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幼儿园主导,引领家长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是迫切的现实需要,这一结论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家庭对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的需求、幼儿园高质量办园的需要,对家园共育的思考与实践主要为对家园共育理论基础的思考与家园共育的实施策略,通过有效策略运用充分调动家长对研究儿童的热情,挖掘发挥优质家长的带动影响及辐射作用,增加教育合力,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最大化。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思考;实践
一、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及老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美好期望来看,由幼儿园主导,引领家长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是迫切的现实需要,这一结论主要来自于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纵观近些年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与政策支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学龄前儿童的亲切关怀。教育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热点、教育难点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明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遵循新时代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与要求,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二)家庭对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的需求
发展幼教事业要做到开门办园,必须要了解家长的需求,才能使幼儿、家长、幼儿园三方和谐一致。
2002年,家园共育教育理念在全国实施推广。2003年,国务院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教育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承担对幼儿园的业务领导,要具体指导和推动家庭幼儿教育;要全面提高0—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家庭是满足儿童需要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对儿童的教育和影响是社会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大部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重智力轻能力和情感,家庭教育的分工中大部分由妈妈一人独揽,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贴标签,不会和孩子平等交流对话等等。以上所说的问题是代表家庭教育问题的普遍性,目前学龄前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具体是什么?问题有哪些?需要又是什么?我们要在这之下抽丝剥茧,紧紧抓住学龄前学段的特点,梳理清楚:
我国目前家长为独生子女的比例高,祖辈代养比例高,决定了学龄前幼儿教育主体是家长,而主要教育者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教育误区、教育盲点、教育无力是突出问题。家长亟需科学育儿的指导。
但与之矛盾的是,家庭对学前教育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与其自身的学前教育理念不匹配,家长对学前教育相关的幼儿发展理念缺乏专业、系统的认识,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家长教育,往往都是自成一派,两个极端,即单一追求外国教育文化或坚持复制自身成长经验,对学龄前幼儿发展往往抱有非理性期望,甚至期望过高,会违背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方式等教育规律的遵循进行超前教育等,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也是导致家园关系不和谐不对等,从而影响幼儿教育效果的主要症结。
结论:依据国家对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布局,对家庭教育的明确要求,结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成为培养正确教育观念的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养育、教育方法、满足幼儿多元化发展是家庭教育的现实需求。
(三)幼儿园高质量办园的需要
幼儿园应当顺应新时代思想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前进要求,担负起引领、指导家庭教育优质发展的社会责任,转变社会大众对学前教育意义、体系及幼儿发展理念的传统观念与非理性认知,通过对家园共育这一突出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这两块的教育内涵更加丰富,最终达成提升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高质量办园的目的。
二、对家园共育的思考与实践:
(一)对家园共育理论基础的思考:
从儿童的全人发展的理论来看,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引导儿童向着一个方向发展,而不至于形成反作用力,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反而成为儿童发展的阻碍。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总结出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共同参与;二是共同教育,也就是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协调一致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家园共育的实施策略:
第一阶段:家园共育引领期
1、目的:幼儿园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家长参与到学习与幼儿发展相关的理论中来,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初步建立科学育儿的观念。
2、可以采用的方式:
A、入园前组织专题亲子课程
B、召开家园见面会
C、家访与入户指导
3、組织与实施:
A、入园前组织亲子课程:入园初期,幼儿与家长对幼儿园环境的陌生及对幼儿入园的担心,使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信任度不够,关系脆弱,帮助家长建立对幼儿园的信任感与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做法是面向幼儿开展亲子活动及家长开设家庭养育课程,帮助幼儿及家长初步建立对新环境的熟悉感与安全感,为家园关系建立情感联结。
B、召开家长见面会:召开家长见面会,家园双方做初步了解,以幼儿适应为目进行沟通。建立班级微信群为家园密切联系、家园同步教育丰富途径。成立班级家委会,为家园共育做好机制保障。
C、家访与入户指导:基于提高开展家庭养育指导科学性的目的,开展幼儿一对一的家访与入户指导工作,教师带着家访计划走入幼儿的家庭,更好的为家长与幼儿服务。 第二个阶段:家园共育共建期
1、目的:以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理念、知识、方法和资源这一核心问题为导向,以家长教育需求为基础,明确育儿指导定位,实施基于儿童发展规律的指导,指导家长参与到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中来。形成家园高质量互动,不断增强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与水平,以双重教育为纽带,培养有正确教育观念的家长。
2、可以采用的方式:
A、共建体验式的亲子课程
B、园级家委会
C、家长教研会
3、组织与实施:
共建体验式的亲子课程:
准确把握家长的学习需求,将其作为共建体验式亲子课程的理论基础,不断创新教育策略与方法、创新服务方式、以滿足三方需求为核心,围绕课程亲子化进行深入探究,从幼儿情感发展需求、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需求、以及教师对家长的共育需求这三方面入手,设计家长体验课程,通过家长体验的方式,指导家长介入幼儿园亲子教学,丰富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理念与方法、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与认识,最终促进幼儿、家长、幼儿园三方教育方向一致。我们的做法是:让家长通过来园担任助教,体验教师的角色,与幼儿共同游戏生活,参加家长社团等活动,体验幼儿的角色,通过亲子活动、家长教研活动、园级家委会来体验爸爸妈妈的角色,充分调动家长对研究儿童的热情,挖掘发挥优质家长的带动影响及辐射作用,增加教育合力,资源优化幼儿园教育效果,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最大化。
基于新时代、新视角下在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现实需要及实施策略的思考与实践,我们才刚刚开始,面对当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老百姓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望,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多种困难与挑战,需要紧紧抓住幼儿发展这一核心要素不变,将家长作为服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科学分析,找准家庭教育的特点与需要,边探索边实施、边实施边改进,尤其要在如何共建亲子课程、建立稳固和谐的家园关系作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助力方面科学研究、创新方法,进行深入实践。
参考文献:
[1]邹怡君. 家园共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J]. 新课程,2020,(50):230-231.
[2]张玉凤. 立足家园共育 助力幼儿成长[J]. 好家长,2020,(95):13.
[3]赵娜. 以家园共育为载体开展园区父职教育的实施途径[J]. 作家天地,2020,(22):117-118.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思考;实践
一、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及老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美好期望来看,由幼儿园主导,引领家长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是迫切的现实需要,这一结论主要来自于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不断推进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纵观近些年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与政策支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学龄前儿童的亲切关怀。教育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家长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热点、教育难点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我们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明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遵循新时代学前教育工作的原则与要求,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二)家庭对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的需求
发展幼教事业要做到开门办园,必须要了解家长的需求,才能使幼儿、家长、幼儿园三方和谐一致。
2002年,家园共育教育理念在全国实施推广。2003年,国务院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教育部门是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承担对幼儿园的业务领导,要具体指导和推动家庭幼儿教育;要全面提高0—6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家庭是满足儿童需要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对儿童的教育和影响是社会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大部分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重智力轻能力和情感,家庭教育的分工中大部分由妈妈一人独揽,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贴标签,不会和孩子平等交流对话等等。以上所说的问题是代表家庭教育问题的普遍性,目前学龄前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具体是什么?问题有哪些?需要又是什么?我们要在这之下抽丝剥茧,紧紧抓住学龄前学段的特点,梳理清楚:
