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德育”宗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内容和方法上,开展德育队伍建设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
关键词:提升人文素养;德育;高职学生;课程
一、本地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经研究调查发现,有很多专职教师认为有必要在职业学校开设人文素养教育。但是,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知识和能力。但根据调查显示,不管是专业课教师还是辅导员,在其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德育的育人方式具体实施起来还是较有难度的。专业课程的老师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很感兴趣,但学校却缺乏相应的鼓励与创新机制。
正因如上原因,专业课教师对人文素养还停留在探索和尝试阶段,并没有把这一想法深入实施。在工作中,学校的领导还是会以专业的发展作为教师教学上的重点、难点。如人文讲堂等,并且教师参与了演讲稿的编写,然而与会教师只是从教学或演讲的任务入手,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和卓越的课程开发素质,这导致讲座变得形式化,与学生的需求和课程建设形成了差距。这些因素导致了高职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的教育政策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树立道德和培养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换句话说就是“立德树人”。在当今深化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必须加强德育指导。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工作者们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人文素质是一个社会人真正成长的内在特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目的,提高人文素养,完善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三有好人:有理想、有智慧、有修养。作为大学辅导员,我们应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这也是新时代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的根本思路在于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
德育课程是高职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教育阵地,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形成。人文素质教育即德育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格成长和道德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职的岗位,更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竞争力。
1.准确把握高职生人文素养内涵
人文素养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基础,那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完善和把握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是实施校本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关键。人文素质的内涵大概包括一下三个方面: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在“高职教育”的具体前提下,通过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目前高职学生所养成的人文素质或者说在其身上表现出来的德育成果,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再其岗位上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就业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因此,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高职大学生应培养的人文精神必须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来的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中的个人层面,实际上是对我们在对学生德育过程中指明了方向。
2.详细调研本地人文类德育资源
德育资源是发展校本德育课程的前提条件,这里提到到德育资源包括文字资源,自然文化景观,地方资源等。我所在的城市是淄博市,淄博市拥有丰富的人文道德教育资源。此外,各种职业学校的办学文化源远流长。例如,我所就职的学校——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迄今为止已有60年的教育历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各行业的人才,我校还有这优秀的校园文化标识、毕业生事迹等等,这些都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影响力的德育资源。
3.确定人文教育类德育课程的课程目標
学校德育课程的界定,必须以德育理念、德育大纲、德育国家目标、现有条件和资源为依据这个学校人文教育课程的目的不只是体现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适宜性在联系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守法、心理健康等教育内容,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嵌入其中并实施渗透教育;其次,结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需要,人文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按年级、不同程度划分。
4.设计更加合理的人文教育类德育课程
在调研、分析、目标确立的基础上,高等职业学校要合理设置德育课程。我认为应该着重考虑以下三点:第一,课程内容的择优。高职院校内的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侧重于其适用性、实用性和生活性。第二,课程类型及实施方法的选择。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类型主要应是选修课和活动课,这样的课程安排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地满足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需求,也是对高职院校必修课程的一个有效补充。第三,评价。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有效反馈和质量控制。通过统一备课标准,统一活动时间,规范管理课程的实施,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掌握课程的进度和实施质量,在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校本人文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四、总结与思考
高等职业教师不仅负责传授知识,还承担着育人的任务。教师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在日常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厚的的知识储备量,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个性。换句话说,教师不仅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出自己优秀的个人色彩甚至个人魅力。大学生(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有自己的心理模仿和崇拜。大学生所出的年龄段是18-2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这也是人们思想道德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可以说正式三观成型和塑造的关键期。所以,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教师在课堂教学场所索要发挥出的榜样力量无处不在,教师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热爱程度等方面都无时不刻影响着学生。
无论是专业教学工作者还是一线管理者,都应该以一种更贴近的态度,更细致入微的方法来面对学生,在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将德育贯穿其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得到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马伟彬.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关键词:提升人文素养;德育;高职学生;课程
