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上巳节,现代人大都很感陌生,殊不知在古代,这是继春节之后又一个流行很广的大节庆呢。
上巳,又称元巳、三巳,作为节日特指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代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纪年、月、日、时,干支相配后逢“巳”之日称“巳日”。古人于上巳临水以祓(音fú)除不祥,此俗来源很早。据传,西周人有个习惯,每逢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多要结伴去河边用兰草沐浴,说这样做可去掉疾病和不祥,叫“祓禊”(音xì)或“修禊”。《论语》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应该就是上巳日临水的证明。《后汉书》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音chèn,病)为大絜。絜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絜之矣。”已经明文标出“上巳”。三国魏时将“上巳”固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因此又称重三、三月三。
在唐代,上巳是个大节庆。节前五日,皇帝要按宰臣百僚官阶高低,分别赏给一百到五百贯的宴会费用。上巳当日,常常赐宴于曲江或渭水之滨。上巳节的主题是游春,届时城中士民倾城出郭,纷至河滨池沼用香草沐浴盥洗,并为流杯曲水之饮。“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杜甫《丽人行》诗中的名句,“长安水边”即指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曲江。与杜甫同时代的画家张萱所绘《虢国夫人游春图》,也是以“上巳节”风俗为背景,如实地反映了唐天宝十一载(752年)皇亲贵妇虢国夫人及其眷从曲江游览赏春的景况。刘驾在《上巳日》诗中更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几乎全城的人都赶到曲江去了,长安上巳节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上巳节带有娱乐性的游戏活动是流杯曲水,或称“曲水流觞”。觞,即酒杯。此种杯用木头刻制,体小而轻,底部有托,两边带有耳朵或翅膀,故称“羽觞”。《荆楚岁时记》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就是说,这天,士民相约结伴,来到环曲的流水边随意散坐,置酒杯于上流,任其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就罚谁饮酒赋诗,有如现代的“击鼓传花”、“丢手绢”游戏。
汉魏以来,描述上巳流觞的诗文很多,如潘尼的“羽觞乘波进”、庾肩吾的“百戏俱临水,千钟共逐流”等即是。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晋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结伴来到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过祓禊仪式之后,即行此戏。当时人各有诗,由王羲之作“序”,并当场写出,这便是有名的法帖《兰亭序》。王羲之先写盛会的时间和原由,并从天气好、环境美、人心乐三个方面写盛会的难得;后面则是抒写对人生的感慨。其文与书法俱美,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佳话。
流杯本是上巳日在野外溪畔举行的一项娱乐活动,后来人们还修建了专门的园池以方便进行。据东晋郭豫生《述征记》记载,洛阳城广场门北,就是三国魏明帝的流杯池。今存清代流杯的遗址很多,如北京故宫的乾隆花园、中南海、潭柘寺,都有微型亭子或水渠。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新建故宫博物院正馆左前方所建的“至善园”中有八景,其一便是“曲水流觞”,对岸有兰亭,左侧竖有兰亭序碑。
宋代以后上巳日还流行戴荠插柳。荠菜花,俗名野菜花,其驱虫明目的作用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诗经•谷风》中有“其甘如荠”的诗句。据多部古书记载,荠花可避蚊虫。《岁时广记》说,淮西人三月三日取荠菜花铺灶上及床下,可避虫蚁,极有验。宋代大诗人苏轼也说:“三月三日,收荠菜花置灯檠(音qíng,蜡台、灯台)上,则飞蛾蚊虫不投。”戴荠菜花的习俗,在明清地方志书中多有记载,如明代嘉靖年间所修河南《商城县志》记道:“三月三日,戴荠菜花喜岁丰之兆。”清代顾禄《清嘉录》一书记载得更为详细:“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呼‘眼亮花’。”此外,柳也是古人用来避虫求祥之物,所以有戴柳圈、插柳枝的风习。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记,唐中宗时,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戴之可免虿(音chài,蝎子一类有毒的虫)毒。清乾隆年间修编的山西《武乡县志》载,三月三日“土人取柳枝遍插墙壁间,谓之驱毒蝎”。
我国传统的节日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熟知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都是这样。重温上巳旧俗,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吧。
