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一天,你失明了,你会怎么办?
在德国汉堡的一座码头边,一艘艘巨轮缓缓而行,享誉世界的红灯区纸醉金迷。在熙熙攘攘的热闹声不远处坐落着一家特别的体验中心“黑暗中对话”,在这里,人们可以在全黑密闭的空间内体验90分钟视障人士的生活。
领队的视障小姐姐身材娇小,站在门口一边对我们热情地打招呼,一边分发盲杖,语气欢快地强调“就算人摔了,也请死死地握紧盲杖”。我们对使用方法不甚了解,却也觉得无大碍,脚步不停地跟着小姐姐进入了体验中心。
走过一个转弯后,小姐姐提示说,接下来的路高低不平且有台阶,来来往往会有模拟汽车经过,你们需自己发现如何安全地过这条路。大家慢慢安静下来,规律的“滴滴滴”声左右回荡,飘进了凝神的耳朵里。这时才后知后觉地联想起,平时在德国过马路时急促的“滴滴滴”声,正是特地给盲人的绿灯提示音。大约已适应了黑暗,我走路速度微微加快,也不再因一时掉队而无措,尽管如此我仍死死地睁大眼睛,倒不是企图找出一丝光亮,只觉若闭上眼,通过视觉与外界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剥夺,睁着眼睛看着黑暗是我能给自己最后的安全感。
小姐姐陆陆续续和我们讲着她的故事——由于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后天失明,这个“后天”的持续时间是20年。从一开始清晰分明的世界到慢慢模糊的色块,盲杖逐渐成了必需品,直到有一天醒来,什么也看不见了。她的语调里毫无强颜欢笑的颤抖,不时展现出的幽默似是在讲一个好玩的故事,但她所经历的绝望、振作、重拾信心找寻工作的过程,又怎是我们这些聆听者能切身体会的?
她说,生活上倒已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便,大约是适应了,唯一比较头疼的是等公车。公车有时同时来了3辆,第一辆挤满了人,后两辆空荡荡,可她不知道,又因行动不便挤不上第一辆,只能一个人在车站孤零零地继续等待,而后头一个小时的车次都在刚才一齐来了。“有一次我好像等了快两个小时。”她笑着说,在黑暗里,我看不到她的表情,只能沉默地听着不知说些什么好。
在初时惶恐的心情安定之后,我开始尝试感受自己行走时躊躇的心情,试探着摸索,在离出口还有一步之遥时,回头认真地凝视了一眼黑暗,便迅速走了出去睁眼看外头的阳光。虽知只是体验,但仍想尽快确认到了外头,我这双近视的眼睛仍能看到这个世界。
年幼的时候,脑子里会有奇怪的想法,例如如果失明和失聪必须要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一个。想到这样的问题,大概是因为内心深处对失去这两种感官功能的恐惧感太过强烈,都是连接自己与世界的桥梁,一个给予色彩,一个给予声音,没有它们,天地悠悠只剩无限的孤独。
直到如今,我仍偶尔玩一个游戏,一人闭眼行走,另一人在旁指导方向,避免对方摔跤或碰撞。这原是考量双方信任感的玩笑游戏,但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个游戏的成功率极低。倒是无关信任,而是面对未知的漆黑境地,心里的恐慌会淹没游戏性质的不正经,逼着人立刻睁开眼睛。因为未知,所以恐惧无限。相对于能感受到的疼痛和已知的厄运,人最怕的,果然还是那些未知的不测。
那些真正的视障人士,他们在国内的生活又是如何呢?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尝试通过回答另3个问题来阐述。
迄今为止,在国内看到盲人的次数屈指可数,是真的因为盲人数量不多而导致相遇概率微小吗?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其中视力残疾的人数大约为1233万人(14.86%),目前,最新的调查数据始终停留在当时人口总数为13.5亿左右的2006年。
盲人数量庞大,却不见踪影,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大多数盲人终其一生的社会活动范围是在家附近几里之内。
一部分盲人为先天性失明,他们无法体会色彩的概念,梦境中唯一出现的是物体大致轮廓形状,并非视觉轮廓,而是感知轮廓(触觉和听觉)。运气较好的盲童能进入全封闭的盲校就学,而更多的人则始终被困家中。 另一部分盲人则为后天性失明,例如刚刚提到的小姐姐。毕飞宇在《推拿》一书中提到:后天失明的盲人经历过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的链接处有一個特殊的区域,也就是炼狱。并不是每一个后天失明者都可以从炼狱当中穿越过去的。在炼狱的入口处,他必须经历一次内心的大混乱、大崩溃。在记忆的深处,他并没有失去他原先的世界,失去的只是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这段文字较为精准地总结出平日不见盲人的一个原因:一旦失明,社会关系从根部受到摧毁,原有的人际链条消失殆尽。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就业、生活、出行、娱乐等方面的不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正常的社交活动,无法融入健全人的圈子,茕茕徘徊下唯有选择自我封闭。
说回失明90分钟的体验,体验馆想给我们这些体验者的,是一次视觉感官缺失的经历,以期我们在感同身受后能更尊重残障人士,热心帮助他们。但感同身受对我们这些体验者来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程度。即便我在黑暗中真实地失明了90分钟,即便我以绝对诚挚认真的态度完成了体验,但我知道,这是个被精心设计的没有危险的地方,我亦笃定走出这儿仍能重见阳光。因为知道,所以不怕,所以能在适应黑暗之后迅速镇定下来。而真正的视障人士,何以期有重见光明之日?我们能做的,仅有尽个人之力,去体验、感受、思考、理解和帮助。
