。
颜延之:“帝尝问以诸子才能,延之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长子竣为孝武造书檄。元凶劭召延之,示以檄文,问曰:此笔谁造?延之曰:竣之笔也。”
这一段史料提供的信息比范晔更进一步,文、笔分别言之,并把“檄”归入“笔”,更暗含了笔“不拘韵“的特点。
萧绎:“今之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至如文者,惟须绮彀纷披,宫徵靡曼,唇纹遒会,情灵摇荡。而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
刘勰:“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
所谓“今之常言”,代表了刘勰所处齐梁时代一般认识,即明确以有韵无韵区分文、笔。
三、总论
综合上述,则关于文、笔的区分途径,至少有三:
质直与精雅。此一则就字句风格而论,质直简劲者为笔,静雅深密者为文。
如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柑忖度,每用耿耿。”
曹植《白马篇》:“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不韵与藻韵。此一则就声律而言,不韵为笔,藻韵为文。
如嵇康《声无哀乐论》:“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
阮籍《清思赋》:“昔黄帝登仙于荆山之上,振成池于南口之罔,鬼神其幽,而夔牙不闻其章。女娃耀荣于东海之滨,而翩翻于洪西之旁,林石之陨从,而瑶台不照其光。”
平实与情采。此一则就情感而论,平实妥切为笔,情采外露为文。
如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揽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一、缘起与源流
大概在两汉时代,文学就已经开始酝酿而分化为两种趋势。我们大抵可以把从西汉的司马迁、贾谊、晁错、桓宽、扬雄到东汉的桓谭、王充、王符等人看作一派,把从西汉的枚乘、刘向、司马相如到东汉的班固、张衡、蔡邕等人看作一派。在文学创作上,前者主史、论,质朴纵横;后者主赋、骚,精雅深密。
只不过两汉之际,文学之作,多附于经学之下,尚不能自振羽翼,独享天光。因此所谓两派文学,仅就方便说明而言之,实则终两汉之世,文学风格之区别只在一定程度之内。
但不管怎么说,两汉文学已经为魏晋南北文学作了准备,尤其是三国时期,承续两汉遗风,又于“精雅深密”一路别开新果,为“文笔”之说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大抵魏晋南北时代,“文笔”观念开始明确形成并被普遍接受,如范晔、刘勰、萧绎等都有较为明确的论述。概括地说,在魏晋南北时代,文笔就“韵律”而分:有韵为文,无韵为笔;又可就“体式”而分:诗、赋为文、它如箴、铭、颂、赞、论、难等为笔。
到了隋唐,文笔的区分与对立仍被沿用,只不过已经明白坦露地以诗称文、诗笔对立了。如杜甫“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杜牧“杜诗韩笔愁来读”等,明确以诗笔相对,与魏晋以诗赋纳于“文”远相呼应。至两宋,“诗笔”相对却发生戏剧性的演变。本来在魏晋与笔对立的文,这次被用来代替笔,与诗相对了。如唐庚谓“作文当学习马迁,作诗当学杜子美”、李格非谓“韩退之之于文,李太白之于诗,亦皆横者”,足证文以代笔,已经失去原义。
殆及后世,文笔并称,并不专门针对某类文学体式,其涵义转移到了创作技法和水平上,“文笔”也就成了品评文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名词。
二、文笔之分
魏晋南北各朝,关于“文笔”,典型的说法如下:
范晔《与诸甥侄书》:“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观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此处。年少中谢庄最有其分,手笔差异,于文不拘韵故也。吾思乃无定方,但多公家之言,少于事外远致,以此为恨,亦由无意于文名故也。”
范晔关于文笔之说,并不详尽。从这一段引文大致可以看出,“拘韵”与否,是分别“文”、“笔”的关键所在。
颜延之:“帝尝问以诸子才能,延之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长子竣为孝武造书檄。元凶劭召延之,示以檄文,问曰:此笔谁造?延之曰:竣之笔也。”
这一段史料提供的信息比范晔更进一步,文、笔分别言之,并把“檄”归入“笔”,更暗含了笔“不拘韵“的特点。
萧绎:“今之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
“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至如文者,惟须绮彀纷披,宫徵靡曼,唇纹遒会,情灵摇荡。而古之文笔,今之文笔,其源又异。”
刘勰:“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
所谓“今之常言”,代表了刘勰所处齐梁时代一般认识,即明确以有韵无韵区分文、笔。
三、总论
综合上述,则关于文、笔的区分途径,至少有三:
质直与精雅。此一则就字句风格而论,质直简劲者为笔,静雅深密者为文。
如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柑忖度,每用耿耿。”
曹植《白马篇》:“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不韵与藻韵。此一则就声律而言,不韵为笔,藻韵为文。
如嵇康《声无哀乐论》:“夫喜、怒、哀、乐、爱、憎、惭、惧,凡此八者,生民所以接物传情,区别有属,而不可溢者也。”
阮籍《清思赋》:“昔黄帝登仙于荆山之上,振成池于南口之罔,鬼神其幽,而夔牙不闻其章。女娃耀荣于东海之滨,而翩翻于洪西之旁,林石之陨从,而瑶台不照其光。”
平实与情采。此一则就情感而论,平实妥切为笔,情采外露为文。
如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揽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