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目前大学中红色文化教育存有的弊端,探析其存在的原因,并重点进行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具体应用的路径的探析,分别从学校、社会以及受教育者自三方面来明确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因此基于迫切的现实需要,高校要传承好、传播好红色文化,进而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路径
  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有问题与原因
  “红色文化是培养时代新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的重要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定的意志、提高综合素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呈现出诸多问题,因此将从高校、社会及学生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角度
  高等院校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存有不足之处。究其原因,首先,学校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实质贫乏空泛, 教学的方式简单缺乏多样性,多以课堂或讲座为主要形式,并且不能与生活相衔接,导致课堂中缺乏鲜活性、感染性与创新性。其次,往往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升学率与就业率,相对来说也就是没有普及大学教育中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此类思想教育受到无视,另外进一步忽视了高校本身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导致红色文化无法完全散播它的热量。最后,红色文化教育缺乏经费与制度保障。全国大多数高校的经费的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多用于进行科研与课题创设、职工工费等,为学生配置的社会实践 基金占比很小,高校对经费的设置不合理,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缺乏经费支撑,才导致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难以实现。
  (二)社会角度
  “实施‘走出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广泛倡导社会性力量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接与反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社会中涉及到红色文化的相关教育方面的缺失。究其原因,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有关红色文化的宣传弘扬的途径是比较单一的,完整全面的传播路径还没有完全疏通。另外在社会上,普遍将红色文化教育等同于红色景点旅游,大部分的红色旅游基地多带有商业化色彩,收取门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游客的数量。还有就是政府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投入的資金不够多,导致革命历史旧址逐渐丧失原本的精神风貌。
  (三)大学生角度
  “红色文化认同”即可以定义为“人们将红色文化移入到自己的意识中,并化作自己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用他们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最终通过实际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有关认同感的这一问题,究其缘由,是近四十年来经济水平的迅猛提高,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缺乏红色文化的熏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另外,红色文化的记忆被淡化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进步让大学生难以对红色文化所展现的艰难困苦有着切实的体会,就不能让大学生从心里去认同它。还有作为学生群体,大学生还是较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学习内容多以及面对考试时的应付心理,从而使大学生降低了对红色文化的重视 程度。
  二、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用路径探析
  红色文化见证了我国革命解放与建设的光荣历程,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历史的馈赠。经过较为深入的探索,将从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三方面来开拓,明晰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发挥主阵地作用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期,在这方阵地中受教育者将完成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高校学生在他们的成长中思想观念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国家革命与建设的历程,提升民族认同感,坚定同样的理想信念,更好地完成“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1.把握前进方向,紧跟党的脚步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高校做到畅通无阻,保证高校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与竞相迸发的各种思潮下健康发育。将高校建设成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核心领导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导,确保学校运行的大方向正确;高校辅导员应提升好自身的党性及红色素养,组织好引领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发展,做到春风化雨;设置好评价反馈机制,学校通过这一机制及时接收学生对高校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活动形式等各方面的评价与反馈。
  2.创新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氛围
  红色文化进入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的主要渠道和来源”。首先在专业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传递人文情怀,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主动寻找与专业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或者是该专业的学科发展史等,在课堂讲授中将其糅合进去,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审善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做到锦上添花。其次是改进政教理论课,即“两课”。教师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摒弃单向灌输的填鸭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围绕课题自己搜集、讨论红色文化相关内容,教师起一个牵引作用即可。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借助多媒体,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以便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3.润物细无声,营造红色校园文化
  “红色资源是本土高校建设红色校园文化的最主要的源泉。”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绵长的,而校园文化则是高等院校的灵魂,尤其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其一,红色文化更应该跻身校园红色文化的主力军行列。正视高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夯实物质基础。利用好政府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投入,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略,赋予每一座建筑以文化内涵甚至与当地的红色人文景观遥相呼应。其二,选出学生制作精良的革命志士的雕像、石刻陈列在校园中,张贴展示名言警句、红色故事的文字图片于校园橱窗中, 校园广播设置红色板块,使大学生在细微末节中得到陶冶。其三,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开办红色社团,红色社团体现着高校的红色文化底蕴,开展学唱红歌、共读红书、组团游览革命圣地这些回顾式活动,结合新时代典型代表如屠哟哟、莫言、女排教练郎平等人的事迹分享讨论会这些立足当下的活动这不仅促使高校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选择了感兴趣的红色活动,激发浓浓爱国情。   (二)社会助力红色文化教育,构筑良好的环境
  社会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个大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社会要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大学生接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具体就需要社会做到以下几点。
  1.保护革命旧址
  政府投入资金加大保护力度,与建立红色资源的保护机制相辅。由于以物质形态形式存在的红色文化是不可再生的,要保护好红色圣地、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等红色历史遗留,并且政府要做好引导高校积极参与红色文化保护活动的呼吁工作。
  2.开发红色资源
  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也至关重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既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也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深层次挖掘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赋予时代精神,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新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3.实施红色景区优惠政策
  免费或优惠开放纪念馆或景点等,组织与吸引大学生前往参观学习,更好地完成它们的教育使命。老革命基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暑期实践锻炼与培训的机会,向高校输送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降低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成本、减轻红色文化教学压力的同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三)大学提升红色文化修养,做知行合一的人
  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充分明确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内部动机,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自我修养,做到知行合一。
  1.学习研修理论知识,内化红色文化于心
  学习研修理论知识是提升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大学生要有效利用起高校中丰富的图书资源,通过在图书馆借阅大量的红色书籍,来增加自己关于红色文化知识的储备量,提高理论水平。但是受这些知识本身的理论性、大学生自身的功利性等方面的影响,图书馆中有关中国革命题材的书籍的借阅量常常寥寥无几,因此大学生要在养成习惯去图书馆借阅该类书籍,享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深谙红色革命精神,将书本中字里行间的红色文化内化于心。
  2.注重个人修养实践,外化红色精神于行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独具特色的精神。”遗产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是抽象的,只能通过实践来使它具象化,让大学生在丰富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行动去内化,从书本中走向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的现场参观、学习、考察,加深對红色文化的认识。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高校红色文化的问题以及其形成问题的原因,相应地进行了方法路径的探析,为高校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瓶颈找到了突破口。但笔者只做了初步的研究,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道路还是较为曲折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还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郑立.浅谈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20(17):389.