在德国汉堡的一座码头边,一艘艘巨轮缓缓而行,享誉世界的红灯区纸醉金迷。在熙熙攘攘的热闹声不远处坐落着一家特别的体验中心“黑暗中对话”,在这里,人们可以在全黑密闭的空间内体验90分钟视障人士的生活。
领队的视障小姐姐身材娇小,站在门口一边对我们热情地打招呼,一边分发盲杖,语气欢快地强调“就算人摔了,也请死死地握紧盲杖”。我们对使用方法不甚了解,却也觉得无大碍,脚步不停地跟着小姐姐进入了体验中心。
走过一个转弯后,小姐姐提示说,接下来的路高低不平且有台阶,来来往往会有模拟汽车经过,你们需自己发现如何安全地过这条路。大家慢慢安静下来,规律的“滴滴滴”声左右回荡,飘进了凝神的耳朵里。这时才后知后觉地联想起,平时在德国过马路时急促的“滴滴滴”声,正是特地给盲人的绿灯提示音。大约已适应了黑暗,我走路速度微微加快,也不再因一时掉队而无措,尽管如此我仍死死地睁大眼睛,倒不是企图找出一丝光亮,只觉若闭上眼,通过视觉与外界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剥夺,睁着眼睛看着黑暗是我能给自己最后的安全感。
小姐姐陆陆续续和我们讲着她的故事——由于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后天失明,这个“后天”的持续时间是20年。从一开始清晰分明的世界到慢慢模糊的色块,盲杖逐渐成了必需品,直到有一天醒来,什么也看不见了。她的语调里毫无强颜欢笑的颤抖,不时展现出的幽默似是在讲一个好玩的故事,但她所经历的绝望、振作、重拾信心找寻工作的过程,又怎是我们这些聆听者能切身体会的?
她说,生活上倒已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便,大约是适应了,唯一比较头疼的是等公车。公车有时同时来了3辆,第一辆挤满了人,后两辆空荡荡,可她不知道,又因行动不便挤不上第一辆,只能一个人在车站孤零零地继续等待,而后头一个小时的车次都在刚才一齐来了。“有一次我好像等了快两个小时。”她笑着说,在黑暗里,我看不到她的表情,只能沉默地听着不知说些什么好。
在初时惶恐的心情安定之后,我开始尝试感受自己行走时躊躇的心情,试探着摸索,在离出口还有一步之遥时,回头认真地凝视了一眼黑暗,便迅速走了出去睁眼看外头的阳光。虽知只是体验,但仍想尽快确认到了外头,我这双近视的眼睛仍能看到这个世界。
年幼的时候,脑子里会有奇怪的想法,例如如果失明和失聪必须要选择一个,你会选择哪一个。想到这样的问题,大概是因为内心深处对失去这两种感官功能的恐惧感太过强烈,都是连接自己与世界的桥梁,一个给予色彩,一个给予声音,没有它们,天地悠悠只剩无限的孤独。
直到如今,我仍偶尔玩一个游戏,一人闭眼行走,另一人在旁指导方向,避免对方摔跤或碰撞。这原是考量双方信任感的玩笑游戏,但后来,我渐渐发现这个游戏的成功率极低。倒是无关信任,而是面对未知的漆黑境地,心里的恐慌会淹没游戏性质的不正经,逼着人立刻睁开眼睛。因为未知,所以恐惧无限。相对于能感受到的疼痛和已知的厄运,人最怕的,果然还是那些未知的不测。
那些真正的视障人士,他们在国内的生活又是如何呢?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尝试通过回答另3个问题来阐述。
1. 为什么在国内很少看到盲人?
迄今为止,在国内看到盲人的次数屈指可数,是真的因为盲人数量不多而导致相遇概率微小吗?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其中视力残疾的人数大约为1233万人(14.86%),目前,最新的调查数据始终停留在当时人口总数为13.5亿左右的2006年。
盲人数量庞大,却不见踪影,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大多数盲人终其一生的社会活动范围是在家附近几里之内。
一部分盲人为先天性失明,他们无法体会色彩的概念,梦境中唯一出现的是物体大致轮廓形状,并非视觉轮廓,而是感知轮廓(触觉和听觉)。运气较好的盲童能进入全封闭的盲校就学,而更多的人则始终被困家中。 另一部分盲人则为后天性失明,例如刚刚提到的小姐姐。毕飞宇在《推拿》一书中提到:后天失明的盲人经历过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的链接处有一個特殊的区域,也就是炼狱。并不是每一个后天失明者都可以从炼狱当中穿越过去的。在炼狱的入口处,他必须经历一次内心的大混乱、大崩溃。在记忆的深处,他并没有失去他原先的世界,失去的只是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这段文字较为精准地总结出平日不见盲人的一个原因:一旦失明,社会关系从根部受到摧毁,原有的人际链条消失殆尽。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就业、生活、出行、娱乐等方面的不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正常的社交活动,无法融入健全人的圈子,茕茕徘徊下唯有选择自我封闭。
说回失明90分钟的体验,体验馆想给我们这些体验者的,是一次视觉感官缺失的经历,以期我们在感同身受后能更尊重残障人士,热心帮助他们。但感同身受对我们这些体验者来说是永远无法达到的程度。即便我在黑暗中真实地失明了90分钟,即便我以绝对诚挚认真的态度完成了体验,但我知道,这是个被精心设计的没有危险的地方,我亦笃定走出这儿仍能重见阳光。因为知道,所以不怕,所以能在适应黑暗之后迅速镇定下来。而真正的视障人士,何以期有重见光明之日?我们能做的,仅有尽个人之力,去体验、感受、思考、理解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