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一门基础课程。我们积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应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那
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语文课堂呢?本文从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和一个贴近生活的课堂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一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的听课中,记得有一位市级语文教研员说过“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多么深远又重要的话语啊!这句话长期以来一直在我耳边萦绕,让我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不是吗?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也在思考课程改革如何改、语文如何教、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何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对此,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应“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文本、语言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学习语文。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调动不起来,可以说是一堂不成功的教学,也是不成功的教育。那么,如何把情感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这儿真好》一课,在让学生理解“荒岛”与“小熊一个朋友也没有,一个人‘孤零零’”时,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幅图:一座荒岛,不见一点儿绿色,小熊一个人无聊地靠在光秃秃的石头上。让学生边读书边看图,在看看、读读、想想中初步感受小岛的荒凉、小熊的孤独。再巧妙地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对荒岛的描述与小熊无可奈何的话。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荒岛”的情境中,犹如置身于那满目荒凉的小岛,学生经历了“临其境、观其行、闻其声”这样的一个心理历程,与文章的情感相统一。说感受时,学生的“孤独”“不喜欢”溢于言表,学生的情感体验应是水到渠成了。经历了“荒凉孤零”,老师再展示“树木茂盛,绿树成荫”的小岛图,播放小猪、小兔等小动物划着船,说着“这儿真美”驶向小岛的动画,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一下子欣喜无比,跟着老师大声朗读起来,大家沉浸在“这儿真好”的喜悦中。
二、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学生的不一定不如自己的老师。当下,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性的学科,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语文教学的开放往往与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电影电视等相联系,学生大多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知识和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般都能积极对应。记得在二年级上学期,我做过一次大胆尝试,将教材中两个单元的三项训练,即《练习4》中的第一题“认识数字的大小写”、口语交际“买文具”和《练习5》中的综合性学习“认识蔬菜”糅成了一节课(按教材说明,这些内容要三课时完成。到底会上成什么样,我自己心里也没底)。课堂上,我做了四件事:第一件事,分别拿出“一—十”和“壹—拾”两组卡片让学生认读,并问学生在哪见过这些字,不少学生说“在钱上见过”。第二件事,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分发到各小组,学生开始互相认纸币上的大写数字,并想办法记住它们。第三件事,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一样蔬菜或文具,集体交流它们的名称,然后自制商品标签(写明品名和价格就可),最后组织孩子们玩“超市购物”的游戏,让他们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用样币买卖各自的商品。嗬,有的学生想方设法推销,有的学生在讨价还价。教室变超市,上课成游戏,学生都说这样上课他们喜欢。
三、给孩子一个贴近生活的课堂
语文学习来自生活,语文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4》学用字词句
这一环节中,教材安排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练习,这道练习有三项内容:一是看图读词学动物的叫声;二是通过表示动物叫声的拟声词,感受汉字(形声字)构字的巧妙;三是在句子中加上小动物的叫声(拟声词)再读一读。孩子们都爱动物,都愿意和动物交朋友,于是执教者尝试着创设了一个情景:今天森林里举行动物演唱会,所有的动物都参加了,咱们去瞧瞧吧!
师: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呢?
生:小鸟、小山羊、小象……
师:小动物们在树林里玩得开心吗?它们的演唱会都有谁来登场?它们都表演了什么有趣的节目呢?
老师卡住话题,引导学生打开课本,观察这些是什么动物、它们的叫声怎样,还激励他们打开嗓门儿学学。孩子们都绘声绘色,模拟鸽子、小鸡、小猫、青蛙的叫声。然后出示四个拟声词“咕咕咕”“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老师融入孩子们当中,一起探讨“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探究出规律后,老师启发学生自学:“你还能找出一些口字旁的字吗?”
于是各种小动物都出来啦!
生:小鳥唱歌,喳喳喳……
生:鸭子叫,嘎嘎嘎……
生:早上公鸡啼,喔喔喔……
生:小山羊找妈妈来啦,咩咩咩……
好一段“森林奏鸣曲”!