  [2].李文锋.新时代高校弘扬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2):45.
  [3].王为仕.论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蕴[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5):225-225.
  [4].李坤,蒋婷婷.弘扬和培育青年红色精神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22-2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国在学术界跟西方好的学校学习“非升即走”的人才管理模式要注意的问题。“非升即走”的模式在西方有长期的学术土壤和应用时间的检验,已经被著名高校所采用。中国的高校正在逐步地借鉴和实施“非升即走”的政策。“非升即走”的政策在我们国家进行实施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要想真正实现“非升即走”的策略,需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配套措施,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
高校育人的各个环节我们都要牢记思想政治引领是教育的关键,校内的课程教育和校外的实践活动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播音
摘要:国家认同感对于现代国家政治、国民经济、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青年是一个社会最具朝气、创新力的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主体在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感培育中的角色机制存在的问题,探尋提高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感的引导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体 国家认同感 香港青年 引导途径  一、国家认同感概述  国家认同感是认同的一种重要形式。表现为个人承受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后产生的“归属感
摘要:不同的社會背景,孕育不同的文化,由于历史以及地理位置的不同,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在饮食习惯还是在风土人情上,都存在诸多不同。在这一背景下,致使中西方婚姻观念也不同,中国强调的是“以孝为先”,而美国婚姻观念则为“以爱为主”,跨国婚姻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对此,本文站在跨文化视角下,分析了中美跨国婚姻,希望可以帮助有关人士正确理解跨国婚姻。  关键词:跨文化 中美跨国 婚姻
在全州的脱贫工作中,他本人也积极捐资帮助黎平县宰西村二次8000元,台江县老屯村二次3500元,从江县污生村3000元,水珠村2000元,从江县党扭村2000元,从江县加能村2000元,凯里
期刊
童谣是基于儿童知识学习需求和心理发育特征创作并传承的韵文体裁,具备超越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承功能。闽南童谣是横跨海峡两岸、连接海外华人华侨,为闽南文化圈共享的文化文本,也是受到重视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童谣的传播、变异定型是考察闽南文化在海外华人群体及台湾民间传播、发展的脉络和向心、离心趋向重要的研究线索。现有闽南童谣的数字媒介产品已呈现出影像化、流行化的活态传承新机遇。在闽南语传播面临的不利条件下,用动画手段为闽南童谣提供叙事语境来促成理解和自发模仿的传播手段,在现有措施的基础上重视影像媒介产品开发,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成为传播文化的根本途径。终身教育是增强大众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在终身教育中文化自信还需要进一步加深。本文从终身教育的视角出发,论述了终身教育视域下加深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并对终身教育视域下文化自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终身教育视域下加深文化自信的途径,最后对文章进行了简单总结。  关
摘要:“新文科”建设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文科”发展形势要求下,高校公共管理研究生现有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于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要。本文以“新文科”的特点为导向,分析高校公共管理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提升课程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平衡,体现专业特色,开拓国际视野为方向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关键词:新文科
摘要:市场是城市生活最质朴的体现,也是城市中最具生活化的公共场所之一。而巴塞罗那作为城市公共市场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它的市场改造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满足了居民良好的交往与交流,改善了城市面貌。本文将通过对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及设计案例进行研究,探索市场更新与改造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城市活力  一、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与演变  巴塞罗那市场历史悠久,它的公共市场模式
我热爱党的事业,也热爱我的工作.rn我是一位中医艾灸师,也是中医文化的传承者,在当前伟大祖国复兴的特殊时刻,我为我能亲身传承祖国国学文化,感到很自豪.多年来,我跑遍了祖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