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目前大学中红色文化教育存有的弊端,探析其存在的原因,并重点进行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具体应用的路径的探析,分别从学校、社会以及受教育者自三方面来明确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路径。因此基于迫切的现实需要,高校要传承好、传播好红色文化,进而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路径
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有问题与原因
“红色文化是培养时代新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的重要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定的意志、提高综合素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呈现出诸多问题,因此将从高校、社会及学生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角度
高等院校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存有不足之处。究其原因,首先,学校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实质贫乏空泛, 教学的方式简单缺乏多样性,多以课堂或讲座为主要形式,并且不能与生活相衔接,导致课堂中缺乏鲜活性、感染性与创新性。其次,往往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升学率与就业率,相对来说也就是没有普及大学教育中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此类思想教育受到无视,另外进一步忽视了高校本身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导致红色文化无法完全散播它的热量。最后,红色文化教育缺乏经费与制度保障。全国大多数高校的经费的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多用于进行科研与课题创设、职工工费等,为学生配置的社会实践 基金占比很小,高校对经费的设置不合理,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缺乏经费支撑,才导致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难以实现。
(二)社会角度
“实施‘走出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广泛倡导社会性力量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接与反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社会中涉及到红色文化的相关教育方面的缺失。究其原因,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有关红色文化的宣传弘扬的途径是比较单一的,完整全面的传播路径还没有完全疏通。另外在社会上,普遍将红色文化教育等同于红色景点旅游,大部分的红色旅游基地多带有商业化色彩,收取门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游客的数量。还有就是政府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投入的資金不够多,导致革命历史旧址逐渐丧失原本的精神风貌。
(三)大学生角度
“红色文化认同”即可以定义为“人们将红色文化移入到自己的意识中,并化作自己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用他们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最终通过实际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有关认同感的这一问题,究其缘由,是近四十年来经济水平的迅猛提高,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缺乏红色文化的熏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另外,红色文化的记忆被淡化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进步让大学生难以对红色文化所展现的艰难困苦有着切实的体会,就不能让大学生从心里去认同它。还有作为学生群体,大学生还是较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学习内容多以及面对考试时的应付心理,从而使大学生降低了对红色文化的重视 程度。
二、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用路径探析
红色文化见证了我国革命解放与建设的光荣历程,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历史的馈赠。经过较为深入的探索,将从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三方面来开拓,明晰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发挥主阵地作用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期,在这方阵地中受教育者将完成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高校学生在他们的成长中思想观念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国家革命与建设的历程,提升民族认同感,坚定同样的理想信念,更好地完成“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1.把握前进方向,紧跟党的脚步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高校做到畅通无阻,保证高校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与竞相迸发的各种思潮下健康发育。将高校建设成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核心领导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导,确保学校运行的大方向正确;高校辅导员应提升好自身的党性及红色素养,组织好引领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发展,做到春风化雨;设置好评价反馈机制,学校通过这一机制及时接收学生对高校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活动形式等各方面的评价与反馈。
2.创新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氛围
红色文化进入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的主要渠道和来源”。首先在专业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传递人文情怀,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主动寻找与专业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或者是该专业的学科发展史等,在课堂讲授中将其糅合进去,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审善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做到锦上添花。其次是改进政教理论课,即“两课”。教师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摒弃单向灌输的填鸭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围绕课题自己搜集、讨论红色文化相关内容,教师起一个牵引作用即可。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借助多媒体,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以便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3.润物细无声,营造红色校园文化
“红色资源是本土高校建设红色校园文化的最主要的源泉。”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绵长的,而校园文化则是高等院校的灵魂,尤其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其一,红色文化更应该跻身校园红色文化的主力军行列。正视高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夯实物质基础。利用好政府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投入,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略,赋予每一座建筑以文化内涵甚至与当地的红色人文景观遥相呼应。其二,选出学生制作精良的革命志士的雕像、石刻陈列在校园中,张贴展示名言警句、红色故事的文字图片于校园橱窗中, 校园广播设置红色板块,使大学生在细微末节中得到陶冶。其三,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开办红色社团,红色社团体现着高校的红色文化底蕴,开展学唱红歌、共读红书、组团游览革命圣地这些回顾式活动,结合新时代典型代表如屠哟哟、莫言、女排教练郎平等人的事迹分享讨论会这些立足当下的活动这不仅促使高校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选择了感兴趣的红色活动,激发浓浓爱国情。 (二)社会助力红色文化教育,构筑良好的环境
