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教学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2005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吸引了全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各个相关专业的师生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本文以我院学生参加全国测绘技能大赛为例,说明了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可总结为: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业。
  【关键词】技能大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8-0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竞赛是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一个分项,是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领域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一项赛事,大赛能充分展示我国高职测绘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有力增强测绘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2012年以来,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年,我校参与了其中的三届比赛,在赛后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参赛和荣誉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其对专业教学影响的深远意义,可以总结为: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业。
  全国测绘技能竞赛设置三个赛项:“一级导线测量”、“二等水准测量”及“1:500数字测图”正是工程测量专业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测绘岗位必备的工作技能,所以赛项的设置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还是非常有意义和切合实际的。另外参赛选手在完成技能竞赛的基础上,需参加“工程测量员”职业标准理论考试,成绩合格后还将获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资格证书,这就要求参赛选手全面掌握测绘的基本理论知识。所以一个合格的国赛选手必须是一个熟知理论、熟知规范、熟知仪器、外业动手快、内业计算精的全能型人才。
  要想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首先要求的是刻苦、科学、规范的训练,正如俗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一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有刻苦专研的精神,首先是认真全面学习和牢记规范规程,将每一个赛项的精度指标深深牢记,完成每一项任务必须保证符合精度要求。速度的提高是在对仪器的操作和设置等全面熟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训练稳步提高,这样不仅要求每个队员的个人能力都很高而且团队的协作和配合非常的重要。尽量保证每一份记录数据的干净整洁,每一次计算成果的准确无误,发现问题时能做到不慌不忙,共同找出问题的原因集中解决,做到不盲目训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和提升,然后要求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经得起风吹日晒,一次次挥汗如雨的练习总是向着成功一步步迈近。在认真练好这三个赛项的同时要求参赛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测绘的理论知识以备“工程测量员”考核,这样经过理论与实践“全副武装”的学生在赛场上能够得心应手的发挥水平,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游刃有余的应用,确实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合格的工程测量员。国赛参赛选手一般都是通过自由组队、校内选拔、参加省赛等环节最后进入国赛的,他们在训练和学习的过程中能给工程测量专业的学生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激起大部分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真正起到了“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作用。
  培训国赛参赛选手对专业教师也有非常高的要求,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全面透彻地掌握各项竞赛规程,并能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对重点内容作出强调。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并且能规范示教,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认真查看学生的各项记录计算和内业绘图,帮助学生找出一些他们不易发现的问题并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逐步的提高。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一位学生,选拔选手时严格做到客观、公平、公正,要求教师更要有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给每一位同学起到表率作用。指导教师之间要互相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及时发现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及技术问题,积极给予沟通和疏导,认真讨论指导经验,全心全力帮助学生提高各项竞赛成绩。专业教师根据学院现有条件和考虑到专业的长期发展,还要集中精力共建仪器设备齐全、地形地貌合理、各等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精度和密度符合要求的功能完善、集教学、实训、考核为一体的开放性实训基地,保证测绘专业各模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各实训环节都能按要求实施,这就会长期为各等级的竞赛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测绘专业的教师要深入到测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全面了解测绘的生产组织方式、技术流程及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测绘行业企业的工作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将生产企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带回到教学中,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全面和生产企业的要求对接,这样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会由点到面地拓宽,在训练及参赛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全面的知识、更丰富的经验在支撑。这就真正体现了“以赛促教”的意义。
  全国职业院校测绘技能大赛是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领域推行“工学合作、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建立了测绘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进一步密切校企关系。用企业标准引领技能竞赛标准,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对接;通过企业人员参与评判,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企业实习指导的针对性。以技能竞赛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突破口,改变传统的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参加测绘技能竞赛的学生在参赛训练过程中练就了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专业精神、个人素养、团队精神在训练及参赛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和升华,训练过程中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湛的动手能力,参赛过程中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工程测量员资格证书的考核,这样的人才正是测绘企业所急需的,在测绘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的同学大部分凭借自己的能力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或被企业聘为优秀技能人才,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才能。他们给其他未能参赛的学生做了良好的榜样,能够以点带面的带动其他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激情及努力寻找工作机会的热情。这又是大赛的有一个重要意义“以赛促业”的体现。
  我们要以参加历届测绘技能大赛为契机,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优化,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完整完善的实训场地和训练计划,专业教师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认真辅导学生,让参赛学生摆正心态、积极进取、超越自我,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赛场上争金夺银,实现自我价值。真正实现大赛的十六字重要意义: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业。
  作者简介:
  弓永利(1976年4月-),女,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素质,又称教师专业素质,是指能顺利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和基础条件,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所表现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关键词】教师 素质 修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8-02  一位素质修养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使抽象的化为形象,静态的变为动态,使单一的世界变的有声有色。它的出现正好迎合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恰如珠联璧合,奇妙无穷。  【关键词】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产业发展通过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大幅度地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节约化程度。高等教育机构在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试以南京邮电大学科技产业发展状况为例,对现阶段我国地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科技产业 地方高校 对策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01-01  大2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步入“建筑工地”游戏区,欣喜、雀跃、迫不及待的表情告诉我,他们有多么爱这个地方。老师才发出开始活动的指令,他们立马忙开了!  任务一:商量分组,决定工作内容  “建筑工地”有游戏规则,完成任务必须四人共同合作,搭建同一样建筑物。大多数的大班孩子可以通过商量达成共识,
期刊
【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社会生存能力之一。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现状堪忧。而小学教育作为全方位素质人才培养打基础固根本的教育阶段,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当给予足够重视,为少数民族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少数民族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6-02  改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世界的主旋律,幼儿教育也不例外。纵观我国幼教的改革,经历了上个世纪末期彷徨、盲从的迷茫阶段,到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的良性发展时期,再到新世纪彰显个性,不断创新的改革创新时期,至今终于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及多元化的局面。如:方案教学、主题教学以及整合课程的
期刊
【摘要】因材施教是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相对于班级授课模式而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高校的普遍关注。大连工业大学在探索“因材施教”人才培养理念这条路上研究和实践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探索了一条“因材施教”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之路。本文就“因材施教”应遵循的原则、大连工业大学在“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以介绍,希望可以给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摘要】 图腾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象征,也作为本民族的标志,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造成图腾崇拜的不同。中国的图腾崇拜是龙,而在俄罗斯,熊是其象征和标志。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通过对龙和熊崇拜的差异,探讨图腾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文化误读,促进两国文化的更好交流。  【关键词】图腾 跨文化 龙 熊  【基金项目】项目: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俄图腾文化对比研究——以龙和熊为例,编号jsky2016027。  
期刊
【摘要】在中国,红色和白色就如同电极的正负两极,是完全对立的。人们往往认为红色意味着喜庆,将白色看作是不幸、祸兆或不吉。而日本却有所不同,日本人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而红色在日本却有着大凶之色、禁色一说。虽说在日本红色有着不好的寓意,但在红色的基础上添加上寓意吉祥的白色,则成了日本最为经典的颜色搭配,也是日本特有的幸运色。因此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红色与白色的融合随处可见。  【关键词】红色 白色 融合
期刊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而民族地区的中职法制教育相比较之下又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因而如何做好民族地区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职院校法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具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中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法制教育 中职院校 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