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说训练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以往考试型式及旧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农村小学严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事实上,“说”和“写”相辅相成,教师应在“说”上做文章,以说促写,提高学生作文能力.rn一、培养讲普通话习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书面表达水平rn大纲提出,作文应当以说到写的顺序逐步提高要求,这是因为口头语言的发展走在书面语言前面,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叶圣陶的语文教学思想也指出“作文和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可见说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写得好不好.翻开农村学生的作文本,文章的文句不通,文理不顺,词语单调,“土话”多,是突出问题.可以这么说,当前广大农村学生说话训练远远不够,说话能力必须加强.口头语言是在直接的交际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让学生有充分的说话环境.因此,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形成用普通话交际的良好风气,对提高农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根本作用.城市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普遍比农村学生好,这与他们都能使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无关系.而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在农村小学一直实施不好,大多数的学生不论在家中或是在学校里都是使用家乡话,笔者是个农村小学教师,于此深有感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活环境对学生的阻碍,一方面却是教师的努力不够,甚至是不以为然.推普工作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应有深刻的认识,下功夫排除推普工作中的困难,教育学生认识到讲普通话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用普通话交际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说话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义务教育教材的说话训练,中高年级在低年级的基础上作了系统安排.当然,说话训练仅靠基础训练中的安排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充分采用多种形式,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训练,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