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拉特婚礼与仪式歌研究综述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gu77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历史悠久的传承和民族特色浓郁的人生礼仪。卫拉特是蒙古族的一部分,元代称为斡亦剌惕,明代称为瓦剌,清代则称为厄鲁特,在清朝文献中泛指瓦剌,同时也可指代属于瓦剌中的额鲁特部,我们通常所说的西蒙古主要指卫拉特蒙古。历史上,卫拉特蒙古曾从事狩猎经济,信仰原始的萨满教,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至13、14世纪,才逐渐迁徙到阿尔泰山及整个北疆草原地区,社会经济也由狩猎转变为畜牧,宗教信仰也逐渐改为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但萨满教在人们的生活中仍具有较大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以来,众多专家就蒙古族婚礼仪式中的象征意义以及歌曲中存在的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产生了不少与之相关的研究论文。本人搜集了卫拉特婚礼与仪式歌的相关研究文献,以达成研究综述。
  【关键词】卫拉特额鲁特部落婚礼与仪式歌;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婚俗歌研究是少数民族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意义在于透过婚俗活动期间所发生的歌现象探究一个民族及其歌背景下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内涵,根据其中的价值和功能剖析其与人文思想等方面的联系。
  基于历史变迁原因,同时蒙古族又呈现广分布、多部落的趋势特征,从而在婚俗文化与歌传统体现上存在着各自的特色和差别,拥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卫拉特婚礼与仪式歌在民族歌学中可归类于婚俗歌研究,从本人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与文献来看,专项针对卫拉特婚礼与仪式歌研究的文章较少,但仍然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卫拉特婚礼与仪式歌相关内容的珍贵资料。
  故此,本人共搜集高相关度文章4篇,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性研究综述,从民俗角度对卫拉特婚礼仪式探讨的文章有2篇,对卫拉特婚礼仪式歌进行歌词单项研究的有1篇,从流变个案进行思考的文章有1篇。本文将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章的归纳整理,进行研究综述,旨在为今后的多方研究提供更加广泛和进一步的可能性。
  一、卫拉特婚礼仪式的民俗角度研究
  李满喜在《浅析婚姻禁忌与卫拉特蒙古传统文化》(载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一文中对卫拉特蒙古婚俗礼仪当中的种种禁忌进行了介绍和论述,较为详细地展现了卫拉特婚俗礼仪中从择婚、议婚、嫁娶婚、新娘禁忌等方面的现象。在艺术表现内容和具体形式上,作者也提及了卫拉特婚姻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民间艺术形式——“伊如格勒”(祝词)在婚俗活动当中的意义和价值。全篇文章旨在闡述卫拉特婚礼仪式中的诸多禁忌细节,并且指出卫拉特婚礼仪式存在着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的延续痕迹,包含众多部落与族群差别性的婚姻缔结过程,对于卫拉特婚礼仪式歌研究提供了历史性和民俗意义上的参考范围。
  哈·阿勒腾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婚礼》(民间文化论坛·新疆专刊P123页)一文中详细地就卫拉特婚俗存在的“十五礼”进行了阐述。作者在文章中具备较强的民俗记录特性,将未简化前的卫拉特婚礼仪式内容进行了概述性表达,旨在使读者对卫拉特婚礼中存在的仪式和文化内容产生进一步具体认识,并对其中的民俗细节进行了相应的解说。该文章虽然并未详细阐述卫拉特婚礼仪式中的歌内容,但为歌研究具体在仪式中出现的时间顺序上提供了线索。
  二、卫拉特婚礼与仪式歌歌词研究
  李国平在《卫拉特婚礼歌谣的民俗审视》(载于塔里木大学学报第17卷第4期)一文中从民俗视角就卫拉特婚俗礼仪的物质与精神方面内容进行了透析,并且对歌谣的歌词部分展开探索思路。首先,作者对歌谣研究的当前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和误区提出了见解,旨在对歌词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在文章第二部分,作者主要对卫拉特婚礼歌中出现的歌词进行了定义和深化,强调其具备的民族特色和生活特性,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感情和价值。另一方面,基于时代变迁,歌词随之出现不稳定的增减或删改,作者认为仅仅从文字表面上是无法透析卫拉特婚礼仪式歌全貌的,必须透过文字领会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即通过卫拉特婚礼仪式歌的歌词考察,深刻明晰关乎整个族群的根本心理和感情。在第三部分,作者较为详细地以民俗学理论视野对卫拉特婚礼仪式歌中出现的歌词进行了浅析,提出其中的民族性、地域性及时代特点,诸如依照歌词中出“哈敦高勒”这种对河流的称谓,则与该部落相应的地域性特征有关。另外,作者指出卫拉特婚礼仪式音乐中的歌曲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劝解功能,其主要表现价值则体现在歌词当中。其次作者提出类似“织女在北,牛郎还在南”这样的歌词,向读者展示了时代变迁中婚俗观念与地方性特征的融合,某些地区存在不少多元文化相融的特性,甚至在音乐内容中也存在部分转变。该文章说明了歌词在卫拉特婚礼仪式歌中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蕴含其中的浓厚的民族精神和族群特性。
