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场作文,常常写着写着,发现写得不对劲,重写吧,又没时间了,怎么办?只好采取补救措施,在结尾处想办法把作者的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将自己的立意提高一个层次。它有点像鲁迅先生在瑜儿的坟头添一个花环,也有点像刘征在《庄周买水》中,在辛辣地讽刺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倒”之后,还在结尾处添上一个《涸辙之鲋》的故事,以表现老百姓的艰难和忧虑。
刘征先生写《庄周买水》是为了讽刺“官倒”的丑恶,写庄周为了买100吨水,从海神那里开始,到河伯那里,再到濠梁办事处,最后依旧回到东海来提货,而价格从原来的每吨水1元,变成每吨水47元。如果写到这里,对“官倒”的讽刺已经达到目的。然而,如果后面不写《涸辙之鲋》的故事,不写躺在“车辙里的那条小鱼拍着尾巴,两腮一张一合艰难地呼吸”,文章的主题,就只能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上。
鲁迅先生之写瑜儿坟头上的花环和刘征先生之写《涸辙之鲋》已经告诉我们一个写作上的秘密:如果你想让你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是可以在文章的末尾添上点亮色的。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很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指导,说它是升华主题也好,说它是对差不多写砸的考场作文进行补救也好,总之,它是必要的。
比如,我有个学生,想把一篇作文写得有波澜,她写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再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我这位学生,是个讷于言的女孩,给妈妈洗脚倒是没问题,可是却怎么也无法对妈妈说“我爱你”三个字,她一次又一次地下决心,一次又一次失败,文章要结尾了,妈妈接了个电话,要出门了,她急得泪花花在眼眶里打转,可这三个字仍旧没说出口。文章的最后,她恨自己无能,感叹自己的失败。在讲评作文时,我引导学生说,这篇作文很好改,动不了几个字,文章就会活起来。大家都来帮作者想想看,究竟应该怎么改?
我引而不发,让学生去想,去改。很快,一个非常优秀的修改方案出来了,这个方案是:“看到妈妈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急中生智,对着妈妈的背影大声地喊:‘I love -you ,mammy!’也许,妈妈根本就没听到,但是,我终于勇敢地喊出了这三个字。”别小看了这么简单的改动,这样的改动,完全改变了文章的成色,原先那个失败的主人公,现在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女孩。
另有一篇作文《黑色的愚人节》,作者写徐军愚人节那天早上,在上学的路上,就在盘算着怎样去愚弄同学,没想到才到教室,同学张红就对他说:“徐军,李老师找你。”徐军以为张红在骗他,他想,我才不上你的当呢,没想到,李老师早上真地到教室里来找了他。等上完第一节课,李老师再到教室里找徐军的时候,徐军吓了一大跳,原来,张红不是在骗他呀。徐军忐忑不安地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却发现这回,自己的数学考了第一名,老师是要跟他说,有几题,他不应该做错——到这里,作者已经写出了波澜。但是,我觉得这样写还有点儿遗憾,没有写出高潮,于是我指导学生重写结尾,学生重写的结尾是这样的:
“拿着卷子,一屁股坐在操场边上的草地上,徐军终于看清了试卷上的评分:148!下面有李老师几个遒劲的大字:“愚人节快乐!”徐军恍然大悟,他怎么也没想到,李老师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奖励他。”这样处理,比原文增色不少。
为了使高潮迭起,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情节——当徐军坐在操场边上看试卷的时候,方剑大声地喊:“徐军,草地上有蛇!”徐军拼命地跑,跑了一阵,一转身,却看见方剑在后面笑得前俯后仰。为了让故事更具戏剧性,我指导学生把这个方剑改为张红。文章的开头,徐军就想愚弄张红,接着,张红告诉他说李老师找他,徐军以为张红在骗他,事实证明,李老师真地找了他,原來张红并没有骗自己。在这样的蓄势之后,让张红终于在操场上骗了徐军一回,文章的可读性就强了许多。
还有一个学生,在完成“写出人物的个性”的作文时,写了他们村里的一个懒汉,这个懒汉好吃懒做,好酒贪杯,一天到晚只知道粘在桌上打麻将,自己的责任田全都撂了荒,平时,全靠他当官的大舅子给他弄的个残疾人证书,每月在民政局领取的几百块钱过日子。文章的结尾,作者发表了这样的感慨: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十足的大懒虫?
这样的结尾多差劲啊,就写出人物的个性来说,文章达到了目的,但是,文章写的只是这个社会的阴暗面。尽管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这样的懒汉,然而,仅仅写出这样一个懒汉,文章就没什么意义。我指导学生把结尾稍稍改动了一下:
您一定想问他是靠什么过活的吧。嗨,说到这可就来气,他有个当官的大舅子,在民政局给他办了个残疾人的证书,每个月,他能心安理得地领到政府的几百元补贴。不过,大懒虫的快活日子恐怕已经享受不了几天了,据说在上个周末,他那当官的大舅子已经被双规了。
看看,从“不过”一转,只写了三两句话,给人的感觉就大不一样,改写后的结尾弘扬了社会正气,能有这样的效果,我们为什么不改呢?
我们不能把这样的改动视为硬添上去的尾巴,这样的改动,似乎出乎意料,却又全在情理之中。夏瑜的同志是完全有可能为他献上一个花环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党已经让那些官倒不再有市场;同理,那个始终没有对妈妈喊出“我爱你”的女孩,是完全有可能喊出“I love -you ,mammy!”的,在愚人节那天,张红是完全有可能愚弄徐军的,那个滥用职权的大懒虫的大舅子,也是完全有可能被“双规”的,只是因为作者在写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步。如果我们平时适当地给予点拨,学生就会很娴熟地运用这样的补救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少了许多遗憾!
