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绵绵的春雨,亭亭的夏荷,南飞的秋雁,飘零的冬雪……大自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画面。如何把大自然的美景描绘得神韵透彻,让你的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呢?下面向同学们介绍写景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写景要有选择。有些同学写景时,总是想把眼里所见到的一古脑地都写出来,而不去考虑这些景物与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有多大关系。景物描写是为中心服务的,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因此景物的选取通常要有典型性,要与文中的人与事密切相关。比如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的所见之景一定很多,但作者只选了两处:锯木场后的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街上的布告栏前围满了人。这样写景,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最后一课”埋下了伏笔。
二、写景要抓住特征。世间万物,各具情态,各具风骚。要写好景物,须得仔细观察,抓住特征,注意色、形、态的区别,方能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百草园景致的描写可谓是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写黄蜂抓住“肥胖”,写石井栏抓住“光滑”,写云雀抓住“轻捷”。这样写,不仅把景物的特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而且很好地体现了儿童的心理。
再如《济南的冬天》中写小雪时山上的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作者紧扣雪后矮松的特征来写,形象鲜明,白山尖与蓝天相映衬,色彩艳丽动人。尤其写山坡上的白雪与草色相混,显示着群山“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特征,更令人赞叹不已。
三、写景要注意层次。其一,要注意总体和局部的关系。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很好地处理了从总体到局部的问题。首先鸟瞰泉城的全貌,然后饱览一城山色、雪后初晴,再把读者领到垂柳边,领略济南清丽秀美的景色。其二,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朱自清先生描绘春花图,从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写到地上的野花,由高到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个“不必说”从低到高,第二个“不必说”由高而低,层次井然,脉络清晰,毫无杂乱之感。其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济南的冬天》第四段写景,则是由远及近,先写城外,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小山坡的村庄,再写小村庄房顶上的积雪,层层推进,一目了然。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我们描写景物时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只有选择恰当的写景顺序,文章才能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四、写景要情景交融。文章本是无情物,要让读者感动,作者必须注入真情实意。朱自清对春花的描绘,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于字里行间,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花仿佛变成了富于情感的活灵灵的小生物,画面因此也抹上一层浓郁的抒情色彩。所以,倾注情感,由心而发,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
情与景在文章里通常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写景时,要做到所描绘的画面能与要抒发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悲喜分明的感情。以景传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写景要善于想象。景物的描写,有实有虚,实景的描绘是必要的,但不止是摹貌,还要传神,就需要加以想象,用虚写的手法。譬如朱自清的《春》,“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满是柳儿,杏儿,梨儿”,不仅写出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而且带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余地。再如《济南的冬天》,“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这种想象的笔法,使景物更传神,更具人情味,入木三分。
课文中就有许多优秀的写景片断,同学们可在平时学习中注意揣摩学习作家们描写景物的方法。
一、写景要有选择。有些同学写景时,总是想把眼里所见到的一古脑地都写出来,而不去考虑这些景物与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有多大关系。景物描写是为中心服务的,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因此景物的选取通常要有典型性,要与文中的人与事密切相关。比如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的所见之景一定很多,但作者只选了两处:锯木场后的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街上的布告栏前围满了人。这样写景,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最后一课”埋下了伏笔。
二、写景要抓住特征。世间万物,各具情态,各具风骚。要写好景物,须得仔细观察,抓住特征,注意色、形、态的区别,方能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百草园景致的描写可谓是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写黄蜂抓住“肥胖”,写石井栏抓住“光滑”,写云雀抓住“轻捷”。这样写,不仅把景物的特征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而且很好地体现了儿童的心理。
再如《济南的冬天》中写小雪时山上的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作者紧扣雪后矮松的特征来写,形象鲜明,白山尖与蓝天相映衬,色彩艳丽动人。尤其写山坡上的白雪与草色相混,显示着群山“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特征,更令人赞叹不已。
三、写景要注意层次。其一,要注意总体和局部的关系。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很好地处理了从总体到局部的问题。首先鸟瞰泉城的全貌,然后饱览一城山色、雪后初晴,再把读者领到垂柳边,领略济南清丽秀美的景色。其二,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朱自清先生描绘春花图,从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写到地上的野花,由高到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个“不必说”从低到高,第二个“不必说”由高而低,层次井然,脉络清晰,毫无杂乱之感。其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济南的冬天》第四段写景,则是由远及近,先写城外,再写城外的山坡,再写小山坡的村庄,再写小村庄房顶上的积雪,层层推进,一目了然。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我们描写景物时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只有选择恰当的写景顺序,文章才能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四、写景要情景交融。文章本是无情物,要让读者感动,作者必须注入真情实意。朱自清对春花的描绘,作者赏花的欣喜之情,倾注于字里行间,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花仿佛变成了富于情感的活灵灵的小生物,画面因此也抹上一层浓郁的抒情色彩。所以,倾注情感,由心而发,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
情与景在文章里通常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写景时,要做到所描绘的画面能与要抒发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如鲁迅先生的《故乡》,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悲喜分明的感情。以景传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写景要善于想象。景物的描写,有实有虚,实景的描绘是必要的,但不止是摹貌,还要传神,就需要加以想象,用虚写的手法。譬如朱自清的《春》,“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满是柳儿,杏儿,梨儿”,不仅写出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而且带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余地。再如《济南的冬天》,“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这种想象的笔法,使景物更传神,更具人情味,入木三分。
课文中就有许多优秀的写景片断,同学们可在平时学习中注意揣摩学习作家们描写景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