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信息化工程”立体化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农林信息化工程”教学,采用立体化教学方法,结合当前发展热点,立足学科专业实际,循序渐进,交叉融合,从授课内容、训练方法、思维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农林信息化工程;学科交叉与融合;立体化教学方法
  
  “农林信息化工程”是面向资源与环境、林产化学加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公共课。在教学中,采用立体化教学方法,引进视频、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结合当前国内外科研热点,联系教学实践活动,立足不同学科专业,从授课内容、训练方法、教学思维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因此,教师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科学整合,系统开发,充实全方位的立体化教学内容,完善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建设系统性的立体化教学方法,以适应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使学生学习这门功课后,灵活掌握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现代农林信息化知识,实现横向渗透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多元化、纵向渗透循序渐进——课程讲授多样化、满足不同专业需要——学生学习主动化,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一、“农林信息化工程”中立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
  
  1.横向渗透学科交又——资源整合多元化
  在“农林信息化工程”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综合最新农林信息化技术,横向渗透学科交叉,丰富充实授课内容。如在讲解“现代传感器技术”章节时,要让学生明白“传感器是一种可以获取并处理信息的特殊装置”,除了常规的讲解传感器的种类、传感器的构造和传感器的原理外,还可以详细介绍生物传感器的定义和应用,使学生明白它是一类特殊的传感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它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因其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高度自动化、微型化与集成化的特点,使其近几十年在农林生产领域获得蓬勃而迅速的发展,如农药残留量分析、微生物和毒素的检验、农林产品鲜度的检测、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监测等。通过资源整合,扩宽了授课范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掌握传感器的基本知识的同時,了解了生物传感器这一由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成长起来的高新信息技术。
  
  2.纵向渗透循序渐进——课程讲授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纵向渗透循序渐进,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系统连贯地进行。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保证知识间的前后衔接和学科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其次,遵循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近到远,从浅到深,使学生在点滴积累的认识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如讲解“3s技术集成应用”章节时,先介绍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系统)的概念和发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改变传统农林生产作业中忽略时空差异性而采用粗放式经营的局面,逐步推进教学内容,要让学生了解:在农林业生产应用领域中,GPS主要实现对采集的林间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实时、快速地提供包括各类传感器(如温湿传感器、叶绿素传感器、CCD摄像头等)和运载平台(如作业车辆、飞机等)目标的空间位置,辅助如植保机械等作业机械完成处方实施,GIS根据用户的需要将空间信息及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主要实现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的功能,绘制电子地图,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RS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从而达到识别地面上各类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目的,它主要用于实时地获取树木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差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及时对GIS进行数据更新。通过层层深入的介绍使学生知晓在农林生产过程中运用3S高新技术,进而提出科学处方,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按需定量实施灌溉、施肥和喷药,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最后介绍国际上3s技术集成的农林技术装备,深化学生的认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最终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效率的目的。
  
  3.满足不同专业需要——学生学习主动化
  “农林信息化工程”教学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做到引导性与启发性有机结合,启发学生自主思维,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把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立足学科实际,满足不同专业学习的需要,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改变“只学不用”、“只听不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重点实施了课堂讨论法。如在讲述“数字化农林业与虚拟农林系统”章节时,先介绍数字化农林业是指在现代化农林业装备、农林农业科学技术和农艺措施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使得农林产品生产的投入产出和农艺过程都得到数字化控制,也就是农林产品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实现科学的投入和可控制的农艺过程以及农林产品产出。然后,请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本专业,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学科的农林信息化发展现状,比如: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介绍生物基因芯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介绍农秫机器人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介绍农林装备虚拟仪器与仿真建模技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介绍农林贸易网络交易平台管理等。通过这种畅所欲言的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字化农业是以现代化的农林科学技术、农林装备、农林措施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即使这些条件全部具备,仍然需要广大农林科学技术人员、农林技术推广人员、信息技术工作者和农民群众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才可能将农林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控制,因此学生会更加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身上的责任感。这种教学尝试不但让学生体会到由创新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而且克服了过去“老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味同嚼蜡”的现象,从而避免了把学生驯化为“应声虫”的趋向。
  
