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研究内向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关键词:
  性格与做研究
  性格与做研究之间的关系如何?大大咧咧的人和内向的人应该怎么做研究?这正是我们本期要探讨的内容。想让性格对学术研究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就要了解自己性格的优缺点,并有意识地扬长避短。
  我是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也是一个在艾森克个性判定测试中被定义为“内向”的人。由于不善与人打交道,我不大喜欢与同学成群结队地参加社团活动,更热爱一个人自习、阅读。然而,研究生生活却并非只要看文献写论文就行了,我的性格一度给我造成不少困扰。“每一种性格都有优势和劣势,重要的是正视并有效利用这些优势。”导师黄教授的这句话,让我开始了对内向性格的研究。
  “你的研究经历就是内向者优势的最好体现。”
  上台发言大出糗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很有突破的研究方向,它不像传统的心理学那样关注心理疾病的疏解和治疗,而是通过对勇气、活力和美德等正面积极心理因素的影响,激发人们的潜在能力。“做一个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读书报告,方向和内容不限制。”一次应用心理学课后,黄教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
  在过去的阅读中,我对积极心理学已有一些积累,因此写起报告来并不怎么费力。可作业却没有那么容易完成。两个礼拜后,黄教授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报告进行一次脱稿陈述。当众陈述一向是我的软肋,从小到大,我上台演讲的机会不超过3次,而且每次都结巴、忘词、面红耳赤,在大家面前发言对我来说就像是受刑一样。更雪上加霜的是,黄教授竟然第一个点名我上台发言。
  我强作镇定走上了讲台,把报告摊在桌面上,磕磕巴巴地开始照本宣科。根本不敢抬头看导师和同学,几乎要听见满场的嘘声了。几分钟对我来说就像是几个世纪那么漫长。最后,我也不知道自己讲了些什么,就低着头灰溜溜地下台了。
  课后,黄教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你的报告是写得最好的,所以我第一个点你的名。你有那么好的研究天分,如果因为对发言的恐惧而影响今后的研究,就太可惜了!”不管黄教授说的是不是真的,我非常感谢他。我选择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摆脱这种焦虑。“我害怕与人深入交谈,更害怕在别人面前发言。”我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导师。“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特殊人群恐惧症’,你会害怕某些特殊的情境或者场合,比如当众发言,当众表演等等。”黄教授接着说:“性格内向的人往往更容易有这种症状。但别忘了咱们是学心理学的,可以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克服它。”黄教授丝毫不将我刚才的出糗当一回事。
  鼓起勇气当助教
  黄教授告诉我,要想克服“特殊人群恐惧症”,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培养良好的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次成功的经验。我有个好主意,你来当我本科生班上的助教吧。”
  黄教授任教的是本科大二学生的选修课《心理学与生活》,很多地方都涉及到了社交障碍的问题,跟着黄教授上课,我对自己的问题也越来越了解——因为猜忌、排他和自卑心理,导致恐惧陌生人,担心被评价,害怕分享。对症下药,与黄教授商量之后,我有了一个计划——与50个陌生人打招呼,倾听30个同学、朋友对我的评价。
  万事开头难,面对陌生人,我直想退缩。每每这个时候,黄教授的鼓励就会出现在耳边,于是我咬咬牙,用蹩脚而奇怪的话题开始搭讪。“请问篮球场怎么走?”问路似乎很容易被别人接受,很快我就得到了友善的回答。接着,我将话题延伸到了寻人、寻物,并慢慢地转向对于某个话题的讨论。
  倾听同学的评价则更煎熬,谁知道他们会怎么评价我呢?如果给“差评”那怎么办?我的焦虑又跑出来了!结果我得到的答案是“沉默、认真、刻苦……”还有的说“没多大印象”,我这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关注我,很多情况下是我给自己打了个巨大的“差评”。
  顺利完成计划之后,黄教授又安排我给同学们讲一次课。5月23日,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登上了讲台。选修课来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多,有人还在自顾自地玩手机,跟想象中几十双眼睛盯着我看的景象差别太大了。我深吸一口气:“我是黄教授的助教,这节课我们要说的是……”也许是多日来的努力有了效果,又也许是最开始的那一眼让我有些放松,备课时的所有素材都被我清楚地讲了出来。当我看到几个一直在看手机的同学,也时不时抬头看我几眼表示感兴趣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成功”了。45分钟很快就过去,听到下课铃声时,我才发现黄教授不知什么时候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他的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
