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是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它。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所见所闻的观察、倾听和体验,犹如通向美的世界的窗口。所以,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能看到和感受到美,而待他们有了这些能力之后,则要教会他们保持他心灵的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所以教师应很好地利用教材,引领学生去挖掘美,给学生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要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从而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升华人格,收到“润物细无声”般的功效。
1 善用教材,挖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应有尽有。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在教材中挖掘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曾对19世纪德国评论家费肖尔引用拉菲尔“美太少”的话责备现实美的观点进行批驳,认为拉菲尔“寻求的是最美的女人”,而最美的女人,全世界当然只有一个,与其说美是稀少的,不如说大多数人缺少美感的鉴别力。可见,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最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手中的教材,做美的探索者、发现者、挖掘者。
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之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媚秀之美,“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锦绣之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奇特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变化美等等都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美的描绘,是大自然美的馈赠。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迈进大自然,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去拥抱大自然的美。
2 反复朗读,感受美
所谓审美感受,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感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语文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的感情朗读是其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因为语文教材中审美对象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因此,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反复朗读,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
如《索溪峪的“野”》一文是这样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性美的: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关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蜓,“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窈淑女”……作者成功地运用排比句式,语句对称工整。教学这样的句子,可通过引读、齐读、议读、分小组读等朗读方式,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体会出美的韵味来。又如《开国大典》一课,教学阅兵式完毕后的庆祝场面时,首先让学生体会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自悟的机会和空间。接着指名读、评议、复读,让读得不好的学生再读。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看着老师读,注意老师读时的眼神、体态、手势的变化等。最后,让学生模仿游行队伍的沸腾人群,跳着、叫着、挥舞着手进行朗读。这样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使他们置身其中,充分感受群众游行时人群鼎沸、热闹非凡的壮观场面。
3 再现情境,鉴赏美
美育不是通过硬性灌输、强迫接受,或空谈阔论说教能奏效的,而是通过艺术熏陶、感染、心灵的感化来获得。要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美育,就应充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挖掘、再现课文塑造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因此分析课文人物形象,不能脱离具体语言环境,架空或贴标签式地分析,而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抓住最富特征的人物描写用得体的语言,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可以发掘、鉴赏更高层次的美。如《海上日出》的自然美中还蕴含着一种奋发向上崇高美;《草原》展现出的自然美之外还饱含着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美。
在教学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应让学生细细体会作者创设的典型情境(大年夜)的目的是为了深刻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丑陋。明白小女孩美好幻想所面临的残酷现实。总结课文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她的命运又将如何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认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优与劣,更加激起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鉴别能力。
4 驰骋想象,创造美
人才的本质就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的,而想象则是创造的土壤和先导,这正如歌德所说,没有想象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而没有想象的文学,就象没有翅膀的小鸟。因此,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积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中训练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创造美。
4.1 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字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扩充。如《小珊迪》一文在描写“小珊迪被马车撞倒,轧断两条腿。”教师可利用这一句,让学生装扩想,写出小珊迪怎样回到住处。
4.2 联想:联想是由此物想到某一点相关的彼物的心理过程,它把彼此不联贯的思想联接在一个思维链条上。联想往往是创造发明的开端。如教学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深入生活挖掘,大胆联想,开展评说。
4.3 反想:有的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思维来一个急转变,从而以反衬正。如学了《黄继光》后,教师可提问:如果黄继光没有舍身堵住敌人的枪口,那又会怎么样呢?学生各抒己见,说说没堵住敌人枪口的后果。
4.4 续想:有的课文结尾犹末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写续想作文,如教学课文《凡卡》后,以《凡卡寄信之后》为题说话,写信。这样诱导学生在再造想象中训练思维能力,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人物的认识,并用恰到好处的语言写出来,创造出新的意境、新的人物,从而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以美化人,促使学生走上不断完善自我的路。
教学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只有学生真正通过学习,在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等方面获得了提高和发展,教学才显得有意义和具有实效性。因此,作为老师,要努力引领学生去发现美,去抹开学生视觉的尘埃,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了对美的敏感理解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拥有一颗与美共鸣的心灵。让我们以心发现心,以火点燃火,给孩子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吧,不要让太多的美丽消逝在他们岁月的长河里了!
