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3 — 0162 — 01
提起电视纪实片,说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最能使人类相互沟通的媒体形式应当是当之无愧的。所谓电视纪实片,就是走进一段流动的生活进程,给人们提供一种真实,一种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个主题,一个观念,一种见解。由于其过程的精彩和记录的真实,常常具有重要的又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记录和推进作用。在纪实片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把握“过程”在纪实创作中至关重要,没有过程,就没有电视纪实片。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对“过程”进行仔细研究,为此,笔者就电视纪实片的创作谈点浅见。
一、领悟过程的境界
如果用文字来概括一段历史过程,常常可以用一句话、几个字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是,如果要用一句话、几个字做一部反映一段历史过程的电视纪实片,那显然是差之千里的。因为,电视纪实片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幕幕动人的生活情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因为,电视纪实片不是要让人们获得生活的概念,而是要人们真真实实地感受生活,经历人生。需要强调的是:电视纪实片不在于对什么事、什么人做出什么样的评价,而是在于如何真实地、形象地叙述那件事、那个人,让观众自己对其中意义、价值做出自己的评价和结论。要知道,交出结论,界定概念,并不是我们电视纪实片创作者的要务,而揭示结论产生的背景、原因及过程,让结论自然产生于每一位感受者的心中,才是创作者的追求。
应该看到,我国电视纪实片的创作在大范围内存在着误区。误区的存在,与电视专题片和电视纪实片两概念被长期混淆有着直接的关系。
什么是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片只是我国所独有,最早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美国和苏维埃的电视工作者来到根据地拍摄了一些反映抗日的作品,主要形式是画面加解说。这使得专题片的模式在我国电视工作者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专题片和电视纪实片在表现上的区别归纳起来主要是,电视专题片一般在解说词中直抒主题,而电视纪实片的主题并不直接在片中出现,而让观众在看的过程中自己去领悟。只有明确了这一理念,我们在创作中才能把握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纪实片创作,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习惯于用文字的概括代替形象化的叙述,似乎摄像机所面对的生活都已定性,不是正在发生;似乎电视纪实创作者的任务,不是纪录生活,而在于概括生活,对人生做结论。因此,澄清理念,使创作与国际接轨,是今天的当务之急。
二、牢记过程与真实的关系
什么是真实?人们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的判断——认为真实,需要结合各种经验,做出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真实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传播的目的是最终要人们接受。也就是说,不仅需要此事真实无误,还需要获得真实无误的效果。从接受的角度看,确有其事是一回事,确信此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当人们在屏幕看到的劳模,只有不知疲倦地工作,没有随心所欲的休息;只有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种种曲折,尽管意义也很明确,但观众接受的效果并不好,充其量我们不过塑造了一座没有人气的雕像而已。
电视纪实性节目,对历史的真实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少年来,人们谈论最多的也是关于纪实片的真实性问题。应该说,真实是电视纪实节目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仅为了使节目好看一些,而编造和摆拍“过程”的没有社会历史责任的人,当然是连做电视纪实片的资格都没有的。
三、区分过程与过程的表现
过程与过程的表现,有着两种不同的内涵。“过程”通常的意义是指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或一系列措施的实行。过程的表现却有着不可回避的主观性。确切地说,是主观对客观的认知和反映,是对客观内容的加工和选择。所谓过程的表现可简单地概括为,在任何活动的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中,选择那些最有表征性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借助于观众的联想和想象,连结成一条“过程”线,使人们通过这些点,感受到整个活动发展,变化,流动的全貌,最终获得某种连续活动的真实感受。
