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书院精神”创新部编教材的校本化实施

来源 :名师在线·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溯源古代书院制度、萃取“书院精神”精华,结合学校特色,探究“书院精神”的真意,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质量找到了路径与抓手;指出教师要基于“书院精神”,确立课程育人目标,架构课程群的整体目标,定义阅读课型的类别,在实践中唤醒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活力与张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阅读;书院精神;部编教材;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5-0006-02
  引 言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差别的。如何使学生在阅读课程群这一浩瀚海洋中学有所获呢?笔者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化标识——书院精神,将学校办学文化与育人思想巧妙融合,创生了一种独有的表达——“书院精神”下的语文阅读课程群。
  一、新时代“书院精神”的再定义
  (一)溯源古之“书院精神”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组织,大多是传播国学、读书研修、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教育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追求。书院制度特有的精神内涵蕴藏在三个方面:其一,具有道德关怀,关注道德修养的涵养,以道德人格的完善为最终追求,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聚焦于“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层面;其二,倡导自发性研究,自修、讲经、研读紧密结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三,关注生活空间与学习空间的统一性,传统式书院充当着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共育场所。
  (二)“书院精神”的现代价值与体现
  基于“书院精神”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群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对学生无限潜能的挖掘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走进上善书院,位于中央的是自由而完整的生命样态,流动于空气中的是平等而开放的书院精神,观照未来的是幸福而美好的文化生态圈。学校萃取古代书院制度的精髓,顺应现代教育需求,提炼了本校“书院精神”的基本特质:以德为先的课程内容,自主灵活的课程实施,兼容并包的课程体系[1]。
  二、“书院精神”与阅读教学的契合
  (一)教材文本的书院精神
  1.显性的书院精神
  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掌握,不是独立分解吸纳的,而是将听、说、读、写融会贯通的。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各年级安排的内容是呈螺旋递进式生长的,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系统化培养。单元与单元、年级与年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显性的单元线索串联,培养学生开放而严谨的思维。在这样的结构呈现中,语文知识结构和能力训练结构是显性可寻的,“学术创新,躬行实践”也是较易于把握的。
  2.隐性的书院精神
  部编教材现有的选文都蕴含隽永的意境与和谐的美,而这是显而易见的。语文教材中的隐性结构就像我们遵循的“书院精神”——无限的广度、开放的维度。在这个结构中,审美教育结构、创造力教育结构、思想教育结构是隐性的。
  (二)教学设计中的书院精神
  1.双向融合的“期待视野”
  成功的语文教学设计应具有不完整性和空间性,理想状态是教师“教有余地”,学生“学有余力”,实现一种余音绕梁的共同期待,这无疑对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促使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意义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成就彼此,体验生命成长的乐趣,获得审美提升的满足感。
  2.自我建构的“三大支柱”
  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召唤结构”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密码,特别是文学文本内含的“召唤”。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语文教学应“建立在三根支柱上”,即“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儿童的创造精神”。
  (三)学生学习中的书院精神
  1.学生的审美认知结构
  儿童先天具有审美认知,其心理结构是复杂立体而多样动态的,审美感知、审美期待、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等要素互相触发,共同运营。教师若想实现教材中的审美召唤,势必要带领学生主动感知、碰撞、转化。教师挖掘教材的审美结构,要以受教者能体验到或可能体验到为基本原则,唤醒学生的情感记忆和想象力,从而真正触摸到语文教材中隐含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
  2.学生的接受力结构
  学生在语文学习之初,就在自己的头脑中预先生成了一个接受力结构。学生的接受力有个体的差别和年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不断发展的。而接受力结构构建水平提高,这个过程一定是分层递进的,要把受教育者已有的知识、能力、方法作为基础;且建构的过程也一定是跌宕的,基本遵循“平衡—打破平衡—新的平衡”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促使学生不断形成新的“最近发展区”。
  三、基于“书院精神”阅读课程的系统架构
  (一)以文化人:把握课程目标育人价值
  1.德善笃行,以“中国表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古代的书院教育关注“修身”与“修学”的统一性,追求道德境界的升华和人格的完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本校“书院精神”指导下的阅读课程坚持立德为先理念,通过道德的力量引领学生成长,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高雅智慧,以“書院精神”启迪学生思维发展   正如朱熹所言:“事事都用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去体察、自己去涵养。”唯有努力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让他们的生命在“上善书院课程”中焕发生机和活力。
  3.气韵生动,以“人文语言”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国家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学校大力建设书香学校,基于“书院精神”开发的人文语言课程博采众长,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真正实现了对学生阅读品质的关注。
  (二)内外兼修:厘定阅读课型内涵特征
  课程群建构了金字塔形课程体系,结合年级精读书目、漂流书目、经典诵读等阅读材料,崇尚大量阅读,从低年级“识字量”、中年级“阅读量”、高年级“创作量”三个维度制定评价指标,旨在培养学生形成以下三方面特征。
  1.人格特征
  通过课程学习,丰富学生的人格底蕴,使学生养成积极进取的向上心态、和谐友善的良好品质、自我担当的责任意识、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2.学习特征
  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正确看待人与社会的交往、人与自然的融合。
  3.形象特征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气质高雅、谈吐文雅、举止优雅的学生,让学生成为崇德善思、尚学能言的综合性人才。
  (三)长程规划:构建阅读课堂目标体系
  1.传承经典,赓续华章
