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机会参加了区级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了八堂《那树》公开课,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审视,觉得存在着低效或无效现象,这里笔者就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走进文本,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分析与探讨
人类的残忍从“咬”、“嚼碎”、“骨粉”、“呻吟”“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等这些词句中得到了生动地再现,伐树工人锯树好似在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咬”给人以视觉的感受,“骨粉”诉诸视觉,“呻吟”则诉诸听觉,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表达作者对伐树工人的愤恨之情。“老树通灵性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而蚂蚁对尊重它、善待它的老树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这个“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在人类的早期,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还很软弱无能时,把在台风中“连吹了两天两夜”,“连一片都树叶也没掉下来”的老树当作图腾一样地来崇拜,“据说在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而在人类文明相对发展的今天,人类自以为自己很强大,能征服改造自然,能支配自然,把阻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树给砍了,这样一对比,告诉读者人类应该怎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生命,包括人类眼中的微不足道的动植物,而不仅仅如切片一中所呈现的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类的残忍。也正因为切片一的参赛教师没注意到人类对待老树与蚂蚁对待老树其实是两者对待生命的态度的对比,所以把文章的主题理解为:面对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与自然环境发生冲突的今天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要与自然和平共处。而如何和平共处?老树与蚂蚁的做法为人类作出了榜样,弱小的生命对大树对它们的尊重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何况我们人类呢?面对生命哪怕是再弱小的生命,即使人类眼中的微不足道的动植物我们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如何对待像树一样在弱小的生命,学生想到把树移走。俗话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写: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尊重这棵树,也兼顾到人类,因为树这些弱小的生命跟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人类的兄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善待他们,正如作者说的“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文明,不是否定文明。”可见参赛教师对文本主旨的理解还是打了擦边球。要有效的解读文本,文本本身的整体性不能被割裂。任何一篇文章成文后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篇不离段,段不离句,任意割裂文章中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破坏文章整体的表现力和主题表达效果。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应该首先着眼于整体感知。
“知人论世”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能帮助读者进一步地理解作品,因此,历来受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切片二的参赛老师想引导学生成功解读文本,向学生介绍了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及其相关的材料、作品特色等,目的让学生置身于作者的处境,从而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文本的主旨。但是这些介绍都是对作品外部的研究,虽然这些介绍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但它绝对不能也不应该代替作品内部的研究,即对作品本身的细读,而细读体验对于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参赛教师在分析前三个问题时跟传统文化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而文本中,也很难找到支撑这一解读的依据。介绍了背景资料后,并出示蕴涵传统文化的图片,给人一种张冠李戴的感觉。我们虽然倡导多元化地进行文本解读,但是如果任意地投入自己臆断的东西,不从文本细部入手,不考虑背景资料介入时的选择性与解读角度的差异性,随心所欲的信口开河,反而会离文本越来越远。
从切片一的师生问答来看,学生对课文不熟悉,否则描写被砍树的语句不会找得这样零碎。这篇散文较长,又加上借班上课师生不融洽,学生的回答质量不好,完全没有走进文本。要想让学生走进文本,首先要让学生熟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体验语言,体悟语言的形式之美和内蕴之美。学生这样不熟悉文本,参赛教师应该修改他的预设,让学生自由朗读相关的段落。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必须是诵读的课堂,必须把让学生熟读甚至诵读课文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目标,如果这一目标实现不了,教师再精彩的“讲解”也是徒劳。因为学生是文本解读的主体,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要学生理解和吸收文本。其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在阅读教学中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关系。阅读教学中讲修辞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语句表达的情感,可惜参赛教师把两者给割裂开来了,而且也没有很好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参赛教师在学生对文本还不理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被砍树的悲惨语句,他两次要求学生读得悲惨些,学生都读得很平淡,语气没什么变化。如果教师把问题改成树怎么被砍?在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后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结合修辞细细品味,领悟作者在语句中蕴含的情感,这时候再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适时地指导,我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入。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中学)
