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眠鸭图》看八大山人晚期艺术风格特点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主要对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以及他的绘画思想进行研究,通过对《眠鸭图》的分析,总结八大山人为我国美术史做出的贡献以及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财富。
  关键词:八大山人 晚年风格 花鸟画 《眠鸭图》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身为明朝皇室的后人,他本来有大好的前途,可却偏偏赶上了一个无法施展理想的时代。李自成为了得到皇权攻入明朝都城,但没过多久就被清朝所打败。在这一时期,八大山人承受了山河破碎的凄凉和失去亲人的痛楚,精神上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折磨,遂导致其性格与从前截然不同,变得狂野、豪放。
  八大山人在晚年时期首次在《花竹鸡猫册》中署款“八大山人”,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作品数量增多,二是造型波澜壮阔,气势前无古人,笔墨上更加精简,脱俗而又有意趣。《眠鸭图》是晚年的精品之作,也是最能代表他晚年心境的作品之一。他的画以大笔水墨写意最为著称,其中又以花鸟画见长。既具有特有的取法,又有独特的新意,形式可以说是比较怪诞。在他的画中,打破了常人固有的思维,将天地万物重新进行了排列,解除了原有的规律,形成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程式化的东西。例如鸟不飞,鱼却飞到了天上;貓像虎,虎像猫等等。他还给鱼加上了神态,将原来的鱼眼变为白眼向人的鱼眼。这样的一种怪诞饱含着中国的传统与哲学,看似随意其实却大有学问。原因不单纯是由于八大山人的癫狂,他将禅宗思想、遗民思想、道家思想融合进绘画中,消化吸收、打乱重组,寄托情感,称得上是“中国的梵高”。《眠鸭图》的造型就相当符合八大山人的绘画思想。画中只画了一只睡着的鸭子,四周空无一物,仅仅在画的右上方题款、署名,但就是这样一种简化的风格却恰到好处,不可添加一点,不可删减一点,笔墨更是一气呵成,不留半点犹豫,看起来就像是一幅充满精气神的精彩之作。就是这样一个绝妙的构图,给观者带来了无数的遐想。眠鸭紧闭着眼将头转向后方,往里缩成一团,猛地一看就像是一块浮出水面的礁石,一副沉稳而内敛的姿态,与世无争,孤傲自守。寥寥几笔就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了鸭子羽毛蓬松的质感与立体感,不得不让人感叹这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法。纸张周围大面积的空白,使人联想到这无边的水面并感受到了冷冽的孤寂,大肆渲染了作品的主要基调。这眠鸭不就是八大山人自己的写照吗?年事已高的他早已经把复仇、政治抱负放下,年轻时候的悲愤之火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消去,心态愈来愈趋于平和,与世无涉,借眠鸭来比喻自己,感情抒发委婉而又到位。《眠鸭图》与《鱼鸭图卷》相比,《鱼鸭图》中的鸭子睁着大大的白眼,就像是一个愤青,有着愤世嫉俗的个性,癫狂里充斥着悲愤与不满。这一只鸟低着头,同样紧闭着眼,虽然站在芦苇秆上,神态却有些怡然自得,不管周围的一切,旁若无人,更加不把一切放在眼里,气质里透露着一种孤傲,让人感觉是在藐视着什么。这便是八大山人的孤寂、高傲、愤世嫉俗,带有强烈的亡国异乡的遗民之情。
  在创作上,八大山人从塑形到象征,体会到了花鸟画的语言符号,真正领悟到了花鸟画的精髓以及花鸟画的最高境界。在简化形象的写意表现外,融入了夸张、变形和扭曲,并且在空间结构上打破了原有的构图结构,加入了自己的美学意象。在创作的后期,八大山人在心态上明显显示出与之前的不同,他开始逐渐体会生活,尽管创作的条件十分艰苦,眼前的花和果子便成了他信手拈来、随笔作画的对象。我们大可这样认为,在八大山人的创作后期是因为其对生命向上的态度,才使得他的创作与思想境界也提高到了十分通灵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不难看出八大山人在晚年时期所描绘的作品更加具有情趣和价值。
  八大山人对后世的艺术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后世的很多画家在他绘画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新时代的创造。其中有郑板桥、齐白石、潘天寿等。他不仅影响到了中国的绘画,同时也影响到了日本的文人画,可谓是“八大山人名满天下”。在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八大山人的绘画思想熏陶培养出了一代代具有独特风格与创新精神的艺术大师。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绘画思想对当代风格发展和创新起到了一个启迪的作用。他不仅超越了古人,也将中国的国画推上了另一个顶峰,为我国后来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耷.八大山人画册[M].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61:5—6.
  [2]牛志高.中国历代名家作品精选:清四僧[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5:18—19.
  [3]丁家桐.八大山人传[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60—65.
