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一种能力,但对于同样作为“读者”的小学生来说,其需要通过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结合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特点,对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个人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其更是自主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处在快速发展新时代下的青少年,更需要掌握这项重要的技能,而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环境,更需要教师提高对其重视程度,牢牢把握不同阶段的阅读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得真正适合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寓教于乐,融教于境
教学的开展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需要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入手,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追求新颖和特色。基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文本的特殊性,课文理解难度与篇幅长度相较于以往都有所增加,因此课前的预习环节就变得比较重要。例如,在《司马光》一课中,由于文中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比较遥远,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历史先进行了解。预习作业可以布置成搜集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并了解一些司马光的名言事理或传说故事。在课上通过十分钟左右的课前活动来进行故事分享,每一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将零散的有关司马光的事迹和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司马光及其所生活的朝代有一个直观印象。虽然课文内容仅是介绍了一个民间故事,但这对于学生知识储备的积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地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使学生更加想在教师的带领下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去做课堂的主人,以求最快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地去对文本进行反应,将自身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与心理倾向投入到文本当中,实现对文本的二次创作。这个再创造过程需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活动。只有在合作学习中相互讨论、交流和启发,学会集体智慧进行共享,才能够实现共同进步。新教材中的文本体裁变得广泛,也为教师选择更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力求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例如,《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但具有较强的情感内涵,文中涉及到了一些细节(蒲公英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就可以采用情节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从草地颜色的变化,到“我”的情感变化,再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运用朗读来捋顺文章内容,一气呵成。
二、多重对话,充分解读
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关于解读课文这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往往缺乏具体地指导方法,而学生在回答一些关于文本的阅读问题时,更多地是用教材和教参中的答案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导致了对课文的解读比较单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强调要建立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上,因此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分別从教师、学生、文本等多角度来展开会话交流,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文解读活动。
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一个多向联系的交互过程,在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感及审美等人文性内涵,最终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首先,对话教学的初始环节就是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预习,这两个过程是需要独立双向进行的,也就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由于每个人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面对同一篇文本时,每个人的解读方式和所产生的感受都会不一样。教师作为面对文本的一名特殊读者,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其是否能够从文本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更加具体和细致的阅读等等。因此,教师所需要做的是从个人语文素养出发,联系知识储备与生活情感经历,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判断,体现出一名语文教师所具备的一定思考高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灵活课堂阅读教学。
其次,在基于对文本和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教师要将文本解读引入下一个环节,也就是课堂对话环节。该环节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对话,如果说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使学生听说读写四项主要技能,那么听和读就是对知识的获取能力,说和写就是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对话环节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在预习环节中所解读出的个性化理解在课堂上进行表达,通过互相交流与沟通,使双方乃至多方的意见和见解进行融合,从而实现了新一轮的解读。在此环节中,教师除了要听取学生的发言,还要与学生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去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成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即解读文本。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教师应充分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事物,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真正适合自身和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面面俱到的发展是永远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尚天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66.
[2]任娟.小学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83-8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
阅读是一个人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其更是自主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处在快速发展新时代下的青少年,更需要掌握这项重要的技能,而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环境,更需要教师提高对其重视程度,牢牢把握不同阶段的阅读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获得真正适合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寓教于乐,融教于境
教学的开展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要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需要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入手,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追求新颖和特色。基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文本的特殊性,课文理解难度与篇幅长度相较于以往都有所增加,因此课前的预习环节就变得比较重要。例如,在《司马光》一课中,由于文中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比较遥远,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历史先进行了解。预习作业可以布置成搜集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并了解一些司马光的名言事理或传说故事。在课上通过十分钟左右的课前活动来进行故事分享,每一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将零散的有关司马光的事迹和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司马光及其所生活的朝代有一个直观印象。虽然课文内容仅是介绍了一个民间故事,但这对于学生知识储备的积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地使学生阅读兴趣得到了激发,使学生更加想在教师的带领下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去做课堂的主人,以求最快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积极地去对文本进行反应,将自身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与心理倾向投入到文本当中,实现对文本的二次创作。这个再创造过程需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是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活动。只有在合作学习中相互讨论、交流和启发,学会集体智慧进行共享,才能够实现共同进步。新教材中的文本体裁变得广泛,也为教师选择更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力求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例如,《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但具有较强的情感内涵,文中涉及到了一些细节(蒲公英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就可以采用情节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从草地颜色的变化,到“我”的情感变化,再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运用朗读来捋顺文章内容,一气呵成。
二、多重对话,充分解读
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关于解读课文这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往往缺乏具体地指导方法,而学生在回答一些关于文本的阅读问题时,更多地是用教材和教参中的答案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导致了对课文的解读比较单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强调要建立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上,因此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分別从教师、学生、文本等多角度来展开会话交流,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文解读活动。
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一个多向联系的交互过程,在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感及审美等人文性内涵,最终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首先,对话教学的初始环节就是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预习,这两个过程是需要独立双向进行的,也就是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由于每个人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和心理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面对同一篇文本时,每个人的解读方式和所产生的感受都会不一样。教师作为面对文本的一名特殊读者,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其是否能够从文本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更加具体和细致的阅读等等。因此,教师所需要做的是从个人语文素养出发,联系知识储备与生活情感经历,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判断,体现出一名语文教师所具备的一定思考高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灵活课堂阅读教学。
其次,在基于对文本和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教师要将文本解读引入下一个环节,也就是课堂对话环节。该环节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对话,如果说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使学生听说读写四项主要技能,那么听和读就是对知识的获取能力,说和写就是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对话环节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在预习环节中所解读出的个性化理解在课堂上进行表达,通过互相交流与沟通,使双方乃至多方的意见和见解进行融合,从而实现了新一轮的解读。在此环节中,教师除了要听取学生的发言,还要与学生进行对话,帮助学生去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成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即解读文本。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教师应充分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事物,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真正适合自身和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面面俱到的发展是永远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尚天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66.
[2]任娟.小学语文整体性阅读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