(责任编校:长江)
分析与探讨
人类的残忍从“咬”、“嚼碎”、“骨粉”、“呻吟”“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等这些词句中得到了生动地再现,伐树工人锯树好似在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咬”给人以视觉的感受,“骨粉”诉诸视觉,“呻吟”则诉诸听觉,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表达作者对伐树工人的愤恨之情。“老树通灵性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而蚂蚁对尊重它、善待它的老树怀着一颗感恩之心,这个“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在人类的早期,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还很软弱无能时,把在台风中“连吹了两天两夜”,“连一片都树叶也没掉下来”的老树当作图腾一样地来崇拜,“据说在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而在人类文明相对发展的今天,人类自以为自己很强大,能征服改造自然,能支配自然,把阻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树给砍了,这样一对比,告诉读者人类应该怎样对待比自己弱小的生命,包括人类眼中的微不足道的动植物,而不仅仅如切片一中所呈现的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类的残忍。也正因为切片一的参赛教师没注意到人类对待老树与蚂蚁对待老树其实是两者对待生命的态度的对比,所以把文章的主题理解为:面对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与自然环境发生冲突的今天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要与自然和平共处。而如何和平共处?老树与蚂蚁的做法为人类作出了榜样,弱小的生命对大树对它们的尊重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何况我们人类呢?面对生命哪怕是再弱小的生命,即使人类眼中的微不足道的动植物我们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如何对待像树一样在弱小的生命,学生想到把树移走。俗话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写: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尊重这棵树,也兼顾到人类,因为树这些弱小的生命跟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人类的兄弟,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善待他们,正如作者说的“对付文明造成的灾害是用进一步文明,不是否定文明。”可见参赛教师对文本主旨的理解还是打了擦边球。要有效的解读文本,文本本身的整体性不能被割裂。任何一篇文章成文后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篇不离段,段不离句,任意割裂文章中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破坏文章整体的表现力和主题表达效果。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应该首先着眼于整体感知。
“知人论世”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能帮助读者进一步地理解作品,因此,历来受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切片二的参赛老师想引导学生成功解读文本,向学生介绍了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及其相关的材料、作品特色等,目的让学生置身于作者的处境,从而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文本的主旨。但是这些介绍都是对作品外部的研究,虽然这些介绍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但它绝对不能也不应该代替作品内部的研究,即对作品本身的细读,而细读体验对于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参赛教师在分析前三个问题时跟传统文化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而文本中,也很难找到支撑这一解读的依据。介绍了背景资料后,并出示蕴涵传统文化的图片,给人一种张冠李戴的感觉。我们虽然倡导多元化地进行文本解读,但是如果任意地投入自己臆断的东西,不从文本细部入手,不考虑背景资料介入时的选择性与解读角度的差异性,随心所欲的信口开河,反而会离文本越来越远。
从切片一的师生问答来看,学生对课文不熟悉,否则描写被砍树的语句不会找得这样零碎。这篇散文较长,又加上借班上课师生不融洽,学生的回答质量不好,完全没有走进文本。要想让学生走进文本,首先要让学生熟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体验语言,体悟语言的形式之美和内蕴之美。学生这样不熟悉文本,参赛教师应该修改他的预设,让学生自由朗读相关的段落。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必须是诵读的课堂,必须把让学生熟读甚至诵读课文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目标,如果这一目标实现不了,教师再精彩的“讲解”也是徒劳。因为学生是文本解读的主体,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要学生理解和吸收文本。其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在阅读教学中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关系。阅读教学中讲修辞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语句表达的情感,可惜参赛教师把两者给割裂开来了,而且也没有很好的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参赛教师在学生对文本还不理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被砍树的悲惨语句,他两次要求学生读得悲惨些,学生都读得很平淡,语气没什么变化。如果教师把问题改成树怎么被砍?在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后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结合修辞细细品味,领悟作者在语句中蕴含的情感,这时候再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如果学生读不好,老师适时地指导,我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深入。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中学)
(责任编校: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