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阐述教师如何以高的信息素养引领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不断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以信息需求捕捉未知来进行求解获得满足,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认知教学内容并对它进行定位,利用信息知识丰富教学资源并进行储备,提高信息能力习得学科本领并提升本领,用信息道德规范行为。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信息需求 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能力 信息道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111-02
与传统的语、数、外等科目比起来,信息科学是一门变化大,进步快的学科。纵然是被编写进教材的内容,如果滞后于当前的发展实际,教师就必须适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教学。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本人的信息素养要求高。所谓信息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在信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需求、意识、知识、能力、道德等多个方面的素养。本文基于这一学科背景与时代要求,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引领作简单论述。
一、信息需求——未知求解的捕捉与满足
信息需求指的是教师本人对不断发展变化、繁杂多样的信息,是否有渴望获得,努力获取的一种态度与追求,这种追求源自于教师是否能够对未知求解的一种捕捉与满足。以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为例,该章主要的备课内容是关于信息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信息经历的大致过程等,如果结合现代的时代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梳理为“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其中有的部分,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并没有被编写入教材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它不属于教师的备课内容,但实际上,其发展又是建立在开始的、简单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即两者是有联系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讲,是否会自行选择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额外的进修与学习,就取决于教师本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这一板块与领域是否存在有未知求解的一种捕捉度与满足性。与之伴随的,回归到教材内容上,当教师讲解到信息技术基础时,是否会结合当下的技术发展进行适时地拓展与捕捉,就会表现在课堂的教学质量上。因此,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信息素养时,首先要对自己未知的,教学任务没有要求的,或者教材内容并没有包括的内容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能够以较高的敏感度去捕捉它并最终获得对信息需求的一种满足感。
二、信息意识——教学内容的认知与定位
信息意识指的是教师本人对信息的一种思想观点与态度理念,表现在教学行为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认知与定位。以必修二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为例,这一章节主要讲的是对基础数据——第一手资料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资料的处理,具体以章节中介绍到的图像加工工具为例,其中,Photo Shop作为图像处理功能强大的工具,其技巧多,操作复杂,ACDSee作为普通电脑系统自带附有的一种图形软件,多用于图形的浏览,AutoCAD是一种专业的图表软件,多被职业设计师在设计图形时所用,美图秀秀作为一种“傻瓜”软件,不仅功能丰富,操作简单,而且界面感时尚活泼,多被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在修图时所用,对于这些均是图像加工工具但又各自作用在不同领域且具有不同使用人群,教师在教学时显然应当详略得当,高低侧重,而这其中的选择又与教师本人的信息意识,即对于教学内容的认知与定位有关。对于高中学生来讲,考虑到他们日常繁重的课业与备战高考时所存在的紧张压力。因此,假如学生在生活中有修图方面的需要,大多数情况下是出自于放松与娱乐的需求,基于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多介绍下美图秀秀这一软件的使用。实际上,当教师具有较好的信息意识时,他在备课或者开展教学活动时就会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实用性的角度,而不会过份地被教材所束缚。
三、信息知识——教学资源的储备与掌握
信息知识指的是教师本人对信息领域方面的知识拥有程度,而这又直接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教学资源的一种储备与掌握。以选修2中的第五章《动态网页制作》为例,该章节的内容以选修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对学生来讲只要达到基础认知即可,但是对教师来讲,不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程度是深是浅,其前提条件都是教师本人要懂得这一领域方面的相关知识,比如是否懂得如何优化或者消灭PHP开发网站程序中的代码。在实际的操作中,同一个功能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程序写法,其所消耗的时间,运行的效率又会各自不同,而关键就在于是否优化了数据库的查询语句及是否消除了低效的或者错误的循环。在教学过程中,不排除有些学生因为对信息技术有非常大的兴趣与研究的耐心,所以其本人掌握的知识也比较多,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可能会向教师提出一些超出于教材之外的,甚至是教学要求之外的一些问题,这种现象通常是考验教师本人的信息知识水平。假如教师个人的教学资源储备得足够,掌握的知识也比较多,则与学生交流起来就会更为简单无阻,甚至可以给学生,特别是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拓展学习的眼界与见识,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一种热爱程度与积极程度,最终影响着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四、信息能力——学科本领的培养与提升