  三、卫拉特婚礼与仪式流变研究
  梁米娅在《从和布克赛尔“奥尔古勒胡”婚礼仪式看卫拉特蒙古人婚礼仪式的文化变迁》(载于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第30卷第2期)一文中从人类学视角,就卫拉特蒙古族群婚俗中的“奥尔古勒胡”现象论述了卫拉特婚礼伴随文化地域性变迁以及世代更替所产生的转变和消褪。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论述了“奥尔古勒胡”与抢婚制上的区别与联系,引申出婚姻内容伴随时代变迁而产生的文化变革。第二部分作者主要针对“奥尔古勒胡”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绘,从客观的文化内容写实上,读者能够了解到婚礼内容中歌曲存在的部分区域,诸如在新娘父母送别孩子前的哭嫁习俗和哭嫁歌,作者提出其中蕴含的古老的抢婚习俗,同时读者也能发现在穿新衣过程中的即兴演出内容。作者通过这些内容旨在向读者展示流变前卫拉特婚礼仪式中的种种习俗和音乐,使读者不难进行思考,在经历过观念更替和时代区域变迁后的卫拉特婚礼仪式与歌曲是否会产生流变性转变。最终透过众多人类学视角,作者指出“奥尔古勒胡”这一婚俗仪式处在动态传承中,揭示了卫拉特婚俗文化在特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价值转变,为卫拉特婚礼仪式的流变提供了进一步的人类学参考资料。
  总而言之,想要对卫拉特婚礼与仪式音乐、艺术、民俗、历史等内容进行多角度详尽研究,依然是存在一定困难性的。本人仅从卫拉特婚礼与仪式音乐这一单项研究学术成果中进行了一定的搜集和探讨,以期能够为今后的卫拉特婚礼与仪式音乐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视角。从文献史料来看,我们仍然还有许多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开展,以使历史面貌丰富而流变性极强的卫拉特婚礼与仪式音乐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特·那木吉拉.卫拉特蒙古一些风俗习惯的传承及其含意[J].西部蒙古论坛,2010.
  [3]贾木查.“卫拉特”一词及其相关名词的由来浅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4]赵塔里木.蒙古族额鲁特民歌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功能[J].音乐研究,1997(1).
  [5]额尔敦乌兰.“卫拉特”名称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作者简介:肖奕腾,男,硕士研究生,新疆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肝结核的B超表现、误诊原因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误诊的肝结核 11例行B超检查并分析其声像图表现。结果 :根据B超表现 ,将肝结核分为弥漫性肝结核、浆膜性肝结核、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教学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改变之前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促进
传统的师徒制度经过完善,成为众多企业越来越重视的现代导师制。导师制对于新员工的组织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合理组建师徒关系、完善组织机制和环境,可以使企业导师制
温泉旅游是辽东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为辽东各地参与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立足于辽东地区旅游资源禀赋和温泉旅游发展契机,探讨辽东温泉旅游产业区域合作错
颈静脉球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但风险较大手术相当困难[1-3 ] ,术中大量出血、脑神经损伤等都是手术难题。本院收治 4例经病理确诊的颈静脉鼓室副神经节瘤 ,成功地进行了保
摘要:21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文化的现象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过渡。然而无论人类社会历史如何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地形、气候、水系、山脉都以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地理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制约着音乐文化。  关键词:汉江流域;基本特征;分类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受地形、地貌、气候的影响,结合音乐起源说中的劳动产生音乐的观点、方言语音等因素,所形成的音
概述:一直以来,饮食障碍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特有的与文化相关的综合症.因为神经性厌食症,这个理论似乎己被打破,但仍少有关于神经性贪食症的跨文化研究,故这方面文献有限.在本
喜欢摄影是因为有幸认识卜个人,那是九十年初,结识了一口位在摄影界颇有名气的朋友,因常接触,也对他有了一些认识,他不是科班出身,而是自学成才;他出身卑微,但在艺术道路上孜
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2010年9月注册成立.2012年按照国务院38号文要求,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运营.交易所以“创新发展、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安全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