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耐挫力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积极的耐挫心态
  1.?鼓励学生直面挫折,认识其存在的必然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挫折是不正常的。挫折是必然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面对它。如果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怨天尤人,一蹶不振,那么,我们的人生太没有价值了,而这样的态度注定我们会一事无成!人生追求的层次越高,遇到的磨难也就越多。挫折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使人失望、忧郁、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聪明、坚强、成熟。关键是在于自己能否从挫折中学到点什么。
  2.?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挫折。我们要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它,解决它,而不要一味地深陷其中,责备自己,这样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自己的情绪越来越糟糕,以至于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她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张海迪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挫折面前,积极的态度能为我们创造出一片新天地。面对困难、坎坷或是沉重的打击,你可以伤心、悔恨,但重要的是不能丧失面对它的勇气,要有勇气战胜自己。
  二、?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制造挫折,增强坚韧的耐挫能力
  1.体验“失败”。越到高年级,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越少,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后的“丢脸”,差生尖子生都如此。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端正他们对待挫折的态度,在体验挫折中去克服脆弱心理。教师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回答,让他们体验置于“窘境”而后生的喜悦,经受解题碰壁、受到挫折的心理磨炼。
  例如,我在上《第八次》时,请学生朗读课文。有位学生想读又不敢读。我请他起来朗读,第一遍他读得疙疙瘩瘩,我要求他重来一遍。第二遍时,好点了,但我还不满意,请他再来一遍,还是不满意,这样一直朗读了四遍。我发现他脸色明显挂不住了,就鼓励他:“布鲁斯打了七次败仗都不灰心,你能不能试一下第五次?”他终于在第五次时把课文读好了,全班同学给了他热烈的掌声。他也抑制不住的高兴。事后,我和他谈话,指出任何人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重要的是失败后能战胜自我,鼓起勇气和信心,继续往前走,才能走向成功。
  2.?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劳其筋骨”是磨炼意志的重要方法,能使孩子变得坚强起来。学习之余,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绳、踢毽、跑步、轮滑,或是远足……帮助孩子磨炼心理素质,认清自己,并最终战胜自己。
  三、?挖掘榜样的无穷力量,激发自觉的耐挫行为
  1.?课文中的人物。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中的桑兰,这个小姑娘用微笑承受苦难、挫折,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敬重。在学习课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认识人物的品质:“联系实际,说说从桑兰身上我们能学到些什么?”通过讨论、课外延伸,使得学生为她的坚强不屈而折服,也领悟到面对困难、挫折,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
  2.?课外阅读中的人物。请学生收集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在逆境中拼搏,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事迹。让他们认识到“自古英雄多磨难”,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的道理。当学生听了爱迪生、诺贝尔、贝多芬、霍金等人的人生经历后,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做生活的强者。学生以这些英雄人物为榜样,并以他们的事迹为测量自己的尺度时,其挫折就会成为新的努力起点、新的成功的台阶。
  3.?身边的人物。通过挖掘学校和班级的“英雄”,用身边的榜样进行挫折教育。如此教育更直观,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挫折是使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只有给孩子必要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挫折,他们才能变得坚强起来,才能越挫越勇!
  (作者单位:吴江市同里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常常喜欢奖励给学生一本本子,希望他们再接再厉,表现更出色,可有一次我却遭遇了“尴尬”:  那是一次小测试之后,班上一位暂差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得令人满意的好成绩,为了使他树立信心,学习更上一层楼,在课上我特意表扬:“陈光同学,这次你进步非常大,老师奖励给你一本本子,希望你继续努力!”  在全体同学的掌声中,我将本子递过去。  令我出乎意料的是,他不
期刊
童谣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己被人们认识,它对儿童开朗乐观性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形成、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美好情感、思维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园积极开展了“吴地童谣特色教育活动研究”,将“童谣”文化融入儿童的生活,做到“五个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与生活经验结合,增加感悟力  杜威曾说“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幼儿园童谣教育活动应扎根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在童谣
期刊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笔者在学习和实践“生本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一、?生本课堂的主要特色  1.?先学后教,让学生有备而来  生本教育中的预习又叫做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始于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布置学生事先预习教学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期刊
我校地处长江之滨,长期以来致力于长江地域文化与学校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2006年确立了“弘扬长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为育人目标的特色文化建设目标。我们把“长江文化”与江阴精神融合起来,引领着学生向着“涵容、坚毅、智慧、创新”的长江少年奋进。  当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像春风一样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折服了。于是,我们很快地加入了这支队伍,而我们班,很荣幸地成为了生本教育的实验班。在“长江文
期刊
有效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笔者多年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在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一直在努力地探索实践,也在不断地反思:如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和过程”,那么,教学文化也就是在学校这个场域中不断地完善教师教学的状态和过程,当教学管理赋予文化的含义,触及被管理者心灵,唤起教师的热情,才能为教学提供合理的信念支持。因此,努力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文化,不失为提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自主的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说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教的。但整个过程同样需要教师去精心设计,适时适当地给予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一、?让学生自主发现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确定必须体现时代特征,贴近学生实际,否则就会使活动缺乏活力,失去生命力。综合实践课程是没有教材的,需要教师从生活中去挖掘,我们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
期刊
一、?活动主题?感恩老师,从我做起  二、?活动目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发扬尊师重教传统,使学生学会向师长感恩,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我校决定以教师节为契机,在九月份开展“感恩老师”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尊敬老师,感恩老师,勤奋学习。同时,通过此项活动,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改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环
期刊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育的大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同步的作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我园近几年外来民工子妇人数增多,他们的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好外来民工子女家长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
期刊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表明,随着近年来我国各级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迅速发展,“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提高质量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而学校教育质量目标确立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内化到师生的行动、学校的制度和物质环
期刊
一、?案例背景  童敏是高淳西莲砖瓦厂外来农民工子女,父母离异,去年随父从四川转入我班就读。性格孤僻、散漫、自卑、多疑的她总是在躲避着别人的指责、轻视的目光,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她不敢主动和老师、同学交往,说出心中的渴求与希望。由于缺乏与老师、同学间的交流,不善问老师、同学,她的学习也越来越成为问题,不爱写作业,作业拖拉,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案例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