1 善用教材,挖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材料十分丰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应有尽有。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在教材中挖掘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曾对19世纪德国评论家费肖尔引用拉菲尔“美太少”的话责备现实美的观点进行批驳,认为拉菲尔“寻求的是最美的女人”,而最美的女人,全世界当然只有一个,与其说美是稀少的,不如说大多数人缺少美感的鉴别力。可见,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最重要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利用手中的教材,做美的探索者、发现者、挖掘者。
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之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媚秀之美,“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锦绣之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奇特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变化美等等都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美的描绘,是大自然美的馈赠。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迈进大自然,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去拥抱大自然的美。
2 反复朗读,感受美
所谓审美感受,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感知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语文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的感情朗读是其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因为语文教材中审美对象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因此,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反复朗读,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
如《索溪峪的“野”》一文是这样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性美的: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关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蜓,“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浩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则崛起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窈淑女”……作者成功地运用排比句式,语句对称工整。教学这样的句子,可通过引读、齐读、议读、分小组读等朗读方式,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体会出美的韵味来。又如《开国大典》一课,教学阅兵式完毕后的庆祝场面时,首先让学生体会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自悟的机会和空间。接着指名读、评议、复读,让读得不好的学生再读。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看着老师读,注意老师读时的眼神、体态、手势的变化等。最后,让学生模仿游行队伍的沸腾人群,跳着、叫着、挥舞着手进行朗读。这样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使他们置身其中,充分感受群众游行时人群鼎沸、热闹非凡的壮观场面。
3 再现情境,鉴赏美
美育不是通过硬性灌输、强迫接受,或空谈阔论说教能奏效的,而是通过艺术熏陶、感染、心灵的感化来获得。要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美育,就应充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挖掘、再现课文塑造的情境,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感受,因此分析课文人物形象,不能脱离具体语言环境,架空或贴标签式地分析,而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抓住最富特征的人物描写用得体的语言,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可以发掘、鉴赏更高层次的美。如《海上日出》的自然美中还蕴含着一种奋发向上崇高美;《草原》展现出的自然美之外还饱含着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美。
在教学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应让学生细细体会作者创设的典型情境(大年夜)的目的是为了深刻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丑陋。明白小女孩美好幻想所面临的残酷现实。总结课文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她的命运又将如何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认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优与劣,更加激起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鉴别能力。
4 驰骋想象,创造美
人才的本质就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的,而想象则是创造的土壤和先导,这正如歌德所说,没有想象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而没有想象的文学,就象没有翅膀的小鸟。因此,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积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中训练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创造美。
4.1 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字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扩充。如《小珊迪》一文在描写“小珊迪被马车撞倒,轧断两条腿。”教师可利用这一句,让学生装扩想,写出小珊迪怎样回到住处。
4.2 联想:联想是由此物想到某一点相关的彼物的心理过程,它把彼此不联贯的思想联接在一个思维链条上。联想往往是创造发明的开端。如教学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深入生活挖掘,大胆联想,开展评说。
4.3 反想:有的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思维来一个急转变,从而以反衬正。如学了《黄继光》后,教师可提问:如果黄继光没有舍身堵住敌人的枪口,那又会怎么样呢?学生各抒己见,说说没堵住敌人枪口的后果。
4.4 续想:有的课文结尾犹末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写续想作文,如教学课文《凡卡》后,以《凡卡寄信之后》为题说话,写信。这样诱导学生在再造想象中训练思维能力,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人物的认识,并用恰到好处的语言写出来,创造出新的意境、新的人物,从而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以美化人,促使学生走上不断完善自我的路。
教学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只有学生真正通过学习,在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等方面获得了提高和发展,教学才显得有意义和具有实效性。因此,作为老师,要努力引领学生去发现美,去抹开学生视觉的尘埃,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了对美的敏感理解和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拥有一颗与美共鸣的心灵。让我们以心发现心,以火点燃火,给孩子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吧,不要让太多的美丽消逝在他们岁月的长河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