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虚名 崇实学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我们应该力戒虚名、空言,而推崇实学,实干才能兴邦。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论述《春秋》的作用时指出,“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以空言而不敢辞”。就是说,如果不懂得《春秋》中的道理,即便做事的出发点和用意是好的,但是由于不知道其所以然的缘故,也找不到妥善恰当的方法,这样在面对别人大而无当的言论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进退维谷,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之所以被空言、虚名所迷惑,归根到底还是在立身行事上缺乏定力,存在迎合之心或爱惜羽毛之念,不够实事求是,不愿担当作为。
  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卫既齐即将赴鲁上任,在乾清门向皇帝陛辞,康熙帝告诫他说:“尔到地方,但当实意爱民,尽心任事,不可博取虚名。”地方上有些自欺欺人的弊政,你到任后要大力革除,不要做“掩饰耳目之事”。
  通達而不偏执是真正有才干的表现,对事情熟悉并有预见性,而非事到临头不知所措是处事练达的真正体现。政论家徐斡在《中论》中列举了王莽在政治上“徒张设虚名以夸海内”,最终导致身死国灭的结局,认为王莽是务虚名而处实祸的典型。其实,明末不少士人都染上了这种空疏的习气。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候,他们拿不出理财的措施和平叛的方略,而只是振振有词地要皇帝减税,停止诏狱,正心诚意。这些人做得好的不过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还有一些昨天还义正词严地在朝堂上放言高论,第二天就转身投降。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坚持认为,士人的这种空疏学风需要为明代亡国负责。
  《论语》有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人立身行事,不为取晚别人,只求对自己身心有益。在正己修身上下功夫,内功做足了,发之于事业,措之于行政,百姓也会沾得实惠,个人的立德、立功、立言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就是所谓的“处则为醇儒,出则作良弼”。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学是一种“为己之学”,《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以恭敬谨慎的态度修养身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若只从追求外在名声出发,以知识取悦于人或与人争胜,不仅有失去自我之虞,而且有缘木求鱼之弊。
  有志于用世、立功业之人应该推崇实学。何为实学?明代学者吕坤给出了一个方向:要明了人情世故,熟悉朝廷规章制度。从大的方面来说,为政的原则纲领问题、法度的宽严问题、风俗的美恶问题、边疆防御问题、民心向背问题、财政问题、皇亲国戚干政问题,君子小人之辨,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河漕、盐法,都应当处处用心学习。从细的方面来说,古今治理教化的历史掌故、地方社会治安问题、地方刑事民事案件,以及征税、保甲等地方治理中的重要问题,也应该时时留心。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学问要从根本上下功夫,从个人内心修养上用力,不被空言所迷惑,不被虚名所牵累,不逞好胜之心,以实心办实事,如此方可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其他文献
《吕氏春秋·尊师》中写道:“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所以尊师也。”唐宋之际广为流行的训诫类蒙书代表作《太公家教》里也有一段经典的尊师重道之语:“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可见,古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是多么深厚。尊师重道已成传统,代代相传。  而在具体做法上,古人尊师重道的行为,更是令人动容;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  “程门立雪”可谓尊
期刊
三秦大地,名碑荟萃。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在展出的《秦风颂廉—— 陕西廉政文物展》中,历代碑刻令人目不暇接。我们从中选择了三块碑记,一起领略其背后的清廉故事。官箴碑:为官之道 公廉而已  若要细数历史上有名的廉政碑刻,这方《官箴碑》一定不能忘记,至今它还屡被提及。这块碑的主体,是以下一段箴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为官之道无他,公正与廉洁
期刊
东南要会,舳舻千里  明洪武十四年(1381),鄞县人单仲友奏称明州名同国号,乞“以海定则波宁”之意改为宁波。由此,明州这个沿用了近六百年、因山而名的州郡,改为因海而名的宁波。提起明州,海外贸易千帆云集的荣景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宁波的海上贸易在明州从越州(越州和以下提及的会稽郡均以今绍兴为治)独立出来之前就开始了。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列会稽郡下有鄮县。《四番志》说:“以海人持货郧易于此故名,
期刊
2021年3月1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龙头节。说起龙头节,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如果说“二月二,龙抬头”,我们便都有所耳闻了。农历二月初二,就是龙头节,又称龙抬头、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  相传,龙头节在上古伏羲氏时代就有了。伏羲氏非常重视农桑,每年二月初二这天,他会亲耕,为百姓做表率。后来的黄帝、尧、舜等帝王也纷纷效法先王。周武王时,将其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会举行盛大的仪式,让文
期刊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学习和教学中,孟子对读书形成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系列读书法。这些读书法按类别可分为总体原则、一般规律和方法技巧。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如何读书成为很多人的困惑,孟子的读书方法值得学习借鉴。总体原则  学以成人。读书学习目的是什么?这是孟子强调的首要问题。人生时间有限,书海无涯。在宝贵的时间里,选择读哪些书,取舍标准在于读书的目的。孟子认为,读书首先为了明白
期刊
轴心时代的儒家文明延续了夏、商文明与西周人文思潮的发展,系统提出了文明的价值、德性,其中最主要的价值与德性都是针对人与他人、人与社群的关系而言。就其偏好而言,儒家文明特别重视仁爱、礼教、责任、社群价值,这些价值经过后世哲学的阐发更显示出其普遍的意义。  第一是仁爱。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最重要的道德观念是“仁”。仁是自我对他人的态度,对他人的关怀、爱护,或对他人施以恩惠,故《国语》有“言仁必及人’的说
期刊
法帖,产生于隋代,即由于学习书法的需要,把不是专为纪念而是专供认字用的优秀书体刻在石板或木板上,然后拓下来作为习字帖用。  隋朝处于魏晋六朝到李唐交接的阶段,是经过近三百年动乱后重新建立的统一的中央政权,为整个社会文化带来一种振奋、复苏的感觉,南北文化的融合汇聚,传导出文化新气象的信息,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如果说晋人书艺中以“神理”见长,那么隋时则凝集为一统的“法”,典型代表就是智永。
期刊
昨日漫步林间河畔,眼前又重现王勃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落日熔金的一幕,天际边夕阳映得晚霞瑰丽绚烂,一只白羽胜雪的鸬鹚,在天水相接处展翅翱翔,天地间茫茫缈缈,却让人无端生出几许秋愁。又是一年秋分时,正如《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正是秋季的中分点,也让人不由得喟叹岁月匆匆,时光如梭,真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金气秋分
期刊
如果论及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古代典籍,我想绝大多数人会先想到《论语》,也有人会在《论语》之外想到《孔子家语》。然而,如果要问记录孔子及其子孙言语行事的作品,我想大多数人就回答不上来了。这部书名叫《孔丛子》。《孔丛子》的主要内容  《孔丛子》相当于一部“孔家杂记”,主要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期,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于了解汉以前孔子家世的发展、演变以及一些
期刊
对秦汉政治史的总结和表述,有“秦并天下”和“汉并天下”的说法。对于前者,司马迁反复引录,予以强调;对于后者,则基本不予采用。这样的态度,有政治史观作为认识基础。通过对相关信息的分析,可以看出司马迁对秦始皇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的看重。一、《秦本纪》篇末的秦朝史总结  《史记·秦本纪》最后的文字,有对秦统一之后历史的简略总结。太史公写道:“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