刘征先生写《庄周买水》是为了讽刺“官倒”的丑恶,写庄周为了买100吨水,从海神那里开始,到河伯那里,再到濠梁办事处,最后依旧回到东海来提货,而价格从原来的每吨水1元,变成每吨水47元。如果写到这里,对“官倒”的讽刺已经达到目的。然而,如果后面不写《涸辙之鲋》的故事,不写躺在“车辙里的那条小鱼拍着尾巴,两腮一张一合艰难地呼吸”,文章的主题,就只能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上。
鲁迅先生之写瑜儿坟头上的花环和刘征先生之写《涸辙之鲋》已经告诉我们一个写作上的秘密:如果你想让你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是可以在文章的末尾添上点亮色的。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很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指导,说它是升华主题也好,说它是对差不多写砸的考场作文进行补救也好,总之,它是必要的。
比如,我有个学生,想把一篇作文写得有波澜,她写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再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我这位学生,是个讷于言的女孩,给妈妈洗脚倒是没问题,可是却怎么也无法对妈妈说“我爱你”三个字,她一次又一次地下决心,一次又一次失败,文章要结尾了,妈妈接了个电话,要出门了,她急得泪花花在眼眶里打转,可这三个字仍旧没说出口。文章的最后,她恨自己无能,感叹自己的失败。在讲评作文时,我引导学生说,这篇作文很好改,动不了几个字,文章就会活起来。大家都来帮作者想想看,究竟应该怎么改?
我引而不发,让学生去想,去改。很快,一个非常优秀的修改方案出来了,这个方案是:“看到妈妈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急中生智,对着妈妈的背影大声地喊:‘I love -you ,mammy!’也许,妈妈根本就没听到,但是,我终于勇敢地喊出了这三个字。”别小看了这么简单的改动,这样的改动,完全改变了文章的成色,原先那个失败的主人公,现在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女孩。
另有一篇作文《黑色的愚人节》,作者写徐军愚人节那天早上,在上学的路上,就在盘算着怎样去愚弄同学,没想到才到教室,同学张红就对他说:“徐军,李老师找你。”徐军以为张红在骗他,他想,我才不上你的当呢,没想到,李老师早上真地到教室里来找了他。等上完第一节课,李老师再到教室里找徐军的时候,徐军吓了一大跳,原来,张红不是在骗他呀。徐军忐忑不安地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却发现这回,自己的数学考了第一名,老师是要跟他说,有几题,他不应该做错——到这里,作者已经写出了波澜。但是,我觉得这样写还有点儿遗憾,没有写出高潮,于是我指导学生重写结尾,学生重写的结尾是这样的:
“拿着卷子,一屁股坐在操场边上的草地上,徐军终于看清了试卷上的评分:148!下面有李老师几个遒劲的大字:“愚人节快乐!”徐军恍然大悟,他怎么也没想到,李老师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奖励他。”这样处理,比原文增色不少。
为了使高潮迭起,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情节——当徐军坐在操场边上看试卷的时候,方剑大声地喊:“徐军,草地上有蛇!”徐军拼命地跑,跑了一阵,一转身,却看见方剑在后面笑得前俯后仰。为了让故事更具戏剧性,我指导学生把这个方剑改为张红。文章的开头,徐军就想愚弄张红,接着,张红告诉他说李老师找他,徐军以为张红在骗他,事实证明,李老师真地找了他,原來张红并没有骗自己。在这样的蓄势之后,让张红终于在操场上骗了徐军一回,文章的可读性就强了许多。
还有一个学生,在完成“写出人物的个性”的作文时,写了他们村里的一个懒汉,这个懒汉好吃懒做,好酒贪杯,一天到晚只知道粘在桌上打麻将,自己的责任田全都撂了荒,平时,全靠他当官的大舅子给他弄的个残疾人证书,每月在民政局领取的几百块钱过日子。文章的结尾,作者发表了这样的感慨: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十足的大懒虫?
这样的结尾多差劲啊,就写出人物的个性来说,文章达到了目的,但是,文章写的只是这个社会的阴暗面。尽管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这样的懒汉,然而,仅仅写出这样一个懒汉,文章就没什么意义。我指导学生把结尾稍稍改动了一下:
您一定想问他是靠什么过活的吧。嗨,说到这可就来气,他有个当官的大舅子,在民政局给他办了个残疾人的证书,每个月,他能心安理得地领到政府的几百元补贴。不过,大懒虫的快活日子恐怕已经享受不了几天了,据说在上个周末,他那当官的大舅子已经被双规了。
看看,从“不过”一转,只写了三两句话,给人的感觉就大不一样,改写后的结尾弘扬了社会正气,能有这样的效果,我们为什么不改呢?
我们不能把这样的改动视为硬添上去的尾巴,这样的改动,似乎出乎意料,却又全在情理之中。夏瑜的同志是完全有可能为他献上一个花环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党已经让那些官倒不再有市场;同理,那个始终没有对妈妈喊出“我爱你”的女孩,是完全有可能喊出“I love -you ,mammy!”的,在愚人节那天,张红是完全有可能愚弄徐军的,那个滥用职权的大懒虫的大舅子,也是完全有可能被“双规”的,只是因为作者在写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一步。如果我们平时适当地给予点拨,学生就会很娴熟地运用这样的补救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少了许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