这些瞬间点,虽然无法涵盖“过程”的全貌,却能通过感受者的主观参与,借助于经验,营造出“过程”的全貌。因此,要知道生活的“过程”和纪实片对“过程”的表现,其意义上有着严格的区别。如何更好地选取“过程”中的有表现性的点,是我们电视纪实创作者的必备功夫。中国传媒大学的朱羽君教授曾十分凝练地说过五个字:“过程即内容”。朱羽君教授是一个强烈的“过程”的倡导者,她提倡用过程来结构各类电视节目。因为纪实是最有活力最具现代感的传播形式。过程对于电视纪实片来说更是一条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提起电视纪实片,说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最能使人类相互沟通的媒体形式应当是当之无愧的。所谓电视纪实片,就是走进一段流动的生活进程,给人们提供一种真实,一种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个主题,一个观念,一种见解。由于其过程的精彩和记录的真实,常常具有重要的又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记录和推进作用。在纪实片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把握“过程”在纪实创作中至关重要,没有过程,就没有电视纪实片。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对“过程”进行仔细研究,为此,笔者就电视纪实片的创作谈点浅见。
一、领悟过程的境界
如果用文字来概括一段历史过程,常常可以用一句话、几个字就可以达到目的。但是,如果要用一句话、几个字做一部反映一段历史过程的电视纪实片,那显然是差之千里的。因为,电视纪实片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一幕幕动人的生活情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因为,电视纪实片不是要让人们获得生活的概念,而是要人们真真实实地感受生活,经历人生。需要强调的是:电视纪实片不在于对什么事、什么人做出什么样的评价,而是在于如何真实地、形象地叙述那件事、那个人,让观众自己对其中意义、价值做出自己的评价和结论。要知道,交出结论,界定概念,并不是我们电视纪实片创作者的要务,而揭示结论产生的背景、原因及过程,让结论自然产生于每一位感受者的心中,才是创作者的追求。
应该看到,我国电视纪实片的创作在大范围内存在着误区。误区的存在,与电视专题片和电视纪实片两概念被长期混淆有着直接的关系。
什么是电视专题片?电视专题片只是我国所独有,最早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那时,美国和苏维埃的电视工作者来到根据地拍摄了一些反映抗日的作品,主要形式是画面加解说。这使得专题片的模式在我国电视工作者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专题片和电视纪实片在表现上的区别归纳起来主要是,电视专题片一般在解说词中直抒主题,而电视纪实片的主题并不直接在片中出现,而让观众在看的过程中自己去领悟。只有明确了这一理念,我们在创作中才能把握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纪实片创作,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习惯于用文字的概括代替形象化的叙述,似乎摄像机所面对的生活都已定性,不是正在发生;似乎电视纪实创作者的任务,不是纪录生活,而在于概括生活,对人生做结论。因此,澄清理念,使创作与国际接轨,是今天的当务之急。
二、牢记过程与真实的关系
什么是真实?人们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的判断——认为真实,需要结合各种经验,做出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真实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传播的目的是最终要人们接受。也就是说,不仅需要此事真实无误,还需要获得真实无误的效果。从接受的角度看,确有其事是一回事,确信此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当人们在屏幕看到的劳模,只有不知疲倦地工作,没有随心所欲的休息;只有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种种曲折,尽管意义也很明确,但观众接受的效果并不好,充其量我们不过塑造了一座没有人气的雕像而已。
电视纪实性节目,对历史的真实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少年来,人们谈论最多的也是关于纪实片的真实性问题。应该说,真实是电视纪实节目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仅为了使节目好看一些,而编造和摆拍“过程”的没有社会历史责任的人,当然是连做电视纪实片的资格都没有的。
三、区分过程与过程的表现
过程与过程的表现,有着两种不同的内涵。“过程”通常的意义是指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或一系列措施的实行。过程的表现却有着不可回避的主观性。确切地说,是主观对客观的认知和反映,是对客观内容的加工和选择。所谓过程的表现可简单地概括为,在任何活动的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中,选择那些最有表征性的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借助于观众的联想和想象,连结成一条“过程”线,使人们通过这些点,感受到整个活动发展,变化,流动的全貌,最终获得某种连续活动的真实感受。
这些瞬间点,虽然无法涵盖“过程”的全貌,却能通过感受者的主观参与,借助于经验,营造出“过程”的全貌。因此,要知道生活的“过程”和纪实片对“过程”的表现,其意义上有着严格的区别。如何更好地选取“过程”中的有表现性的点,是我们电视纪实创作者的必备功夫。中国传媒大学的朱羽君教授曾十分凝练地说过五个字:“过程即内容”。朱羽君教授是一个强烈的“过程”的倡导者,她提倡用过程来结构各类电视节目。因为纪实是最有活力最具现代感的传播形式。过程对于电视纪实片来说更是一条不可或缺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