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学科性课程。它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进行开展的,重要的是它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综合实践课程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在具体操作实践中,有不少的困惑和问题,但我觉得上好综合实践课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快乐上好每一堂课。
为上好综合实践课,我尝试采用“快乐三部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生活,形成实践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必须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使其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活动。例如:一年四季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此外还有“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有特定意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都能成为活动主题。如“三八”妇女节,布置同学们回家当一天家,体验母亲的辛劳,并且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妇女节的由来,在活动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见闻,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妇女,对母亲的尊重、敬爱。春节是一年中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可让学生睁大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感受春节的气息,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民间过春节的习俗,查找春节的由来,知道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等等。这样,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大大提高,促进学习的开展。
二、走出教室,提供有关平台,让学生体验乐趣。
陶行知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因此,老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自己体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1.建立劳动基地
为了更好地完成劳动实践任务,增强实践教育的实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可以在校园里开垦一片菜地,让学生自己种植蔬菜、植物,也可以和学校的食堂联系,让孩子们进食堂参观并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可以安排和近段的农民一起研究农业问题……通过研究,学生能初步了解有关劳动的基本知识,学会简单的一些技术,在活动中体味到劳动的辛苦与喜悦。
2.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是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能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锻炼社会实践能力。苏州被称作“东方威尼斯”,河道纵横,独有的水文化孕育了苏州人,但是现在母亲河污染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保护苏州水”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原因,提出治理对策。第一,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拟出调查提纲。第二,沿河进行观察、访问,并做好记录。第三,对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第四,交流调查结果。
学生通过调查交流,归纳总结出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许多居民将生活垃圾倒入江中,既污染了水质,又堵塞了河道。二是一些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便排入江中污染了河水。
针对污染的原因,学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1)大力宣传“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2)建议规范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并对其进行集中整治,严禁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3)建议工厂科学处理工业废水。
通过社会性的调查活动,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了社会的现状,认识了周围的生活环境,体会了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了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培养了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成果,发挥评价作用,让学生感受成功喜悦。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而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塑造是更值得关注的,在活动总结汇报阶段,各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各自的特长,把活动成果展现出来。然后评选出优秀小组,表彰激励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让学生在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的氛围中,找到各自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如在“电池”活动中,各小组把自己了解的各种情况制成图片或写调查文章,有的还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采取互评方式,评价最突出的小组。听着全班同学的赞赏,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反思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更学会了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和互助,也就学会了交往。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走向自信、体验成功。
当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的评价有其特殊性,在评价时教师必须有很好的评价意识,才能充分发挥激励性作用。因此,评价内容要全面性,包括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情况、实践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手段要多样性,因为它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体地位。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张扬,注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充分肯定学生在纵向评价过程反映出来的表现。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领域,好比是一片刚刚开垦的园地,对于还在摸索的我来说,让学生对其感兴趣,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
为上好综合实践课,我尝试采用“快乐三部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关注生活,形成实践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必须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使其有机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活动。例如:一年四季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此外还有“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有特定意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都能成为活动主题。如“三八”妇女节,布置同学们回家当一天家,体验母亲的辛劳,并且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妇女节的由来,在活动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见闻,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妇女,对母亲的尊重、敬爱。春节是一年中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可让学生睁大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感受春节的气息,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民间过春节的习俗,查找春节的由来,知道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等等。这样,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时,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大大提高,促进学习的开展。
二、走出教室,提供有关平台,让学生体验乐趣。
陶行知说:“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会上去,以社会为学校。这样,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因此,老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自己体验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1.建立劳动基地
为了更好地完成劳动实践任务,增强实践教育的实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可以在校园里开垦一片菜地,让学生自己种植蔬菜、植物,也可以和学校的食堂联系,让孩子们进食堂参观并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可以安排和近段的农民一起研究农业问题……通过研究,学生能初步了解有关劳动的基本知识,学会简单的一些技术,在活动中体味到劳动的辛苦与喜悦。
2.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是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极好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能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锻炼社会实践能力。苏州被称作“东方威尼斯”,河道纵横,独有的水文化孕育了苏州人,但是现在母亲河污染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保护苏州水”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查清原因,提出治理对策。第一,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拟出调查提纲。第二,沿河进行观察、访问,并做好记录。第三,对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第四,交流调查结果。
学生通过调查交流,归纳总结出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许多居民将生活垃圾倒入江中,既污染了水质,又堵塞了河道。二是一些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便排入江中污染了河水。
针对污染的原因,学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1)大力宣传“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2)建议规范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并对其进行集中整治,严禁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3)建议工厂科学处理工业废水。
通过社会性的调查活动,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了社会的现状,认识了周围的生活环境,体会了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熟悉了各种社会资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培养了勇于参与、大胆实践的品质,增强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发现、安排和组织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成果,发挥评价作用,让学生感受成功喜悦。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而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塑造是更值得关注的,在活动总结汇报阶段,各小组分工合作,利用各自的特长,把活动成果展现出来。然后评选出优秀小组,表彰激励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让学生在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的氛围中,找到各自的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如在“电池”活动中,各小组把自己了解的各种情况制成图片或写调查文章,有的还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采取互评方式,评价最突出的小组。听着全班同学的赞赏,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反思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更学会了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和互助,也就学会了交往。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走向自信、体验成功。
当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的评价有其特殊性,在评价时教师必须有很好的评价意识,才能充分发挥激励性作用。因此,评价内容要全面性,包括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情况、实践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手段要多样性,因为它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体地位。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张扬,注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充分肯定学生在纵向评价过程反映出来的表现。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领域,好比是一片刚刚开垦的园地,对于还在摸索的我来说,让学生对其感兴趣,是首先要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