  有了这些经历,我渐渐不那么害怕与别人交流了。后来,黄教授还推荐我去参加学校的学术竞赛,我从来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在几百人的会场上将所有的观点娓娓道来。
  内向者研究内向者
  升上研二,就要准备论文发表了,此时的我已经习惯了与黄教授的课后沟通,“我要开始准备论文题目了,想听听您的意见。”黄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其实你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不明所以。
  “近年来,对于内向者的心理学研究非常热门。你就是一个内向的人,但内向并不是一种缺点,有的时候,它反而会成为一个很大的优势,你发现了吗?”“记忆力比较强,而且对做研究更投入。”“没错,就我对你的观察,你与其他同学花相同的时间,你的研究往往更为深入,这就是内向者的性格特征决定的。考虑一下我的建议,你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黄教授说得不错,从自己入手,既熟悉自己的情况,也有更准确的方向。所以,我第一步就是搜集性格内向人的既有研究。有了基础资料后,接下来还得进行广泛的调查。从以往的文献资料里面寻找数据,这是最简单,也是对我来说最舒服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决定放弃这样的做法,一方面,陈旧的数据或国外的数据在国内的研究上并不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我更想通过这次数据调查,让自己在社交上有一次更好的锻炼。
  于是,我与学校的心理学社团取得了联系,希望通过他们的协助,在学校里进行一次取样调查。我设计好了调查问卷,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收集到了600多份有效问卷,其中有20%的人最终被定义为内向性格。由于内向的人大多会拒绝大范围的讨论,更愿意接受一对一的沟通,因此,我接着要做的,就是——拜访这100多人。
  接下来的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做访谈。期间,心理社团的辅导老师得知我正在做的这项调查,邀请我给社团成员做一个经验分享的讲座,我竟然欣然答应了。这时我才发现,这些访谈经验已经让我的“特殊人群焦虑症”减轻了许多。
  我花了60天完成了全部访谈工作。也许是因为性格的相似性,我几乎与所有人都出乎意料地聊得很顺畅。整理谈话资料后我总结出,内向的人往往具有同一个特征——喜欢深度。他们限制从外部进入的经验,但是对每一次经验的体验都比较深,记忆力也更强;他们只有较少的几个朋友,但是与这些朋友的关系都较为密切;他们喜欢深入地钻研问题,对某一个问题深入性的探讨甚于宽泛性的追寻。在我的访谈对象中,甚至还有人在研究南非舌蝇的配对模式。这些都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这样的结果,也让我对于内向性格的形成因素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内向人的性格呢?我决定从人类医学角度去进行更深层的分析。在黄教授的引荐下,我认识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陈教授。在他那里,我听到了一个专业名词“乙酰胆碱”。之前我只听说过乙酰胆碱与治疗阿耳茨海默氏病(即早老性痴呆病)有关,它与内向者的性格形成又有什么关系呢?陈教授告诉我:“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除了有让人体镇定功能之外,它还是保持人类记忆机器性能良好的润滑油。”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内向的人情绪比较稳定,记忆力也更好的关键所在。
  陈教授的讲述让我受益匪浅,不久后我又有了新发现:在性格的决定因素中,神经递质也非常重要。当神经递质在大脑中释放,它们就会进入自主神经系统,这一系统将我们的大脑和身体联系起来,并对我们的行动和反应产生巨大的影响。性格外向的人与多巴胺/肾上腺素、精力消耗、交感神经系统相联系,而性格内向的人与乙酰胆碱、精力储备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相联系。以上这些,都是性格决定因素的医学解释。
  我将这些研究成果整理出来,黄教授看完非常满意。随后,我的论文《论内向者优势与形成机理》也顺利地发表在了心理学学术杂志上。对于我来说,论文的发表虽然有成就感,但更大的收获,是对自己性格有了科学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次有深度的研究。对此,黄教授有一句精辟的总结:“你的研究经历就是内向者优势的最好体现。”
其他文献
考一次托福1500元,考一次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1221元,申请一所学校交纳的申请费从60美元到100美元不等,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为留学下血本的学生们发现,还有一笔不小的邮寄费。如果使用联邦快递、UPS或者DHL等美国本土快递公司,一所学校的邮寄费用大约在130元~150元之间,10所学校的邮寄费就要1000多元。  合寄?灵感来了  三年前,马骁野与万千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一样,忙着