社会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个大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社会要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大学生接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具体就需要社会做到以下几点。
1.保护革命旧址
政府投入资金加大保护力度,与建立红色资源的保护机制相辅。由于以物质形态形式存在的红色文化是不可再生的,要保护好红色圣地、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等红色历史遗留,并且政府要做好引导高校积极参与红色文化保护活动的呼吁工作。
2.开发红色资源
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也至关重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既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也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深层次挖掘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赋予时代精神,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新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3.实施红色景区优惠政策
免费或优惠开放纪念馆或景点等,组织与吸引大学生前往参观学习,更好地完成它们的教育使命。老革命基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暑期实践锻炼与培训的机会,向高校输送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降低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成本、减轻红色文化教学压力的同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三)大学提升红色文化修养,做知行合一的人
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充分明确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内部动机,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自我修养,做到知行合一。
1.学习研修理论知识,内化红色文化于心
学习研修理论知识是提升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大学生要有效利用起高校中丰富的图书资源,通过在图书馆借阅大量的红色书籍,来增加自己关于红色文化知识的储备量,提高理论水平。但是受这些知识本身的理论性、大学生自身的功利性等方面的影响,图书馆中有关中国革命题材的书籍的借阅量常常寥寥无几,因此大学生要在养成习惯去图书馆借阅该类书籍,享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深谙红色革命精神,将书本中字里行间的红色文化内化于心。
2.注重个人修养实践,外化红色精神于行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独具特色的精神。”遗产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是抽象的,只能通过实践来使它具象化,让大学生在丰富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行动去内化,从书本中走向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的现场参观、学习、考察,加深對红色文化的认识。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高校红色文化的问题以及其形成问题的原因,相应地进行了方法路径的探析,为高校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瓶颈找到了突破口。但笔者只做了初步的研究,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道路还是较为曲折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还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郑立.浅谈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20(17):389.
[2].李文锋.新时代高校弘扬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2):45.
[3].王为仕.论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蕴[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5):225-225.
[4].李坤,蒋婷婷.弘扬和培育青年红色精神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22-24.
关键词: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路径
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存有问题与原因
“红色文化是培养时代新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的重要资源,弘扬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定的意志、提高综合素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呈现出诸多问题,因此将从高校、社会及学生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角度
高等院校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存有不足之处。究其原因,首先,学校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实质贫乏空泛, 教学的方式简单缺乏多样性,多以课堂或讲座为主要形式,并且不能与生活相衔接,导致课堂中缺乏鲜活性、感染性与创新性。其次,往往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升学率与就业率,相对来说也就是没有普及大学教育中关于红色文化的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此类思想教育受到无视,另外进一步忽视了高校本身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导致红色文化无法完全散播它的热量。最后,红色文化教育缺乏经费与制度保障。全国大多数高校的经费的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多用于进行科研与课题创设、职工工费等,为学生配置的社会实践 基金占比很小,高校对经费的设置不合理,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缺乏经费支撑,才导致了红色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难以实现。
(二)社会角度
“实施‘走出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广泛倡导社会性力量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接与反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社会中涉及到红色文化的相关教育方面的缺失。究其原因,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有关红色文化的宣传弘扬的途径是比较单一的,完整全面的传播路径还没有完全疏通。另外在社会上,普遍将红色文化教育等同于红色景点旅游,大部分的红色旅游基地多带有商业化色彩,收取门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游客的数量。还有就是政府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投入的資金不够多,导致革命历史旧址逐渐丧失原本的精神风貌。
(三)大学生角度
“红色文化认同”即可以定义为“人们将红色文化移入到自己的意识中,并化作自己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用他们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最终通过实际行为表现出来的过程”。有关认同感的这一问题,究其缘由,是近四十年来经济水平的迅猛提高,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缺乏红色文化的熏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另外,红色文化的记忆被淡化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进步让大学生难以对红色文化所展现的艰难困苦有着切实的体会,就不能让大学生从心里去认同它。还有作为学生群体,大学生还是较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学习内容多以及面对考试时的应付心理,从而使大学生降低了对红色文化的重视 程度。
二、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应用路径探析
红色文化见证了我国革命解放与建设的光荣历程,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历史的馈赠。经过较为深入的探索,将从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三方面来开拓,明晰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
