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之目的。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创设有效的化学教学情境,现浅淡一下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实验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措施。课堂教学中通过补充和改进化学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的教学中,在讲课开始时我出示一只细口瓶,瓶内的水中浮动着一枚鸡蛋,细口瓶的瓶口放一个同样大小的鸡蛋,此时每一个学生自然会有一个强烈的疑问:细口瓶的瓶口比鸡蛋小的多,鸡蛋是怎么放进去的?待学生急于求知的时候我用玻璃棒用力压一压鸡蛋,让学生发现蛋的硬壳已被除去,只有一层膜包着。这时学生们豁然明白,但又很想知道硬壳是怎么除去的,我便将一枚鸡蛋放入稀盐酸中,蛋壳表面马上出现大量气泡,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气泡上方,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随后我引导学生知道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再通过对比实验,学生们很自然的明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从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也可增设一些趣味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不出水却能灭火的“小魔壶”、“写密信”、“空中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二、以生活中鲜活事例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如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酸雨”一课中,我设置了如下教学情境: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几幅美丽的风景画,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和谐,从而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煤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工厂排出的种种废气,这些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以雨或雪的形式降到地表,腐蚀了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了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的树木死亡,破坏露天文物古迹,饮用已酸化了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有害的影响,江河湖泊中鱼虾大量死亡的场景。我问道:“你知道这种特殊的“雨”中含有什么化学物质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遏制它的危害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雨,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酸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生活中的素材还有很多,如铁锅为什么会生锈?怎么防止铁锅生锈?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做什么处理?煤矿矿难产生的原因有哪几种?其中瓦斯爆炸中的“瓦斯”是什么物质?食品包装袋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可能造成什么危害?等等,用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化学不仅可以解释生活中丰富的化学现象和问题,而且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以新闻材料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与材料、能源、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密不可分,当今新闻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与化学有关,因此,在了解新闻时把与化学有关的内容进行整理,把与某些化学知识点有关的新闻整合到课件里,上课时作为情境材料展示给学生,从中找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对该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如进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教学时,展现一段新闻报道:2006年9月13日下午,在322国道鹿寨县路段,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汽车被撞坏管道阀门,车上浓硫酸泄漏,腐蚀路面并有泄人附近鱼塘的危险。一时情况十分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三吨熟石灰用来抢险。我及时提问;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利用的是什么原理?这种原理还有别的应用吗?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急于想知道原因,为整个课做好了铺垫。又如学习“天然气”这一课题时,又可引入2则新闻:(1)5月13日,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造成重大伤亡。(2)5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安徽等省市将用到质优价廉的天然气。学生阅读后,既了解了天然气的可燃性,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又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新闻材料中的内容,学生有一种新鲜感,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所以新闻材料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有宽阔途径,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立竿见影的目的。
四、以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教学中,有些知识是课堂上看不到的,也有一些微观内容学生无法理解,此时可通过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如在“氢氧化钠的性质”教学中,学生看到鸡爪被腐蚀的图片时,对氢氧化钠充满了恐惧之心,在用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性质的过程中显得异常谨慎。但观看了造纸的视频,知道了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提取了植物中的纤维用来造纸的原理后,不但消除了恐惧之心,而且还培养了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利用所学知识消除其有害的一面,用其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在学习“绪言”课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众多问题。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创设情境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特别是实用性很强的化学学科有很大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潜心挖掘就会找到适合每个知识点的,能抓住学生心理的情境,就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为学生热爱化学、学好化学以及将来运用化学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贡献奠定基础。
一、以实验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措施。课堂教学中通过补充和改进化学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的教学中,在讲课开始时我出示一只细口瓶,瓶内的水中浮动着一枚鸡蛋,细口瓶的瓶口放一个同样大小的鸡蛋,此时每一个学生自然会有一个强烈的疑问:细口瓶的瓶口比鸡蛋小的多,鸡蛋是怎么放进去的?待学生急于求知的时候我用玻璃棒用力压一压鸡蛋,让学生发现蛋的硬壳已被除去,只有一层膜包着。这时学生们豁然明白,但又很想知道硬壳是怎么除去的,我便将一枚鸡蛋放入稀盐酸中,蛋壳表面马上出现大量气泡,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气泡上方,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随后我引导学生知道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再通过对比实验,学生们很自然的明白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从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也可增设一些趣味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不出水却能灭火的“小魔壶”、“写密信”、“空中生烟”等奇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愉悦性。
二、以生活中鲜活事例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如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酸雨”一课中,我设置了如下教学情境: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几幅美丽的风景画,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和谐,从而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接着屏幕上又出现了煤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工厂排出的种种废气,这些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以雨或雪的形式降到地表,腐蚀了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了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的树木死亡,破坏露天文物古迹,饮用已酸化了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有害的影响,江河湖泊中鱼虾大量死亡的场景。我问道:“你知道这种特殊的“雨”中含有什么化学物质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呢?人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遏制它的危害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酸雨,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酸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生活中的素材还有很多,如铁锅为什么会生锈?怎么防止铁锅生锈?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做什么处理?煤矿矿难产生的原因有哪几种?其中瓦斯爆炸中的“瓦斯”是什么物质?食品包装袋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可能造成什么危害?等等,用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化学不仅可以解释生活中丰富的化学现象和问题,而且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以新闻材料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与材料、能源、现代科学技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密不可分,当今新闻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多与化学有关,因此,在了解新闻时把与化学有关的内容进行整理,把与某些化学知识点有关的新闻整合到课件里,上课时作为情境材料展示给学生,从中找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对该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如进行“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教学时,展现一段新闻报道:2006年9月13日下午,在322国道鹿寨县路段,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汽车被撞坏管道阀门,车上浓硫酸泄漏,腐蚀路面并有泄人附近鱼塘的危险。一时情况十分危急,有关部门紧急调运三吨熟石灰用来抢险。我及时提问;为什么可以用熟石灰抢险?利用的是什么原理?这种原理还有别的应用吗?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急于想知道原因,为整个课做好了铺垫。又如学习“天然气”这一课题时,又可引入2则新闻:(1)5月13日,安徽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造成重大伤亡。(2)5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西气东输”工程进展迅速,安徽等省市将用到质优价廉的天然气。学生阅读后,既了解了天然气的可燃性,可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又加深了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都应验纯”的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很多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探究的内容是“怎样预防矿井爆炸事故发生?”学生会感受到搞好矿井的安全是多么重要,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
新闻材料中的内容,学生有一种新鲜感,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所以新闻材料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有宽阔途径,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立竿见影的目的。
四、以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为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教学中,有些知识是课堂上看不到的,也有一些微观内容学生无法理解,此时可通过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如在“氢氧化钠的性质”教学中,学生看到鸡爪被腐蚀的图片时,对氢氧化钠充满了恐惧之心,在用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性质的过程中显得异常谨慎。但观看了造纸的视频,知道了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提取了植物中的纤维用来造纸的原理后,不但消除了恐惧之心,而且还培养了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利用所学知识消除其有害的一面,用其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在学习“绪言”课时,可以展示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蛋白质的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众多问题。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故事,科学史实,实物等创设情境增加学习化学的愉悦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特别是实用性很强的化学学科有很大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潜心挖掘就会找到适合每个知识点的,能抓住学生心理的情境,就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索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为学生热爱化学、学好化学以及将来运用化学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贡献奠定基础。