信息能力指的是对信息的一种获取、处理、加工、利用的能力,它影响着教师本人学科本领的培养与提升。比如上文提到的第五章《动态网页制作》,由于它处于选修的板块,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可以比必修板块相对较少,但教师本人就这一个板块的能力高低则是个人的一种选择。表现于外就是教师是否在日常工作之中及业余生活之中会花时间去进行个人的学习与提升,而学习提升的方式是什么,是传统的报班学习,还是通过阅读相关的行业杂志,学科书籍来自行学习,又或者是借助目前颇为流行的如MOOC、可汗学院、Coursera、Edx、iTunes U等第三方在线教育平台来学习等,不同的方式不仅决定着最终的学习结果与学习效率,而且也会反映出教师本人的一种学习方式与成长追求。实际上,这些看似与学生无关的,归属于课堂之外的教师本人对学科本领的一种培养与提升,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比如倾向于传统学习方式的教师,其教学方式可能也略偏保守,倾向于新型互联网学习方式的教师,其教学方式可能会更加创新,更勇于尝试,从而带给学生更多新鲜的感觉与好玩的技术等,这些均会影响着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热情度。
五、信息道德——行为选择的辨别与遵守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信息道德,它指的是教师在信息活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遵循相关的道德规范,表现于外就是对网络资源的一种辨别,对网络守则的一种遵守。以选修中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为例,其中提到了关于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实际上,对于属于大数据时代(信息量非常多、杂、密,信息来源渠道非常多与广)的我们来说,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是非常丰富与多样的,而且与以往对比起来,多少有了些“过剩”的趋势,即我们不仅容易被海量的信息所埋没,更容易被一些不实的,甚至是不良的信息所左右与影响,而这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就是要善于甄别网络上的真假信息。比如现在大家都在玩的公众信息工具,不论是曾经非常流行的微博,还是当下备受喜爱的微信朋友圈,其中不乏有一些请求转发的帖子或者内容,对于这类资讯,接受者本人首先应当做一个较好的判断,包括这些信息是真是假,信息的来源是哪里,信息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有多大等,因为看似简单的随手转发,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播,假如我们传播的信息是虚假的,甚至是有害的,那我们这一转发的选择就变相成为了一种破坏网络安全。除此以外,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但当大家都参与其中时,无形中就构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在网络世界里,大家也要遵守相关的网络守则,比如不恶意入侵或者破坏网站,不在网络上发表不文明的言论等,这些都属于信息道德的一种表象。作为一名教师,当本人拥有良好的信息道德时,他才能够更好地去指导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信息道德。
从宏观角度上理解,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对信息的一种认知态度与行为选择,它不仅会直接影响教师本人的日常教学活动,而且也会决定着教师是否在信息发展的洪流中随之提升或者下沉。因此,教师教学中应当从未知求解的捕捉与满足、教学内容的认知与定位、教学资源的储备与掌握、学科本领的培养与提升、行为选择的辨别与遵守这几个方面进修自己的信息素养,以在教学活动乃至学习的科研活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信息需求 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能力 信息道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111-02
与传统的语、数、外等科目比起来,信息科学是一门变化大,进步快的学科。纵然是被编写进教材的内容,如果滞后于当前的发展实际,教师就必须适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教学。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本人的信息素养要求高。所谓信息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在信息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需求、意识、知识、能力、道德等多个方面的素养。本文基于这一学科背景与时代要求,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引领作简单论述。
一、信息需求——未知求解的捕捉与满足
信息需求指的是教师本人对不断发展变化、繁杂多样的信息,是否有渴望获得,努力获取的一种态度与追求,这种追求源自于教师是否能够对未知求解的一种捕捉与满足。以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为例,该章主要的备课内容是关于信息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信息经历的大致过程等,如果结合现代的时代发展来看,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梳理为“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其中有的部分,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并没有被编写入教材之中,这也就意味着它不属于教师的备课内容,但实际上,其发展又是建立在开始的、简单的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即两者是有联系的。因此,对于教师来讲,是否会自行选择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额外的进修与学习,就取决于教师本人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这一板块与领域是否存在有未知求解的一种捕捉度与满足性。与之伴随的,回归到教材内容上,当教师讲解到信息技术基础时,是否会结合当下的技术发展进行适时地拓展与捕捉,就会表现在课堂的教学质量上。因此,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信息素养时,首先要对自己未知的,教学任务没有要求的,或者教材内容并没有包括的内容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能够以较高的敏感度去捕捉它并最终获得对信息需求的一种满足感。
二、信息意识——教学内容的认知与定位