  让学生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悦纳智慧结晶,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营养,提高文化审美品位。
  2.关注语言,创新表达
  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思维力,使其言之有物且言之有形,鼓励书院精神下的个性化表达。
  3.持续阅读,积淀底色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把阅读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结  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期,教师应基于“书院精神”,打开阅读教学的美妙之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开展有效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这样的阅读课程定会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精彩紛呈。
  [参考文献]
  钱爱芙.“上善书院课程”: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人民教育, 2019 (13):45-4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书院精神’开发实施人文语言课程的研究”(课题号:D/2008/02/20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钱琳(1988.2-),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获全国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江苏省“杏坛杯”赛课一等奖。
其他文献
企业在进行新员工培训时也可以了解员工的个人特点,方便日后工作安排。同时向员工输出企业的工作精神及行为规范,能够使员工尽快融入企业的工作氛围中,适应岗位。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现代化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也为当下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的复杂性及抽象性特征,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基于此,数学教师就需要以新课程为载体,挖掘学生及课程的特性,融入生活化教学策略,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二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要求;三是构建高效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鼓励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在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够起到有效的教育效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就业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要重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存在创业精神薄弱、缺乏创业能力等问题,致使大学生创业现状不乐观,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本文将探讨在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小学生心理与生理都未发育完全,需要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关怀和照顾。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工作,这样不仅便于管理班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本文基于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展开论述。
针对柔性直流电网的短路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幅值大的特点,基于超导材料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电阻型超导限流单元产生过零点的直流限流断路器拓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超导带材在直流冲击试验下的电阻变化情况,建立了电阻型超导限流单元的等效模型。在分析超导直流限流断路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对该拓扑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超导限流断路器对直流系统稳态运行无影响,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后,能够迅速限制和分断短路电流,提高了柔性直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自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以来,商业消费领域数字化发展快速推进。商业企业围绕消费者需求的核心重构整体价值链和生态体系,通过数字技术、业务和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消费者数字化、商品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等业务全流程、应用全场景实现信息化、数据化和智能化跨越。
高职学生属于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国家的未来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不可忽视的助推作用。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高职学生中出现一些感觉人生无聊、生命无意义、伤害他人、漠视生命等现象,而在特殊公共卫生事件中,很多高职学生表现出焦虑、恐慌、害怕、对国家不惜代价挽救高龄患者生命表示不理解、对挽救牺牲生命的行为表示不赞同……凡此种种,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在生命教育方面有所欠缺。文章旨在了解高职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分析高职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针对性开展生命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建立正确生命观、创
当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将教学融入生活的能力,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融合,成为当代信息技术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
上海市轻纺集团是集商贸、市场开发、房地产开发、百货业经营、国际贸易、管理咨询等多种产业并举的现代大型企业集团。集团自创立以来,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被国家、上海市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上海市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单位”等荣誉称号。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对我国各级教育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从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转变为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大学阶段,物理是其中的一门重点课程,物理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学生在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当前在大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需给予有效解决,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