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纳教育趋势下,为了更好的提高缺陷儿童的教育,培养一位具有全纳能力的音乐教师至关重要。本文指出了在全纳教育的背景下音乐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以促进全纳教育在中国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全纳教育;音乐教师;要求
一、观念的更新
全纳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全纳教育实施中重要一部分的音乐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教师要对全纳教育理念进行深入的解读,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家对待儿童的理念。践行孔子“有教无类”的理念,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坚决无歧视。
华德福教育是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根据其自创的人智学理论所创。强调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理整体健康和谐发展,是一种全人教育,该体系主张按照人的思维发展阶段的特征来设置教学内容。其课程设置以儿童内在发展的方向、秩序和智慧为依据,十分具有特色:在学校教育的早期,强调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进行手、心、脑之间整体的学习,不提倡学术学习,三年级之前的课程谨慎引入文字,三年级及以后才教授学生阅读。华德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强调:每个人都是身体、精神和心灵相结合的整体,要遵循其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独特的方法,对每个学生的生命和本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并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帮助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人。
蒙特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认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并呼吁缺陷儿童应该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由此可以得知蒙特梭利、卢梭、陈鹤琴等教育家的理念与全纳教育接纳所有、反对歧视的理念是相似的。当代音乐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充分把握全纳教育的理念,为缺陷儿童的教育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二、敏感期的把握
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很多父母认为3岁之前的孩子主要只是长身体,而很少关注孩子的智力与情感的发展。其实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对受到的外部环境刺激做出反应。婴儿的大脑有无数没有被串联的神经元,必须经过婴儿感觉器官的体验才能激活神经元间的串联。音乐才能的迅速发展期和关键时期以及心理发展的奠基时期也正是人一生中的婴幼儿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2—4歲是对色、声、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2—6岁是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3—9岁是绝对音感训练的敏感期,日本彩色音符教学法创始人田中堇子指出三岁半是培养绝对音感的最佳时期,过了12岁之后就基本上无法获得绝对音感的能力;7—13岁,这是速度训练的敏感期,是肌肉神经的反映速度发展的最佳阶段,14岁过后肌肉的收缩速度发育开始变的缓慢[1];女孩的耐力素质敏感期是12岁到14岁,男孩的耐力素质敏感期是14岁到16岁[1],这一阶段是提高孩子心肺功能的关键时期。音乐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敏感期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缺陷儿童进行教育,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机能提升专项训练
1、筋肉练习
为了促使缺陷儿童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动作熟练化,音乐教师应十分重视幼儿的肌肉练习,除了顺其自然,让幼儿通过坐、起、走、穿衣、脱衣、取物、照料动植物等行为得到良好的体育练习外,还可以用各种学生感兴趣的乐器进行训练,乐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另外还可以编制音乐小舞蹈乃至于呼吸、唇、舌牙等方面的特别练习。
在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音乐教师在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时要循序渐进。首先是对缺陷儿童进行初步的训练,音乐教师要把缺陷儿童拍手、摇摆等简单的自然动作的自然节奏作为体态律动教学教学的基础,并用其身体的自然节奏进行基本节奏的练习;其次是让缺陷儿童身体各部位的和谐结合,音乐教师要让缺陷儿童充分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将各个部位和谐地结合起来,获得一种整体的感受;最后是让缺陷儿童的身体与大脑默契配合,这是体态律动训练中最难的一部分,尤其是对智力障碍和四肢障碍的儿童,音乐教师要对其多加鼓励。首先让儿童倾听音乐,教师对不同声音对应的身体部位以及律动节奏进行讲解,让缺陷儿童在听到特定的声音时身体的各个部位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2、感官训练
首先是单感官训练。音乐教师可以为盲童准备特定的盲人乐谱,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其感官功能。器乐学习对感官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器乐学习可以提高盲童、聋哑儿童等的触觉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使之更加系统协调的使用这些功能,对其未来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多感官训练。多感官训练是音乐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感官进行初步训练之后的进一步综合提升训练。音乐教师可以放伴奏并让盲童边摸音符边随着伴奏歌唱,形成触觉与听觉的密切配合。
音乐教师还可综合运用彩色音符教学法。把儿童学习的乐谱符头换成彩色的,并且不同音高的符头颜色不能相同。音乐老师带领缺陷儿童边看具有不同颜色符头的五线谱边唱出旋律。另外可以让儿童在键盘不同位置贴上自己喜欢的彩色卡片,然后学习平时歌唱的华德福五音乐曲。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对其对感官的训练是很有帮助的。
3、语言表达训练
律动课有利于提高缺陷儿童控制气息的能力,对聋儿的发音是很有帮助的。由于听力的障碍,聋儿的情绪经常会不稳定,呼吸经常急促。而说话和唱歌最基本的就是气息的控制,所以聋儿很难发出长音。而律动是带有呼吸的,在律动课上,音乐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怎么吸气和呼气,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长音的发出就会变得很轻松。
结语: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有缺陷的学生要和正常学生在一起学习,并且使用相同的时间学习相同的课程,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认为人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首先音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音乐教师要掌握缺陷儿童的思维和身体发展特点,最后达到对缺陷儿童身体、心理、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建.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综述研究[N].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年6月,第25卷第6期.
[2]万慧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5月.
[3]朱宗顺.《特殊教育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37页.