我从中也獲得了很大的启发:语文课堂必须有生活融入其中。这样学生的学习空间才会变得鲜活、灵动。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培养情感、激发兴趣,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和一个贴近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富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中提高语文素养,获得和谐发展。
(编辑:龙贤东)
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语文课堂呢?本文从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和一个贴近生活的课堂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一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的听课中,记得有一位市级语文教研员说过“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多么深远又重要的话语啊!这句话长期以来一直在我耳边萦绕,让我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不是吗?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也在思考课程改革如何改、语文如何教、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如何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对此,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应“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文本、语言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学习语文。我们知道,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调动不起来,可以说是一堂不成功的教学,也是不成功的教育。那么,如何把情感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这儿真好》一课,在让学生理解“荒岛”与“小熊一个朋友也没有,一个人‘孤零零’”时,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幅图:一座荒岛,不见一点儿绿色,小熊一个人无聊地靠在光秃秃的石头上。让学生边读书边看图,在看看、读读、想想中初步感受小岛的荒凉、小熊的孤独。再巧妙地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对荒岛的描述与小熊无可奈何的话。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荒岛”的情境中,犹如置身于那满目荒凉的小岛,学生经历了“临其境、观其行、闻其声”这样的一个心理历程,与文章的情感相统一。说感受时,学生的“孤独”“不喜欢”溢于言表,学生的情感体验应是水到渠成了。经历了“荒凉孤零”,老师再展示“树木茂盛,绿树成荫”的小岛图,播放小猪、小兔等小动物划着船,说着“这儿真美”驶向小岛的动画,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一下子欣喜无比,跟着老师大声朗读起来,大家沉浸在“这儿真好”的喜悦中。
二、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学生的不一定不如自己的老师。当下,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语文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性的学科,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语文教学的开放往往与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电影电视等相联系,学生大多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知识和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般都能积极对应。记得在二年级上学期,我做过一次大胆尝试,将教材中两个单元的三项训练,即《练习4》中的第一题“认识数字的大小写”、口语交际“买文具”和《练习5》中的综合性学习“认识蔬菜”糅成了一节课(按教材说明,这些内容要三课时完成。到底会上成什么样,我自己心里也没底)。课堂上,我做了四件事:第一件事,分别拿出“一—十”和“壹—拾”两组卡片让学生认读,并问学生在哪见过这些字,不少学生说“在钱上见过”。第二件事,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分发到各小组,学生开始互相认纸币上的大写数字,并想办法记住它们。第三件事,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一样蔬菜或文具,集体交流它们的名称,然后自制商品标签(写明品名和价格就可),最后组织孩子们玩“超市购物”的游戏,让他们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用样币买卖各自的商品。嗬,有的学生想方设法推销,有的学生在讨价还价。教室变超市,上课成游戏,学生都说这样上课他们喜欢。
三、给孩子一个贴近生活的课堂
语文学习来自生活,语文就在学生的生活中。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4》学用字词句
这一环节中,教材安排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练习,这道练习有三项内容:一是看图读词学动物的叫声;二是通过表示动物叫声的拟声词,感受汉字(形声字)构字的巧妙;三是在句子中加上小动物的叫声(拟声词)再读一读。孩子们都爱动物,都愿意和动物交朋友,于是执教者尝试着创设了一个情景:今天森林里举行动物演唱会,所有的动物都参加了,咱们去瞧瞧吧!
师: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呢?
生:小鸟、小山羊、小象……
师:小动物们在树林里玩得开心吗?它们的演唱会都有谁来登场?它们都表演了什么有趣的节目呢?
老师卡住话题,引导学生打开课本,观察这些是什么动物、它们的叫声怎样,还激励他们打开嗓门儿学学。孩子们都绘声绘色,模拟鸽子、小鸡、小猫、青蛙的叫声。然后出示四个拟声词“咕咕咕”“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老师融入孩子们当中,一起探讨“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探究出规律后,老师启发学生自学:“你还能找出一些口字旁的字吗?”
于是各种小动物都出来啦!
生:小鳥唱歌,喳喳喳……
生:鸭子叫,嘎嘎嘎……
生:早上公鸡啼,喔喔喔……
生:小山羊找妈妈来啦,咩咩咩……
好一段“森林奏鸣曲”!
我从中也獲得了很大的启发:语文课堂必须有生活融入其中。这样学生的学习空间才会变得鲜活、灵动。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培养情感、激发兴趣,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给孩子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和一个贴近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富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中提高语文素养,获得和谐发展。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