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哭的买卖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他乡参加一个葬礼,当时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以为是当地的民俗,因不好多问,便暗自一笑了之。后来,在电视剧《马大帅》中看到哭的买卖这个情节,才意识到哭的买卖的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普及。现在,哭的买卖在乡村已经成为葬礼上的一项重要内容。
葬礼上哭的买卖是近头十年才有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乡村里的葬礼都是“革命化”的葬礼,只有一个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通常叫“会面”,烧纸钱都是偷偷摸摸的。改革开放后,乡村里的葬礼逐步专业化、程序化、市场化、规模化,俗称“一条龙”服务。
“一条龙”服务是在乡情民俗的基础上,负责操办的专业人员,紧紧围绕着一个“钱”字,设计出一个个敛财的环节和手段。哭的买卖是敛财过程中一项比较富有创新意识的内容。
“一条龙”服务中哭的买卖,其实就是让死者的相关亲属花钱买一段类似哭的戏剧表演。成功的哭的买卖,有一系列的市场化营销策略。首先产品的质量是关键,也就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身份哭出不同的内容和声调,哭得能让人动心、动容。现在的哭基本上只能做到前者,后者基本做不到,因为人们已经听腻了这“无情”的哭声。
要把哭卖出去,需要相当高超的推销手段,最能显示丧事“服务”团队主持人的营销水平。他们一到丧主家,会一一排出相关的亲属。接着,在同一类型的亲属中动员1~2位带头买哭,并以此为榜样,将所有亲属全部挤兑掏钱。即使有少数“铁公鸡”坚持不掏钱,在整个丧事操办中主持人会不断地通过各种让你难看、尴尬的方式“动员”你,乃至于在丧事后的各种场合传播你的“小气”。因此,一般情况下,死者的亲属们都会乖乖地掏钱。
丧事中的哭,本来应该是对亡者的感恩、留念、同情等感情一种真情表达,是发自肺腑的,是动人心魄的。花钱买哭买来的只是哭声,这种哭里面没有真情的内涵,只是一种空洞无情的形式,如同一张画皮,见之、听之不仅不会让人感同身受,而且还会让人觉得滑稽无聊。
对于买哭者,如果是出于无奈,应付一下,省得尴尬难堪,倒也罢了。如果自己本来对亡者就没有情感,是想买他人代自己哭,为的是在众人面前显示显示,过过场面,也是情有可原。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亡者逝去总会让人悲伤,对于任何人还不至于一点伤感之情没有。当然,对于亡者的情感不一定都要用哭来表达。如果自己对亡者有情感,要哭就自己哭,何必用钱买哭来代替,假如连用自己的哭声去表达都想省去,买哭也就没有意义和必要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哭可以买卖了,难道感情也能交易和买卖吗?
社会管理创新是当下一个时髦的话题,丧事移风易俗应该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重提“丧事移风易俗”,似乎不大合乎事宜,而丧事的大操大办却是乡村农民不堪重负又不敢带头抵制的不良习俗。在乡村走访发现,现在虽然老有所养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重丧事轻养老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老人赡养不好,很少有人过问;老人的丧事办得不隆重,吐沫星子就能将人淹死。为了隆重,为了面子,借钱办丧事的不在少数。
习俗是可以引领的。哭的买卖这种不良的习俗能够迅速地形成和蔓延,动力在经济利益,在受益团队的强力推进。要将习俗向良性方向引导,行政推动、舆论导向、榜样示范等方法都具有相当大的的作用,关键是要引起重视,有意识、有组织、有人员去引导。如果任由类似哭的买卖这样的不良习俗在乡村蔓延,应该是社会管理者的失职,是乡村农民教育的失败。
葬礼上哭的买卖是近头十年才有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乡村里的葬礼都是“革命化”的葬礼,只有一个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通常叫“会面”,烧纸钱都是偷偷摸摸的。改革开放后,乡村里的葬礼逐步专业化、程序化、市场化、规模化,俗称“一条龙”服务。
“一条龙”服务是在乡情民俗的基础上,负责操办的专业人员,紧紧围绕着一个“钱”字,设计出一个个敛财的环节和手段。哭的买卖是敛财过程中一项比较富有创新意识的内容。
“一条龙”服务中哭的买卖,其实就是让死者的相关亲属花钱买一段类似哭的戏剧表演。成功的哭的买卖,有一系列的市场化营销策略。首先产品的质量是关键,也就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身份哭出不同的内容和声调,哭得能让人动心、动容。现在的哭基本上只能做到前者,后者基本做不到,因为人们已经听腻了这“无情”的哭声。
要把哭卖出去,需要相当高超的推销手段,最能显示丧事“服务”团队主持人的营销水平。他们一到丧主家,会一一排出相关的亲属。接着,在同一类型的亲属中动员1~2位带头买哭,并以此为榜样,将所有亲属全部挤兑掏钱。即使有少数“铁公鸡”坚持不掏钱,在整个丧事操办中主持人会不断地通过各种让你难看、尴尬的方式“动员”你,乃至于在丧事后的各种场合传播你的“小气”。因此,一般情况下,死者的亲属们都会乖乖地掏钱。
丧事中的哭,本来应该是对亡者的感恩、留念、同情等感情一种真情表达,是发自肺腑的,是动人心魄的。花钱买哭买来的只是哭声,这种哭里面没有真情的内涵,只是一种空洞无情的形式,如同一张画皮,见之、听之不仅不会让人感同身受,而且还会让人觉得滑稽无聊。
对于买哭者,如果是出于无奈,应付一下,省得尴尬难堪,倒也罢了。如果自己本来对亡者就没有情感,是想买他人代自己哭,为的是在众人面前显示显示,过过场面,也是情有可原。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亡者逝去总会让人悲伤,对于任何人还不至于一点伤感之情没有。当然,对于亡者的情感不一定都要用哭来表达。如果自己对亡者有情感,要哭就自己哭,何必用钱买哭来代替,假如连用自己的哭声去表达都想省去,买哭也就没有意义和必要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哭可以买卖了,难道感情也能交易和买卖吗?
社会管理创新是当下一个时髦的话题,丧事移风易俗应该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重提“丧事移风易俗”,似乎不大合乎事宜,而丧事的大操大办却是乡村农民不堪重负又不敢带头抵制的不良习俗。在乡村走访发现,现在虽然老有所养问题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重丧事轻养老的现象依然很严重,老人赡养不好,很少有人过问;老人的丧事办得不隆重,吐沫星子就能将人淹死。为了隆重,为了面子,借钱办丧事的不在少数。
习俗是可以引领的。哭的买卖这种不良的习俗能够迅速地形成和蔓延,动力在经济利益,在受益团队的强力推进。要将习俗向良性方向引导,行政推动、舆论导向、榜样示范等方法都具有相当大的的作用,关键是要引起重视,有意识、有组织、有人员去引导。如果任由类似哭的买卖这样的不良习俗在乡村蔓延,应该是社会管理者的失职,是乡村农民教育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