作者简介:宦振鑫(1997.05-),性别:男,籍贯:山东菏泽,郑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方向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
关键词:全纳教育;音乐教师;要求
一、观念的更新
全纳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全纳教育实施中重要一部分的音乐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至关重要的。音乐教师要对全纳教育理念进行深入的解读,了解古今中外教育家对待儿童的理念。践行孔子“有教无类”的理念,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学生,坚决无歧视。
华德福教育是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根据其自创的人智学理论所创。强调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理整体健康和谐发展,是一种全人教育,该体系主张按照人的思维发展阶段的特征来设置教学内容。其课程设置以儿童内在发展的方向、秩序和智慧为依据,十分具有特色:在学校教育的早期,强调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进行手、心、脑之间整体的学习,不提倡学术学习,三年级之前的课程谨慎引入文字,三年级及以后才教授学生阅读。华德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强调:每个人都是身体、精神和心灵相结合的整体,要遵循其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独特的方法,对每个学生的生命和本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并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帮助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的人。
蒙特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认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并呼吁缺陷儿童应该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由此可以得知蒙特梭利、卢梭、陈鹤琴等教育家的理念与全纳教育接纳所有、反对歧视的理念是相似的。当代音乐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充分把握全纳教育的理念,为缺陷儿童的教育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二、敏感期的把握
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很多父母认为3岁之前的孩子主要只是长身体,而很少关注孩子的智力与情感的发展。其实婴儿从出生开始就对受到的外部环境刺激做出反应。婴儿的大脑有无数没有被串联的神经元,必须经过婴儿感觉器官的体验才能激活神经元间的串联。音乐才能的迅速发展期和关键时期以及心理发展的奠基时期也正是人一生中的婴幼儿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2—4歲是对色、声、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2—6岁是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3—9岁是绝对音感训练的敏感期,日本彩色音符教学法创始人田中堇子指出三岁半是培养绝对音感的最佳时期,过了12岁之后就基本上无法获得绝对音感的能力;7—13岁,这是速度训练的敏感期,是肌肉神经的反映速度发展的最佳阶段,14岁过后肌肉的收缩速度发育开始变的缓慢[1];女孩的耐力素质敏感期是12岁到14岁,男孩的耐力素质敏感期是14岁到16岁[1],这一阶段是提高孩子心肺功能的关键时期。音乐教师应抓住学生的敏感期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缺陷儿童进行教育,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机能提升专项训练
1、筋肉练习
为了促使缺陷儿童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动作熟练化,音乐教师应十分重视幼儿的肌肉练习,除了顺其自然,让幼儿通过坐、起、走、穿衣、脱衣、取物、照料动植物等行为得到良好的体育练习外,还可以用各种学生感兴趣的乐器进行训练,乐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另外还可以编制音乐小舞蹈乃至于呼吸、唇、舌牙等方面的特别练习。
在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音乐教师在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时要循序渐进。首先是对缺陷儿童进行初步的训练,音乐教师要把缺陷儿童拍手、摇摆等简单的自然动作的自然节奏作为体态律动教学教学的基础,并用其身体的自然节奏进行基本节奏的练习;其次是让缺陷儿童身体各部位的和谐结合,音乐教师要让缺陷儿童充分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将各个部位和谐地结合起来,获得一种整体的感受;最后是让缺陷儿童的身体与大脑默契配合,这是体态律动训练中最难的一部分,尤其是对智力障碍和四肢障碍的儿童,音乐教师要对其多加鼓励。首先让儿童倾听音乐,教师对不同声音对应的身体部位以及律动节奏进行讲解,让缺陷儿童在听到特定的声音时身体的各个部位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2、感官训练
首先是单感官训练。音乐教师可以为盲童准备特定的盲人乐谱,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其感官功能。器乐学习对感官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器乐学习可以提高盲童、聋哑儿童等的触觉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使之更加系统协调的使用这些功能,对其未来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多感官训练。多感官训练是音乐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感官进行初步训练之后的进一步综合提升训练。音乐教师可以放伴奏并让盲童边摸音符边随着伴奏歌唱,形成触觉与听觉的密切配合。
音乐教师还可综合运用彩色音符教学法。把儿童学习的乐谱符头换成彩色的,并且不同音高的符头颜色不能相同。音乐老师带领缺陷儿童边看具有不同颜色符头的五线谱边唱出旋律。另外可以让儿童在键盘不同位置贴上自己喜欢的彩色卡片,然后学习平时歌唱的华德福五音乐曲。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充满趣味性,而且对其对感官的训练是很有帮助的。
3、语言表达训练
律动课有利于提高缺陷儿童控制气息的能力,对聋儿的发音是很有帮助的。由于听力的障碍,聋儿的情绪经常会不稳定,呼吸经常急促。而说话和唱歌最基本的就是气息的控制,所以聋儿很难发出长音。而律动是带有呼吸的,在律动课上,音乐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教给学生怎么吸气和呼气,经过长时间的训练,长音的发出就会变得很轻松。
结语: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有缺陷的学生要和正常学生在一起学习,并且使用相同的时间学习相同的课程,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认为人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首先音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音乐教师要掌握缺陷儿童的思维和身体发展特点,最后达到对缺陷儿童身体、心理、人格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建.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综述研究[N].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年6月,第25卷第6期.
[2]万慧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补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5月.
[3]朱宗顺.《特殊教育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37页.
作者简介:宦振鑫(1997.05-),性别:男,籍贯:山东菏泽,郑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方向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