(一)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发挥主阵地作用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期,在这方阵地中受教育者将完成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高校学生在他们的成长中思想观念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国家革命与建设的历程,提升民族认同感,坚定同样的理想信念,更好地完成“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1.把握前进方向,紧跟党的脚步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高校做到畅通无阻,保证高校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与竞相迸发的各种思潮下健康发育。将高校建设成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核心领导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导,确保学校运行的大方向正确;高校辅导员应提升好自身的党性及红色素养,组织好引领好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上的发展,做到春风化雨;设置好评价反馈机制,学校通过这一机制及时接收学生对高校中红色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活动形式等各方面的评价与反馈。
2.创新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氛围
红色文化进入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的主要渠道和来源”。首先在专业课堂上,教师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传递人文情怀,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主动寻找与专业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或者是该专业的学科发展史等,在课堂讲授中将其糅合进去,提升学生的审美与审善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做到锦上添花。其次是改进政教理论课,即“两课”。教师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摒弃单向灌输的填鸭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围绕课题自己搜集、讨论红色文化相关内容,教师起一个牵引作用即可。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借助多媒体,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以便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3.润物细无声,营造红色校园文化
“红色资源是本土高校建设红色校园文化的最主要的源泉。”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绵长的,而校园文化则是高等院校的灵魂,尤其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其一,红色文化更应该跻身校园红色文化的主力军行列。正视高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夯实物质基础。利用好政府对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投入,科学规划、整体设计,围绕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方略,赋予每一座建筑以文化内涵甚至与当地的红色人文景观遥相呼应。其二,选出学生制作精良的革命志士的雕像、石刻陈列在校园中,张贴展示名言警句、红色故事的文字图片于校园橱窗中, 校园广播设置红色板块,使大学生在细微末节中得到陶冶。其三,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开办红色社团,红色社团体现着高校的红色文化底蕴,开展学唱红歌、共读红书、组团游览革命圣地这些回顾式活动,结合新时代典型代表如屠哟哟、莫言、女排教练郎平等人的事迹分享讨论会这些立足当下的活动这不仅促使高校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选择了感兴趣的红色活动,激发浓浓爱国情。 (二)社会助力红色文化教育,构筑良好的环境
社会是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个大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社会要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大学生接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具体就需要社会做到以下几点。
1.保护革命旧址
政府投入资金加大保护力度,与建立红色资源的保护机制相辅。由于以物质形态形式存在的红色文化是不可再生的,要保护好红色圣地、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等红色历史遗留,并且政府要做好引导高校积极参与红色文化保护活动的呼吁工作。
2.开发红色资源
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也至关重要,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既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也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深层次挖掘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赋予时代精神,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新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
3.实施红色景区优惠政策
免费或优惠开放纪念馆或景点等,组织与吸引大学生前往参观学习,更好地完成它们的教育使命。老革命基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暑期实践锻炼与培训的机会,向高校输送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降低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成本、减轻红色文化教学压力的同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三)大学提升红色文化修养,做知行合一的人
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充分明确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内部动机,从自身实际需要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自我修养,做到知行合一。
1.学习研修理论知识,内化红色文化于心
学习研修理论知识是提升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大学生要有效利用起高校中丰富的图书资源,通过在图书馆借阅大量的红色书籍,来增加自己关于红色文化知识的储备量,提高理论水平。但是受这些知识本身的理论性、大学生自身的功利性等方面的影响,图书馆中有关中国革命题材的书籍的借阅量常常寥寥无几,因此大学生要在养成习惯去图书馆借阅该类书籍,享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深谙红色革命精神,将书本中字里行间的红色文化内化于心。
2.注重个人修养实践,外化红色精神于行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独具特色的精神。”遗产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是抽象的,只能通过实践来使它具象化,让大学生在丰富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后,通过实践行动去内化,从书本中走向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的现场参观、学习、考察,加深對红色文化的认识。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高校红色文化的问题以及其形成问题的原因,相应地进行了方法路径的探析,为高校的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瓶颈找到了突破口。但笔者只做了初步的研究,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道路还是较为曲折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还需要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郑立.浅谈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20(17):389.
[2].李文锋.新时代高校弘扬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2):45.
[3].王为仕.论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蕴[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5):225-225.
[4].李坤,蒋婷婷.弘扬和培育青年红色精神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