终于知道“六勤”是咋回事了  星期天,优哉游哉吃完早餐,我想着终于可以休息一天了。突然电话响了,是电视台编辑杨老师打来的,叫我跟他下乡一趟。我马上一路小跑到办公室,同是实习生的小柳也刚到,杨老师眯缝着眼睛笑着说:“做记者就是要学会‘六勤’,首先要‘腿勤’,要经常跟着我们跑,不能偷懒。”杨老师话音未落,我俩就赶紧拿了三脚架跟着去了。  在车上,我和小柳默不作声,杨老师不停地回头看我们,终于忍不住气呼
得知清华园站客运将停止的消息后,我们记者团的七名成员决定再次乘坐北京北开往承德的4471次列车,想要留下一些最后影像。  上午九点的清华园站老站房。写有站名的墙壁已然斑驳,露出大块白色墙体,显示出年头久远。老旧的窗棱、生锈的铁栏、门前排排停放的自行车,在众人眼中,它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站。  不少人特意来此拍照留念。火车在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的年代,承载起太多人的情绪表达。背井离乡、依依惜别、衣锦还
“毕业一年了,你过得怎么样?”乍一被问到这个问题,心头难免微微一跳:哎哟,别提了!刚刚大学毕业一年的社会新人,处在“学生”和“社会人”双重身份的过度阶段,正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时候,人生这杆秤的平衡点还没太找准,难免一上一下地晃荡:这一头,远离了象牙塔的荫蔽,没了食堂的廉价菜,也没了不管去哪儿都能打折的学生卡,已经习以为常的“学生优待”突然被收了回去,像是硬被套上了一个“大人”的套子,不管怎么动弹
2014年5月末,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出现这样一条消息:湖南理工大学一名新疆籍大四学生阿迪力·买买提吐热与两名汉族同学蒋金亚、蒋春杨合伙开起了淘宝店卖切糕。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中关于切糕内容的播出,他们的生意异常火爆,仅5月3日、4日两天累计销售切糕就超过6000单,日销售额超过10万元……  “维汉、切糕、10万”这些关键词让记者颇有兴趣,马上开始寻找新闻中相关人物的联系方式欲求采访。为了快速地联
作为我国首个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综合技术馆,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目前珍藏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到现役的各类型号、不同作用的飞机40多架。不仅数量众多,其馆藏的飞机中还有很多是历史名机,二战中,盟国英、法遗留下的战机;莫斯科保卫战中,当时的女飞行员队“铁姑娘”队轰炸德国军营时所驾驶的全木质飞机……  为什么一所大学会有这么多架飞机?这些名机是怎样来到北航的?名机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
梁也凡是个非典型理科男,有一颗文艺的心,曾担任院刊《飞扬》主编,爱读历史,爱收藏纪念币,自黑是个典型的处女座。在北航的五年大学生活,梁也凡没有想到自己保研了,更没有想到本科毕业的2014年,他拿奖拿到手软: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特等奖、第24届“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八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北航五四奖章获得者……种种荣誉是从梁也凡自主开发软件“城市一点即通
战争成本  在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花费的直接成本已达2万亿美元,但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讲师Linda Bilmes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万亿美元只是战争成本的一部分。该报告估计,入侵战争的总成本在4~6万亿美元之间。因为战争结束后,还得向退役军人支付巨额的医疗及其他费用,其中,高昂的医疗费用甚至会持续几十年。
毕卓然,在大学期间,就是《大学生》杂志的校园记者。2002年在《大学生》杂志任英文版执行主编,主办全球高校访谈栏目,访问了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全球著名高校校长。2005年创办了China Eduventure,致力于教育领域的投资与国际合作。  2010年有感于国内教育中的问题,毅然放弃投资业务,专注于中西方比较教育研究,发起“海外教育行者荟”,历时2年,行程10万里,亲访了哈佛、牛津、剑桥等
一个突然离世的亲人、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改变了大学生赵明的摄影观。大学三年,他执拗地不去拍出片快、回报高的“小清新大美妞”;他每个寒暑假都走进深山,为那里的人拍照;他坐硬座,晒脱皮,可是再说起这些,语气却没有半点儿不满和受挫,满满的全是欢快。他是爱自己拍摄的人和物的,他是真正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孩子喊起万岁!  赵明从小对摄影并没有特殊的兴趣。“我家是农村的,小时候也没有条件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