上巳,又称元巳、三巳,作为节日特指三月上旬的巳日。古代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纪年、月、日、时,干支相配后逢“巳”之日称“巳日”。古人于上巳临水以祓(音fú)除不祥,此俗来源很早。据传,西周人有个习惯,每逢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多要结伴去河边用兰草沐浴,说这样做可去掉疾病和不祥,叫“祓禊”(音xì)或“修禊”。《论语》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应该就是上巳日临水的证明。《后汉书》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音chèn,病)为大絜。絜者,言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絜之矣。”已经明文标出“上巳”。三国魏时将“上巳”固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因此又称重三、三月三。
在唐代,上巳是个大节庆。节前五日,皇帝要按宰臣百僚官阶高低,分别赏给一百到五百贯的宴会费用。上巳当日,常常赐宴于曲江或渭水之滨。上巳节的主题是游春,届时城中士民倾城出郭,纷至河滨池沼用香草沐浴盥洗,并为流杯曲水之饮。“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杜甫《丽人行》诗中的名句,“长安水边”即指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曲江。与杜甫同时代的画家张萱所绘《虢国夫人游春图》,也是以“上巳节”风俗为背景,如实地反映了唐天宝十一载(752年)皇亲贵妇虢国夫人及其眷从曲江游览赏春的景况。刘驾在《上巳日》诗中更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几乎全城的人都赶到曲江去了,长安上巳节的盛况于此可见一斑。
上巳节带有娱乐性的游戏活动是流杯曲水,或称“曲水流觞”。觞,即酒杯。此种杯用木头刻制,体小而轻,底部有托,两边带有耳朵或翅膀,故称“羽觞”。《荆楚岁时记》载:“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就是说,这天,士民相约结伴,来到环曲的流水边随意散坐,置酒杯于上流,任其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就罚谁饮酒赋诗,有如现代的“击鼓传花”、“丢手绢”游戏。
汉魏以来,描述上巳流觞的诗文很多,如潘尼的“羽觞乘波进”、庾肩吾的“百戏俱临水,千钟共逐流”等即是。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晋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结伴来到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过祓禊仪式之后,即行此戏。当时人各有诗,由王羲之作“序”,并当场写出,这便是有名的法帖《兰亭序》。王羲之先写盛会的时间和原由,并从天气好、环境美、人心乐三个方面写盛会的难得;后面则是抒写对人生的感慨。其文与书法俱美,成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佳话。
流杯本是上巳日在野外溪畔举行的一项娱乐活动,后来人们还修建了专门的园池以方便进行。据东晋郭豫生《述征记》记载,洛阳城广场门北,就是三国魏明帝的流杯池。今存清代流杯的遗址很多,如北京故宫的乾隆花园、中南海、潭柘寺,都有微型亭子或水渠。值得一提的是,台北新建故宫博物院正馆左前方所建的“至善园”中有八景,其一便是“曲水流觞”,对岸有兰亭,左侧竖有兰亭序碑。
宋代以后上巳日还流行戴荠插柳。荠菜花,俗名野菜花,其驱虫明目的作用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诗经•谷风》中有“其甘如荠”的诗句。据多部古书记载,荠花可避蚊虫。《岁时广记》说,淮西人三月三日取荠菜花铺灶上及床下,可避虫蚁,极有验。宋代大诗人苏轼也说:“三月三日,收荠菜花置灯檠(音qíng,蜡台、灯台)上,则飞蛾蚊虫不投。”戴荠菜花的习俗,在明清地方志书中多有记载,如明代嘉靖年间所修河南《商城县志》记道:“三月三日,戴荠菜花喜岁丰之兆。”清代顾禄《清嘉录》一书记载得更为详细:“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侵晨,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呼‘眼亮花’。”此外,柳也是古人用来避虫求祥之物,所以有戴柳圈、插柳枝的风习。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记,唐中宗时,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戴之可免虿(音chài,蝎子一类有毒的虫)毒。清乾隆年间修编的山西《武乡县志》载,三月三日“土人取柳枝遍插墙壁间,谓之驱毒蝎”。
我国传统的节日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熟知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都是这样。重温上巳旧俗,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