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兴趣培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课例展示,引领学生合作探究;通过情感交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关键词】兴趣 交流与合作 心理健康
一、兴趣培养,增强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但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地理课教学,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是学生对学习地理热情不高,兴趣不浓。原因之一:受应试教育束缚,部分教师不能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不愿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照本宣科,空讲道理,课堂要求学生记要点、考试答要点,不注重学以致用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的局面。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对教育形势发展的认识,提升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努力探索教学方法,用新课改理论构建课堂教学,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规定,新一轮课改就是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转变教育观念、探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地理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努力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二、课例展示,引领合作探究
(一)新课导入:通过展示二战期间德国军艇秘密横渡直布罗陀海峡的事例来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成因,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2.过程和方法:结合“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理解风海流与补偿流的成因和分布;根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冬季)”图,熟悉主要的洋流。联系具体案例加以分析探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用联系的方法分析问题;增加空间观念;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重点难点:洋流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通过展示教学目标,使目标性不强的学生,形成一种目标意识,从而自始至终形成一条主线。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洋流简介部分,主要是一些识记性强的知识,没有难度,主要通过学生回答讲解来完成,目的是增强成绩较差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学到寒流暖流时,展示思考题“暖流一定比寒流温度高吗?”主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他们的交流与探讨,消除学生的孤独感。
第二部分“洋流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加上教师的点评来完成。
1.洋流的形成从盛行风入手,学生已经学习了主要的盛行风,主要是通过讨论来明白在盛行风的吹动下,洋流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的影响,才形成了现在的洋流分布模式,通过分析学生形成了一种从多个方面分析问题的意识,要全面看问题。
2.在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时,让不同的小组讨论不同的方面,然后推举发言人来给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讨论完成情况还比较理想,不仅是组内的成员达到了资源共享,还使全班同学相互协作,效果比较理想。
最后回归最初的问题,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密度流为二战期间德国军艇秘密横渡直布罗陀海峡提供了最好的动力。圆满的完成课堂教学,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三、情感交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具有正常的智力,愉快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新的教育形式下的地理教师,不仅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实践“知识育人”“人格育人”,更要做到“心健”,通过心理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因此,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自身的良好心理品质,实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功能。我认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地理教师应当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人际适应与交际能力,并以这些心理品质对学生施加有益的影响。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地理课堂主渠道及地理实践活动,适合时宜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教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 王希永、田万生 编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中学)
【关键词】兴趣 交流与合作 心理健康
一、兴趣培养,增强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但是长期以来,困扰着地理课教学,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是学生对学习地理热情不高,兴趣不浓。原因之一:受应试教育束缚,部分教师不能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不愿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照本宣科,空讲道理,课堂要求学生记要点、考试答要点,不注重学以致用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教的局面。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对教育形势发展的认识,提升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努力探索教学方法,用新课改理论构建课堂教学,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规定,新一轮课改就是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转变教育观念、探究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地理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努力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二、课例展示,引领合作探究
(一)新课导入:通过展示二战期间德国军艇秘密横渡直布罗陀海峡的事例来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流的概念、分类、成因,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2.过程和方法:结合“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图,理解风海流与补偿流的成因和分布;根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冬季)”图,熟悉主要的洋流。联系具体案例加以分析探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用联系的方法分析问题;增加空间观念;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重点难点:洋流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通过展示教学目标,使目标性不强的学生,形成一种目标意识,从而自始至终形成一条主线。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洋流简介部分,主要是一些识记性强的知识,没有难度,主要通过学生回答讲解来完成,目的是增强成绩较差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学到寒流暖流时,展示思考题“暖流一定比寒流温度高吗?”主要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加他们的交流与探讨,消除学生的孤独感。
第二部分“洋流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加上教师的点评来完成。
1.洋流的形成从盛行风入手,学生已经学习了主要的盛行风,主要是通过讨论来明白在盛行风的吹动下,洋流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的影响,才形成了现在的洋流分布模式,通过分析学生形成了一种从多个方面分析问题的意识,要全面看问题。
2.在归纳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时,让不同的小组讨论不同的方面,然后推举发言人来给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讨论完成情况还比较理想,不仅是组内的成员达到了资源共享,还使全班同学相互协作,效果比较理想。
最后回归最初的问题,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密度流为二战期间德国军艇秘密横渡直布罗陀海峡提供了最好的动力。圆满的完成课堂教学,学生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三、情感交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也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在教学中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维护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具有正常的智力,愉快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新的教育形式下的地理教师,不仅要“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实践“知识育人”“人格育人”,更要做到“心健”,通过心理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因此,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自身的良好心理品质,实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功能。我认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地理教师应当具有先进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勤奋的精神、宽容的态度、广泛的兴趣、良好的人际适应与交际能力,并以这些心理品质对学生施加有益的影响。
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真正落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地理课堂主渠道及地理实践活动,适合时宜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教学导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 张大均.《教学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 王希永、田万生 编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