我国目前家长为独生子女的比例高,祖辈代养比例高,决定了学龄前幼儿教育主体是家长,而主要教育者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教育误区、教育盲点、教育无力是突出问题。家长亟需科学育儿的指导。
但与之矛盾的是,家庭对学前教育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与其自身的学前教育理念不匹配,家长对学前教育相关的幼儿发展理念缺乏专业、系统的认识,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家长教育,往往都是自成一派,两个极端,即单一追求外国教育文化或坚持复制自身成长经验,对学龄前幼儿发展往往抱有非理性期望,甚至期望过高,会违背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学习方式等教育规律的遵循进行超前教育等,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也是导致家园关系不和谐不对等,从而影响幼儿教育效果的主要症结。
结论:依据国家对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布局,对家庭教育的明确要求,结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成为培养正确教育观念的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养育、教育方法、满足幼儿多元化发展是家庭教育的现实需求。
(三)幼儿园高质量办园的需要
幼儿园应当顺应新时代思想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前进要求,担负起引领、指导家庭教育优质发展的社会责任,转变社会大众对学前教育意义、体系及幼儿发展理念的传统观念与非理性认知,通过对家园共育这一突出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这两块的教育内涵更加丰富,最终达成提升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高质量办园的目的。
二、对家园共育的思考与实践:
(一)对家园共育理论基础的思考:
从儿童的全人发展的理论来看,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引导儿童向着一个方向发展,而不至于形成反作用力,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反而成为儿童发展的阻碍。
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总结出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共同参与;二是共同教育,也就是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协调一致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家园共育的实施策略:
第一阶段:家园共育引领期
1、目的:幼儿园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家长参与到学习与幼儿发展相关的理论中来,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初步建立科学育儿的观念。
2、可以采用的方式:
A、入园前组织专题亲子课程
B、召开家园见面会
C、家访与入户指导
3、組织与实施:
A、入园前组织亲子课程:入园初期,幼儿与家长对幼儿园环境的陌生及对幼儿入园的担心,使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信任度不够,关系脆弱,帮助家长建立对幼儿园的信任感与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做法是面向幼儿开展亲子活动及家长开设家庭养育课程,帮助幼儿及家长初步建立对新环境的熟悉感与安全感,为家园关系建立情感联结。
B、召开家长见面会:召开家长见面会,家园双方做初步了解,以幼儿适应为目进行沟通。建立班级微信群为家园密切联系、家园同步教育丰富途径。成立班级家委会,为家园共育做好机制保障。
C、家访与入户指导:基于提高开展家庭养育指导科学性的目的,开展幼儿一对一的家访与入户指导工作,教师带着家访计划走入幼儿的家庭,更好的为家长与幼儿服务。 第二个阶段:家园共育共建期
1、目的:以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理念、知识、方法和资源这一核心问题为导向,以家长教育需求为基础,明确育儿指导定位,实施基于儿童发展规律的指导,指导家长参与到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中来。形成家园高质量互动,不断增强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与水平,以双重教育为纽带,培养有正确教育观念的家长。
2、可以采用的方式:
A、共建体验式的亲子课程
B、园级家委会
C、家长教研会
3、组织与实施:
共建体验式的亲子课程:
准确把握家长的学习需求,将其作为共建体验式亲子课程的理论基础,不断创新教育策略与方法、创新服务方式、以滿足三方需求为核心,围绕课程亲子化进行深入探究,从幼儿情感发展需求、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需求、以及教师对家长的共育需求这三方面入手,设计家长体验课程,通过家长体验的方式,指导家长介入幼儿园亲子教学,丰富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理念与方法、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与认识,最终促进幼儿、家长、幼儿园三方教育方向一致。我们的做法是:让家长通过来园担任助教,体验教师的角色,与幼儿共同游戏生活,参加家长社团等活动,体验幼儿的角色,通过亲子活动、家长教研活动、园级家委会来体验爸爸妈妈的角色,充分调动家长对研究儿童的热情,挖掘发挥优质家长的带动影响及辐射作用,增加教育合力,资源优化幼儿园教育效果,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最大化。
基于新时代、新视角下在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现实需要及实施策略的思考与实践,我们才刚刚开始,面对当今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老百姓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望,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多种困难与挑战,需要紧紧抓住幼儿发展这一核心要素不变,将家长作为服务对象进行认真研究,科学分析,找准家庭教育的特点与需要,边探索边实施、边实施边改进,尤其要在如何共建亲子课程、建立稳固和谐的家园关系作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助力方面科学研究、创新方法,进行深入实践。
参考文献:
[1]邹怡君. 家园共育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研究[J]. 新课程,2020,(50):230-231.
[2]张玉凤. 立足家园共育 助力幼儿成长[J]. 好家长,2020,(95):13.
[3]赵娜. 以家园共育为载体开展园区父职教育的实施途径[J]. 作家天地,2020,(2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