  二、“农林信息化工程”教学过程中实施立体化教学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农林信息化工程”教学过程中,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适合农林院校学生的内容为教材,以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模式,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特点是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形象化、科学化、综合性强,具体体现在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在进行这一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
  高校的科研资源得天独厚:众多的科研课题、先进的科研设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完善的科研条件。如果能采取开放式 教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科研,把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启发学生怎样运用书本知识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使理论研究真正转化为实际成果,如在教学中使用“参观法”、“调查法”和“实验法”。例如:在教授“农林机器人技术”时就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农林机器人试验室,让学生观摩了采摘机器人、松土机器人,施药机器人、除草机器人等农林机器人;在教授“图像处理及计算机视觉技术”时就分别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周末去调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在农林领域的应用情况,如应用图像处理进行农林产品的自动分级检验、精确灌溉施肥等,在讲授“农林信息采集、处理及分析”时,引导学生运用传感器等信息采集装置进行农林信息的输入、传输和运用。
  
  2.立体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农林信息化工程”立体化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性,鼓励学生能进行独立的带有一定探性的学习,一方面注意利用课堂教学,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多媒体等各种素材,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挖掘实践教学的潜力。根据具体的专业特点,提供实验实习的仿真操作系统,便于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必要的操作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研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带动学生参加计算机协会、机器人协会,引导学生设计、完成一些科技创新作品。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参加学校、省和国家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比赛,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和训练,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使他们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3.立体化教学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教师們如果有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流畅的口才,才会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为此,必须精心组织课程,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学生易于接受的切入点和兴奋点,通过查阅和收集大量国内外的高科技研究最新成果,择其精华,充实授课内容,然后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传授给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力求做到概念精确、论证严密、资料丰富、表达清晰、操作规范。同时,在教授专业知识时始终贯穿着科学的方法论和技术观,使教学更有时代特色、更科学化、系统化。同时,立体化教学要求教师打破各种陈规的束缚,将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用开放的眼光、民主的态度来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创新教学。
  在“农林信息化工程”教学过程中,立足学科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了“横向渗透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多元化、纵向渗透循序渐进——课程讲授多样化、满足不同专业需要——学生学习主动化”的立体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2]王长耀,牛铮,唐华俊,等.对地观测与精细农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张慧春,周宏平,围绕热点—实践——专业 提高人机工程学教学效果[J].科教文汇,2009,(27):115—120.(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作为责任媒体,如何“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本文站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以地方晚报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切入点,从“组建团队、搭建平台、承办实体、发挥功能”四方
《大连晚报》推出的“特困生档案”特别行动——“家乡父老送你上大学”盛行16年而不衰,深得广大读者信任,成为大连乃至全国的公益助学品牌。结合将于今年9月1日施行的《慈善
摘 要: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绘画活动直接影响着幼儿能力的发展。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内心意愿,获得情感体验。促进幼儿一些智力因素的提高。同时绘画活动也是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幼儿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幼儿能把所见、所闻用绘画表现,所以绘画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好形式,因此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幼儿 绘画能力
2015年以来,《永康日报》围绕“新闻创造价值,服务集聚用户”的理念,精心做好“新闻+服务”,整合全部优势资源,发挥聚合效应,在创新合作办报模式、提升内容产品质量上做文章,
摘要:创新思维能力是研究生素质的关键,创新思维能力的获取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努力。研究生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激励下必须首先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激发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其次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夯实学科理论基础,拓宽专业视野,用批判创新精神武装自己,培养求真务实的意识,并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只有在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指导下尝试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并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提升自我创新思维能力,才是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4-091-01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主动权在教师。教师应放下所谓的尊严和架子,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以爱的情感、平等的视角,交友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而作为班主任,更应以其真挚感情和深沉的爱心与学生交朋友,实现跟学生的心灵沟通,与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只有真正做到与学生同喜同悲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4-086-01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通过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证明,我认为梦想课堂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让孩子自信、快乐、有尊严地成长。况且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特别是梦想课堂的活动,它总是有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
云峰乡中学地处偏僻的贫困山区,学校的教室是危房,老师住的宿舍是土坯房.一遇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任何个体都很难定义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摄影记者,但他们对新闻摄影的热爱始终如一。正是这份爱,给他们带来可观的成绩。纸媒下滑时,当我们在浮躁功利地谈论跳槽、逃离的时候,
摘要:首先从系统观、市场观和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综合阐述了对工程硕士培养的认识;然后结合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针对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总结了一些基本经验,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随着工程硕士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强管理,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成为各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