信息意识指的是教师本人对信息的一种思想观点与态度理念,表现在教学行为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认知与定位。以必修二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为例,这一章节主要讲的是对基础数据——第一手资料的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资料的处理,具体以章节中介绍到的图像加工工具为例,其中,Photo Shop作为图像处理功能强大的工具,其技巧多,操作复杂,ACDSee作为普通电脑系统自带附有的一种图形软件,多用于图形的浏览,AutoCAD是一种专业的图表软件,多被职业设计师在设计图形时所用,美图秀秀作为一种“傻瓜”软件,不仅功能丰富,操作简单,而且界面感时尚活泼,多被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在修图时所用,对于这些均是图像加工工具但又各自作用在不同领域且具有不同使用人群,教师在教学时显然应当详略得当,高低侧重,而这其中的选择又与教师本人的信息意识,即对于教学内容的认知与定位有关。对于高中学生来讲,考虑到他们日常繁重的课业与备战高考时所存在的紧张压力。因此,假如学生在生活中有修图方面的需要,大多数情况下是出自于放松与娱乐的需求,基于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多介绍下美图秀秀这一软件的使用。实际上,当教师具有较好的信息意识时,他在备课或者开展教学活动时就会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实用性的角度,而不会过份地被教材所束缚。
三、信息知识——教学资源的储备与掌握
信息知识指的是教师本人对信息领域方面的知识拥有程度,而这又直接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教学资源的一种储备与掌握。以选修2中的第五章《动态网页制作》为例,该章节的内容以选修的形式出现,意味着对学生来讲只要达到基础认知即可,但是对教师来讲,不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程度是深是浅,其前提条件都是教师本人要懂得这一领域方面的相关知识,比如是否懂得如何优化或者消灭PHP开发网站程序中的代码。在实际的操作中,同一个功能下,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程序写法,其所消耗的时间,运行的效率又会各自不同,而关键就在于是否优化了数据库的查询语句及是否消除了低效的或者错误的循环。在教学过程中,不排除有些学生因为对信息技术有非常大的兴趣与研究的耐心,所以其本人掌握的知识也比较多,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可能会向教师提出一些超出于教材之外的,甚至是教学要求之外的一些问题,这种现象通常是考验教师本人的信息知识水平。假如教师个人的教学资源储备得足够,掌握的知识也比较多,则与学生交流起来就会更为简单无阻,甚至可以给学生,特别是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学生拓展学习的眼界与见识,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一种热爱程度与积极程度,最终影响着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四、信息能力——学科本领的培养与提升
信息能力指的是对信息的一种获取、处理、加工、利用的能力,它影响着教师本人学科本领的培养与提升。比如上文提到的第五章《动态网页制作》,由于它处于选修的板块,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的分配上可以比必修板块相对较少,但教师本人就这一个板块的能力高低则是个人的一种选择。表现于外就是教师是否在日常工作之中及业余生活之中会花时间去进行个人的学习与提升,而学习提升的方式是什么,是传统的报班学习,还是通过阅读相关的行业杂志,学科书籍来自行学习,又或者是借助目前颇为流行的如MOOC、可汗学院、Coursera、Edx、iTunes U等第三方在线教育平台来学习等,不同的方式不仅决定着最终的学习结果与学习效率,而且也会反映出教师本人的一种学习方式与成长追求。实际上,这些看似与学生无关的,归属于课堂之外的教师本人对学科本领的一种培养与提升,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比如倾向于传统学习方式的教师,其教学方式可能也略偏保守,倾向于新型互联网学习方式的教师,其教学方式可能会更加创新,更勇于尝试,从而带给学生更多新鲜的感觉与好玩的技术等,这些均会影响着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热情度。
五、信息道德——行为选择的辨别与遵守
最后要提到的一点是信息道德,它指的是教师在信息活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遵循相关的道德规范,表现于外就是对网络资源的一种辨别,对网络守则的一种遵守。以选修中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为例,其中提到了关于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实际上,对于属于大数据时代(信息量非常多、杂、密,信息来源渠道非常多与广)的我们来说,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是非常丰富与多样的,而且与以往对比起来,多少有了些“过剩”的趋势,即我们不仅容易被海量的信息所埋没,更容易被一些不实的,甚至是不良的信息所左右与影响,而这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就是要善于甄别网络上的真假信息。比如现在大家都在玩的公众信息工具,不论是曾经非常流行的微博,还是当下备受喜爱的微信朋友圈,其中不乏有一些请求转发的帖子或者内容,对于这类资讯,接受者本人首先应当做一个较好的判断,包括这些信息是真是假,信息的来源是哪里,信息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有多大等,因为看似简单的随手转发,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播,假如我们传播的信息是虚假的,甚至是有害的,那我们这一转发的选择就变相成为了一种破坏网络安全。除此以外,网络虽然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但当大家都参与其中时,无形中就构成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在网络世界里,大家也要遵守相关的网络守则,比如不恶意入侵或者破坏网站,不在网络上发表不文明的言论等,这些都属于信息道德的一种表象。作为一名教师,当本人拥有良好的信息道德时,他才能够更好地去指导学生,引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信息道德。
从宏观角度上理解,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对信息的一种认知态度与行为选择,它不仅会直接影响教师本人的日常教学活动,而且也会决定着教师是否在信息发展的洪流中随之提升或者下沉。因此,教师教学中应当从未知求解的捕捉与满足、教学内容的认知与定位、教学资源的储备与掌握、学科本领的培养与提升、行为选择的辨别与遵守这几个方面进修自己的信息素养,以在教学活动乃至学习的科研活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