一、本地区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经研究调查发现,有很多专职教师认为有必要在职业学校开设人文素养教育。但是,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知识和能力。但根据调查显示,不管是专业课教师还是辅导员,在其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德育的育人方式具体实施起来还是较有难度的。专业课程的老师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很感兴趣,但学校却缺乏相应的鼓励与创新机制。
正因如上原因,专业课教师对人文素养还停留在探索和尝试阶段,并没有把这一想法深入实施。在工作中,学校的领导还是会以专业的发展作为教师教学上的重点、难点。如人文讲堂等,并且教师参与了演讲稿的编写,然而与会教师只是从教学或演讲的任务入手,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和卓越的课程开发素质,这导致讲座变得形式化,与学生的需求和课程建设形成了差距。这些因素导致了高职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二、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的教育政策要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树立道德和培养人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换句话说就是“立德树人”。在当今深化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必须加强德育指导。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工作者们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人文素质是一个社会人真正成长的内在特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目的,提高人文素养,完善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三有好人:有理想、有智慧、有修养。作为大学辅导员,我们应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这也是新时代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三、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的根本思路在于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
德育课程是高职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教育阵地,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形成。人文素质教育即德育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格成长和道德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职的岗位,更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竞争力。
1.准确把握高职生人文素养内涵
人文素养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基础,那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完善和把握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是实施校本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关键。人文素质的内涵大概包括一下三个方面: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在“高职教育”的具体前提下,通过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目前高职学生所养成的人文素质或者说在其身上表现出来的德育成果,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再其岗位上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就业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
因此,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高职大学生应培养的人文精神必须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即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来的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中的个人层面,实际上是对我们在对学生德育过程中指明了方向。
2.详细调研本地人文类德育资源
德育资源是发展校本德育课程的前提条件,这里提到到德育资源包括文字资源,自然文化景观,地方资源等。我所在的城市是淄博市,淄博市拥有丰富的人文道德教育资源。此外,各种职业学校的办学文化源远流长。例如,我所就职的学校——山东轻工职业学院,迄今为止已有60年的教育历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各行业的人才,我校还有这优秀的校园文化标识、毕业生事迹等等,这些都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影响力的德育资源。
3.确定人文教育类德育课程的课程目標
学校德育课程的界定,必须以德育理念、德育大纲、德育国家目标、现有条件和资源为依据这个学校人文教育课程的目的不只是体现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适宜性在联系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守法、心理健康等教育内容,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嵌入其中并实施渗透教育;其次,结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需要,人文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按年级、不同程度划分。
4.设计更加合理的人文教育类德育课程
在调研、分析、目标确立的基础上,高等职业学校要合理设置德育课程。我认为应该着重考虑以下三点:第一,课程内容的择优。高职院校内的人文教育类德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侧重于其适用性、实用性和生活性。第二,课程类型及实施方法的选择。人文教育校本课程的类型主要应是选修课和活动课,这样的课程安排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地满足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需求,也是对高职院校必修课程的一个有效补充。第三,评价。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有效反馈和质量控制。通过统一备课标准,统一活动时间,规范管理课程的实施,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掌握课程的进度和实施质量,在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校本人文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四、总结与思考
高等职业教师不仅负责传授知识,还承担着育人的任务。教师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在日常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厚的的知识储备量,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个性。换句话说,教师不仅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出自己优秀的个人色彩甚至个人魅力。大学生(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有自己的心理模仿和崇拜。大学生所出的年龄段是18-2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这也是人们思想道德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可以说正式三观成型和塑造的关键期。所以,不管是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教师在课堂教学场所索要发挥出的榜样力量无处不在,教师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热爱程度等方面都无时不刻影响着学生。
无论是专业教学工作者还是一线管理者,都应该以一种更贴近的态度,更细致入微的方法来面对学生,在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将德育贯穿其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得到管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马伟彬.石家庄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