  (作者简介:沈洁,女,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花鸟画)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电影行业的兴盛给各类电影的创作制造了新的契机,微电影在这种契机下悄然兴起,其不需要耗费过多的资金成本,也不需要过多的人物角色,通过微电影的微视觉,给观众以新鲜感。在微电影创作中,编导与监制一体化模式对微电影创作过程有积极意义与重要价值。本文将通过对编导与监制工作的简单阐述,分析微电影创造中,编导与监制一体化模式带来的优势效应,为促进微电影创作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关键词:微电影
期刊
摘要:在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壁画艺术中诸多元素仍对现代艺术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将从壁画艺术本身出发,基于城市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理念,浅析壁画艺术在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壁画艺术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 生态文明  一、壁画艺术对城市环境艺术的借鉴意义  以城市文化背景为底蕴的壁画往往具有相应的历史纪念意义。相较于其他绘画艺术来说,壁画更加庄重、严谨和肃穆。在现代城
期刊
剧中主要人物  沈振兴 男,三十九岁。  沈 妻 女,三十八岁。  张局长、张军(退休門卫)、张君(退休教师)、小李、小刘、老万、护士(两位)。  1.办公室 日内  【区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沈振兴一大早来到办公室,就感觉气氛不大对,办公室同事小李、小刘、老万都在一起说话,看到他进来了,都向他打了声招呼:沈主任早啊!说完,又继续聊着。沈振兴觉得奇怪,摇摇头,还是遵循着多年的习惯,拿出茶叶,泡上一杯茶
期刊
摘要:中国青绿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产生于魏晋,唐宋最为兴盛,而后受到水墨山水画的影响,在清代开始走向衰落。千百年来,中国青绿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色彩体系和艺术风格,是当代中国山水画学习和研究中值得探析的课题。  关键词:青绿山水 传统色彩观 特点  一、中国青绿山水画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开始以自然山水为题材进行创作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在此之前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主要以人物
期刊
摘要:《花为媒》是新派评剧代表曲目之一,其风格幽默清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本文将针对新派评剧代表作《花为媒》的表演艺术传承方面展开分析,并对新派评剧的发展和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花为媒》 表演艺术 传承  一、《花为媒》的发展历程  自1909年首演后,《花为媒》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评剧院又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加工,并在1963年首次将其搬上
期刊
摘要:黄梅戏是中国戏曲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其唱腔具有活泼欢乐、通俗易懂等特性。本文将在简述黄梅戏唱腔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在戏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希望深化读者对黄梅戏唱腔的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黄梅戏 唱腔 戏曲表演  黄梅戏是一种侧重歌舞化的戏曲艺术形式,离不开音乐的衬托。唱腔则是黄梅戏音乐构成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泼欢乐和通俗易懂的特性决定了黄梅戏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黄梅戏的唱腔特征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从形式设计的角度,对“旅行箱里的温室”展览的场景设置、细节设计进行描述和评论,意在学习成功的设计方案和处理手法,从中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发掘创意的灵感,并试图通过对细节处理手法的解释,解读可以感动人心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展览策划 细节呈现 展览设计  一、展览概况  2019年3月23日“卤猫①个展——旅行箱里的温室”在上海FIU GALLERY展出。此次展览为卤猫原作的互动展览。卤
期刊
摘要:通过对基弗绘画作品的赏析,笔者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基弗的成功并不在于其绘画手法的精湛,而在于其绘画中的主题。他是一位伟大的历史记录者,把许多人抛在脑后的历史重新找到,再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供我们观赏,让我们回忆起那段历史,在画面高高的地平线下,一片被毁掉或烧焦的田野,乍看下都是过去充满疤痕的战场,因为基弗的作品通常表现的都是对战争苦痛的宣泄,他通过画面形式、色彩以及材料的运用去全方位地表达战争。
期刊
摘要:《世界遗产在中国》这部纪录片被称作是一部能够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百科全书,此片以拍摄我国自然文化作为内容主体,且表现的形式都是过去式,因此在拍摄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文本先进行一个整体的构思以及精密设计。对于这种遗产类过去式纪录片来说,其包含了大量复杂的资源素材,设计者要通过很多前期的考证与研究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并创作出基础文本。由此可见,在前期文本创作中,前期导演的设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
期刊
摘要:“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 ,这是“阮痴”冯满天老师在《超级演说家》这档节目中演讲时说的一句话,其实冯满天走入大众的视线是在《出彩中国人》这档节目,决赛的时候一首大阮弹唱《龙的传人》让观众激动不已。阮本不似琴的清高,在冯先生手里又增加了一些疯魔的味道。大阮音浑厚狂野,帮助作者的情感挥发到极致,将观众的激情和喜悦推向高潮。冯先生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冯氏风格,充满了真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